只能让封侯们自己想办法招募,自己出钱去招人,这样一来,招人的安家费这些,路上的花费这些朝廷免了笔开支,二来,他们能招去的肯定也是在中原无产或者是奴隶或者是日子较贫苦的。
这样避免朝廷直接征召百姓给封侯,损伤国家力量。
这个账不精点算也不行,如今人口还是太少。
朝廷也是想尽办法在弄人口,毕竟朝廷既然制订了大开拓的国策,那就意味着要往边疆大量移民,封侯们还得抢走不少人口。
哪怕现在朝廷下诏,大量将官有汉奴隶放免为良,还允许那些私人的汉奴隶们也赎回自由,但形势还是不容乐观。
大量移民边疆,虽带来了拓荒实边的好处,也让中原的百姓能够分到更多的田地,可另一个问题,就是中原人口大量外流,许多百姓成了自耕农了,于是那些权贵豪强地主们虽然手里还有许多田地,但却严重缺少种地的人。
过去佃田的佃户好多成了自耕农,他们忙于耕种自己的新土地,哪还有空耕种地主的,就算佃种些,也佃不了多少了。
而偏偏朝廷又出台了律法,一面是限田令,一面又规定,地主们拥有的土地不得抛荒,否则要加倍征收田赋,若是连续抛荒,则可能要强制收归官有。
在这样的律令下,现在的地主们也很头痛啊。
他们剩下的办法,就是多买奴隶多买牛马了,偏偏现在朝廷搞扩充人口,对汉人身份的奴隶,要搞赎回放免移民授地政策,弄的好多人叫苦不迭的。
虽然对好多权贵官员们来说,土地的产出其实并不占据他们财富的多少,可也不能没人种地啊。
好在朝廷虽对汉人身份的奴隶种种限制,但却不限制购买和拥有藩奴。于是乎,现在中原各地,奴隶市场大热,青岛、东莱、旅顺、汉城等港的奴隶生意十分火爆。
但依然还是供不应求。
如今到处都在争抢人口,朝廷在争抢人口拓荒殖民实边,封侯在争人口充实封地,地主们在争夺人口耕田种地,商人在争夺人口开矿做工。
正是在这种种需求下,朝廷现在对佛道管理极为严格,令大量的僧道还俗,禁止四十岁以下的妇人出家,禁止青壮男人出家。
此外,又严格规定,未有官爵勋位的平民,严禁纳妾,除非妻子无出,也得等到四十岁时方能纳妾。
甚至新出台了规定,女子超过十八岁未婚者,就要罚款。并纳入官方统一登记,由官媒配给,若是五次都没有相中官媒介绍的对象,就要强制配对成婚。
另一方面,是朝廷规定,严禁溺婴弃婴等行为,生育了必须得养,若是溺婴为重罪。
而对于无力抚养的,官府要给以救济帮扶。对于孤儿弃婴,由朝廷的孤儿院收养。
皇帝给存孝六百里封地不心疼,毕竟那里现在都还不是朝廷的地方,若存孝能够控制那里,建立稳固的统治于朝廷百害无一弊。这六百里封地,以后也会推恩分封给存孝的子孙们,会变成越来越多的小封地,难以对朝廷形成什么威胁,相反,作为宗室的封地,反而还天然能够屏藩皇室。
三千户封户,得一两万人口,罗成舍不得给,只能给个封额,由存孝自己去想办法了。
“小六封哪呢?”老四问。
罗成摇了摇头。
到现在为止,朝廷也才正式实封了两位宗室王,其它的宗室和异姓功臣都还没封呢。
这个,需要慢慢来。
反正,承诺的不会变,到时按封侯们的爵位,划封相应的封地,然后再按地名改个封号而已。
“小六,你想去哪?”罗成笑问。
小六倒是很淡然,“不知道,皇兄分封在哪我就去哪。”
“哈哈哈,这话超脱,那你喜欢南方还是北方。”
“还是习惯北方多点吧。”士信道,毕竟打小长在山东,然后这十年来,基本上都是在关外打仗,早适应了北方的天气了。
“好,回头我给你在关外靺鞨人那边给你找块好地,划封给你。”罗成笑着应下。
士信对于封在哪里,确实不太在意。
他倒是比较关心嗣业。
“三哥在青海那边打仗,还好吧?听说西突厥和吐蕃都出兵了?要不要派兵增援,我愿意前往。”
西突厥的出兵,确实出乎了朝廷的意料。
本来,现在朝廷是不愿意与西突厥有什么冲突的,虽然在罗成的未来规划里,待平定中原之后,肯定是要进军西域,打通这条丝绸之路的。
但是现在嘛,还是得休养生息为主。
可偏偏吐谷浑不肯臣服,唐俭又是个立功心切之人,于是有了一出大秦班定远的戏码,可不管怎么样,事情出了,朝廷只能善后。
不可能任由吐谷浑反了去。
罗成只给嗣业两万余人马,也是想把战争限定在一个小范围内,打一场有限的区域战争。可谁能料到,西突厥来了,吐蕃也来了。
现在朝廷里只盯着西突厥,还没人把吐蕃当回事,但罗成却很重视首次向中原出兵挑衅的吐蕃。
他很清楚,随着西突厥和吐蕃的出兵,这场战争升级了。
第961章 胡烽不断接长安
枢密院。
老帅张须陀白发苍苍,这几年这位老帅坐镇中枢,总掌兵符,不再外出征战统兵,可衰老的却反而十分快。
几年时间,满头须发皆白。
早些年河南剿匪平乱,就如救火队员一样,这边刚扑灭那边又起,四处奔波扑救,几乎是无月不战,剿灭的贼匪数百上千股,可身上也留下了无数的旧伤。
刀伤箭伤枪伤,人一停下来,这些伤似乎就完全压不住了。
咳嗽几声,勉强压制住。
张须陀抬起头来,“必须给嗣业将军增兵了。”
枢密院的军事会议上,不但有副枢密使,还有五院的枢密知院尽皆出席。另外,在京的北衙十二军上将军、南衙十二卫大将军、内衙十六府中郎将,今天,也都列席会议。
作为主掌军令的中枢机构,枢密使权责极大。
“嗣业将军不是刚刚打了一场大胜仗,斩首千余,俘虏近两万?”一名大将军问。
大秦虽兵分三衙,但实际上也还是几乎与周隋一样是军将分离制度。
平时统兵的都是中低级军官,高级军官几乎都是在京城,只有接到兵符调令,才奉旨出京统兵打仗。
略有些不同的是,如今大秦在各道设立了都督指挥使司,每道驻派了两位左右都督指挥使,一旦地方有战事军情,朝廷颁下旨意,发给兵符调令,他们就能最快统领兵马。
不过朝廷也规矩,各道都督指挥使,不得兼任三衙的职务。
因此这三衙的这票大将军、上将军、中郎将们,平日里也就是在各自衙门里喝喝茶,然后轮流到羽林宫给羽林军讲讲课,闲的很。
但非战争之时,高级大将留在朝中,这也是最稳妥的做法。
就算是派驻各道的都督指挥使们,平时也是没有兵权的。
“其实,嗣业那一战击败的只是吐谷浑天柱王的五千前锋而已,破了一个营寨,然后俘虏了一万多运辎重的牧民罢了。并未伤及敌军根本,何况,现在我们面对的已经不仅仅是吐谷浑的叛军了。”
张须陀让人取来一副沙盘,这是枢密院下五院之一的军情院收集山川地理信息,然后制作出来的吐谷浑沙盘。
一众大将们,整天闲的没事干,一看到沙盘,个个就来了精神。
“嗣业击破大川岭上的五千天柱军后,留下程名振率三万人守大非岭,负责接纳从陇右河西、青海各地转运来的粮草辎重,并负责给分兵进击天柱王所在乌海城的兵马辎重。”
面对着沙盘,讲解起来可说清楚多了。
诸将们都是沙场大将,对于地形这块很懂,他们看着沙盘,马上就知道行军路线怎么走最合适,哪里可以驻军防守,哪里可以囤粮转运。
“从大非川到乌海倒是不远,沿着这条温泉道进军,还算方便。有大非岭上囤粮转运,确实安排的很好,无懈可击。”
“废话,你也不看看统兵的是谁,那可是大将军王嗣业。”
宗室三王的勇猛,那是无人否认的,而这宗室三王里,又以罗嗣业最猛,他又有多次独挡一面指挥作战的经验,可心说是深得全军佩服的,尤其是上一次,硬生生的以一人之力,把整个河朔关陇地区拿下了,生生的攻灭了李唐,比朝廷计划中起码早了两年。
“嗣业大将军手底下万余秦军将士,又有慕容顺的三万吐谷浑军,攻击乌海天柱王的三万兵马,应当不成问题。”
乌海虽是一座城,可吐谷浑的城池不比中原城池的坚固高大,这种城池也就是个土围子,防御上并没有什么可多说的。
因此,诸将都判定,嗣业这一战,还应当是场野战。
两军数量相当,甚至嗣业还占优势,因此怎么看都是嗣业能赢。
“原本局势确实如此,但现在又有了新变化。”
张须陀拿来一些小旗子。
“吐蕃军一万人本来是要到大非岭补给的,可现在大非岭被嗣业攻占,由程名振驻守后,那一万吐蕃军已经在南面停止不前,而据我们的军情,吐蕃再次从苏毗和卫藏征召兵马,据悉,吐蕃赞普南日论赞已增兵一万,并紧急动员,从后方抽调更多兵马。”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