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罗嗣业撤离后,大利只剩下了一座空城。
颉利想了想,若是让可敦的兄弟杨善经来做这隋王,倒也可以,立一个傀儡隋朝,他出兵南下,到时借隋王之名来统治攻下的太原河东等地,也就更师出有名了。
“好,就立你兄弟为大隋天子,都大利城!”
第870章 云侯
大利以西八百里外。
隋人称为丰州滩的河套,五原郡九原城。
秦朝修建直道最北终点便在此处,战国时赵国在此修建军事重镇防御匈奴,秦朝一统天下后设立五原郡。
李叔良巡营回来,发现云定兴已经在衙前侯着,一直等着他,很恭敬的站在那里。他跳下马,笑着上前挽住云定兴手臂,“云侯这么早就来了,怎么不先进去啊?”
云定兴表情谦卑,“郡王不到,在下岂敢先入。”
“云侯,咱们之间何必讲这些虚礼呢。”李叔良说着便拉着云定兴入衙,他爵封长平郡王,是李渊从叔李祎长子,之前浅水原增援有功,此次随柴绍北上。灵武先败梁师都,再九原城迫云定兴再次归降。
柴绍带着八万人马继续去会师颉利,而李叔良率兵两万留守坐镇九原,他负责整个河套地区的军政,并负责为柴绍转运军械粮草。
对于云定兴这个首鼠两端的家伙,李渊很恼火。之前他就左右观望不肯归附,后来得到了足够的官爵后才归附,可没多久居然又倒向罗成。这次大军前来,云定兴再次投唐,李渊鉴于如今形势不大好。
也就没敢严惩他,只是将原本给他加封的郡王爵位直降为侯爵,并贬为丰州长史,作为丰州都督李叔良的副手。
李叔良拉着云定兴进了衙门,在自己的公房坐下。
“云侯啊,如今柴驸马统大军往攻河东,后勤粮草皆仰仗我们,可我这些天走访察看下面,情况不容乐观啊。”
丰州滩是个很不错的地方,有大山屏障北方的风沙,又有黄河水系,使得这里水草丰美,而从战国时赵国控制这里开始,汉家也一直在这里实行农耕屯垦,有不错的农业基础,这里甚至有秦汉等朝屯田开发的灌溉渠道,只是隋乱以来,这里也受到了不少冲击。
云定兴曾经是隋朝废太子杨勇宠妃之父,是个极会阿谀奉承之人。杨勇被废后,他更是亲自出手把杨勇的儿子全毒杀了,包括他的几个亲外甥。靠贿赂宇文述,又成功投到杨广那边去。
作为杨勇的老丈人,云定兴居然在大业朝混的很好,当过大将军,后来又成为河套的节度使。
虽然没能在隋乱时也起兵争天下,可手里也拥着几万人马,割据这塞北一方。
“郡王,河套地区终究还是人口少了些,而且这边藩汉混杂,民风更彪悍。”
毕竟是在这里呆过好几年的,所以云定兴也能算的上是河套的地头蛇了。
他缓缓向李叔良说明着这里的情况,远在战国时期,经过胡服骑射改革的赵国大军横扫晋北的塞外,开疆拓土,把林胡、楼烦这些胡人逐到了后来的河套以南以及朔方这一带,与其隔黄河相望。又把匈奴人逐至乌拉山以北地区,与其隔山对峙。
当时的赵国真是豪气无比,他们在所占领的内蒙土地上建立了云中郡,为了防备山北匈奴对云中郡的反击,又沿乌拉山修筑了赵长城。
同时,在各个沟通山北的山口修长了屯军和防物用的城堡,其中最大的山口便是后世的哈德门沟,赵国在此山口南部修筑了一座大型城堡,即九原城,并在城中屯驻重兵,使之成为赵国在其西北部的军事重镇。
自那以后,历朝历代,基本上这里都是汉家必争之地。
秦朝时,曾经直接把秦直道一直修到了九原城。
秦始皇派蒙恬率三十万大军进攻匈奴,收复河套后,沿黄河修建了三十四座县城,并将这一广大的河套地区新设一郡,命名为五原郡,从此不再隶属于东面的云中郡,这也成为秦三十六郡之一。
不过正因为这里太靠近边塞,尤其是河套地区的独物地形,这里水草丰盛,但其南面是广阔的鄂尔多斯黄土高原,这就使得河套地区尤如一块汉家飞地,当草原部落强盛时,这里往往会被他们夺占,甚至反复受到侵袭。
“这些我也知道,隋立国之后,收复了河套之地,设立了丰州、灵州等,后来又把东面的前套定襄之地,都交给了启民可汗。”李叔良需要云定兴的配合,需要丰州的钱粮来供应柴绍的兵马。
丰州河套地区,黄河北岸之地最富庶,而黄河南岸却是有成片成片的连绵沙漠,虽有几条古道可通关中、朔方等地,但道路难行,粮草更难运输。
李叔良计划是要在丰州造船,然后依靠河套这一段比较平缓的水面,利用船只水运粮草到胜州河对岸的金河口,再转为陆上车马运输。甚至有了船队,将来还可以直接把船队开到灵州去,从那里转运关、陇的粮草过来。
但这些,都需要云定兴的配合。
毕竟云定兴在此数年,他带着几万人归附,对这些兵将依然有很大的号召力,更何况,本地的豪强大户跟他的关系也好。
他李叔良一个过江龙,要想办好事,不得不依靠他。
柴绍离开时,就交给李叔良两个任务。
一是整编云定兴的兵马,将之全都整编到他率领的那两万唐军中,混编成为四个军,共五万人马,每军一万二千。
第二件事情,则是在河套地区筹集粮草,打造军械转运供东征军。
兵马整编的事情,已经差不多完成了,云定兴还是很配合的。
五万四军人马,李叔良调派了一军驻于灵州灵武城,又调一军驻于归唐的胜州郭子和处,然后剩下两军,一军驻丰州,另一军驻于河套中部的呼延谷。
一切都很顺利。
唯有征粮运粮这事遇到些麻烦。
“临时造船需要时间,也需要工匠,只怕是赶不上,不过丰州这边有数百里黄河,因此这里本来也有不少渔民渔船,下官可以马上派人去征召这些渔夫和渔船,让他们协助运送粮食军械往东,同时也征召工匠和民夫,让他们开始伐木造船。”
李叔良对他的反应非常满意。
“如此就有劳云侯了,等柴驸马攻入太原,就不必再要我们从这边辛苦转运粮草,到时他可以就地补给了。”
李叔良笑着道,“云侯之功,某定表奏朝廷,等此战过后,相信陛下定会召你回京,授你王公之爵,公卿之位。”
第871章 受降城
相距九原城不远处,黄河岸边。
嗣业与殷开山、段志玄、侯君集这几员大将在商议军情。
“咱们现在此处便是呼延谷,北边是牛头朝那山,这呼延谷也被称为北齐河。探马回报,目前有一支唐军刚刚进驻西面黄河岸边,正在筑城屯田。看规模,好像约有一万两千人左右,应当是从九原那过来的。”
斥候抓了几个舌头,初步询问得知了这支兵马的身份。
这便是李叔良整编了云定兴军后派出来的一个军,云定兴往东派出了两个军,其中一军正是驻于西面不远的那支军,他们正在筑的城据说叫中受降城,听名字就能知道,肯定还会有个东受降城。
那东受降城,其实就是另一支东去的兵马,不过那支军在西面牟那山下渡过黄河,改沿着黄河南岸行军。之所以走黄河南岸,是因为南岸就属于胜州境内,而现在胜州刺史郭子和原是梁师都大将,他叛梁投唐,因此这支兵马走南岸,就是为了能够得到郭子和的粮草补给。
他们会一直东行,直到胜州城后,留下朝廷使者和派去的官员后,再过河到北岸,然后就在金河入河口附近的金河泊南岸筑一座新城,名字就叫东受降城。
有中受降城和东受降城,自然也会有西受降城。
西受降城便在丰州,不过不是在九原城里,而是在其西北的山口南面。
丰州九原城中,只驻有李叔良的两千人马。
受降城这个名字倒不是李叔良取的,也不是云定兴取的,而是汉朝时就有了。当时汉朝特意为了接受匈奴左大都尉投降而筑受降城,这也是汉朝的受降城中,唯一一座真正为接受敌人投降而建的受降城。
李唐虽设三受降城,但可不是为了接受突厥人投降而筑的,毕竟现在李唐还向突厥人称臣装孙子呢。
这三座城其实不过是李唐在河套地区的一个防御体系而已,毕竟长城在更南面地区,这北方可没有长城可守。
哪怕李渊口头答应将来把丰胜二州割让给突厥,可实际上李渊却并没有真打算让出这块河套之地,所以一边向突厥称臣割地借兵,李渊一边又派兵增强河套的防御力量,同时还在此增筑三受降城。
三座受降城,由三个军镇守,李渊亲赐三个军号为天德军、振武军和横塞军。
三城三军,守卫河套之地,以做关陇北方屏藩。
唐朝现在没有实力修长城,也就只能以此代替。
“消息可靠吗?九原城只有两千兵马?”嗣业问。
侯君集道,“大王,九原虽只两千李叔良牙兵,但西受降城距离九原不远,况且,咱们此去,还必须得经过中受降城,那里还有一万二人马呢。”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