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若仅仅是如此,肯定是不够的。
所以罗成在山东、淮南、范阳等新占之地,推行的是另一项大招。
公田买回。
啥叫公田买回?毕竟之前把大量逃户绝户官田都拿出来均田给百姓,又动员许多百姓去关外,然后把他们手里不多的地也都收回再均出去。
为何还要再公田买回?
这个公田买回的核心,就是田地限额令。
所有的人,都有田地限额。
比如在关内,普通男丁,在他最多只能拥有一百亩地,不管你是好地还是差地,山地还是坡地还是水田,最多限拥有一百亩,如果你有二十亩私田,那你最多能再授八十亩田,这个田是口分田,将来老了要收回。
而如果有勋和爵位、官职,则又按勋品官爵等级,能够增加拥田额。
这个策略,其实就是针对那些豪强地主们的,尤其是旧贵族豪强们。因为跟随皇帝的新贵们,都有爵位官阶,他们的拥田额大大提升了。
可过去的旧贵族豪强,就算有族人出仕任职,有官阶或爵位,可毕竟一个大家族,百年甚至数百年的积累那是拥有大量田地的,仅凭现有的这点官阶爵位是达不到这么庞大的拥田额的。
超额的怎么办?
官府买回和置换,超出额度的三分之一,由官府出钱买回,另三分之一,由官府授给他们勋官,这样也算是给他们的一些安抚,剩下的三分之一超额的,则以关外或边疆之地置换,以一比二的比例给他们置换。
通过这样的手段,把中原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加以缓解。
不过这样做,是很大风险的,毕竟这些地方上的士族豪强地主们,个个都不是等闲之辈。
可罗成却依然还是这样做了,他的底气在于,公田令并不会危害到跟随他的功臣将士们的利益,有功勋将士们支持,又有百姓拥护,那么旧贵族和地方豪强的反对,罗成也并不是很惧怕。
正因此,他也是坚持已见,大力推行公田令。
这条旨意颁下后,地方上确实很沸腾,也有人要做乱,但他们刚有动作,就被驻于各地的大将们率兵弹压了。
对付这些人,罗成相当狠辣果决。
抄没所有的宅第田财充公,将这些做乱的家族连根拔起,全都流放关外为屯民。
这般雷霆手段之下,虽然其它的豪强地主们还是很不满,可却也得惦量惦量自己的本事,没有那个本事造反,就只能服从。
“难道皇帝就不怕隐患?万一战事起来,这些人到时通敌叛乱呢?”
“吾皇说过,他们不会有这个机会的!”
李密不知道罗成为什么这么自信,但现在看来,山东确实很热闹,也可以说他的冒险之举,或许是成功的,也许还有隐患,可起码现在是已经见到收益了。
“皇帝果然大魄力,不得不服。冒险得罪这么多旧贵族士族豪强地主,却只为给更多百姓均田授地。”李密自忖,自己似乎是没有这份魄力的。
毕竟这土地限额令,其实不仅现在威害到那些旧贵族豪强,其实也是潜在危害如今的新贵功勋们,可皇帝还是这样做了。
过去山东之地,七成土归掌握在那大约一成的贵族豪强手里,而如今在罗成的这连番动作之下上,趁着现在特殊的局势,他作为开国之君,是最缺少掣肘之时,大刀阔斧改革,推出这限田令,一边是回购,一边是置换,一边又是换勋官,多管齐下。
第814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现如今据这位官员所说,山东之地,是一分军屯,一分官庄,然后是两分士族豪强私田,六分百姓均田。
土地份额性质完全改变了,再加上这和籴令的粮食统购,山东的粮基本上掌握在了官府手里,百姓也通过均田,大量转变为有产的自耕农,为大秦交两税卖粮食之余,还能得个温饱。
大量的百姓有产了,温饱了,这山东自然也就安稳了。
那些旧士族豪强虽然心中不满,可地方安稳,百姓安心,他们虽有不满,可也无法发作。
他们虽是火种,可百姓这些柴火,如果都沾满皇帝雨露,又如何燃烧的起来呢。
在东莱港的时候,李密看到许多盐船。
“过去无工商之税,盐矿等也不禁私人,盐价不高,如今这盐有盐税,茶有茶税,一斤盐能值一斗米,这岂不是相当于变相的给百姓都征了笔人头税?百姓岂无怨言?”
李密敏感的看清了这个盐专税的本质。
大秦实行盐税,是以票引制。盐是任由商民煮盐晒盐、贩卖交易,但是制和卖是分开的,制出来的盐需要在朝廷这里登记,所有的盐要统一卖给官府专门的盐衙门,不得私卖。
而商人要贩运盐,必须得从官府的盐衙门买,而且买的时候,就得先交税再拿税,你买一斤盐,就得连盐价加盐税一起交了,然后取得盐引。
有这盐引,才能运输贩买,否则就是贩运私盐罪,罪极重,贩一斗私盐就要流放边疆屯田,贩一石私盐,那就是发卖为奴的下场。
虽说盐税也不算高,就是按盐价加征一成,十一之税。
但商人最终还是会把这税转嫁到盐价之上,所以最终百姓承担着这加征的盐税,盐不像是茶和酒之类的,属于可有可无的消费品,盐是必需品。
这样一来,盐税实际就等于人头税。
在开皇时,盐价是很低的,较好的盐一斗才十文钱,而那时,京师米价一斗要十五文。盐还没有米价高,而这几年天下动荡,盐的生产和运输受到影响,盐价本身确实也涨了,但现在东莱这样的安定繁华之地,盐价都是斗米斤盐。
东莱港的米价多少?一斗米二十文。
这个价格非常惊人,毕竟洛阳城中的米价都卖到八万钱一石了,虽说这是围城时的特例,可其它地方,米价也是动不动以百文一斗起的。
东莱的粮价安稳,还是在于罗成的粮食政策,地方安稳,粮食产量得到了保证,然后是和籴统购政策,再加上禁粮食私人收购和外流政策,使得不管外面粮食价格如何跌涨,安东这块却是向来平稳。
斗米斤盐,二十文一斤的盐。
跟开皇年间,十文钱一斗的盐相比,价格相差十几倍,但若跟其它郡县比,似乎还便宜。但其它郡县盐和米的比价却没这么夸张的。
“任何政策,总是有利有弊的,但总的来说,盐税还是利大于弊的。”
大秦盐政,实行民采官收商运商卖制度,如今在辽东和山东、淮南、范阳等地设立了十个盐监,一年的盐税,就高达一百多万贯。
这可是笔巨款,毕竟这笔钱相当于大业朝时起码几十郡的收入了。毕竟隋朝的税制太简单了,无工商之税,仅是收租调,仅以土地产出收租,还收的实物租。
“一百多万贯?”
李密眼睛都瞪大了。
开皇号称盛世,可开皇时地方官员连俸和禄都没有,他们的收入靠什么?靠朝廷给他们在地方上划分的职田收租为禄,靠公廨钱放贷收息为俸。
而罗成仅靠个盐税,居然一年就有一百多万贯,而且更惊人之处在于,罗成现在才占了几道之地啊。
若是他统一了天下,按此之法,那盐税一年岂不得四五百万贯之多?
那茶酒税呢?
怪不得罗成兵精将猛,器械精良,麾下那般能战,原来这家伙还这么会捞钱啊。
听说秦军作战极为凶猛,皆因赏赐丰厚,秦军军纪良好,从不掳掠百姓,看来,那是因为罗成手里有钱啊,否则没钱赏赐,士卒如何肯战,如何不劫掠?
罗成打下一地,迅速就恢复安定,田地产出,税赋充足,足够供军。
而李密在河南打了三年,荥阳洛阳等地,甚至打成了废墟鬼域,大片的良田全都成了荒地,看来自己的失败确实也是有原因的。
不过他心里还是不太肯服气的,认为罗成一介武夫,安有如此定国安邦之策?定是房玄龄杜如晦这些人的功劳,那些士族官宦之弟的本事还是有的,羡慕罗成居然有这么好运气,能招揽到这么多人才为已用。
可惜自己被迫靠一群贼匪起家,身上染了匪名,始终难得那些士族官宦之弟的投奔,麾下无人可用,才有今日之败啊。
我李密非不如罗成,实是罗成运气太好,能得那么多人相助,而我李密运气太差,只能借助一群贼匪起事,最终却还是败在那些贼匪手里。
该死的贼匪!
在东莱港登上了巨大的楼船,前往旅顺。
蓝天下的碧波之上,同行的船只有好多条,组成了一支船队。
李密站在甲板上,看到同行的船队里,许多船上都是载着移民关外的中原百姓,这些人据说都是战火中受害,不得以逃离家乡的客户,有些人接受了大秦官员们的劝说,决定放弃中原的一切,前往关外均田授地,在那里,他们能得到更高的田额,分得更多的田地,也更远离中原的战火与是非。
经过一座岛屿时,李密看到有一支船队从辽东过来。
“那是运奴船,这一支船队,大约运了五千个高句丽奴。”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