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隋唐大猛士 [全本校对] (木子蓝色)


  他是义儿营出来的少年,今年不过十二岁,但在义儿营里已经呆了三年,在那之前,他曾是当过三年乞丐,再之前,曾经是个农夫之子。后来因贼匪兵乱,家破,于是成流民乞丐,再后来得义儿营收留,读书习武学习算术。
  三年后,离开义儿营被分配到这个屯庄里来担任了屯副,并兼任了屯里的民兵队助教。他的职责,就是帮助屯长王大眼管理这个屯子,并协助教头永富训练这些庄中的民兵屯丁们。
  屯子里有很多民兵,还有府兵、郡兵、土团兵、乡兵,屯里的府兵数量不多,郡兵乡兵等则多点,但更多的还是民兵。
  基本上,年满十四岁到五十五岁以下的健壮男子,都编入民兵之中,甚至有的庄子里还特编了一些健壮女子组成的女民兵。
  而这些民兵,平时都有训练,每年还会有一两次为期半个月左右的集训。
  每个民兵点选登记之后,都会安排一项适合他们的武器。
  然后从此便专练这一种。
  比如有的人会练长矛,有的人练长枪,有的人练大刀,有的人练刀牌,有的人练长柄斧,还有人练骑马的。
  也正因此,辽东民兵中还有几个兵种总队。
  比如弓箭手们便有一个弓箭社,甚至前面还加了忠义二字,全称忠义弓箭社,所有的辽东民兵弓箭手,都是归他们管。
  而练长枪的,归红枪会管。
  练长柄斧的,归斧头帮。练大刀的,归大刀队,练刀牌的归小刀会。
  还有马帮。
  忠义弓箭社、红枪会、大刀队、小刀会、斧头帮、马帮。
  河边的庄子和海边的港口,还有专门的船帮,他们是民兵水师。
  这样的分组,其实也是有助于加强民兵的战斗力,毕竟若只是练个长矛木枪的,肯定战力一般,可现在有练箭的练枪的练刀的练斧头练骑术的,不仅仅能加强民兵战力,甚至也是藏兵于民的一种战略。
  这些民兵,就是为战兵部队培养的后备人员。
  屯子里,也一样分成了各个队。
  担任队长的,一般也就是屯子里的府兵或郡兵、乡兵里的那些专业士兵,比如带红枪会的,肯定是个长矛手。
  带大刀队的,肯定是陌刀手或朴刀手。
  带斧头帮的,肯定是长柄战斧兵出身。
  而带马帮的,肯定是骑兵。
  王杰负责记录名册,还要把其中表现好的民兵登记起来,定期向上面汇报。一旦上面需要补充相应的兵种,那便会优先从这些民兵各兵种中点选这些优秀者。
  一个屯子几百人口,民兵队足有百人。
  “小王啊,最近咱们这里可是过了不少兵啊,我看着都是些胡人啊,他们这是要去哪啊,哪来的?”永富问王杰。
  民兵们已经报完数点完名,开始分队训练战技。
  王杰收起手中的本子,笑着道,“昨天过的是玄菟郡来的高句丽兵,前天过的是来自粟末郡的靺鞨兵,再前几天过的则是饶乐郡的奚兵、松漠郡的契丹兵,还有寘颜郡的霫兵,以及铁勒汗国的铁勒兵。”
  “这么多胡兵,这是要有大仗要打了吧,打哪啊,是打范阳还是河南?”永富追问。
  王杰笑笑,“我也不知道啊。”
  “你昨天不是回义儿营了吗,怎么可能没听到半点消息。”永富拍了拍王杰的肩膀,觉得这孩子心眼越来越多了,已经没有了刚来时的那份纯朴。
  “确实不知道。”
  “你小子,我本来还觉得你小子很不错,还想着把我家五妞许给你呢,看来我看错你了啊。”永富叹道。
  “教头,我只是听说了一点点,是听说啊,你可千万别外传。”王杰一听五妞的名,便有些忍不住了。这小子,挺喜欢教头家的五妞的。
  “你说你说,我这张嘴你还不知道啊,最严了。”
  “咱们这次啊,是两线做战。范阳和淮南一起打。由诸藩兵马为前锋,是主攻范阳。而以新整编的威武神勇神机四军,则是在水师配合下,攻江都。”
  永富露出惊讶的表情,怎么打江都去了?不是应当先打河南吗?
  而且居然两面出兵,南北一起用兵,兵力够用吗?
  “小王,你说这次两线作战,既然征了这么多胡兵,那会不会也从我们民兵中征召啊?”
  王杰年纪虽小,但毕竟义儿营出来的,见识却不差。
  “就算这次要加征兵马,可也是首征郡兵,然后才会征土团,至于各县乡兵那是只在本县协防,民兵更是不出本乡的。除非是实在不得了的大战,或大敌入侵,否则咱们乡兵不可能征召的,要征也是从乡兵中选人补充到府兵郡兵中去的。”
  永富听了有些失望。
  “那你说这大军要是入关了,那高句丽人会不会趁机来袭啊?”
  “应当不会的,现在渊太祚都已经归附,不但整编兵马,裁撤军队,而且这次还应令派了一万人马来助战呢,你不也看到这高句丽兵过去嘛。”
  永贵摇着头道,“这可不一定,那些高句丽人岂有几个好的,我看都是些白眼狼,得小心提防他们。”


第760章 钝刀割肉
  渊太祚点选一万玄菟郡高句丽兵发往辽东城从征后,长孙顺德找到渊太祚。
  “我来玄菟后,发现如今郡内残破,百姓饥荒,大家日子都很苦啊。”
  渊太祚于是便道,我们这几年日子确实极苦,还望郡丞能将此间情形如实相告秦王殿下。
  “渊使君,辽东诸郡,曾经可比这里还荒凉的很,可如今呢,已经变成了粮仓,甚至有关外江南之称啊。为何?皆因这几年秦王殿下镇守辽东,锐力于关外屯田,屯田垦荒,轻赋减役,百姓能够安心于田地耕作,自然也就有不错的回报。”
  “咱们玄莬郡在鸭绿江西岸,地界极广,虽说也有不少山陵,可河谷山谷间也还是有许多可耕种之地嘛。再者,如今关外安宁,再无战事,以后也可以大力发展工商啊。你看现在秦王那边,大搞边市,每年这个商税和专卖之税可是非常惊人的。”
  渊太祚安静的听着,不知道这位郡丞到底想要说什么,但他肯定是有的放矢。
  辽东那边一面说要入关平乱,让他派兵从征,可一面却又让长孙顺德带了一个厢四千人过来,这里面的用意,他岂会不知。
  “渊使君,你我如今为这玄菟郡的主官和佐贰官,有责任把这玄菟郡发展好,让他变成一个使民安居乐业,温饱有余的安乐乡啊。若是做不到,那就是我等的失职,有愧秦王殿下的所托。”
  “那长孙郡丞有何打算呢?”
  长孙顺德便趁机道,说我这些天也不是到处游山玩水的,我是查该各地民情,了解各县的环境。
  咱们这里山多,但地也还是有的,只是这几年因为战争所以拖累了。
  还说到玄菟郡内的那众多山城要塞。
  他指出,这些山城要塞,实不适合农业生产,更不利于屯垦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山城虽在军事上有极大的地利,可却往往居于山上,既险又小,饮水啊筑房啊通行啊都不便,更不说耕田种地经商了。
  所以他建议,按辽东其它诸郡的现行方案。
  “咱们玄菟郡虽未设军府,但有郡兵一军编制,与忠武军府兵是一样编制的,也是六厢一军部的编制,所以咱们也可以按那边一样,一个厢屯驻一座军城,中军部驻于这郡城国内城,其余六厢分驻一城。”
  这一军六厢就分驻七座大点的山城,再每厢下四团再分驻一堡。
  这么一来呢,就是七军城,二十八军堡。
  “除此七军在二十八军堡外,其余的二百余座中小山城,便不必再分兵驻守了,只于要害之处,分设兵站、烽堠,各驻三五人或一组人就好。”
  长孙顺德的意思,是要把高句丽那些大大小小的几百座山城,除一些半山半平地的山城,或那种山谷型山城保留外,其余的那些险要的山城,则全都废除。
  把里面的人,全迁到更开阔的平原地带去。
  让他们去建立屯庄,垦荒屯田,在地少的山区,则设立牧场,牧牛养马养羊。
  “过去这种遍地立寨,满山筑城的做法,已经不适合当今玄菟的需要了,咱们现在没必要留着这些对抗时代的山城,对吧?我们高句丽,现在又没有意图再借这些山城抵抗朝廷之心,对吧?”
  两个对吧,问的渊太祚心中冷汗直冒。
  他当然不能说是对的。
  可如果真如长孙顺德所说,只保留这七大城二十八军堡,那么几百座大小山城遗弃之后,这对于渊氏来说,自然就相当于自废武装。
  先前他已经只留了两万四千人的郡兵,其余的都收回武器铠甲,解散还乡。
  然后罗成便调走了他一万人,只剩下了一万四千兵。
  而按四番法,这一万四千人,当值在守的便只有三千五百人。而不当值的那万余人,人在乡中,武器却都锁在军城的甲仗库中。
  要是现在再把那些大大小小的山城堡垒给毁掉遗弃,迁去无险可守的平地山谷中立屯庄建平地城,一旦有事,他都不敢想象会是如何结果?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