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壤的长安宫齐王府有两千步骑的卫队,但那卫队却是皇帝派来监视看押他的,哪怕这两年他没少花钱在这些军将身上,可也仅是拉拢了几个军校侍卫而已。
因此当王君廓秘密见他,说要接他回辽东当皇帝时,他当时就一哆嗦,还以为王君廓是皇帝派来诈他的。
好在见到了罗成的书信,后来又看到了宋老生,这才相信了。最后还是让王君廓帮忙,以打猎为名出王宫,然后却半路找了个替身留下,自己则坐船跑回辽东。
所以说现在杨暕其实就是个孤家寡人,身边一个亲信都没有。
好不容易在平壤喂熟的那几个,还全都被王君廓留下了。
现在罗成说让他干什么,他也只能干什么。
出了府第。
那边早有忠武军的将士把行宫取来的仪仗打起来,虽然跟他的龙袍一样不够威风完整,可起码也是天子仪仗了。
辽东城里的军民百姓,也早就从各方面听到了消息。
于是这会,全都跑来观看。
当杨暕出现,坐在那八匹大马拉着的御驾上,街道两边围观的军民,无不跪地高呼万岁。
金黄华盖下的杨暕看着这场面,听着这呼声,激动的几乎晕过去。
这一刻,他才真正的感受到了九五至尊的感觉,感受到了什么叫天下之主。
从宅院到城外六合宫,一路上,欢呼声不断,杨暕站在车上,不时的招手。
六合宫城里,罗成等文臣武将,迎着皇帝入宫,举行了一个比较简单的登基仪式。
没有外番使节,没有地方官员,甚至没有什么足够的仪式,因为人手不够。
一切草草而就。
但当杨暕穿着明黄衮龙袍,坐上殿中的龙椅时,他还是激动的流下了泪水。
曾经在太子杨昭病死后,他以为太子之位必然是他的,所以有过放纵,有过得意,却不料最后父亲反把他软禁起来。
担惊受怕好些年,才被外放去了朝鲜,本以为这辈子都回不到中原,就要当个逍遥的野人王时,却料不到罗成迎他回来当皇帝了。
“罗卿,接下来你有什么计划?”杨暕迫不急待的问。
“回陛下,接下来自然是发兵入关,讨逆平乱,安定天下。”
仪式结束,罗成等人便退出行宫。
杨暕在宫里逛着,六合宫城不大,这不过是当初皇帝征辽东城时临时修建的一座小行宫,宫城外面还有一座外城,原是供给随驾百官居住的。
现在宫里还有一些宦官和宫女,但宫人都年纪较大,也没有几个好看年轻的,那些宦官也都是老弱不堪者,没一个机灵的,甚至还有些突厥、高句丽的奴婢,好多连他的话都听不懂。
这还不如他在平壤的长安宫里。
他只能安慰自己,要不了多久,等罗成打进关内,攻下洛阳,他就能回到洛阳的巍巍紫微宫里临朝听政,君临在下了。
可是接下来,那边却没了动静。
他派人去召罗成,结果只带回了罗成一句话,说正在准备之中。
再过几天,还是没动静。
他再派人去问,这次那老宦官宫门都没能出去,因为外面已经有神策军驻守诸宫门,而神策军守着门,不许宫里人进出。
宫中所需要一切用度,他们定期派人送进宫。
宫里有话,也只能通过他们传递。
罗成回话,说如今秋收开始,大家都忙着在收麦子呢,等秋收过后就出兵。
这个答复气的杨暕要死,这什么时候了,还收什么麦子。
等帮朕平定在下,打回洛阳,到时朕赏你们金子。
可惜没人理会他。
杨暕坐不住了,他亲自出宫去见罗成,可宫门口守门的神策军却居然敢拦着他这个皇帝。
他大怒,但那守门的神策军居然是突厥人。
根本听不懂他的话,他大叫着让罗成来。
可没人理会。
他往外硬闯,结果突厥人居然架着长矛拦住了。
杨暕又怒又惊,在那里又闹又骂,最后也没人来理会他,最终只得回到了宫里。
宫门口,杨暕走后,李君羡才走了出来。
他拍了拍那几个突厥士兵,满意的点头,“很好,继续守好宫门,不许宫里一只苍蝇飞出来。”
一个突厥兵用着还算流利的汉话道,“请将军放心,我们一定守好宫门,皇帝也别想出去。”
杨暕还不知道,这些守门的突厥兵并不是听不懂汉话不会话汉说,他们只是装做听不懂不会说而已。
而另一边的辽东城元帅府里。
罗成却很忙。
不仅仅是收麦子。
虽然现在确实是忙着秋收,可除了秋收也还有许多重要的事情。
首先,就是要派人把齐王在辽东城登基即位的消息传告天下,同时还要向定襄、马邑、山东、安南、江南等诸道盟友们送去这个好消息。
告诉他们皇帝登基的消息同时,罗成也以皇帝的名义,给这些盟友们加官晋爵。
罗成授封宣武军节度使罗嗣业为晋国公、太子太师,加兵部尚书。
授李思摩为安国公,漠南节度使,兵部侍郎。
授张须陀为司徒、鲁国公,调入京为左神策大将军,礼部尚书。
授罗贵为齐国公、山东节度使。
授杜伏威为吴国公、江南节度使。
授燕国公罗艺为太傅、镇海军节度使。
授刘武周为代国公,代北道节度使。
加封义成公主为襄国大长公主。
一连多道封赏任命诏令颁下,给盟友们坚定信心。
另一方面,他也没忘记给北平的独孤篡、范阳的薛世雄、河北的李景、太原的杨义仆、洛阳的王世充、河南的裴仁基、彭城的来护儿、陈棱等各路大将要员发出封赏的诏书。
这些人全都封国公,授以中枢或地方要职。
总之一句话,现在齐王继位,要结束动乱,恢复天下太平,大家都来拥立新皇,好处大大的有。
北平都督拿着这封诏书,看着上面落款的至德元年几个字,不由的冷笑。
“至德?这不是陈后主用过的年号吗?”独孤篡问手下。
那个属下倒也是有些墨水的,当下道,“至德来自道德经开宗明义的第一章,意为最高道德就是孝。齐王篡位造反,伪年号却用至德二字,估计是想诏告天下他称帝是为了尽快平定天下叛乱,然后好尽快将皇帝迎回京都,代父平乱,保续江山,这或许就是他认为的大孝吧。”
“齐王想的到这些?估计又是那个罗成鼓捣出来的。”
“都督,那这诏令咱们接还是不接呢?”属下问独孤篡。
第709章 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那你说,我是接还是不接呢?”独孤篡笑着问手下。
这位北平司马悄悄的打量了独孤篡的面上表情,却也看不出他究竟是何态度。说来,这位上司,那是皇帝的舅表弟。
北平都督赵国公独孤篡的父亲独孤罗是独孤信的长子,而独孤信是江都那位天子的外公,独孤皇后跟独孤罗是同父不同母的兄妹。因此,江都天子是独孤篡的姑表兄,而辽东那位天子是独孤篡的表侄。
这位司马想了想,然后谨慎的道,“当今天下确实是一片混乱,先有各地贼匪蜂起,然后又有李密、窦建德这等贵族豪强做乱,现在天子在江都不得还都,洛阳随时有失陷的危险。”
“你想说什么就直说,不必这么转弯抹角的。”独孤篡道。
“职下是想说,江都天子无力剿灭各地的叛乱。”
“你是说辽东的那位天子就可以了?”
“齐王得罗成拥立,又有数个大镇支持,因此他现在是实力最强,他们若南下,不论是窦建德还是李密等叛军,都不是他们对手,就算是江都朝廷,也无力阻挡。”
“那你是要劝说我接下这诏令了?”
“顺势而为……”
司马话还没说完,独孤篡却已经拔出短刀一刀刺入了他的喉咙,“我独孤家为皇亲国戚,世受国恩,先太后和陛下对我家都不薄,我岂有背叛之理?你身为朝廷将领,食君之禄,不为君分忧,遇事却只知道投敌。你当真以为我不知道你跟辽东那边悄悄书信往来之事?你以为我不知道罗成都已经许诺授你为北平太守之职?”
“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独孤篡拔刀,那位司马大睁着眼睛倒下,死不瞑目。
独孤篡转身,目光扫过一众属下文武。
“我知道,跟辽东那边暗中往来,眉来眼去的不止这一个。我今天杀了他,但是不会再追究你们其它人。只要以后老老实实本本份份,那么我会既往不咎。谁若是敢再里通外贼,休怪我独孤无情!”
厅中诸将校官吏们,都不由的心惊。
想不到,独孤篡居然态度这么坚决,一言不和就把司马杀了,这是不给辽东半点劝降的机会啊。
独孤篡杀了自己的司马后,却秘不公开,只让人悄悄毁尸灭迹,然后却对辽东来人说自己准备顺应时势,愿意率北平兵马拥立齐王为天子。
他让使者回辽东,说请罗成派一位大将前来接任,他愿意前往辽东御前朝见天子。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