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隋唐大猛士 [全本校对] (木子蓝色)


  “元德太子当年得先皇也称一声天生长者,朕也一直以为将来会将大业传于他。岂料,天妒英才,却让他先我而去。他走后,朕打算好好培养下齐王,将当年元昭的旧部几万人都拔于他,可他做了什么呢?”
  杨广叹惜连连。
  杨昭死时,他虽留下几个孩子,可都太年幼,所以本来这太子之位自然应当是传给嫡次子杨暕的,奈何这个齐王太过没出息了。
  大业二年太子病逝后,杨广便封齐王豫州刺史,大业三年,又转任雍州刺史、河南尹、开府仪同三司。
  还把太子的部属都转交给他,可他却十分骄纵,亲近小人,经常派属下寻求声色犬马。乐平公主曾经欲献给皇帝一名美人柳氏,结果杨暕却抢入府中。
  杨暕的妃子早亡,结果杨暕却与亡妃寡居的姐姐私通,还生下一子。最让杨广恼怒的还是杨暕居然还把相士请到府中,为她和孩子看相,而相士说她将为皇后,还说那孩子将来会成为太子。
  杨暕于是越发认为自己天命所归,于是越发胡做非为。
  元德太子杨昭留下三子,他视之为阻碍,暗中行使厌胜之术,想要除掉。
  事情败露之后,杨广大怒,赐死了元氏妇,从此对杨暕的恩宠也是日益减少,绝口不再提说让杨暕为太子之事。
  这些年,他一直把杨暕带在身边,走到哪带到哪。
  可这并不是恩宠,而是监视不放心。
  杨昭所出的三个孙子,长孙杨倓,被杨广封为燕王,这些年一直也带在身边,却是悉心教导,十分宠爱。
  而另两个孙子则分封为越王和代王,越王杨侗留守东都洛阳,代王杨侑则留守西京大兴。
  其实皇帝一直就有了立燕王为皇太孙的意思,可又还有些犹豫不定。可毕竟燕王才十二岁,另一方面,燕王虽为杨昭长子,但却不是嫡出。
  杨昭为河南王时,王妃是崔弘度弟崔弘升之女,后来因崔氏谋反案,而被废。再娶名帅韦孝宽之子滑国公韦寿之女为妃,生代王侑。
  而燕王是杨昭的妾侍大刘良娣所生,另一个妾侍小刘良娣则生越王侗。
  如果杨倓是韦妃所生的嫡子,杨广也没有这种犹豫了。
  杨倓三个孙子中最贤最聪明,偏偏却是庶长,嫡孙代王侑则没那么聪明。
  如果不立嫡次子齐王杨暕,反立庶长孙燕王倓,这个事情就于宗法不太合。
  毕竟,要么立嫡,太子去世,那就立嫡次子,或嫡长孙,没有越过嫡次子和嫡长孙却立个庶长孙的道理。
  按宗法制来说,元德太子杨昭死后,第一顺位继承人,那应当是嫡孙代王杨侑,然后才是庶长孙杨倓,至于杨暕,他兄长虽死,可宗法继承的顺序自动是在他的儿子手里,除非他没有儿子。
  不管皇帝说什么,罗成反正闭紧嘴巴一声不吭。
  虽然在他看来,若想这太子之位不争议,自然就只能立代王杨侑,他是嫡孙。燕王只是个庶长孙,完全没有资格立他。就算代王杨侑是个傻子,那也未必轮到他。
  不过这话轮不到他来说。
  可这个问题却困扰了杨广八年了。
  帝国储君之位,空缺八年。
  当年杨昭的三个幼子,如今大的十二岁,小的也十岁了。
  “齐王人不笨,是个聪明人,只可惜以前没有好好教导,被身边的奸佞带坏了。这几年我一直把他带在身边,不管是西巡北巡还是东征都带着,看着倒也有些长进,悔改了不少。”
  杨广看着罗成。
  “你年纪虽轻,却懂进退,知本份,这很好。若齐王但凡有你一半,朕也不会让他落到如今这地步。”
  “朕老了,一二年内肯定得立太子,不是代王侑便是燕王倓,却绝不可能会是齐王暕。将来不论是杨侑还是杨燕做太子,我都没什么不放心的,最不放心的唯有朕百年之后齐王。”
  “朕刚才突然冒出来一个主意,想让阿孩随你去辽东。”
  阿孩便是齐王的小名。
  “齐王去辽东?”罗成不明白这是个什么操作?
  既然不放心齐王,那更不能放他出去啊。
  “朕知道现在辽东虽还有五郡之地未复,但有你在,不出三五年定能把渊氏铲除,朕打算把阿孩封到朝鲜去,此生都不让他再复回中原,就永远呆在辽东,也算是给他一个保全之法。”
  罗成听的直愣神。
  杨广还真是处心积虑啊。要知道,在大隋开国之初,就已经取消了皇子封建的制度,虽然也曾让皇子出任总管,但总管只是官职而不是封爵,也没有封地。
  杨广继位后,更是把把仅剩下的两个兄弟,都一杀一囚。汉王杨谅因叛乱被杀,蜀王杨秀则被他软禁至今。
  哪怕是他的亲儿子和亲孙子,都只有封号,而没有封地。
  现在杨广居然想给杨暕在朝鲜分封一块封地?
  这是不是意味着杨广又想要改变他以前定下的分封制度?
  “朕准备授齐王杨暕为乐浪郡长史,赐给他百里封地千户人口为采邑。”
  皇帝最后没说给杨暕封地建国,只是说让他当个长史,再给他一块采邑和千户人口,不过比起常年在杨广身边过着如软禁一样的日子,确实应当还是不错的。
  “朕希望你能够替朕照顾,并且看管规谏齐王,莫让他再犯错。”


第579章 太子太傅
  圣心难测啊。
  罗成回到楚国公府后,立马找来魏征,然后两人关起书房门密议起来。他把事情简单的一说,然后询问老道。
  “你觉得皇帝此举目的为何?”
  魏征毫不遮掩的道,“皇帝毕竟子嗣单薄,总共就生四个,还早亡和夭折两个,如今就两个儿子,既然皇帝已经打定主意要传位于皇孙,那已经三十岁的齐王放出去,肯定比留下来稳点。”
  “既有利于将来传位继承,又还能免的这位喜欢胡闹的齐王做死送命,一举两得。再者,皇帝把齐王封到朝鲜,未必就没有反过来监视震慑你的意思。毕竟,你真要有所异动,有位宗室皇子在,朝廷就有一面旗帜在。”
  罗成点头。
  “不过估计皇帝更多的还是想着安置齐王吧,毕竟这位确实喜欢作死,本来当年他要但凡老实一点,这太子之位也早就是他的了,哪轮的到那三位皇孙啊。”
  魏征笑道。
  “其实有这位齐王封到朝鲜,未必就是坏事。万一真的将来中原局势糜烂,大帅你也可以割据辽东,以为起家之根基,到时可以先把这位齐王推出来拥立,当个前台傀儡也不错的,这样也能跟洛阳、大兴两京争个正朔的。”
  老道不愧是老道,他跟罗成一样,早觉得如今大隋表面还风光,可根基已经动摇,摇摇欲坠了。
  连罗成这样完全靠皇帝提拔起来的大将,都有了二手准备,皇帝这天下还如何安稳的久。
  这位皇帝又喜欢巡游,谁知道哪天就死在哪里了,偏偏大隋又无宗室分封,这种做法在平时固然有助于中央朝廷集权,不至于出于西晋八王之乱那种事情。
  可一旦皇帝死了,新帝如果没能马上继位,或者说天下大乱之时,到时肯定容易出现各方拥立天子的情况,到时洛阳一个天子,大兴一个天子,极有可能。
  在那种情况下,罗成若有一位齐王在手,自然也可以拥立一个天子,这样就不用听其它朝廷的命令,还可以也挟天子以令诸侯。
  “皇帝有没有说齐王的两个儿子如何分封呢?”
  “皇帝说齐王二子还年幼,所以要养在宫中,等成年之后,再考虑分封到边地去。”
  “估计这是对付齐王的后手,留齐王二子在京,算是人质,不过对我们来说,没关系。”
  要说历史上隋朝灭亡如此之快,其实跟隋朝的宗室制度确实也有一些关系。杨广因为当年争嫡夺位,后来又遇兄弟叛乱,于是对宗室十分提防。
  把宗室完全关在京城当猪养,不说分封地方建国,甚至是放他们外出为官都不可能,都是挂点虚爵虚衔,然后圈养在京。
  因此当天下一乱,隋朝没有一个在地方上统兵握权的宗亲。
  魏征倒是有些好奇的问罗成,“你以为皇帝最终会立谁为太子?”
  “当是燕王。”只看皇帝这些年不管去哪,都只把燕王带在身边,就可以知道皇帝确实最宠爱燕王,一直是把他当成储君亲自培养教导的。而据说,这位燕王也确实表现不错,十分聪明睿智,很有几分当年其父元德太子杨昭的样子。
  哪怕他不是嫡长孙,可皇帝行事,向来是不怎么按规矩来的,他能够八年不立太子,为的就是等杨倓长大。
  等杨倓再长大点,到时他要强立他为太子,遇到的阻力也更小。
  就如现在,皇帝把杨暕分封去朝鲜,也是为了帮杨倓扫清一个障碍。
  正月底。
  皇帝下诏,授齐王杨暕为乐浪郡长史,于贝江平壤划出百里之地分封给杨暕,又自中原移去一千户百姓给杨暕为封户,另外皇帝还给杨暕两千兵马,为他的左右帐内府亲兵。
  而就在三天后。
  二月初一。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