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12章 微服出访
去海外引入玉米和番薯,以及全民养猪,让百姓有肉吃,这些都是以后的事,当前突厥来西,太原战役持续,南面杜伏威有意要援助萧梁,逼迫李靖做出回应,战局不断,不容罗昭云想那些惠民事情了。
军机大臣们议事结束,纷纷离开皇宫,回各自衙署去办公了。
罗昭云看着空荡荡的殿宇,只剩下他,批阅奏折,古代君王的生活,以前都只从梦里出现,如今成为现实后,渐渐适应了。
有时候,他已经不再去考虑,究竟是穿越到古代,还是去了其它平行位面世界,这些都没有意义,只要存在,自己生活得很好,给这个时代百姓带来福利,这就值得他全力去做。
“陛下,您这要去哪,老奴让人准备仪仗队。”
“不必了,叫上几位侍卫,还有……顾妃,随朕微服私访。”罗昭云忽然想出去走一走,看看长安城的发展,已经百姓生活,究竟如何了。
“陛下,微服私访,这个,宫外鱼龙混杂,十分危险……”宦官总管吓了一跳,担心出事情,急忙劝慰。
“危险?能有沙场危险吗,朕戎马生涯十多年,从边关小卒做起,什么样的战斗没见过,在自己的皇城内,又是微服私访,如果还有危险,那正说明这个长安城,已经无药可救了。”罗昭云并不担心,除了自己武艺超群外,还有顾青霜随行,她可是接近大剑师的存在。
总管何钦还要苦劝,但是奈何罗昭云心意已决,而且不让宦官干涉太多,带着十八名侍卫,前后左右布下暗哨,他和顾青霜走出皇宫,进入了繁华的长安城。
如今的长安,经过战后的重建和修缮,一百零八坊条理清晰,主干道和坊间的道路都有青石、青砖铺路,不像以前有泥土坑洼,走起来倒是舒适便利了。
罗昭云带着青霜,先是去了北坊市,这里规模很大,单独占据了一个坊,有八个坊门,里面有农作物区、铁器区、布料街、胭脂水粉街、盐巴米铺等,还有牛羊马驴的牲畜贩卖区。
在这里,除了关陇人,也有从函谷关外的中原,来长安城做生意的商贾、小贩、镖师等,甚至还有西域番邦、草原部落来的胡商,南北口音,中外口音,夹杂在一起,的确鱼龙混杂一些。
罗昭云亲自去米铺街,问了一下米价、面价行情,跟自己得到的情报价格,做了比较,做到心中有数。
“东家,现在这些陈年米,好不好卖?”罗昭云询问一个米行的店铺掌柜。
“呦,这位客爷儿,跟您实话实说,不是很好卖。咱们大华立国后,对关陇民互税收减半,又鼓励农作生产,去年丰收后,米就陈下来很多,这个冬买米的达官贵人不多,像是收租子得的米就够那些大家族食用了,至于城外的百姓都是自己种自己吃,不会进城来买米,不过,倒是胡商在收购粮食……”店铺掌柜刚才跟罗昭云聊的投机,所以此时的话,也就多了一些。
罗昭云沉吟了一下,觉得这里面大有文章,胡商收米,然后运出城外,这不是要一点点掏空城内的粮草吗,一旦大军来袭,就有困城的危险,到时候有人散播谣言的话,很可能会诱发富贵人家争相收粮囤积,到那时,米价会暴涨了,导致人心惶惶,那就是一场乱局。
看了回去之后,需要让青影卫、特工情报组织,多搜罗一些证据,对这些收粮的胡商进行监控起来了,如果有私通突厥,或是大华敌对势力者,就要早做防备,斩草除根。
这时候,米铺掌柜赵闲贵压低声音道:“这位客爷儿要是有意收粮,还是尽早为好,实不相瞒,咱们大华朝要鼓励工商了,到时候,许多劳动力可能涌入工商里来,城外佃户、长工等断缺,收成会减产,甚至一些土地会荒芜,不出两三年,很可能粮食就断缺了,所以粮食生意,过两年还是会暴涨的。”
罗昭云露出微笑道:“何以见得,即便鼓励了工商,难道耕地就会荒芜,百姓就无粮了吗?”
“嘿嘿,这叫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种地一年下来才多少营生利润?关中好的土地,大多被朝廷权贵买去,或是赏赐给大臣,不好的土地,由百姓来耕作,一亩田产米三四石,上好的田才五六石,一年劳作下来,除去赋税和租子,日常生活花销,城外老百姓几乎余不下什么,听说城外成立了陶瓷官窑、琉璃坊、钢铁厂,城内有染布坊、纺织厂等,都在招工,许多壮丁会去打工,赚取工钱,田间交给妇人来耕作,产量又要下滑了,人口却随着安定增多,到时候,粮食的价格肯定居高不下……”
经过这个米铺掌柜的分析,虽然视野很小,但由于他常年经营这些,看得反而更实在。
罗昭云听完,都有些暗自心惊,民以食为天,如今粮食耕作方面,产量受到生产力的影响,的确亩产少,一旦遇到灾荒年,关陇大批百姓就要流离失所,饿孵遍野,新的危机就会出现。
他虽然早就警惕这方面,但是分田,由户部来分,当然会将上等田有限分给了朝廷官员作为封禄田,门阀贵族的实力在关陇根深蒂固,许多田契等,也不能说完全作废,需要从中折合,朝廷征回许多,然后分发百信作为民田。
“难怪王莽时期推行新政会很失败,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如果不顾时代的承受能力,很容易断了根基,如空中楼阁,忽然倒塌啊!”罗昭云心中感慨,关于户田耕作与推行工商,要找一个契合点,根据民情和国情,做好平衡才能行。
第0913章 熟悉的身影
罗昭云离开了米铺,对那个店铺掌柜的话,仍然响在耳畔,他的话非常朴实,却是当前最真实的写照。
虽然在宫内,罗昭云也曾想过这些问题,但是,毕竟与目前百姓生活,还有那股经商的思想、小农经济的思维等,都有些格格不入,他有的是后世理所当然的宏观把控,经济大框,但如何与隋唐过度时期集合,需要认真揣摩、研究才行。
比如土地问题,这让罗昭云也非常头疼,说起来容易,推行起来,有很多阻隔。
因为关陇地区的门阀,尽管受到一些打击,被杨广铲除、打压了一些,但是,根基仍在,隋朝灭亡,长安城落入李渊之手,取而代之,建立了李唐,李家就是关陇集团的代表之一,为了安抚关陇贵族,得到门阀扶持,李渊还是重用了门阀,土地、部曲、宅院财产等,仍然归那些大家族,并没有没收多少。
重新规划后,那些旧贵族依旧入朝为官,占据了一些好田,充当俸禄田,这方面,朝廷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皇家园林和朝廷的田都在就行,对于百姓,还是分配的比较偏远和土壤差一些的天地。
罗昭云率军攻入长安,重新立国后,许多关陇贵族继续入朝做官,让户部来分配土地,自然奉行的还是那一套。
所以贵族、门阀的田地仍在,百姓的田地就差了一些,产粮不足,遇到灾旱之年,肯定先遭殃,颗粒不收。而那些肥沃好田,却是挨近河流,即便遇到灾旱,也能利用水渠、水车来浇水,确保一半的收成。
“门阀啊,不能不用,也不能放任扩大!”罗昭云当了皇帝后,也发现门阀尾大不掉的问题。
目前这些贵族,虽然还不至于像以前北周时期的杨阀、李阀、宇文阀、窦阀、裴阀那样把持朝政,架空皇帝,但是,要推行新政也好,改革田制、商制等,肯定会成为阻力,或是顽固者。
难怪当初杨广那样执意迁都去往洛阳,其实并非演义抹黑的那样,杨广穷奢极欲,非得修建东都洛阳城,图奢华和浪费,而是有着深层次的战略原因的。都城在洛阳,对关陇集团的削弱,有着很大的效果。
罗昭云一边走路,一边思考着,目前关陇一流的门阀,都已经废掉了,死的死,灭的灭,朝代更迭中最先遭殃,反而是二流、三流的门阀,根基未动。谁做皇帝,他们就拥护谁,毕竟人才多出自门阀居多,因为家学渊源,加上自幼读书的关系,寒门出来的士子非常少。
想通这些,罗昭云觉得,回去只要有针对性地削弱,会逐渐改善的,但是对工商的发展,百姓农耕的重视,还得重新颁布新的诏令约束一下。
“老板,胡商的事,需要抓紧查一下了。”青霜靠近,在罗昭云耳畔低声说道。
罗昭云点头道:“放心,回去我就安排,燕琅阁和青影卫等,一查到底!”
因为外面人多耳杂,所以二人的对话,没有“陛下”“朕”的称呼,交流比较自然。
接下来,罗昭云来到了坊市中的酒坊批发处,由于罗昭云在燕云之地时候,就用了蒸馏法酿酒,逐渐普及了一些,现在高度酒一点点出现,纯度比以前的米酒要好多了。
只不过,酒需要粮食来酿,如果粮食不充足,酒价格自然就高,普通百姓家,连口粮都不足,自然没有钱来买酒,所以,酒的消费主力,还是长安城的酒肆、花楼,以及达官贵族的府邸。
食盐、布匹、陶瓷的贩卖街道,他都逐一走过,了解行情。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