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厥、唐军、两军三方出动了十余万兵力,对大华坚守的土城防线,进行猛烈攻击,几次冲上城头,但是都被大军将士顽抗抵抗,消灭隐患,最后无功而返,暂时撤军回营。
虽然击溃了联军,但大华军士并不放松警惕,开始修补城墙,清理战场,重新挖壕沟,垒石墙等。
由于这里大营前的防御性,并非真正城池,只是不足半个月的临时工程,所以坚固程度远不如城墙那么牢固,使用泥土、河沙、岩石堆砌而成,缺少了日积月累的粘合与固化,所以,被抛石机砸了几次,出现一些豁口,伤痕累累。
城内虽然有六七万人,但是新军占了一小半,真正的主力军,只有不足四万人,所以如何用好这支精兵,才是大华取胜的关键。
守城时候,负责搬运弓箭、滚木等杂物的,一般有新军来担当,间隔地会派上一队新军士卒,上去磨练,与精锐战士一同抵抗来磨练,这样老军带新军,以实战来传授拼杀战斗的经验。
罗昭云亲自巡视伤兵营,慰问伤兵,并且提出厚葬烈士的圣谕,振奋士气,感染底层的军士,使得大华士卒对朝廷和陛下的认可度、拥戴度,都非常高,愿意为大华死战到底。
行宫帐内,诸将聚集。
罗昭云召集武将谋士们议事,分析道:“目前三方联军,经过几战后,损失七八万人,但仍有近十多万的兵力,加上梁国、唐国都在自己的统治区,征募新军,所以,要击败联军,仍不能大意了。”
杜如晦道:“陛下说的极是,目前我军兵力,防守已稳妥,但要击溃联军,却有心无力。若是能坚壁不出,守几个月,等到寒冬来临,联军或许会自行退去。”
褚遂良也说道:“不错,联军目前兵力,只是我们的二倍多,要攻打城阙防线,会付出惨重代价,我军防守应该能硬撑住了。”
屈突通则道:“老臣以为,暂时防守是上策,然后派兵不断袭击梁军、唐军粮草道,使得他们疲于应付,等李靖将军剑指梁国都城,我军反攻机会就到了。”
“臣以为,争天下不可操之过急,如今大华处于劣势,当谨慎求之。”
“臣也以为,避其锐气,然后伺机反攻!”
这些文臣武将,相继提出自己见解,罗昭云听完之后,微微点头,都希望固守,等待时机,作为皇帝,有时候要光听言路,不能一意孤行。
“既然众爱卿皆有此谏言,分析在理儿,朕也觉得可行,准奏!”
杜如晦、于志宁、郭孝恪、屈突通等人都暗自松一口气,有些担心陛日益傲慢,听不下众臣的见解纳谏,最后功败垂成,毕竟一个人再明智,但随着威名越来越强盛,也有轻敌犯错之时。
……
李世民带着一些信任侍卫、忠心手下,抵达了临汾郡的霍邑要塞。
这是河东通往太原郡的必经之路,李孝恭、裴寂等人,打到了临汾郡与宋金刚、尉迟恭的队伍相遇,各有胜负,但难以再进,陷入对峙之中。
李世民携带圣旨来到,担任北伐大军的统帅,李孝恭为副,裴寂为长史,骠骑将军蔺兴粲、杨则、段德明听候调遣。
裴寂道:“宋金刚不足为惧,但他麾下的尉迟恭,却是一员猛将,冲锋陷阵,队前厮杀,无人能敌,我唐军已经有三名偏将,数名都尉遭遇他的毒手,此人还精通一些兵法,并非鲁莽之辈,我军曾设计伏击,却被此时识破,反而将计就计,派出小股人马引诱出伏兵后,继而围剿,不得不防。”
李世民眼光闪烁,叹道:“若能得尉迟恭,便是大唐填一员虎将,能够反制刘武周的‘定杨’政权,击败宋金刚,夺回雁门关,到时候,在河东、太原一带重新集合兵力,巩固后方,哪怕大华占据关中,我们未必就会一败涂地!”
“秦王殿下,难道担心三方盟军,数十万兵马,还无法在关内击败大华军吗?”裴寂率先问出来,众将士都有这样的疑问。
李世民道:“虽然猛将强,大华相比薄弱,但毕竟联军各怀心思,指挥无法统一,能否抵挡住罗成的阴谋诡计,还是未知数,我们要做最差的准备,才能以破釜沉舟的精神,夺回晋阳,巩固太原!”
李孝恭跟着说道:“秦王殿下说的有道理,我们暂时不要分心了,关内的战局,我等无法左右;而这里的战局却是我们能够通过努力,得以实现,所以,拿下太原郡之决心,绝不能动摇!”
第0762章 梁国困局
李靖指挥三万兵马,出其不意,阵法多变,用兵诡异,加上有黑火药之利器,夺城拔寨,势如破竹。
弘化郡的几座城池,先后被夺下,李靖每个城只留下一千人马驻守,三万大军,继续朝着延安郡进发。
虽然是孤军深入的打法,但是李靖对于行军、补给、阵法、地势、天时等各方面的掌握,达到入微的状态,不会受制于人,反而会利用各种条件,满足军队需求,先后击败了数万西梁地方戍军,抵达延安郡边界。
梁国的国都暂时迁到了延安郡的肥施城,与此郡边界,相隔一座小小的因城。
李靖故意放出了消息,要攻打因城,然后长驱直入,趁着梁国大军远征,后方空虚,灭掉梁国。
他在边界之地,布下多路伏兵,要打击前来阻击的梁军,威慑梁国的皇帝梁师都。
虽然只有三万人马,不足以攻破梁国都城,但虚张声势,号称带兵六万,比梁师都五万守卫兵马还要多,消息传出,顿时使梁国都城成,草木皆兵,人心紊乱。
这时候,城内的情报人员开始散播消息,说三方盟军频繁失利,已经削减了一半,即将被大华击溃的消息,陆续传开,不可抑止了。
“听说了吗,突厥损失一半人马,梁军和唐军也是如此,根本就没冲过大华的防线,反而有崩溃的架势了。”
“你说依附大华多好,我们老百姓也能有好日子,偏偏跟突厥合作,他们都是狼子野心,进来也是为了蹂躏中原,大华不是三方盟军能够打败的。”
“现在大华的精兵,已经兵临城下,用不了多久,就攻入梁都了。”
一支卫队走到长街,大声呼喝:“不允许胡乱揣测军情,妄自非议者,将会被逮捕!”
梁国朝廷开始下令,严谨城内百姓议论军情,宣扬前线失败的消息。
不过越是这样压制舆论,反而起到相反效果,给百姓一种朝廷束手无策,故意遮掩的感觉。
梁师都召集几位大臣和将军在宫殿内议事。
“前线的确传来紧急军情,突厥十万骑兵,被大华首日就斩掉了四成,给突厥一次重创,打击了盟军的士气,如今几番鏖战下来,每日都伤亡巨大,但仍没有攻破大华的防线,那座军营土城,只是临时修筑的砂石土墙壁垒,根本不如常规城池的坚厚,却使二十万盟军,进退不得,大华果然强悍。”梁师都感慨,觉得形势有些骑虎难下了。
尚书陆季道:“陛下,目前我梁国也是没有回头路,只能坚定不疑走下去,因为这个时候反悔,即便撤军,得罪了突厥和唐国,但是大华也不会感激,等大华击败唐和突厥后,稳固关中,肯定会集合重兵来对付梁国,因此,我们只能硬着头皮跟大华死磕到底。”
兵部侍郎刘兰道:“根据情报,大华的李靖从西北秘密调回来,带兵迅速占据了安定与弘化二郡,逼近延安郡的因城,不得不防,否则,人心大乱,而且很容易被围城,出现大患。”
大将军刘旻道:“这是大华施的围魏救赵之计,当年魏国大将军庞涓进攻赵国,后者求救于齐,于是齐王派孙膑率军援救,但是孙膑并没有直接去救赵,而是趁机去进攻魏国都城大梁,迫使魏王撤回庞涓,结果中途中孙膑的伏击,桂陵之战,齐大破魏军。这一回,李靖也要效仿那孙膑,进攻我梁国都城,使得梁军撤回,从而被伏击。”
梁师都听完之后,陷入沉思,这个刘旻颇懂兵法,所以提的谏言,值得他重视。
陆季道:“但是,李靖带兵非虚,一旦拿下因城,下一个目标就是肥施城,若是我们无动于衷,使得大华军队兵临城下,那可就危险了,我们不能大意。当年魏王肯定也知晓孙膑用计,但也不得不撤回前线魏军以自保,因为谁也不确定,孙膑是否要真的攻克大梁。今日也如此,若是不做撤军准备,我们如何对付李靖统帅的精兵。”
梁师都犹豫道:“几位卿家所言,都有道理,目前只能调集附近的兵力,跟李靖正面抗衡,阻挡李靖进攻都城,为前线作战争取时间,倘若抵挡不住李靖的兵马,那么我都城就要往北迁走,回到朔方,引李靖北上,那几万大华兵马,无法灭掉我梁国,但是前线的兵马,尽量不调动,除非盟军再次惨败,步入穷途,再考虑撤军,然后离大华远远的,出朔方,不与大华再交锋,背靠突厥,相信短时间内,大华有心争霸中原,不会对北面突厥用兵,我们梁国就会一直安全。”
几位大臣听梁师都这样安排,纷纷点头,算是综合稳妥之见了。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