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楚臣 [校对全本] (更俗)


  荥阳城北临禹河,东城门外的低陷地水被禹河大水淹没,而荥阳城西城、南城外侧皆有深濠环护,城门处还建有坚固、结构复杂、难以攻陷的瓮城。
  当然,这也使得守军想要出城反攻,通道极为有限。
  前锋大营除在西城门及南城门之外修造坚固的营寨,将守军限制在荥阳城无法出城反攻,前期营寨修建的重心在东翼。
  大量的松木从嵩山之中砍伐下来,一车车石泥从南面运来,浇灌钢筋混凝土为营寨的墙柱,两排栅木墙之间夯以黄土,外侧再开挖深壕。
  倘若这个冬季,敌军增援荥阳的兵马规模没有大到无法抵挡的程度,韩谦考虑着还是希望赵无忌率前锋兵马,能坚守在荥阳城下,不往南面的巩县、虎牢关撤退。
  这样的话,敌军在这个冬季,就没有可能组织大量的人力、物资,在荥阳城往东到武陟之间修筑一条堰道。
  这时候,敌军要么就硬着头皮进攻前锋兵马的营寨,要么就只能灰溜溜的放弃荥阳,赶在来年春季之前都撤回到北岸的禹州以及贾鲁河以东的武陟、汴梁等地去。
  当然,蒙军与东梁军要是在冬季集结起来增援荥阳的兵马超过十万,有能力反过来将前锋军包围在荥阳城下,切断前锋军与两翼的联络,韩谦则考虑赶在禹河冰封前,将前锋兵马提前从荥阳城下撤出来,等到来年再考虑新的作战方案,不急于一蹴而就。
  因此进入九月之后,即便赵无忌、陈昆他们在荥阳城前摆下上百架旋风炮轰砸城墙,甚至小规模组织先登精锐附城进攻的同时,韩谦还要求他们要不断的修筑营寨,确保能赶在十一月下旬之前,在荥阳城西南修成环环相扣、不畏敌军冲击的连寨体系。
  为削弱东梁军及蒙兀的动员能力,韩谦同时下令林海峥、杨钦,从下蔡、临濠方向,派出马步兵及水军,沿涡水、泗水以及洪泽浦,进攻寿州军、徐泗军所控制的地域,将一车车镀铜铁钱运往徐泗、豫东地区,暗中交换出金银贵重金属带出;命令进入王屋山的兵马,进一步往太行山南麓山区渗透、穿插;命令李知诰整合成武两州的地方势力,尽快率兵马进入陇山西麓的秦州;命令孔熙荣,加强对渭南地区的袭扰。
  韩谦同时抽调武官在许州北部的长葛以及陈州新编两个预备役旅,要求十五支预备役旅在秋粮收割之后,尽快实施冬季操练计划……
  虽然韩谦也迫切希望能在禹河冰封之前攻下荥阳城,但身为大梁最高统帅,他需要做多手准备,以应对不同的突发情况发生。


第七百四十章 妇孺
  十月之后,陇山西麓便叶落草黄,寒风呼啸。
  身后是长道县残城,李知诰跨坐在高大的枣红战马之上,他在铠甲外,系着一件青黑色的大氅,以御西北地入冬之后就刮面如刃的风寒。
  这半年来占领、收附成、武两州的地方势力颇为顺利,之前接受蒙兀人封赏的成州刺史侯莫,最终也是出城投降,被韩谦封为陇右兵马副统制,集结成武两州两千余部族羌骑听候李知诰的节制。
  李知诰最初仅率五千余兵马进入陇右,在吸纳早年屯驻陇右的汉军后嗣民众,并就地征集大批的军马,目前已经编有八千人众的马步兵。
  不过王孝先除了往天水增派三千多蜀兵加强城池的防守之外,乌素大石同时下令李元寿率平夏部羌骑南下,秦州南部的战事变得胶着起来。
  成武两州收编的羌骑归附大梁的心思远谈不上坚定,此时无非还是墙头草、谁强依附于谁的心态,自然就谈不上有多强的战斗力。
  然而在陇山西麓的谷地,想要继续往地势更为平阔的秦州境内挺进,李知诰所率领的马步兵主力,想要在这样的地形与平夏部精锐骑兵争锋,暂时却还是力有未逮。
  目前只是凭借更精良的兵甲弩械,与平夏部羌骑斗个旗鼓相当,无法往秦州乃至更北侧的陇右地区迂回穿插。
  李知诰此时只能回到旧有的套路上,沿着陇山西麓,占据险峻的地形修造一座座寨垒,以此一步步往北延伸。
  这除了能加强在南侧成武两州的控制,也一步步将平夏部精锐骑兵的活动范围,往北面压缩。
  这是笨办法,也是有效的办法。
  韩谦也是支持他这种结硬塞打呆仗的方略,特地从洛阳派了一队工师匠卒到成州,李知诰从成、武两州征募汉民工匠,使得西征军在修造城寨方面,有着远比诸羌部族大得多的优势。
  而将卒拥有更为精良的兵甲弩械,守御城寨也更具优势。
  修造城寨,同时能将分散的汉民以及一部分羌民聚集到城寨周边居住、耕种,真正的将他们凝聚起来,成为效忠大梁的可用力量。
  犀牛道虽然险僻、狭窄,但每月四千余石茶酒、棉布、铁器、食盐、肥皂等物资运入陇右,除了每月往内地输送六七百匹优良战马外,他们也能换取逾两万石粮食以及相应的马匹,支撑修造寨垒及战事消耗。
  李知诰眺望东北方向茫茫的陇山群岭,他想着进攻荥阳的战斗,此时应该已经进行到最关键的时刻,而能否攻陷荥阳,将直接决定大梁下一步对关中地区的反攻进程。
  此时的李知诰跨坐在马鞍上,也是感慨万千,谁能想到仅短短两年,形势竟然这么快就一步步扭转过来了。
  “吼!”
  自前朝中后期以来,魏博精兵强将就雄寇中原,而自梁师雄出任魏博节度使,前后近二十载,仿佛雄山峙岳,令河朔晋军难以南进一步,也是依赖魏州地方上的武勇雄锐。
  而说到梁师雄麾下第一战将,不是他的三个儿子,而是少年时就追随他南征北战的族侄梁醒。
  梁醒少年时就有勇力,曾单枪匹马,撕开数百晋军骑兵的重围,将身陷重围的梁师雄救出;三十岁之后更是集河朔、魏博枪家之大成,创龙盘枪,乃魏博第一枪术大家。
  河朔惊变以来,他虽然是梁师雄麾下大将,犹喜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死于他枪下的亡魂早已不计其数。
  这一刻,他只是不甘的低头看着胸前两支比寻常羽箭还要略长一截的长弩箭,尾翼还正发着激烈震禀的响声。
  他这一身铠甲,乃是青羌部秘法所造,比寻常的山文环锁甲要轻便一些,防护力却是倍增,梁醒他自己曾开三石强弓试射过,五十步之内都不能破甲。
  他却没有想到梁军在一百六七十步的攻城巢车里,射来两支弩箭,不仅毫无阻碍的射穿胸口最坚固的护胸铁甲叶——临死这一刻他的感知变得极其的敏锐——箭簇还穿透他的身子,从后背露出寸许来,抵住身后的铁甲叶;而他的大腿、左腋早就被射中数箭,鲜血早就将他的战袍染赤。
  看着左右被他拿抢刺死的梁军先登精锐,尸首横七竖八的躺在城墙上,鲜血沿着城砖缝隙,汩汩淌流着,梁醒虎吼一声,以枪拄地,想着即便是死,也要站在城墙之上。
  只是像潮水一般蜂拥而上的梁军将卒,像巨浪一般,将他虎目犹睁的尸体无情的推倒、践踏,甚至犹有人不解恨的上去戳两刀。
  梁醒的武勇,令他这一刻战死得不到半点的同情与惋惜,在无数梁军旧将老卒的眼里,他与梁师雄是可耻、一度差点葬送大梁国运、将河淮大地拖入滔天战乱的叛徒。
  为加强荥阳前锋大营的战力,淮阳兵甲军械所今年所造的五十具单兵簧臂弩,在各部都争先抢破头的情况下,韩谦亲自下诏都拨到荥阳城下使用。
  在成千上万民勇辅兵,冒着敌军的箭石、泼洒出来的热油,不计伤亡的运土将开阔六七丈的护城濠河,填出四条直接进逼城下的进攻通道之后,荥阳城攻防战事便进入最后的关键阶段。
  西城墙虽然在过去一个半月时间里,被石弹轰击到残断不堪,到处都是崩裂的缺口,西城门瓮城也彻底垮蹋,将西城门堵死,但守军困兽犹斗,表现出令人心惊的斗志。
  这两万守军里,大多数将卒都是追随梁师雄南征北战多年的魏博精锐。
  梁晋争战中原四十余年都没有停息过,武勇老卒的数量极多,王元逵、田卫业所部皆是河朔、河东精锐,梁师雄这些年所统领的魏博精兵,战斗力之强,也绝不在任何一家之下;铠甲也相当齐全,几乎人人皆着精甲,不畏箭矢。
  更何况他们此时也是没有退路的背水一战。
  河朔惊变,便是他们追随梁师雄、朱让叛变,从背后发动致命的袭击,令河淮形势彻底崩坏,这也注定了韩谦哪怕是给九泉之下的朱裕一个交待,也不会招降他们。
  双方在长逾两里许的西城墙之上,每一处角落都发生血肉搏杀,像绞肉机一般,吞噬双方精锐兵卒的生命。
  逼近荥阳城前侧的巢车一度多过上百架,但被守军不断造出的旋风炮摧毁逾一半,但剩下的巢车之上,三十多具单兵簧臂弩却是不断收割守军将卒性命的利器。
  单兵簧臂弩的精准性,即便此时还达不到韩谦提出的要求,但在一百五十步到二百步之间,却精准破甲狙杀敌军将领的大杀器。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