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李知诰他们没有在文瑞临的事情上撒谎,一旦右神武军真被寿州军骑兵截断退路,后果将难以想象。
“国公爷仅仅是受敌间蒙蔽,但对大楚、对陛下忠心耿耿,朝野皆知……”杨恩也知道说服李普的重要性,劝说道。
李普又不傻,他此时跟着李知诰一起奉太后秘诏行事,杨元溥不会饶了他,沈漾、杨致堂等人会怨恨他,兼之他又要为水师覆灭之事担责,事后哪里会有什么好结果?
当然,他心里也清楚不奉诏,李知诰、杨恩与韩谦密谋宫变成功,他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如果说奉不奉诏对他来说没有意思,但文瑞临是否会是敌间,则事关李冲、李碛、李秀等上百李氏子弟的生死,就由不得李普不思量了。
退一万步说,即便文瑞临不是敌间,他也需要考虑他不屈服的话,以吕轻侠的心狠手辣,会不会直接将淮西禁军主力从巢州城外撤出,然后借叛军之手除掉右神武军……
想到这里,李普轻叹一声说道:“确实是文瑞临献策建议水师主力奔袭楼船军残部以夺濠州,我未辨忠逆,或许真是此因致水师惨溃于洪泽浦中……”
见李普语气松动下来,李知诰说道:“父亲此时与知诰联署令函,着人快马赶往钟离报信,或许还有一丝可能扣下高隆,叫右神武军及时南撤。”
不要说李秀、李冲、李碛等李氏子弟了,作为右神武军都指挥陈铭升也都以李普唯命是从,李知诰需要有他与李普合署的令函,才能叫陈铭升他们无视之前的圣旨,听命扣押高隆,然后直接率右神武军南撤。
当然,更关键的是这么做后,也就是相当于李普与李知诰他们站到一起,直接无视杨元溥所下的圣旨,放弃强攻巢州城的计划,改遵太后秘诏行事。
“或许我就剩这点用处吧?”李普禁不住有些日暮西山的颓然,解下腰间的印信,跟李知诰说道,“你草拟军令吧,我签押用印便是。”
李知诰即刻草拟令函,为防止敌军已有小股兵马潜入,他特地草拟了两份令函,与李普一起签押用印之后,分两批人备好快马,以最快的速度,连夜赶往两百三四十里之外的钟离传信。
这边事一了,李知诰也是马不停蹄与李普、杨恩、姚惜水等人,在诸多侍卫的簇拥下,赶往巢州大营,就担心今夜过去,形势就彻底变了。
……
……
虽说从历阳,途经滁州城,从五尖山脉东南侧赶往钟离,一路皆有官道相通,但薄阴天气,夜色昏暗,七八名传令兵高举着火把,策马疾奔,也是极为冒险。
稍有不慎,马蹄踩入洼坑,马蹄便有可能直接折断,人从马背上摔下来,少说也是鼻青脸肿,更有甚者骨断肢残。
然而军令如山,李知诰命令两拨人都必须赶在天亮之前,将秘函交到右神武军陈铭升手里,众人都不敢有一丝的懈怠。
即便胯下的战马怯于暗夜,他们也是频频加鞭,催促战马快行。
“嗖嗖嗖!”
密集的箭矢仿佛锐利的风声,猝然围射过来。
措手不及之时,当下便被射落三人,剩下四人看到左右黑黢黢的荒野里驰出十数身影皆骑快马往官道这边围逼过来,料定前路必定也有伏兵,仓促间只能转回头往来路逃去。
却不想没能驰出三四十步,又有十数道黑影从侧后方的树林驰出,堵死他们的退路,箭矢如蝗从四周射来……
文瑞临与雷九渊走出树林,骤然发难的战斗此时已经接近尾声,这才过去不到一盏茶的工夫。
七名从历阳城驰出的传令骑兵,没有一人逃脱,都被无情的杀死。
“果如文先生所料,这些人正是李知诰派往钟离传令的信使。”一名身披黑色大氅的骑士,将一封从死者身上搜出来的秘函,递给雷九渊、文瑞临看。
“我怎么可能泄漏了破绽?”
虽然苏红玉昨日渡江到巢州大营探望李知诰,从头到尾都一直安排人盯着李知诰动静的文瑞临,就起了疑心;而今日李知诰找借口将他与李普分开后,武勇有余而细腻不足的邓泰却又跑过来诓他去历阳,他果断逃出巢州大营,但是他到底什么时候露出马脚,却是到这时都没有想明白。
要说李普与李知诰以及其他人,早就猜到他的真实身份,那楚军水师又怎么会毫无犹豫的踏入他们精心设计的死亡陷阱之中?
倘若之前都毫无察觉,甚至李普还在他的怂恿下,赶回金陵城力谏杨元溥强攻巢州城,他也能确信这时候并没有在李普跟前露出什么破绽,为何他随李普渡江之后,短短三天时间内,就有人看破他的马脚了?
不过,他心里再困惑不解,还是料到李知诰、昌国公李普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识破他,又或者是有其他什么人提醒,但在看到他“畏罪潜逃”之后,都应该会第一时间从历阳派人通知驻守钟离的右神武军小心戒备。
于是他与亲率小股精锐斥候潜伏到巢州城北荒山的雷九渊会合后,除了派人赶去见徐明珍报信外,他们则直接兵分两路,赶往从历阳往钟离的两条必经之路上守株待免。
虽说从历阳往北,即便有丘山也都很低矮,但骑快马趁夜传信,只能走驿道、官道。
要是快马走坑坑洼洼、荒废好久的田地、林野,一个是速度快不了,第二是速度稍快,谁都难免会摔个鼻青脸肿或骨断肢残,根本达不到紧急传信的目的。
这时候他从信使怀里搜出李知诰与李普合署的秘函,看上面只是说他及高隆或为敌间,已畏罪潜逃,要求陈铭升与李秀、李冲秘议,扣押高隆后即刻率右神武军及水师残部南撤,小心寿州军会东进拦截。
文瑞临所困惑的问题,还是没有从这封秘函中得到解决。
第五百四十一章 选择
“你身份暴露已是确切无疑,至于因何暴露,则是细枝末节,不碍此时的形势已然陡变……”平时在朱裕身边,雷九渊总是一副暮气沉沉的样子,这一刻他的眼瞳里则透漏着不容文瑞临反驳的坚毅跟果断。
“是!”文瑞临也知道此时不是他纠结这些细枝末节的时候,待斥候将路上的死尸、伤马都拖入林中处理掉,他们便连夜摸黑往西面十数里的连云岭赶去。
他们赶到连云岭北面的一座残寨不久,和尚沈鹏也带着另一批人赶过来会合。
和尚沈鹏懊恼的拿马鞭将土墙抽得噼啪作响,说道:“有两人见机极快,竟然叫他们逃脱了,没能截下李知诰发往钟离的秘函,九爷你们有没有什么收获?”
雷九渊不以为意的挥挥手,巢、滁两州的民众大多数都因战乱而迁避他地,地广人稀,他们这才能率小股人马潜伏进来,但同样他们能动用的人极少,诸事也无法做毫无纰漏。
“我们是不是立时转移别处。”有人建议道,沈鹏既然没有能将第二拨历阳出发的信使都截下来,那他们的行踪也就暴露出来。
“无妨,李知诰即便得到消息,他此刻也没有时间派出大股的骑兵过来搜捕我们。”雷九渊要大家稍安勿躁地说道,又将他们截下的秘函递给沈鹏看。
秘函之中并没有写入太多的信息,沈鹏将秘函递还给雷九渊,问道:“九爷怎么看待这事?”
陛下远在三百里外的徐州城里,派人前往请示已经来不及,他们必须做出决断,敦促寿州军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这也是陛下着雷九渊跟随他们潜入滁巢腹地的主要原因,就是考虑到局势随时有可能出现意料之外的变化需要第一时间做出应对。
要不然的话,没有雷九渊在这里,沈鹏或文瑞临这些蛰虎,能叫寿州将吏毫无保留的听令行事?
雷九渊枯瘦的老脸神色沉凝,看向文瑞临。
说到底还是文瑞临对楚国的情形最为熟悉。
“这封秘函,虽说寥寥数语,但也够我们分析出一些形势来。”
文瑞临在一路赶到连云岭的途中就想了很多,差不多已将很多关窍厘清,说道。
“李普其人,庸碌凡才又且多疑,与其养子李知诰也早就分道扬镳。邓泰赶历阳报信,到这封秘函从历阳发出,时间极短,而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李普能如此干脆利落的在这秘函上签押用印,说明他已经彻底屈从于李知诰。而要做到这一步,只有区区几种可能。一是杨元溥直接下旨变更前令,但这种可能性极低,真要如此,邓泰大可以直接羁押我,对军中进行清洗,而不用一副担心打草惊蛇的样子。第二是李普已经被李知诰武力扣押,但李知诰没有请旨,在如此紧迫的情形下,对淮西禁军将卒的掌控力还严重不足,想要直接搞兵变,只会引发难以想象的混乱。最大的可能,便是李知诰实际上一直都是太后王婵儿及吕轻侠那边的人,极可能他已获得太后王婵儿的秘诏,用秘诏以及武力,迫使李普屈服,并以此说服其他将领奉太后手诏行事……”
文瑞临这两年在李普身边深得其信任,也知道晚红楼及信昌侯府等神陵司旧属对大楚朝堂的渗透是何等之深。
对于擅长权谋算计的文瑞临而言,他也不是没有想到李知诰实为太后王婵儿、吕轻侠所暗中拉拢的可能。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