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梅机关获取机密消息的渠道虽然断了,可清乡委员会的那些日本军官,还有小林信男中将,却和我保持着很好的私人关系,能多少给我一些零散信息。”
“大概是日本和美国的战争失利,国内战争资源有点撑不住了,逼着他们从台前转到了幕后,让金陵政府顶在前面搜掠物资,这样还能降低民众对日本人的仇恨心理。”李仕群说道。
全部都猜对了,能够从一句话就推断出事情的本质,从少许的信息推断出真相,他也算是相当厉害的人物了,或者说,他对日本人的了解已经到了很透彻的程度。
“或许还有别的可能,日本发动的这场战争,占领的地方太多了,不止是华夏,还有整个的东南亚地区,自身的人力物力已经到了极限,短时间内根本就消化不掉,毕竟是个资源匮乏的岛国。”
“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各个国家扶持的那些势力推到台前,他们宁愿损失一少部分利益来换取需要的物资,这样便于利用资源,节约自身的精力和人力物力。”陈明翔笑着说道。
说出这个可能性,只是为了探探李仕群的心意有多坚决,他感觉到,或许是时候执行第二个清除计划了。
“老弟,这种说法也是站得住脚的,但还是太过于理想化,不过有一点你说对了,这种操作方式日本人自身会损失一部分利益。金陵政府地的官僚们,对物资统制权力垂涎已久,遇到这样的机会,肯定会中饱私囊,而且他们的办事效率你是知道的。”
“你虽然深受日本人的器重和陈恭波的赏识,可并没有在金陵政府的中枢锻炼过,对签署的秘密协议知之甚少,远不如我了解这些日本人究竟有多么贪婪,说白了,就是把华夏当成他们的殖民地!”
“如果不是万不得已的情况,日本人不会放弃既得利益,能把吃到嘴里的肥肉吐出来,这说明形势非常严峻,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李仕群说道。
第八百一十四章 借题发挥 四
“意味着金陵政府的话语权大增,意味着日本方面需要做某些妥协,而这样的局面,是部长你恰恰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更要加强自己的力量,保住这片来之不易的基业。”
“可军队的性质非同小可,我觉得番号问题很难解决,哪怕是汪主席同意,军方那些高级将领也未必同意,加上中常委那些对头的激烈反对,这个事是个大麻烦!”陈明翔说道。
李仕群这么认为,他就顺着对方的意思往下说,从自身的角度出发,他没必要阻拦对方的举动,而且还要必要的支持。
但涉及到军队,大事小事都太过于敏感,陈明翔是无论如何不能沾边的,他不做军火生意,在汪伪政府的军队也没有什么势力,这也是日本人对他放心的重要原因。
李仕群在金陵政府的人缘太差,以前仗着梅机关撑腰,金陵政府的大佬们奈何不得他,养成了嚣张跋扈的做事风格,而且与军方很少打交道,彼此之间并没有什么密切的关系,真遇到难题,连个伸手的也不会有。
从军方上层的角度考虑,也不会容忍他掌握一支脱离掌控的军队,他不想别人往自己的地盘插手,人家也是抱着这样的念头。
“以前我背靠着日本人,在金陵政府内部算是自成一家势力,孤军作战没有别的盟友,这的确是个硬伤,你说的很正确,想要番号是很困难的。”
“如果搞不到番号,我的打算是,干脆就自己组建特务武装和保安队,无非就是换个形式剑走偏锋。我是苏省省主席,有权在各地搞地方武装,日军对这方面倒是可以宽容,也会给一部分枪支弹药。”
“即便是日本人要给金陵政府权力,这个交接过程也会非常的繁琐,拖拖拉拉没有一年都不可能,在这段时间,日本驻军和金陵政府都关注于自身利益不断扯皮,我就趁机全力发展。”
“苏省这么多的城市和村镇,平时看着或许不起眼,等各地的武装组建完成,汇集起来就是一支军队,其实蒋统区那边,我有渠道能搞到枪支弹药,只要有钱,就没有做不到的事!”
“老弟,说起走私捞钱的手段,你要说自己是第二,没人敢说是第一,现在还把手伸到了盐务方面,我需要你的帮助,权力我倒是不缺,缺的是钱,怎么把两者进行转换,我想听听你的意见。”李仕群笑着说道。
陈明翔和关东军的买卖,他也是知道一点内情的,那是用亿元中储券来作为计算单位的,特工总部的东南贸易公司,一年下来也就几千万,这就是小巫见大巫的对比。
李仕群自己有资源,但是缺乏交易的渠道,陈明翔有渠道,但是缺乏资源,两者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双方都会从中获利。
“苏省是个聚宝盆,想赚钱那不是事,先说盐务方面,我作为最上游的批发商,把苏锡常和镇江一带按照五千吨来计算,那就是十万担食盐。”
“市区每担批发八毛钱,零售价格不能高于一块,农村批发六毛钱,零售价格不能高于八毛,这是盐商的部分。”
“部长和苏省涉及到食盐的相关部门,从我的批发价里面每斤能赚两毛钱,一担一百斤,一担等于二十块钱,这就是两百万中储券。”
“十一和十二两个月这么计算,等进入一月份,盐价势必要飞涨,利润能够翻一番,每月四百万中储券没问题。”
“我要求部长规范食盐市场,盐商们必须要按照我的规定操作,我已经给了不低的利润,谁要是想多赚坏了市场行情,那就按照奸商来处置,该抄家的炒家,该枪毙的枪毙。”陈明翔说道。
光是从食盐这一项中获得的好处,李仕群哪怕是自己拿到六成,养一支万人军队也没有问题,军饷、衣食住行等都包括在内,这也是意外之喜,他现在可没有这么多的武装。
“没问题,谁要是敢和老弟作对,我会收拾他的,一斤能赚两毛钱,也不少了,这玩意靠的是数量。”李仕群点了点头说道。
中储券的币值虽然一直在下跌,可眼下日伪方面还没有到疯狂印刷的程度,加上法币被赶出沦陷区的金融市场,这时候还是有购买力的,一家盐商一个月能赚二十多万,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
现在的确是低了一些,可盐价是在不断上涨的,行业有行业的游戏规则,不是陈明翔想降价就能降下来。
“部长从明天开始就放开手脚,在苏省大量收购棉花和粮食,这都是紧缺物资,棉花直接送到我的纺织厂,有多少要多少,价格绝对让你满意。粮食我可以帮着卖到蒋统区,其实沪市的需求量也很大,钱不是问题。”
“这次我来苏洲,陈恭波市长也交代了,要我在苏锡常地区采办一批大米和粗粮,作为沪市赈灾的物资。”
“每年过年的时候都是个关口,天气寒冷又没有饭吃,街上经常看到尸体,卖儿卖女的随处可见,这次连日本人也没有阻拦我买粮食,大佬们都要考虑到脸面问题。”陈明翔说道。
“日本人?老弟你不知道,今年一年就从苏省运走了三十多万吨大米,所谓的鱼米之乡,老百姓都没饭吃了,他们还有什么可拦截的?”
“我倒是很纳闷,陈恭波怎么这么热心搞救济,前段时间为了煤炭的事情和日本人闹得很不愉快,现在又开始关注粮食,他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李仕群说道。
“部长,这可是政治资本,根据日方和金陵政府的协议,明年各地的租界会在形式上陆续取消,沪市的租界是最有名的,陈恭波市长是在为自己明年的成绩锦上添花。”陈明翔说道。
“形式上?这三个字用得好,日本人即便是把租界的名义取消,行政权力也得打个折扣,日本人享有的那些特权,都要得到保留,金陵政府不过是担了个虚名,实际好处没落到多少。”李仕群对此嗤之以鼻。
他太了解日本人的做事风格和手段了,金陵政府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傀儡,所谓的交还权利,无非就是一场闹剧而已。
给点甜头,目的是让金陵政府更加卖力为他们搜刮物资,本质不会有什么改变,喂狗还得丢块肉骨头呢!
今天两章)
第八百一十五章 借题发挥 五
对于陈明翔需要采购大米和粗粮的要求,李仕群自然是要支持的,大米按照三百元中储券一石,粗粮按照两百元中储券一石,在苏省来说可能价格不算低,但是对沪市来说就很便宜了。
陈明翔这时候在日伪方面的关系网之强大,已经到了连李仕群都需要借助的层次了,为了以后继续借助他的力量,这点粮食根本不算什么。
要是换个人来粮食采购,哪怕是陈恭波自己来,哪怕是为了赈灾,也绝对拿不到这个价钱,沪市的灾情关他李仕群屁事,不翻一倍才怪呢!
陈明翔按照两万人的救济粮食购买,这是警察局的统计数据,基本上都是流浪的灾民,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随时都有可能被饿死。
每人每天一斤棒子面的标准,吃窝头也就勉强够了,等于是一天消耗十吨。救济时间是四十五天,准备了四百五十吨棒子面,每吨价值四千元中储券,为此,他支付了一百八十万元中储券。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