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朔明 完结 (特别白)


  “他人如何想与我无关,小弟只求问心无愧。”
  高进沉默片刻,才抬头朝范秀安说道,他和范秀安不同,两人合作,范秀安求的是财,他要的却是能让河口堡还有古北寨两地太平富裕,手下兵精粮足,不再为他人所摆布。
  “说的好,高老弟的胸怀,我不及也。”
  范秀安一边感叹,一边为高进斟茶,然后说道,“高老弟,白日席间,我们和徐千户谈的那笔生意对我绥德商帮来说,不过是小手笔。”
  范秀安和高进的合作,或者说绥德商帮和高进之间,徐通挺多算个添头,给些好处不坏事就行,对范秀安来说,高进手上最值钱的产业自然是古北寨,最有潜力的关系则是素囊部那边。
  铁器走私虽然犯禁,但是右翼蒙古不比左翼蒙古,朝廷盯得不是很紧,但是范秀安真正想和高进谈的却是涉及到了绥德商帮的核心产业,盐。
  “高老弟,你可知道,我绥德商帮是以何起家的?”
  “这个倒是略有耳闻,贵商帮是以淮盐起家,这陕西境内怕是半数食盐买卖都在贵商帮手中。”
  绥德商帮的来历,高进听侯三说过,晓得绥德商帮财雄势大的根本在于扬州的盐业,只是最近这些年徽商崛起,听说在扬州和绥德商帮这样的边商西商争夺激烈,甚至牵扯到了朝廷和官府。
  “高老弟消息灵通,不过我绥德商帮如今在扬州盐业这一块,获利不比以往。”
  对于高进,范秀安也不打算隐瞒,将绥德商帮的困境告诉给了高进,虽然绥德商帮底子厚,再加上还有其他的商帮做同盟,暂时仍旧能够抵挡徽商为首的南商,但是徽商打通了官府和朝堂,绥德商帮这样的边商迟早是会黯然退出扬州的。
  只是扬州那里,盐业的利润实在太大,不是说退就能退的,壮士断腕的决心更不是追逐利益的商人轻易做得了的。
  “眼下商帮里也有明眼人看得出,这山陕边地还有塞外才是咱们的根基,如今大同的晋商和鞑子的生意做得火热,咱们要是再不奋起,迟早会被吞并。”
  听着范秀安的话,高进亦是深感认同,他在古北寨时,曾经宴请那些中小商队,里面过半都是山西商人,要知道榆林镇这边可是陕西地界,足可见山西商人的势力。
  “那不知范兄有何指教?”
  高进可不觉得自己能成为扭转绥德商帮颓势的人物,于是朝范秀安问道,素囊部那边就算他们能垄断贸易,可照样比不过晋商在左翼蒙古和辽东那边的生意。
  “高老弟可知道,这草原上亦是有产盐的地方?”
  范秀安的提问,让高进皱了皱眉,他是学地质的,在内蒙还有陕西待了那么多年,当然晓得草原上不但有盐矿,盐湖更多,真要论食盐产量,一旦开发起来,绝对不小。
  “当年俺答汗在的时候,便曾开发盐湖,当时这蒙古右翼不缺食盐,甚至还卖到咱们这边来。”
  大明朝的官盐,价高质次,民间百姓吃的大半都是私盐,绥德商帮在扬州是大盐商,手握盐引,可这盐引说穿了不过是食盐售卖的许可证,没有私盐来源,自然只能拿老老实实地和官办的盐场拿盐,可要是有私盐来源,像是绥德商帮这样手上拿着盐引,又有销售渠道的,这贩卖起私盐的利润来才叫惊人。
  范秀安的意思很明显,绥德商帮的核心产业是盐业,他们也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消息,说是河套蒙古那边有大盐湖,便打起了和鞑子做私盐买卖的生意,高进和素囊部的关系便是敲门砖。
  走通素囊部的门路,若是河套蒙古那里真有大盐湖,绥德商帮便会全力帮高进在古北寨站稳脚跟,目的自是为了遮掩这私盐的买卖。
  高进想不到这才是绥德商帮或者说是范秀安想要插手古北寨的真正目的,想到这其中的利益和好处,高进自是要仔细思考一番,他熟悉内蒙几个大盐湖的地理所在,自然是有十足的把握能为绥德商帮打通这条盐路,但关键是要如何守住这份富贵。
  鞑子那边,可没什么信义好讲,若是叫素囊部掌握了盐湖,这中间的好处,他就没法吃大头,一时间高进陷入了沉思。
  范秀安也不打扰高进,这打通河套蒙古那边的盐路,本就不是十拿九稳的事情,俺答汗当年的故事,也不过是他从白莲教的遗民口中打听来的,草原那么大,那些盐湖在哪里,只怕鞑子自己都找不到,而且他还听说那些盐湖也许一次大旱就会消失。
  更何况就算高进能找到盐湖盐矿,盐矿尚且好说,那盐湖的盐要开采出来,可不是什么容易事,没有足够的产量,可撑不起这条盐路的利益。
  过了良久,高进才抬起头,朝范秀安道,“范兄,这盐路的事情,我能应下,但是究竟能不能成,我可不敢保证……”
  “这是自然。”
  范秀安点点头,打通这草原盐路,本就是他的想法,若是能成,日后即便扬州那里他们败给徽商,也不伤根本,而他更是能凭此功坐一坐那会长的位子。至于不成,反正去打通这盐路的是高进,他这边不会有什么损失。
  看着范秀安脸上神情,高进明白,方才范秀安口中绥德商帮里的所谓明眼人只怕是他自己罢了,只是这种事情没必要拆穿,这盐路的事情若是做成,他才是获利最大的那个,只是这件事情急不得,只有他有足够的实力,才会去做。


第一百一十九章 安全感

  聊得夜深,高进才离去,范秀安的见识是他认识的人里最广博的,即便是闲谈,也能让他了解到其他很多有用的信息。
  送走高进,范秀安坐了回来,朝身旁的范勇问道,“你觉得这位高爷如何?”
  “这位高爷是豪杰,就是太仁厚了些。”
  范勇是常年跟着范秀安做生意的心腹,见惯了各自尔虞我诈和边地贪婪入骨的军将,头回碰上高进这样“爱民如子”的,一时间还真不好做评判,只是他心里面始终是佩服高进这样的人。
  “仁厚,倒也贴切,只希望不是妇人之仁就好。”
  在古北寨的时候,范秀安见识过高进立威的手段,言谈中也能窥探到高进的野心,本以为两人是同类,只是没想到这趟河口堡之行却叫他看到了高进的另一面。
  白天里河口堡上下对高进的那种崇敬,范秀安都看在眼里,这固然能说是高进得了人心,可也全是高进用白花花的银子还有粮食换来的,只是这样做长久得了吗?
  河口堡这种穷地方,范秀安是瞧不上的,而且按着高进那等性子,在这河口堡百姓身上也盘剥不出什么银两,日后高进要赚钱,终究是要落在古北寨那里,而这便是可以拿捏高进的软肋。
  这般一想,自己这趟河口堡来得也算值得!范秀安笑了起来,高进这种豪杰固然能得人,但也就囿于一地罢了,倒是让他先前的担心显得有些多余。
  “去把那炉子取来我看看!”
  在古北寨的时候,范秀安也见过那取暖用的煤炉,只是当时不曾放在心上,今晚他住在高府,随从自带了上好的银霜炭点了取暖,没有半点烟火气,倒是叫他一时忘了这茬事。
  “是,老爷。”
  范勇去了角落,将那土黄色的煤炉拎了过来,这煤炉是用陶土烧的,外面箍了几层铁圈加固,内里是加眉的地方,底下有风门,高府下人拿过来时还配了煤饼和火钳。
  范秀安也拎了拎那煤炉,入手沉得很,和在古北寨那里全用铁打的有些不同,“点了试试!”
  “老爷,这东西烟气大。”
  “无妨,把窗开了就是。”
  在古北寨的时候,用过煤炉的范秀安当然晓得这物件的好坏,取暖不比他用的炭盆差,只是那味道重了些,范秀安这些年养尊处优,自然是有些不习惯,可他作为商人自然瞧得出这煤炉的商机。
  范勇见过高府的下人是如何升煤炉,于是便将煤炉拎到厢房外,先是塞了引火的木屑碎木,点燃以后等火旺了才把那高府下人口中的蜂窝煤塞进去,这时候天已入冬,晚上西北风大,都不需要往火门扇风,那冷风灌进去不一会那乌黑的煤团便见了红,这时候范勇才领着提手拿进房内。
  “老爷,这煤炉味大,您担待着些。”
  范勇一边说话,一边给窗开了条缝,煤炉点了以后,屋子里着实暖得很,外面冷风灌进来,反倒是叫人有些舒适。
  “你觉得这煤炉怎么样?”
  范秀安起身,负手走到窗前,由着那进屋后不怎么冷的风扑在脸上,笑着问道。
  “这煤炉太过笨重了些,不过用起来倒是方便。”
  范勇老实答道,然后他盯着那煤炉,皱了皱眉头,试探着问道,“老爷觉得这东西能赚钱?”
  范家商号入绥德商帮最晚,在盐引的利益上占得最少,所以范秀安是七大掌柜里最锐意进取的那个,其他六家商号瞧不上的小生意,他都愿意做一做,更何况在他眼中这煤炉生意真能做起来,也不算小生意了。
  不说边地,就是整个西北也都是苦寒之地,每年冬天哪里没有人冻死,反倒是稀奇事。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