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是,辽道宗的儿子昭怀太子获罪被杀后,辽道宗曾有意立耶律淳为皇位继承人,但后来他又打消了念头。
另一次是,几年前耶律章奴与耶律淳的妻弟也就是萧普贤女的弟弟箫敌里密谋废掉天祚帝,立耶律淳为帝,但耶律淳并不接受,他审时度势,将妻弟箫敌里等人斩首,并将首级送给了天祚帝。
耶律淳在李处温、萧干、耶律大石陪同下走出大门。
这时,守候在大门口的李奭,迅速将一件赭色袍子披在耶律淳身上。
台阶下的番汉百官和数万名百姓都一起山呼朝拜,热烈庆贺。
耶律淳惊骇不已,再三推辞不得。
望着眼前跪在地上不肯起来的数万官民,耶律淳只好点头答应,但他心里感到有些愧疚,觉得自己这样做对不起侄子天祚帝。
于是,番汉百官上尊号,称耶律淳为天锡帝(宣宗)。
天锡帝任命李处温为太尉,萧干为北枢密院使,耶律大石为西南路都统,左企弓为司徒,曹勇义知枢密院,虞仲文参知政事,张琳为太师,李处能直枢密院,李奭为少府少监,驸马都尉萧旦知枢密院事等,封萧普贤女为德妃,改怨军叫常胜军,任命郭药师为都总管,改元建福并实行大赦,降天祚帝为湘阴王。
这个政权就是北辽。
从此,辽国一分为二。
天锡帝拥有燕、云(目前云地还有部分地区在北辽的统治下)、平州路(平滦营三州)以及上京、辽西等地。
而天祚帝则拥有沙漠以北的西南路(内蒙古呼和浩特一带)和西北路(蒙古乌兰巴托以西)招讨司诸蕃部族。
天锡帝一继位,就遣使去向金军统帅斜也求和,表示只要金军停止进军,愿意做大金的属国。
斜也回信说:“你身为统帅,统领大军,寸功未立,却想占据孤城负隅顽抗,这能有出路吗?我主有令,凡是归顺之人,都可以给官做,凡是不归顺之人,将举兵讨伐,你想怎么办?千万不要执迷不悟,心存侥幸。”
天锡帝又派人去咸州向完颜阿骨打求和。
完颜阿骨打给天锡帝下达了一份诏书,说:“你是辽国近亲,位居将相,不能与国存亡,却窃据孤城,僭称大号,若不降附,必有你后悔之日!”
看完诏书,天锡帝口吐鲜血,差点昏倒。
这时,李处温建议:“看来与女真人已无法讲和,咱们应遣使去宋国,一来向宋主说明登基缘由,二来向其表示可免除岁币,甚至可以将西京宋国已经占领的几州割让给宋国,永结同好,如果能取得宋主支持,合咱们两家之兵,一定能将金人撵回辽东。”
天锡帝于是派遣知宣徽南院事萧挞勃也、枢密副承旨王居元充告谢使,出使宋国。
两位使者出了燕京城南下,过白沟河,来到宋国白沟驿站。
雄州知州和诜已获悉耶律淳称帝之事,但他没想到,耶律淳这么快就派来了使者。
和诜立即上奏,并请萧挞勃也和王居元暂住白沟驿站等候圣旨……
……
第四百四十四章 一泻千里
……
金军攻克中京、天祚帝不知道逃到哪去了、耶律淳在燕京称帝,辽国国内接连发生的这三件大事,赵佶君臣其实都已经获悉。
面对这一情况,赵佶与王黼、郑居中、蔡攸、李邦彦等大臣反复商议。
再结合李衍“轻而易举”就打下了大半个云地。
赵佶君臣得出了一个结论——辽国亡定了,已经不堪一击。
这同时也给了赵佶君臣一错觉,李衍可能没有那么能打,也许就是田虎、王庆、方腊那种程度,李衍之所以能这么快就打下了大半个云地,不是因为李衍能打,而是因为辽国太弱了。
如此一来,赵佶那已经熄了的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念头,再度复燃,尤其是童贯那边的形势一片大好,眼见就能彻底剿灭方腊那伙逆贼,这就更让赵佶心动了。
其实,赵佶动这个心思也很正常,毕竟,辽国灭亡在即,谁不想占点便宜?
不过,想占便宜的同时,赵佶还是有些担心李衍南下,或者错判了辽国的形势。
王黼建议,让边境上的守臣继续打探辽国到底是怎么回事,如果真是不堪一击,就继续执行联金灭辽战略,趁此时机,出兵北上收复燕云十六州。
蔡攸赞成王黼的建议。
不过郑居中和李邦彦还是反对——他们认为,大宋如今正是多事之秋,内忧外患,这种情况下,能守好祖宗家业就已经很不错了,不要再想对外扩张了。
两人赞成两人反对,赵佶更加难以决断。
恰在此时,和诜奏报,说耶律淳派来两个使者已到达雄州,请示如何处置?
王黼认为,耶律淳称帝是篡位之举,大宋绝不能承认,应该将这两个所谓使者驱逐出境。
蔡攸、郑居中、李邦彦支持王黼的看法。
于是,赵佶给和诜写了一份手札:“辽主还在,燕王安得擅立?此乃不义之举,大宋拒绝接受,立即让那两个所谓的辽使返回。”
虽说赵佶让和诜将萧挞勃也和王居元撵回去,也没有任何表态,可面对辽国四分五裂的局面,赵佶其实已经动了派兵北上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心。
……
连续一个多月,睦州和歙州都在发生激战。
激烈到了甚么程度?
最激烈的时候,宋军一人先登,两人拥后,也就是,一个人进攻的时候,两个人在后边跟着,前面的人死了,后面的人就踩着前面的人的尸体往上上,大有不破城,誓不罢休之势!
歙州这边的悍将杨可世,更是冒死强攻六昼夜,宋军死尸堆积如山,梁山军和方腊义军同样是伤亡惨重。
最危急的时刻,差一点就让杨志等人弃城退去。
幸好,关键时刻,花荣亲自带兵来援,才打退了宋军那次的攻击。
见宋军真玩儿命,真这么不拿人当人,方腊有些怕了。
于是,方腊暗中命令他二儿子方毫将他从杭州城等地搜刮的金银珠宝往帮源洞里搬。
帮源洞那里地势险要,林木茂密,山谷幽险,分布着无数溶洞,有大有小,有深有浅,可以说是地形极其复杂,并且易守难攻。
很显然,方腊是准备在帮源洞一带盘踞,与宋军斗到底。
这里得公平说一句,方腊纵然是有不少缺点,但在反宋一事上,他可是一直都没有动摇过,要知道,赵佶可是曾无数次招安方腊,但方腊就是不理不睬,跟赵佶干到底。
要说方腊准备在帮源洞一带继续跟宋军打游击,其实也没甚么,他只要跟其他人明说,相信大部人都能理解方腊,甚至是支持方腊。
可方腊担心手下的人不跟他走,毕竟他们还有更好的选择,也就是逃去温州港,然后坐船去李衍的地盘过幸福生活。
因此,方腊想背着所有人藏金银珠宝,进而留一个后手。
其实吧,如果方腊干得隐蔽一点,也没甚么。
可是,方毫手脚并不利索——他在押运金银财宝出城的时候,因为马受惊了,导致好几辆马车翻车,结果金银珠宝洒了一地。
这事被很多人看到了。
尔后一个消息传了出来——圣公打算独自逃跑。
一传十,十传百,这个消息越传越广,而且越传越变味。
最后传出来的版本都已经变成了方腊已经携带一家老小和金银珠宝跑了,随即整个清溪县都慌了。
后来,哪怕方腊闻讯亲自站出来澄清这件事,也没能阻止这个消息继续传播。
最可怕的是,这个消息传到了睦州城。
睦州城中的守军,本来还能勉强支撑,可听说方腊都跑了,士气一下子跌落到了谷底,当晚就有上千人逃出了睦州城。
这个口子一开,就一发不可收拾——仅仅三天时间,就跑了近万人,没跑的,也都士气极度低迷。
恰巧,急于攻破睦州城的宋军,又发起了一连串不要命般的攻击。
方天定为鼓舞士气,亲自蹬城抵抗。
可那句话怎么说来着,瓦罐不离井边破,将军难免阵上亡。
也不知怎么就那么寸,一支流矢正好射到了方天定的面门上,带走了才三十出头的方天定的性命。
一见方天定中箭,睦州城中本就低迷的气势,更是一泻千里,随后被宋军强行攻破。
见势不好,包康暂代主帅之位,率领败军往清溪县撤。
宋军一路掩杀,一直追到了清溪县城下,沿路全都是义军将士的尸体。
义军大败!
好不容易才逃回清溪县的包康等人,赶紧去找方腊,质问“圣公逃跑了”一事到底是怎么回事?
结果,留守的陈箍桶、娄敏中等人告诉包康等人,方腊在方五相公、方七佛部义军的保护下带着其妻邵氏、二子方亳(二太子)、丞相方肥等亲信去帮源洞布置防线去了,如今清溪县城中只有不到三万守军。
包康等人听了,大怒:“圣公竟真跑了!”
娄敏中替方腊解释道:“圣公并没有跑,而是看到陆续有睦州城中的守军逃回来,料定睦州城定然不保,才带人去后山布置最后一道防线。”然后又将方腊命方毫秘运金银珠宝不小心翻车一事跟包康等人说了。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