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水浒逐鹿传 [全本校对] (任鸟飞)


  岳飞心道:“大都督真是英明,知道马军在这雁北平原的重要性,竟然连亲卫马军都派给我们了。”
  虽然杨再兴也是统制,看起来跟岳飞、张宪、史文恭同级,实则不然。
  首先,杨再兴是名副其实的统制,岳飞三人只是代统制。
  其次,杨再兴的军衔是少将,岳飞三人的军衔只是上校。
  再次,虽然杨再兴比岳飞和张宪大不了多少,但杨再兴的资历却比岳飞三人老,参加的战斗也比岳飞三人多。
  总而言之,杨再兴的地位比岳飞三人高。
  因此,岳飞先跟杨再兴打招呼道:“见过杨将军。”
  史文恭随后也招呼道:“杨将军。”
  杨再兴先冲史文恭点点头,然后冲岳飞道:“我们第一营此次北上,是有任务的,不过,大都督有令,在去执行我们第一营的任务之前和完成我们第一营的任务之后,第一营受你节制。”
  虽然巧取豪夺了多年,可李衍也只不过才攒下了不到四万马军,而其中大部分被李衍分给了各支边军,第一军一共才一万五千多马军,全都是李衍的宝贝疙瘩,而第一营又是宝贝疙瘩中的宝贝疙瘩。
  因此,岳飞真没想到,李衍会将第一营交给他节制!
  看出了岳飞的疑惑,张宪道:“大都督说,你是先来的熟悉应州这个战场,所以我们都受你节制。”
  “张宪也受我节制?”
  岳飞没想到李衍这么看重他,竟然让才十八岁的他暂代都统制实职——他一个人节制四军,是实打实的都统制之职。
  这让岳飞满心感激的同时,不禁又感到责任重大!
  张宪又道:“另外,大都督还有命令,让你审时度势伺机北上攻取辽西京。”
  岳飞没怎么想就道:“兵贵神速,自然是越快北上越好,我想明日就带军出征……只是这应州城……”
  张宪笑道:“我来守。”
  岳飞听罢,道:“这……”
  张宪伸手阻止岳飞说下去,道:“这是大都督的命令,你莫要谢我……大都督说,单论攻坚,你岳鹏举有可能是梁山军第一,大都督从来没有看错过人,你千万别成这个例外。”
  岳飞似发誓道:“只有战死的岳飞,绝没有让大都督失望的岳飞!”
  张宪听罢,笑道:“你明日就出征攻打辽西京的话,有可能会成为节制辽西京所有军队的都统制。”
  岳飞不解,道:“此话怎讲?”
  张宪道:“咱们在辽西京和鸳鸯泺的细作传回来消息说,辽主逼反了辽国名将耶律余睹,又处死了辽国的希望晋王,中外莫不流涕,人心亦解体,辽国大势已去,燕云之地空虚寡兵,许参谋长因此建议大都督,锁住朔州、寰州、应州,派一支军队直接攻取辽西京。”
  岳飞问:“大都督命我部来完成这个任务?”
  张宪摇摇头,道:“大都督派刘锜将军和陈丽卿将军增援吴玠将军,然后协助吴玠将军锁住朔州城和寰州城,由韩世忠将军和卢俊义将军绕过朔州和寰州直接攻取辽西京。”
  岳飞不禁有些奇怪,道:“大都督派韩世忠将军和卢俊义将军去攻打辽西京,为何说我能节制诸军?”
  张宪道:“大都督还有军令,应州城破了之后,让你审时度势伺机北上夺取辽西京……大都督让你也去攻打辽西军,一是担心韩世忠将军的兵马不够,二是防止韩世忠将军那路进军不顺利失去了攻占辽西京的好机会,另外,为了效率,也为了防止将令不明贻误战机,你和韩世忠将军谁先到辽西京城下,谁就暂代都统制之职节制诸军。”
  岳飞听完,道:“大都督应该是属意韩世忠将军来暂代这个都统制吧?”
  这不难看出来,虽然韩世忠那边路远一些,可韩世忠不用战直接就能去攻打辽西京,而岳飞这边虽近,但却得先攻打下应州城才能去攻打辽西京,怎么看,都应该是韩世忠先到辽西京城下,因此,韩世忠暂代这个都统制的可能性自然更大。
  史文恭跟岳飞合作的不错,因此劝岳飞道:“韩世忠将军从军多年,经验丰富又有勇有谋,鹏举你毕竟才刚刚从军,以后有都是机会。”
  岳飞虽然执拗,但不笨,怎么会听不出来史文恭这是好意,进而一想:“也是,要不是大都督赏识我,我这个刚刚带兵的新人怎么都不可能节制两三万精锐、四五万人马(两万多民夫),哪有资格跟韩世忠争代都统制。”
  想通这些,岳飞洒然一笑。
  虽说岳飞已经释然了,可杨再兴还是告诫岳飞道:“岳将军,你能担任一路先锋,又能节制数军,还有机会代理都统制,已经是别人不能比的了,莫要不晓好歹,辜负了大都督对你的恩宠。”
  岳飞神情一正,然后冲太原城方向一抱拳,道:“生岳飞者父母,再造岳飞者大都督,岳飞岂敢负大都督!”
  杨再兴没再说甚么,“我不会听你岳飞说甚么,只会看你岳飞怎么做。”
  岳飞也没再说甚么,“我岳飞会用事实来证明我的忠心,不是语言。”
  回到城中,岳飞先下令各军早些休息明天一早出征,然后就跟张宪做了交接将应州城移交给了张宪。
  次日天刚蒙蒙亮,岳飞就整军,然后带兵出征直奔辽西京而去……
  两日后,刘子羽带着一众官吏来到了应州城……
  ……


第四百一十七章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
  很早以前,李衍就开始严格控制军政分离,不允许军人干政。
  也就是说,带兵不管事,管事就不许带兵。
  慢慢的,这也就成了水泊梁山这个势力的铁律——人人都知道的铁律。
  因此,刘子羽一到应州城,张宪就赶紧将民事和政事全都交给了刘子羽,他自己只管布防,只管怎么应敌。
  接管了应州城之后,刘子羽等人立即着手恢复应州城的秩序。
  待应州城的秩序恢复得差不多了,刘子羽等人便在府衙前建了一个公审台,然后在公审台的四个角立了一杆上书“水泊梁山”、一杆上书“替天行道”、一杆上书“安东都护府大都督李衍”、一杆上书“云中府路宣抚使李衍”四杆大旗。
  跟在山东、河北两地不同,李衍和水泊梁山在燕云之地没有任何基础。
  所以,一切都得从头再来。
  当然,如今水泊梁山的条件已经完全不是当年大岗村时期的水泊梁山可以比的了。
  因此,自然也就不用像当初刚开张时那么费劲了。
  刘子羽暗中调查了一番之后,找了几个最罪大恶极的,然后又找了一些托。
  等刘子羽这边一开始公审,立即就有托来击鼓鸣冤。
  刘子羽听从李衍的指示,对这些人一点都不手软,全都捉来在公审台公审,然后砍头,再然后抄家。
  一连砍了十几个人之后,自有那有身负血海深仇的人出来报仇雪恨。
  刘子羽派人一一核实,如果是真的,严惩不贷。
  公审给了那些遭受过不公平对待的人一个宣泄口,让他们有机会报仇雪恨。
  这个口子一被水泊梁山撕开,就一发不可收拾。
  尔后就是,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可水泊梁山并没有因此而被民众记恨,相反还得到了很多民众的认同。
  顺带着,水泊梁山还捞到了不少金银珠宝粮食辎重。
  这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当然,水泊梁山搞公审,也不是一点危害都没有,像它必然会将原来的权贵和富豪阶层推到自己的对立面。
  可这正像是李衍跟刘子羽所说的那样,水泊梁山不可能得到所有阶层的接受,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因此必须做出取舍。
  而自水泊梁山成立之时起,李衍就已经选择好了和穷苦大众站到一条战线上,然后创造新的权贵阶层。
  所以,没说得,杀!
  杀到府衙都被血腥之气笼罩时,公审终于结束了,那些逃过一劫的权贵和富豪终于将提在嗓子眼的心慢慢放回肚中。
  这时,刘子羽又抛出了水泊梁山的第二个杀手锏——分粮。
  每人两石粮食,不分男女老幼,不分契丹、渤海、奚、汉民,只要你肯来,只要你肯要,就分粮给你。
  两石粮食足够一个大饭量的壮汉吃上大半年了,老弱孩童甚至能吃上一两年。
  这几年,燕云之地虽不像黄河两岸那样灾难频繁,但因为年景不好,收成也都不怎么好,因此,每人能分到两石粮食,对于穷苦民众来说,真是帮了他们大忙,进而也让大多数人开始接受大都督李衍,开始接受水泊梁山这个政权。
  水泊梁山早已不是当年的那个草台班子,拥有一大批有着些丰富执政经验的官吏。
  这次李衍来到燕云之地,就没打算走,因此,李衍特意调来了上千名优秀官吏。
  再加上水泊梁山在济州、乐浪、真番、台湾四郡实验总结出来的良好利民政策。
  刘子羽等人很快就在应州站住了脚……
  ……
  西路军,中军大帐。
  韩世忠道:“这都半个多月了,还没打下朔州城,你吴玠不脸红么?”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