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水浒逐鹿传 [全本校对] (任鸟飞)


  见童贯的脸色变了,宋江连忙道:“大帅只是将李衍捧高,逼他去攻打辽西京,将他捧得越高,他摔得就越惨,等他大败,自然得大帅您去收复燕云十六州,除了大帅,谁又能立这大宋第一功?”
  听宋江这么说,童贯的脸色才好一些,道:“恁地就能逼李衍去攻打辽西京?”
  宋江言之凿凿道:“如果李衍志在天下,必派大军去取燕云十六州,否则就会失去天下民心,大帅您这是阳谋,不是阴谋,不论李衍怎么选,都已经注定了其败局……他必败于大帅您之手!”
  事实其实也的确如宋江所说。
  契丹人,应该说,北方的游牧民族,给汉人造成的伤痛是刻骨铭心的,汉人又怎么可能完全忘记?
  正如宋江所说,这段刻骨铭心的仇恨,并不是消失了,只是因为和平的时间太长了,而被很多人忘记了,只要有人提醒,人们一定会很快想起来。
  再有——
  只要燕云十六州不在汉人之手,北方的游牧民族就可以随时南下奸银掳掠汉人。
  实事也确实是这样——辽国强大的时候,一年来两趟,祸害了无数汉人,以后金国崛起,更是想来便来,让中原地区的汉人民不聊生,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李衍有能力收复燕云十六州,而不去,无疑会让汉人失望,尤其是李衍视为基石的山东、河北两地的汉人。
  将来战火一起,必然会有受苦受难的人想:“全怨李衍当年保存实力不去收复燕云十六州,我们才遭此横祸!”,进而怨恨李衍!
  北宋虽怂,赵佶虽昏庸,蔡京、童贯等人虽奸佞,但北宋的的确确是给中原汉人带来了一百多年的和平,这是谁都无法抹杀的事实,将来战火一起,必然会有人怀念这段和平的时光,进而怀念故国,甚至是想复故国。
  更为重要的是,赵匡胤夺得天下后不久,就立下戒碑:“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因此,除了南宋初年的陈东和欧阳澈因上书被杀以外,宋代诸帝基本上都遵守了这一遗训。宋朝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进而赢得了天下文人的心,这也是赵佶昏庸至极、赵桓懦弱至极、赵跑跑从北跑到南最后跑到大海上就是坚决不抵抗仍有那么多文人跳出来拯救这该灭的怂朝的原因,蒙古灭宋,更有浙江十万、福建四万士子纷纷跳海自杀殉国。
  总而言之,李衍要想取宋国而代之得这天下,就不能失去民心,不能失去声望,否则后患无穷。
  换而言之,不是能打,就可以坐拥这天下,尤其是以异姓来夺天下。
  宋江又道:“另外,只要大帅此计一出,民众必然都心向收复燕云故地,反对联金攻辽的声音则必然得消失,恁地时,大帅就可以立这大宋第一功。”
  童贯听罢,抚须笑道:“此计甚好!”


第三百九十六章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
  “听说没有,北方金国崛起,辽国没落,如今辽上京已失,金国大军正砺戈秣马准备攻取辽中京,辽主吓得逃到了辽西京闭门不出。”
  “该!辽国也有今日,当初辽国强大之时,年年骚扰我大宋北方,烧杀抢掠,无恶不做,就当有此报!”
  “不论是辽国强盛,还是金国强盛,于我大宋而言,都绝非好事,此二国皆为夷狄,与谁相临,都难保其不犯我大宋,烧杀掳掠我大宋百姓,除非我大宋能收回燕云故地,在那里建立钢铁防线,才能永绝后患。”
  “童大帅不是力主收复燕云十六州,为何不借此机会北上复我汉人故土?”
  “童大帅要率兵南下平方腊那伙贼寇,无暇北上……可惜了这个千载良机!”
  “韩兄的消息未免太不灵通了,岂不知朝廷有意让安东都护府的李大都督北上攻打辽西京收复燕云故地?”
  “有此等之事?”
  “小生也有所耳闻,就是不知,李大都督去是不去?”
  “李大都督,汉人大英雄也,海外开疆拓土,扬汉人雄威,小可断言,汉人之中若有一人能收复燕云故地,此人非李大都督不可!”
  “李衍手握雄兵几十万,又休养生息多年,肯去,定然能收复燕云十六州,怕只怕,他不肯去。”
  “怎会不肯去?”
  “私心也。”
  “私心?”
  “乐浪、真番二郡北侧有泰封、高丽虎视眈眈,李衍若是调大军北上,他的防地必然空虚,也就给了泰封和高丽可乘之机,届时后果难料,而中原之地非李衍之属地,他又怎会冒自己属地被夺之险,来助中原建立长城?”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大都督乃古今圣人,怎会恁地狭隘,小生断言,大都督必会摒弃门户之见,派大军北上,复我汉人故土,为汉人重筑钢铁长城,永绝夷患!”
  “孰是小人,孰是君子,得用事实说话,我赌李衍不会北上收复燕云故地,他若是北上,我愿赤足绕汴梁行走三日。”
  “我与你对赌,大都督若是不北上收复燕云故地,我愿自掘双目!”
  “……”
  一时之间,好像整个开封府都在议论李衍北上收复燕云十六州一事。
  这其中,有两个地方的议论的最甚——一个是太学,另一个就是青楼。
  太学自不用多说,宋朝的士大夫生活在一个自由开明的政治环境中,所以,宋朝的读书人最喜欢发表言论,讲道理,议论国家大事。
  而青楼向来是文人墨客聚首之地,自然也就成了议论李衍北上收复燕云十六州一事最甚的地方之一,另外妓女也在推波助澜,京城第一名妓赵元奴就公开说道:“倘若大都督派大军北上收复燕云故地,奴家赵元奴愿为大都督抚琴吹箫。”
  自从李师师神秘失踪,赵元奴就成了京城无可争议的第一名妓,无数人一掷千金尚不能见她一面,如今公开说只要李衍派兵北上收复燕云故地她就愿为李衍抚琴吹箫,怎么可能不让人议论纷纷?
  就在这样的氛围下,以闻焕章为首的安东使团进京了。
  闻焕章等人离东京城还有十里,一众宋国官吏便出城夹道迎接。
  快到晌午,宋国官吏突然看见,远处来了几百人,而且还赶着上百辆大车。
  人皆是宋人装扮,大车上则装满了高丽青瓷、高丽纸、高丽布、柞蚕丝绸、皮毛、人参、琉璃、香皂,有二十辆大车还是人坐的马车,不用去撩开车帘,众人也能猜到那里面十有八九是美女——高丽美女。
  另外,拉这百辆大车的马匹,无一不是北地的高头好马。
  一时之间并不太容易给这一百辆大车估价,但最少也得值大几百万贯。
  宋国官吏心道:“这一百辆大车难道是李衍给官家进贡的贡品?”
  来到近处,闻焕章定睛一看,来迎接他们的这些人中,很多都是他以前的旧识。
  一时之间,闻焕章不禁感慨万千!
  年来教授隐安仁,忽召军前捧綍纶。
  权贵满朝多旧识,可无一个荐贤人。
  “若非当年巧遇大都督,我闻焕章何来今日衣锦还乡之时?”
  多年身居高位,又主政一方,如果将安东都护府比作一个朝廷,那闻焕章便是无可争议的宰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这样的闻焕章早已经练就了一身让人不敢小觑的气度,以至于,闻焕章的那些昔日旧识,无一人敢上前与他打招呼。
  还好——
  欢迎的人中,还有蔡攸、李邦彦、林灵素、王庆等人,不至于丢了朝廷的面子!
  蔡攸与闻焕章打交道最多,而且自认为是李衍的朋友,地位高过闻焕章,因此也就没太将闻焕章放在心上,道:“李衍还真把他义兄当回事,竟然将你派来了。”
  闻焕章道:“我家大都督无有兄弟姊妹,只有王将军这一个义兄,自然敬重王将军,我家大都督曾有言,谁要是欺辱王将军,他必亲提大军前来!”
  闻焕章此言一出,气氛立时一僵!
  王庆左右看看,笑道:“吾弟还是这般喜欢说笑。”
  闻焕章不置可否,然后拿出一张礼单双手交到王庆手上,道:“边境摩擦不断,大都督担心有战事爆发,便亲去前线坐镇了,因此无法亲自前来贺将军受招安,大都督对此深以为憾,特命小可携礼物百车来贺,并向将军赔罪。”
  听了闻焕章此言,一众官吏又看向那百辆大车,无不心道:“原来这一百辆大车不是进贡给官家的,而是送给王少师的,送这么重的贺礼,这王少师跟李大都督得有多亲近?”
  王庆听罢,非常满意,进而对他自己所做的选择更加无悔!
  闻焕章又道:“另外,大都督还为将军准备了一只好船,也就这一二日,便能到达东京。”
  王庆笑道:“吾弟怎么这般客气。”
  闻焕章扫视一遍宋国官吏,然后道:“大都督说,一日为兄,终生为兄,他与将军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宋国官吏听罢,无不动容!
  王庆见之,心道:“李衍真乃信人,好兄弟!”
  ……


第三百九十七章 云想衣裳花想容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