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也是孙静等人劝进的原因之一,田虎、王庆、弓复之流都能称王,而英明神武的李衍却只是一个大都护,他们这些手下怎么能甘心?
李衍又道:“我那两个丈人现如今斗得怎么样了?”
闻焕章道:“李太师如今军政一起抓,正春风得意,前不久还派人来说,他夫人想女儿了,想要来咱们汉城探望两位娘子,臣等猜测,李太师可能有与咱们休好之意,此事还请大都督您定夺。”
李衍道:“人伦常情,不能泯灭,答应他吧。”
这当然只是借口,具体怎么应对,还得看李资谦的夫人跟李佳人和李瓷炫说什么,然后再做决定。
闻焕章应道:“是……高丽王虽然失去军政大权,但也没有完全坐以待毙,他设养贤库,储存奖励学术的基金,同时广设学舍,置儒学六十人,武学十七人,起用近臣进行管理,选取名儒作为博士,以求培养人才,他应是想用这些人与李资谦对抗。”
李衍道:“高丽也不是铁板一块……那高丽和泰封的关系如何?”
闻焕章道:“有缓解的趋势,不排除他们会联合在一起。”
李衍问:“咱们如果出兵,有多大机会打下泰封?又有多大机会连高丽一块打下?”
乔道清道:“如果高丽不出兵,咱们有九成把握打下泰封,不过,泰封如果支持不住,势必要倒向高丽,那样的话,咱们最多有六成胜算。”
李衍皱眉道:“只有六成?”
乔道清道:“至多……咱们的兵力虽然有二十万,可其中有近十万是新兵,而高丽至少有十五万长年与辽国和金国对峙的善战精兵、十万训练有素的精兵,再加上泰封的十四五万兵马,在兵力方面,咱们一点都不占优势,最主要的是,他们是守方,咱们是攻方。”
李衍沉默了一会,道:“也就是说现在还不是开战的时候?”
乔道清道:“很容易出现惨胜的情况。”
李衍沉默了一会,看向蒋敬,问道:“现在乐浪、真番二郡的民比是多少?”
蒋敬道:“乐浪郡汉民占七成多一些,真番郡汉民占六成多一些。”
李衍差异道:“此二郡汉民占比这么大了吗?”——在李衍的印象当中,一年前还是大约是一半一半。
闻焕章道:“前不久我们迁五十万高丽民前往台湾郡,又迁一百万汉民来乐浪、真番二郡。”
此事他们上报过,只不过李衍让他们便宜行事,所以才不知道个中细节,听了闻焕章的解释,李衍了然,问:“没有强迫吧?”
闻焕章道:“我等怎敢,他们是被咱们所给出的移民待遇所吸引,主动报的名。”
李衍没问具体细节,只是道:“你等切记,不可失信于民!”
众人齐声应道:“是!”
李衍又问:“今年的收成如何?”
蒋敬道:“大丰收!占城稻很适应这片土地,亩产一点也不比在宋国低,秋收时,百姓无不满脸笑颜,对大都督您歌功颂德!”
李衍听罢,暗松了一口气!
这是立国的根本,他们总不可能始终靠抢来过日子?再者说,过几年天下大乱,他就是想抢,也没地方去抢。
李衍道:“这么说,咱们不缺粮了?”
蒋敬小心翼翼地说道:“大都督您赈灾的范围若是不再扩大,咱们的粮食应该不会缺。”
李衍在山东、河北两地的声望,可是用钱粮硬生生的砸出来的。
这固然为李衍和水泊梁山在山东、河北两地打下了坚实的根基,可也着实是给了水泊梁山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实话实说,要不是李衍得了半个高丽的财富,是绝难这么干的。
李衍道:“我尽量控制。”随后又问:“对于宋国借钱银一事,你们怎么看?”
孙静道:“万万不能借,宋国借钱是要打田虎、王庆、方腊,若是被宋国平定了内乱,兴许就会打大都督您的主意!”
蒋敬道:“咱们是有些余钱,可咱们的开销也很大,以至于财政压力非常大,所以最好不借,以免有突发事件,咱们的财政吃紧。”
……
第三百五十三章 内政与外交(下)
……
见孙静、蒋敬都不同意自己借钱给赵佶,李衍看向其他人,问:“你们都不同意?”
赵鼎拜道:“下臣愚见,大都督应该答应此事。”
李衍看向赵鼎,问:“你的理由。”
赵鼎道:“敢问大都督想不想问鼎中原?”
李衍不置可否道:“想如何,不想又如何?”
赵鼎道:“大都督若是不想问鼎中原,可不答应此事,若是想问鼎中原,则最好答应此事。”
李衍没说话,他在等赵鼎的下文。
赵鼎顿了顿,继续道:“宋主其人,酷爱颜面,既然肯找大都督您借钱,他的宠臣蔡攸既然肯在咱们汉城待两个多月等大都督您,那就说明这笔钱对他们非常重要,大都督您完全可以借此机会多跟宋主要些对您有用的东西。”
李衍道:“比如?”
赵鼎道:“比如官职,大都督您如今的官职确有些低了,若是不作出改变,恐有后患。”
李衍这个大护都,是宋朝根本没有的官。
至于李衍自封的大都督,就更没有了。
从事实上来说,李衍的权力相当于宋朝的节度使。
可李衍的品级是从二品,又比节度使的正二品又低了半级。
所以,严格来说,李衍就是一个副节度使。
这也就难怪李衍的一众手下对李衍的官职耿耿于怀。
而宋朝武人的官职,最高也就能当到节度使,比李衍现在的品级只高半级。
所以,李衍道:“就算授我节度使,比现在也强不了多少吧?”
赵鼎笑道:“大都督只管提要求,此事自有他们君臣操心。”
李衍一听,暗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心道:“对呀,我操这个心干嘛,他不让我满意,我不借他钱就是了。”
李衍微微点了点头,道:“还有么?”
赵鼎道:“人才。”
李衍重复道:“人才?”
赵鼎道:“大都督您手下的文武目前虽然够用了,但却远远不够您争霸逐鹿所用,您的几块属地,又多是劳苦贫民,少有读书人,就算开恩科选拔,亦或办太学培养,都难以解决这个问题……”
这确实是一个大问题。
李衍的属民,几乎全都是由穷人组成的。
而穷人是没有机会读书的。
那些富户差不多全都被李衍抄了家,人则大多都跑到了高丽和泰封。
再说,李衍也不可能只为高丽人开科举。
如果真是这样,必然后患无穷。
那自己培养?
其实,李衍已经创办学堂了,可时间实在是太短,没有三五年时间,那些人根本不能用。
而就算过个三五年,他们也只是小学毕业的应届毕业生,难以独当一面。
所以,人才难继,的确是李衍所面临的一个大问题。
赵鼎继续道:“大都督您完全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再跟宋国要两千太学生,然后从中选拔培养可为大都督您所用的人才,恁地,大都督就算是得了山东、河北两地,也有足够的人才治理。”
经赵鼎这么一提醒,李衍突然想到:“我何不借着这个机会将韩世忠、刘锜、吴阶、杨存中这些名将都要来?”
这个想法,为李衍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韩世忠如今应该只是一个队将左右的小官,好像直到他擒下方腊,才混到了一个从九品的小武官。”
李衍敢肯定,只要自己跟赵佶要韩世忠,就铁定能将现在名声不显的韩世忠要来。
“刘锜有点难办,他父亲刘仲武,是泸川军节度使,比我还高半级。”
虽然难办,但李衍也下定决心,谋求刘锜这个顶级统兵大将。
“吴阶也是将门之后,三代守蜀,不过他家好像没落了,如今品级应该不会比韩世忠高多少,要来也不难。对了,吴阶还有一个弟弟,也是一个超一流名将,也一块要来。”
李衍在心中用笔将吴阶和吴璘的名字圈上。
“杨存中,现在应该还叫杨沂中,也出身将门,不过其祖父杨宗闵和父亲杨震的官职好像都不高……杨宗闵和杨震,一个是与唐重一同守卫永兴,金军攻陷城池,迎敌战死,另一个是在抵御金军时战死。杨存中一家可谓是满门忠烈。那就将他们一家全都要来。对了,唐重也是忠烈,顺便也要来吧。”
李衍在心中用笔又将杨存中、杨宗闵、杨震、唐重圈上。
“这要谁呢?这个机会,可是千载难逢。”
李衍开始搜肠刮肚寻找北宋的名臣和名将。
见李衍已经有意借钱给赵佶了,同意借钱给赵佶的人纷纷发言。
郭永道:“咱们虽然能从方腊的地盘招募到不少匠人和船工,但方腊的地盘毕竟有限,哪里能跟宋国相比,大都督可借此机会再跟宋主要些匠人和船工。”
金富轼道:“宋国虽然没有钱银,但有其它东西,铁条、牛角、牛皮、牛筋、羊皮、箭笴(杆)、翎毛,这些战略物资大都督都可以要。”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