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呐。
李衍可是参加过厂里组织的欧洲十日游。
为了讨好厂里的一众领导,李衍在去之前可是做足了功课。
因此,忽悠许贯忠等对欧洲毫不了解的人绝对是轻而易举。
张经祖道:“不知道那些金发碧眼的娘们长成什么样?”
李衍笑道:“想知道她们长什么样有何难,以咱们梁山泊现在的海运能力,已经可以去那欧洲了……等我不忙的时候,就带你们打通海上丝绸之路。”
李天锡问道:“丝绸之路是甚么?”
乐和道:“我听说,汉时有一条丝绸之路,可通往大秦国(罗马帝国),一直到达条支海,这海上丝绸之路我却是不知。”
许贯忠道:“这海上丝绸之路,我倒是知道一些。唐太宗击败了东突厥吐谷浑,臣服了漠南北,高宗武后又灭西突厥,唐朝进而设立安西、北庭两都护府,大唐帝国疆域,东起朝鲜海滨,西至达昌水,东西方通过丝绸之路,以大食帝国为桥梁,官方、民间都进行了交往。在丝绸之路东段,大漠南北与西域各国修了很多支线通丝绸之路,亦称‘参天可汗道’。大食、东罗马帝国也不断派使节到长安与唐朝相通。敦煌、阳关、玉门这些地方,成了当时‘陆地上的海市’。在海道上,唐朝也可以船舶赴林邑、真腊、河陵、骠国,经天竺直至大食,这条海路应该就是大都督所说的海上丝绸之路吧。”
李衍很佩服许贯忠的博学,道:“许先生真博学也。”
许贯忠则由衷地说道:“与大都督相比,小可的见识何其浅薄矣。”
李衍道:“许先生谦虚了,我只不过是比你接触的人多些。”
许贯忠摇摇头,道:“是大都督谦虚了,小可虽然无知,但也知道与大都督之间的差距。”
李衍没再继续这一话题,而是道:“对外贸易是积累财富的捷径,目前咱们梁山泊打通海上丝绸之路的条件还有所欠缺(李衍所指的是台湾郡还没建设到一定规模,而从李衍的其它地盘走,实在是太远了,并且中途没有补给的地方),等将条件补足,我当亲自带你们去打通这条贸易同道,恁地时,咱们梁山泊必将多一条源源不断的财路。”
李衍要亲自带船队去打通海上丝绸之路,并不是逞英雄,而是只有海军出身的李衍才知道这条航线,而且李衍有机械航海手表,应该很轻易就能带着梁山泊的船队打通这条海道。
危昭德道:“若是有那一日,我等定当为大都督抢些金发碧眼对了还有粽发和红发的欧洲娘们。”
李衍大笑道:“好,我期待那一日。”
琼英听言,暗啐了一口,不过表面上却没有任何表现。
李衍看向许贯忠,道:“我想请先生出山同我一同做些大事,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面对李衍的招揽,许贯忠沉默了很长时间,才道:“小可斗胆问大都督之志?”
听许贯忠问李衍的志向,所有人都竖起耳朵!
现如今他们这些人全都与李衍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因此李衍之志可是关系到他们每一个人的未来和前程。
李衍收起笑容,道:“顺势而为。”
许贯忠追问道:“如何顺势而为?”
李衍并没有犹豫,而是直言不讳道:“高丽丢其江山我取高丽,辽国丢其江山我取辽国,大宋丢其江山我取大宋,西夏丢其江山我取西夏,金国丢其江山我取金国,我有良臣猛将,不论它们谁敢丢其江山,我都敢取之,我相信一句话——天予不取必受其咎。”
李衍此言一出,不少人都热血沸腾!
李衍有此宏志,他们才有用武之地,而李衍若是建国,他们这些人还会水涨船高,成为开国之臣!
关键是,已经拥有半个高丽之地的李衍,完全有这个资本!
许贯忠不置可否道:“大都督如今可是宋臣。”
李衍并没有回避这个问题,而是笑道:“若是有朝一日朝廷没有了内忧外患,我一定是他们最先铲除的对象。”
许贯忠暗暗一叹:“朝堂上那位只顾自己享乐、只知修道成仙不管百姓疾苦的官家如何能是大都督的对手?只要天运有所相帮,这天下迟早是大都督的。退一步说,就算大都督不取中原天下,也一定有一番作为,我若辅佐之,也不枉我这一身所学……”
想通所有,许贯忠冲李衍一拜在地,道:“求主公收留!”
……
第三百零三章 诛仙军和日不落舰队
……
回到水泊梁山不久,李衍就下令:梁山军各支部队逐营回梁山泊大寨整训。
在整训的过程当中,李衍亲自给表现好的将士颁发奖励以及徽章——不仅有训练时的表现,也有他们平时的表现,还包括他们的历史战功。
与此同时,由政治部考察这些表现良好的将士的政治面貌。
两者都通过了之后,会有专门的人找他们谈意愿——他们如果愿意,可以进入李衍的亲卫军,如果不愿意,则返回他们原来所在的部队,并不强求。
亲卫军向来是梁山军中升官最快的地方,像李衍最早的亲卫,如今不少都已经做到了指挥的位置,差一点的,也基本上都是押正、正副队将等军官,因此,原意来亲卫军的,将来一定要比在别的部队升得快一些。
而不愿意来亲卫军给李衍当亲卫的,在履历上则会有所标记,升的要比别人稍微困难一点。
有人可能要说了,李衍咋这么霸道呢,不愿来伺候他,他就阻断别人的升迁之路?
不好意思,此事必须得这么霸道。
李衍必然得多给那些愿意拥护自己、愿意拿生命护卫自己的将士一些机会,这样军队才会更向自己靠拢。
至于那些不愿意拥护自己、不愿意拿生命护卫自己的,不管他们是什么原因,总之他们没选择自己,那就说明,自己在他们心中不是最重要的,他们的前程在他们心中也不是最重要的,这样的人,没必要给他们机会。
另外,这么做,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手下武将做大。
总之,经过筛选,李衍筛选出了两千马军、一万步军。
这些就是李衍新的亲卫军。
至于李衍原来的亲卫军,李衍从中选出两营最忠心、军事技能最高的留下,一营充当新的亲卫军马军的军官,一营充当新的亲卫军步军的军官,剩下的统统下放到新组建的军队中充当军官。
与此同时,李衍第一次给自己的亲卫军命名——天下第一军。
李衍本人是没有能力统带这么多军队的。
因此——
李衍任命许贯忠和走投无路来投李衍的呼延灼为第一军总参谋长和总教官负责这只军队的组建和总训。
任命元仲良为都统制统带第一军的一万步军。
任命昝仝美为统领统带第一军的五千步军,受元仲良管制。
任命余呈为统领统带第一军的五千步军,受元仲良管制。
任命陈丽卿、扈三娘、方百花、琼英为指挥各统带一营马军。
剩下那营马军是铁浮屠,李衍还没找到合适的统带将领。
另外,李衍在梁山所有马军中(包括那些预备役,包括新旧两只亲卫军)挑出五百最好的骑兵,又在梁山所拥有的所有马中选出一千匹最好的马,组建了一营最精锐的骑兵,赐名“天下第一营”,由杨再兴统带。
也就是说,第一军共拥有三千马军。
阮小七、马灵、王定六、焦挺、卞江和陈丽卿、扈三娘、方百花、琼英仍是李衍的亲卫,不过因为才能和年纪所限阮小七五人更多的是为李衍跑腿和统带李衍最贴身的一百名亲卫。
顺便说一句,元仲良得知李衍让他统带梁山军中最精锐的步军,感激涕零,发誓将命卖给李衍了,昝仝美和余呈这两个重情重义的汉子跟元仲良差不多,也发誓定为李衍效死命。
这也是李衍用元仲良、昝仝美、余呈的原因,至于他们的统带能力,反而次之,因为第一军真正的指挥不是他们,而是梁红玉、方百花、许贯忠以及李衍,他们只负责听命就行了。
至于因组建第一军而给各军造成的空缺,李衍破例允许各军主将去预备役自己挑选优秀兵卒补充——李衍这么做。一来,是安抚各军主将,要知道,被李衍挑出来的,可全都是各军的精锐,全都是各军主将费心又费力培养出来的精锐,他们必然是要肉疼的。二来,是想让各军少减少一些战斗力,毕竟,将各军的精锐抽出来了之后,各军都得元气大伤。
在组建第一军的同时,李衍又新建了几支军队,同时也对部分军官做了一些调整,并对个别军队的驻地进行了调换。
先说组建的。
组建:马六军,马七军,步十六军,步十七军,步十八军。
马六军,统领孙安,副统领李天锡、刘克让,以一营原李衍的亲卫军和鳖祖山的精锐(鳖祖山的人整体进入梁山预备役系统经过杜迁整训,再由孙安、李天锡、刘克让筛选,最后经过梁山政治部考核,选出精锐。)为骨干组成,士卒则从预备役和改造良好的俘虏中选拔。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