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封劝降信,封李自成为关中王,统辖潼关以西的广大地域,不用剃头易服,条件优厚到李自成都不知道怎么拒绝,但必须打开北京城门,让清军进城。
一众文臣武将为此争论不休,大体上文官和谋士赞成向多尔衮投降,多尔衮须以皇族至亲为质,武将则多数反对,尤以高一功和李双喜反对最为激烈。
正当吵的脸红脖子粗的时候,突然传来消息,荡寇主动发起了进攻。
所有人刷的站了起来,牛金星更是失声惊问。
太意外了,明日一早,清军四十万大军就要抵达北京城下,顺军的每个人,都认为李信必然要严加戒备,绝不敢于此时挑事,可偏偏,就发动了突袭!
李自成都惊的半晌说不出话。
还是高一功叹了口气:“李公子素来善于以奇兵突袭,就如小袁营,完全是措手不及,被活生生打散,到现在袁时中都没法恢复,今夜,又故伎重施了。”
“皇上,皇上,东直门失守啦!”
“皇上,西直门也失守啦!”
就在满屋的人还震惊的时候,又传来噩耗,东西直门相继失守,距离德胜门和安定门,也就数里了,再以荡寇军的进攻速度,怕是不到半个时辰,两门也会不保,导致北京的所有城门都会落入荡寇军手上,关门打狗。
本来顺军既便失了城门,也不是不堪一击,但他的辎重粮草和接近半数的兵力在城外的钓鱼台,问题的关健在于,明天清军就要来了,而李自成和重要将领被困在北京,很难想象,内外消息隔绝会发生什么。
李自成是非常忌惮李信的,他不敢奢想能于天明之前打破荡寇军的封锁。
“皇上,当务之急,是速速退出北京,赶赴钓鱼台!”
牛金星急忙劝道。
刘宗敏不舍道:“难道就这样放弃北京,那皇上从西安一路打过来还有什么意义?”
“哎~~”
牛金星叹了口气:“人算不如天算呐,自从李信进了北京,局势已不在我等掌控之中,今又有清军奔来,形势更加复杂,与其固守城内,退回钓鱼台,以静待变,不失为一上策,况且有李信在城里,清军未必敢来攻我。”
李自成也是一果断之人,恨声道:“他娘的,算那小子狠,传令,立即撤出北京,东西都别带了!”
“得令!”
有亲兵匆匆而去。
不片刻,队队顺军一窝蜂般从德胜门与安定门蜂涌而出,直奔钓鱼台,李信也不是真要和李自成鱼死网破,连忙命令放慢攻势,却制造出更大的动静,把城中的顺军惊走,因走的匆忙,一部分还未运出的拷掠金银未来得及带上,落入了李信手里。
渐渐地,天亮了,李信也回到了城外,登上丘陵顶部,望向正北方向。
约隔着十里,近四十万人马稳步而来,那林立的旌旗,飘扬飞舞,那雪亮的刀枪,反射着慑人的寒光,蒙古骑兵与关宁铁骑分别布于两翼,中军是满洲八旗,汉军八旗与老百姓殿后,阵与阵之间,相隔着一里左右的距离,恍如一个庞然大物,令人望之生畏。
高桂英道:“这才是清军的精锐,与之相比,图尔格所部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噢!上帝!”
凡纳莎捧胸惊呼:“太可怕了,一次战争竟然出动这么多人,我们英格兰的战争,通常只是几千人规模,既便是放在大陆上,西班牙曾有一次发动两万军队攻打荷兰,都震动了整个欧洲呢。”
李信淡淡道:“大明人口达两亿之众,而欧洲以千万人口的小国居多,战争规模自然要小的多。”
凡纳莎不解道:“司令官阁下,为何蛮族人口少,反而能派那么多的军队,而明国有两亿人,前来迎战的,却只有您这数万军队呢?”
说完,那碧绿的眼珠子里就闪动起了狡黠的光芒,抬头看向李信。
李信微微一笑:“我们中国自古有句名言,兵贵精不贵多,打蛮族,我这数万人马足够了!”随即转头厉喝:“弟兄们,先给鞑子吃个下马威!”
“得令!”
全军应声如潮。
荡寇军留了两万人守北京,蒙古骑兵与剩下的两万人驻扎在城外,按照事先既定的作战计划,两个炮兵团,各81门117与093,一个枪兵旅,两千荡寇军骑兵与三千蒙古骑兵开始向前行进。
这真是让人意外,清军已经压来了,你不好好固守,还敢派小股部队出来送死?
多尔衮站在高架车上,紧紧盯着前方的军阵,沉吟不语。
“二弟,南人太过张狂,我愿领八旗精锐,出阵给他点颜色瞧瞧!”
阿济洛猛一拱手。
多尔衮没有吱声,看向了站身边的洪承畴。
洪承畴捋须道:“人都言,信贼擅出奇兵,昨夜刚把闯贼赶出了北京,今早就以小股部队挑恤,如今我军营寒尚未扎下,闯贼数万人马又扎在城西钓鱼台,心思难明,信贼料定我军不敢倾力相向,故而出阵挑恤。”
范文程从旁道:“摄政王爷,信贼挟持了部分蒙古人驱之为用,如今王爷亲领四十万大军前来,那些蒙古人哪能不心惊胆战,因此信贼主动挑恤,也有做给蒙古人看的意思,以示他不怕王爷。”
“哼!”
阿济格轻蔑的哼道:“你们汉人就是心思多,明明简单的事非得搞那么复杂,那信贼挑恤也好,壮胆也罢,他只有这么些人马,在我满洲铁蹄面前,如土鸡瓦狗,二弟当挥全军,以辗压之势进击,任他千般谋算也是个屁,至于闯贼,二弟可命三弟以本旗兵力阻截,那闯贼不来也罢,来了叫他有去无回!”
多铎被夺走的牛录随着多尔衮掌权,陆续还回去了,在临清城下损失的三十牛录,也东拼西凑得到了有效补充,实力恢复到了全盛时期。
不得不说,阿济格的提议具有相当的诱惑性,多尔兖都有些心动,举目向四周张望了一番,前方的荡寇军纵然兵强马壮,但数量太少,不足为虑,他最忌惮的,还是驻扎在钓鱼台的顺军。
毕竟顺军也是汉人,而且和吴三桂的关宁军不一样,是从未和满人接触过的汉人,对满人既歧视,又痛恨,谁知道会不会为了民族大义,暂时与李信联手,合击自己?
甚至他都怀疑,昨夜顺军被驱逐出北京城,好象过于轻松,会不会是双方演了场戏给自己看呢?
虽然信使是昨夜顺军被赶出城的亲历者,但信使所见未必就是真实的,三国演义上有蒋干盗书的一幕。
多尔衮眉心越拧越紧,颇为举棋不定。
第三零一章 吴襄在此
(谢谢好友泽泽9236的月票,好友书友20190308165550398的两张月票~~)
多尔衮是一军统帅,此次南征,不仅关乎着大清国运,数万满州健儿的性命,还关系着他个人的政治生命。
历史上的多尔衮可谓鸿运齐天,不费一兵一卒,迫降了吴三桂,再以吴三桂为先锋,与李自成在一片石决战,到双方都精疲力尽之时,满洲兵突然杀出,顺军大乱,溃败而逃。
李自成逃回北京,匆匆称帝,第二天就率部离去,清军尾随而至,轻轻松松占了北京。
古来得天下者,从未如满洲这般顺利,就象是捡来的一样,这也是大清能够轻取华夏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儒家信奉天数气运,如此轻易的得到天下,不正是气运深隆的体现么?
清朝能够被士大夫阶层接受,未尝与轻取北京没有关系。
但眼下的多尔衮陷入了困境!
有荡寇军在,顺军也未溃散,基本保持着完整的建制,而且顺军在北京的拷饷极为酷烈,拷来了大批粮食金银,足以支撑很长时间,荡寇军则可依托运河水路,源源不断的把南方的粮食运往通州。
相对而言,清军号称四十万,对粮米的消耗是个天文数字,而东北在当时还不是粮仓,不足以支撑起一个诺大的国家,必须要主动出击,占据南方的富庶地带,因此这一战哪怕无功而返,清国也会为此元气大伤。
多尔衮已经没有退路了,这一战,只许胜,不许败,方方面面他都要考虑到,在李自成的心意没摸清之前,他不会贸然出击,因为他输不起。
瞥了眼城西李自成部驻扎的方向,多尔衮沉声道:“杀鸡焉用牛刀,传令,着平西王率部迎击!”
“喳!”
车下,两名亲兵打千应下,就翻身上马,去关宁军中传信。
“本王知道了,请速回禀摄政王爷,我关宁军即刻出兵!”
吴三桂对传令的使者说,把使者打发走之后,灼灼打量起了对面的荡寇军。
副将杨坤道:“王爷,我等自获封以来,寸功未立,眼下正是立功的大好时机,免得让旗人说三道四,请王爷下令吧!”
宁致远则是提醒道:“那李信自起事以来,从无一败,王爷不可大意!”
吴三桂点了点头,便喝道:“披甲!”
有亲兵给他披上了绵甲,甲是由多尔衮赐下,清军正白旗,穿着很不习惯,吴三桂暗暗叹了口气,便挥手道:“摄政王爷正在看着我们,此战,有胜无败,有进无退,杀!”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