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崛起1639 (上林春)


  他心目中的明主是朱元璋,朱元璋日理万机,又把贪官剥皮填草,大得庶民之心,他以朱元璋为偶像。
  “呵~~李自成也不嫌累死!”
  数日之后,李信拿到了李自成的情报,轻笑一声,把情报随手扔在了桌子上。
  红娘子在李信的辛勤耕耘之下,也结出了种子,已经有将近一个月了,这时拿起信报,皱着眉道:“李闯虽然没怎么读过书,但他还是很勤奋的,我看上面写的,不仅每晚处理政务到深夜,还一改以往好色的毛病,只纳了两位妃子,一位是原秦王府的宫人,称作陈妃,另一位是他从米脂老家带来的,虽然不通文墨,却貌若天仙,也知情识礼,说明李闯心里是想当个好皇帝的。”
  李信摆摆手道:“你当他不想寻欢作乐?他是无人可用,被逼的,别看他搞了个中央政府和六部衙门,但几乎所有的文臣都是投降的明朝官吏,他的老八队又大多目不识丁,文官都不是他自己人,牛金星与宋献策又没什么真本事,说句现实话,几个月前在襄阳投顺的已经算是老资格了。
  别说那些文臣未必同他一条心,就是李自成也不信任他们,偏偏他还急功近利,内部尚未靖清,就迫不及待的向北京进军,所以不得不当个劳碌命。”
  顾横波从旁赞道:“还是李公子目光长远,早在从洛阳出来,就注意人才的培养和选拨了,虽于短时间内占下了诺大地盘,却井井有条,丝毫不乱,李自成与李公子比起来,差的远呢。”
  这话说的是没问题,但是她忘了,李信身边还有高桂英与慧英,除了李信能讲李自成不好,别人总是有所顾忌,不会公然讲李自成的坏话,以免高桂英和慧英尴尬,可是顾横波不知道啊,光顾着讨李信欢心,对李信身边闯派势力的估计有所不足。
  果然,高桂英与慧英均是皱了皱眉。
  顾横波留意到了,暗道不妙。
  孙荻也看了眼顾横波,心想就让本姑娘教你中伤李自成的正确方式吧,随即就向李信问道:“李公子,李闯把李自成更名为李自晟,你说这名字改的好不好呀?”
  “他是自己找死!”
  李信冷笑道。
  “为何?”
  孙荻问道。
  李信解释道:“成本是好字,如心想是成,成就大业,可李闯也不知是听信了谁的馋言,生生搬个日压在头上,他以为他是大日如来?
  如来法力无边,脑后能托住太阳,他只是个凡夫俗子,何德何能,他的脑袋能顶住太阳吗?若不是明朝自己从内部烂掉,车厢峡他就该死翘翘,好不容易打下了关中,本应休养生息,可他的内部还没稳靖,就急于出兵北京。
  他在檄文中,号称出兵五十万,但我替他算了笔帐,他至多只能率二十来万人马前去,近半年来,李自成扩张的太厉害了,占领河南湖广,哪儿不需要兵?他兼并罗汝才部之后,本有几十万人马,是够用的,但分散开,就力量薄了,而且湖广河南的许多府州局势不稳,乡绅官宦左顾右盼,伺机而动。
  他的问题是,步子迈的太大扯着了蛋,我想李自成自己也明白,可是这半年来,他顺风顺水,军中有了骄躁之气,总以为拿下北京轻而易举,下面人建功立业心切,推动他不得不打北京。
  再说以往李自成四处流窜,不用发饷,现在他已经建了国,还能不发饷吗?但他得到的地方,要么赤地千里,要么人心不稳,从哪儿弄钱去征更多的兵?所以李自成的结局,只能是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高桂英和慧英没再表示不满,孙荻得意的瞥了眼顾横波,顾横波也是个聪明的姑娘,她明白了,原来在这个家里,只有李信能讲李自成的坏话啊,要想表达到李自成的轻蔑或不满,只能以发问的方式,通过李信的嘴说出来。
  “行了,李自成怎么样,不关我们的事,没几日就新年了,大家都准备准备吧。”
  红娘子也看出了问题所在,笑着打了圆场。
  其实说起来,别看柳如是诸女在人前风光,可她们除了寇白门,都没有家人,孤零零一个,因此红娘子好心,留在府里过年。
  “嗯!”
  几个女人感激的点了点头。
  ……
  南京的新年,一如往昔般热闹,老百姓没有感受到荡寇军入城带来的任何影响,甚至还因警察机构的设立,把刑侦权从府衙独立了出来,治安大有好转,老百姓纷纷称颂。
  西安也是颂声一片,官员士绅赶着给李自成拜年,甲申年大年初三清晨,李自成率领牛金星、宋献策、兵政府尚书喻上猷(原明朝监察御史)、顾君恩(除牛宋另一位受李自成器重的谋士)和西安降将,由李友、吴汝义、李双喜、李强等率领的数千精锐骑兵护卫,离开了西安。
  留守西安的文武大臣,由泽侯田见秀率领,相送灞桥,明朝的秦王和几个郡王被带在军中。
  顺军东征的先头部队,在去年十二月中旬就踏着坚冰渡过了黄河,主力兵分两路:一路由韩城和禹门之间的沙涡渡河,一路由韩城向蒲坂渡河,李自成从西安启程之时,陕西的明朝政权已经瓦解,士民开城献降,又有刘宗敏的飞奏不断传来,一路上势如破竹。
  在胜利的喜悦中,李自成行军迅速,向太原进发。
  顺军所经之处,恢复驿站,整顿驿卒,保障信息往来的通畅,李自成留在长安的文武群臣,不断得到顺军东征的捷音,心情振奋,市面上充满着胜利的喜悦。
  甚至已经有官员向田见秀提议,一旦李自成在北京举行登极大典,西安也要盛大庆祝,街道要搭起五彩牌坊,官绅军民庆贺三天。
  田见秀允之,朝野上下开始做起了准备。
  到二月十日,又有捷报传来,太原城已于四日前攻破,山西巡抚蔡茂德自缢身亡,晋王全家数百口被俘,文武群臣的士气振奋之极,都说:太原已破,下一步就是北京,果然是上天看顾,一出征全山西就落入了手中。
  少顷,紫禁城外的大街上,传来了锣鼓声与欢呼声,鞭炮也噼噼啪啪鸣响,声音愈来愈烈,震撼着整个西安城。
  也于这一日,李信率领已经改造完毕的八十艘女王船和百艘运输船,悄无声息的离开了南京,沿运河向济南进发。
  这八十艘船中,由福船改造而来的战舰仅有二十艘,其余是由体形更小的海沦船改造,排水量仅两百吨上下,只有两层甲板,除舰首舰尾各装一门117野战炮,侧舷只能安装093型轻炮,这也是没办法,军中的福船只有这么些。
  随行有凡纳莎和约翰,其余皮尔等人还留在南京,继续给李信当牛当马。
  步骑军则早于年前,就分批分次潜往临清,连同蒙古骑兵在内,合计有兵力近五万。


第二七八章 承畴见地

  (谢谢好友龙哥2628的月票~~)
  多尔衮不是皇帝,不具备大义名份,要想手握大权,收获人心,就只有立下盖世奇功,从甲申年后开始,每天都注视着关内的局势变化。
  满清的消息来源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与蒙古人做生意的晋商,随着蒙古被皇太极征服,晋商也改为向满洲人效命。
  二是派往北京的细作,以关外汉人为主,有家眷被挟为人质,不敢不效力,同时满清也不惜重赏,以挖掘到有用的消息。
  北京朝廷上的忙乱举措纷争,陕西流贼,乃至张献忠、李信的的重要活动,几乎每隔三两天就有消息密报兵部衙门,随即火速禀报睿亲王府。
  约在正月下旬,多尔衮连得探报,李自成已在西安建立了大顺朝,改元永昌,并从去年十二月底到今年正月初,陆续派遣了五十万人马从韩城附近渡黄河进入山西,所向无敌,声言要进犯北京,夺取明朝江山。
  这一消息来自于满城惊慌的北京,又有吴三桂驻守的宁远确证。
  宁远是明朝在山海关外的唯一孤城,因吴三桂的父母家人住在北京,吴三桂也与驻节永平的蓟辽总督王永吉常有密使往来,因此从宁远可以知道北京的重大消息。
  如今的沈阳,大小事务几乎由多尔衮一言而决,济尔哈朗虽有辅政之名,但他的经历决定了他的行为。
  济尔哈朗的父亲舒尔哈齐是努尔哈赤同母兄弟,战功卓著,因威胁到了努尔哈赤的地位,被剥夺兵权,不久后与两子被秘密处死,济尔哈朗因年幼,侥幸避过一劫。
  努尔哈赤禁止任何人议论此事,济尔哈朗也从小养成了一种谨慎畏祸的性格,只望保住亲王禄位,在功业上并无过多奢望,多尔衮看透了济尔哈朗性格上的弱点,拉他共同辅政,做自己的垫脚石。
  事实上济尔哈朗也是如此,面对多尔衮的进逼步步退让。
  他看出豪格迟早大祸临头,密嘱亲信不许与肃亲王府有任何来往,同时知道多尔衮身有暗疾,且忌恨者众,早晚有一天会被清算,所以对多尔衮也敬而远之。
  甚至他还在三院六部的一次会议上,当众宣布:嗣后各衙门办理事务,或有需要禀白我们两位辅政亲王的,都要先启禀睿亲王,档子书名,也应该先书睿亲王的名字,本王的名字写在后边,坐立朝班与行礼,睿亲王在我的上边,不可乱了规矩。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