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覆汉 (榴弹怕水)



“知道了。”李退之接受完命令以后面色如常,就在火把下对来人稍作询问。“不过前面是怎么了?”

“回禀李将军。”来人身为孙策亲卫,自然知道的多一些,而且李进、乐进二人乃是孙策直接点出来的可靠之人,便直接在马上正色相对,坦诚以告。“前方攻城受阻,乐将军与黄将军一起,居然也无可奈何,我家将军得知情形后已经让高将军(高干)绕行城北偷袭,又让张、曹(张超曹洪)两位将军立即向两面展开侦查,然后才让我至此……”

李退之当然想不到乐文谦上来便已经身死,但却也心下了然,明白这是内黄守备森严,然后孙策也嗅到了巨大的危险,所以才会一面加速尝试攻城,一面让各军稳住阵脚,查探军情。

传令卫士匆匆告辞,李进稍作沉吟,还是遵照军令下令退回河东,守住浮桥,并就地休息整备。

然而,可能是因为这处浮桥所在,乃是夜间仅有的两处全军皆知的要害地点,所以整个夜晚李进处的信使都接连不断……也可以说是坏消息接连不断。

高干攻城受挫!

张超派出的哨骑和斥候隔着清河发现了大股敌军的动静!

曹洪顺着内黄泽向北面挺进试探,然后便消息全无!

到了三更时分,随着孙策本部攻城失利退了下来,其人终于派贴身卫士带来了数个确切而又致命消息——乐进战死!城中至少有一万兵,准备万全,而营州牧程仲德居然就在城上!

到了四更时分,曹洪部和向更北试探高干部也纷纷传回消息,明确告知了在内黄城北面遭遇大股燕军的军情,并且二部已经很难脱战!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李进却一直坐在河畔一个小丘上不动,并没有丝毫反应。

直到五更时分,天色微亮,随着李进部自己的哨骑在上游亲眼看到太史慈的旗号,孙策也再度派人过来,坦陈告知了黄忠部和乐进残部已经有所动摇,虽然没有投降却也不再听从指挥的事实,这种情况,他不敢从城下轻易脱离,否则黄忠说不得便会带着乐进残部投降,曹洪、高干、张超三部也必死无疑……总而言之,有些东西终于是不用怀疑了。

燕军数倍于己,以逸待劳,张网以对,而本方大将战死,友军动摇……更要命的是,七军中足足有六军深入了以内黄城为核心的天然半封闭三角区域,疲敝、惊惶、夜幕、诱降、交战临敌等等等等之下,极难寻机突围。

这次突袭,根本就是一头扎入了燕军的包围网中!

这次突袭,拯救不了濒临崩溃的中原大局,只会加速南军的溃败!

选择权难得来到了李进手中,毕竟,对于前面的那些人而言,可能的确是进退不得,但对于迟迟没有过河的李进部而言,此时却是可进可退。

故此,李进部的那些军官,也就是济阴李氏那些多年相从李进的宗族兄弟们,此时纷纷聚拢到小丘之下,等待军令。

俄而,李退之睁开眼睛,站起身来,面无表情,直接拔刀出鞘,以刀指北,简明扼要:“今日之事,有进无退!全军渡河作战!”

————我是有进无退的分割线————

“臣松之案,周泰刚强不屈,乐进骁果显名,许褚勇猛壮烈,陈到英豪不堕,皆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可谓虎臣之风,其与张辽、成廉何差?惜乎所托非人,不识天命,一朝身死,徒扼腕尔!然以当世之论,虽不得功业,亦忠臣良将也!”——《典略》。燕。裴松之注 PS:大章还点利息,顺便感谢新盟主三杯猪,zwya两位,分别是第120盟和121萌……说起来,以前写影帝的时候,还真做过万订百盟的梦。

但是真做到了,又不珍惜了。



第二十九章 出不入兮往不反

李退之命令既下,便亲自下坡上马,向前渡河。

多年积威之下,其部自然无话可说,只是有样学样,各部军官自上到下默契先行而已。

话说,清晨虽然有云彩积重,注定了今日不是一个艳阳天,但却不能阻止根本的日出日落之势,所以天色愈发敞亮。而相对应的,渐渐明朗的天色之后则是渐渐明朗的局势,等到这个时候,即便是下层知机的士卒也都会从军官们毫不遮掩的态度中与亲眼所见的事实中有所判断……或者说,任何一个稍微有些判断力的基层军官或者战场老卒都能从一些眼见为实的事实中判断出此时的危局。

别的不说,内黄城驻扎了一万营州兵;数万辽东兵再不掩饰行踪,此时正沿着清河东岸急速向南进军之中;内黄西北方向通往邺城的缺口出出现燕军大部队,曹洪、高干部更是直接交手失利……这三件事情,是无论如何都遮掩不住的。

于是乎,当李进越过清河进入内黄三角区后,便开始大面积接触散兵游勇。对此,李进并未在意,也没有收拢和聚集的意思,只是奋力向北,尝试去汇合内黄城左近的南军主力而已。实际上,之前他和军官带头渡河,本身就是在鼓励一些实在是胆怯的部属直接逃离,只是他这支军队宗族气氛太强大,逃走的人不多罢了。

上午过半的时候,李进终于赶到了内黄城西侧的孙策主力所在,并在惊疲交加的孙策军中寻到了惊喜的孙策本人。

“李将军果然不负我!”

眼见着李进扔下部属,孤身入阵,孙伯符当然是大喜过望,最起码表面如此。

“事到如今,多说无益,在下想听一听乌程侯的打算。”李进扶刀向前,面色不变。

“我想了一下。”孙策也赶紧扬眉以对。“事到如今,只有一条路可走,那便是扔下内黄城,全军往西北继续直扑邺城……据我子廉叔叔那边所言,内黄西北的那个缺口处其实只有万人左右,还都是邺城与营州仓促拉起来的军兵,若诸军能团结一致,或许可以抢在太史慈包过来之前突破过去。”

李进看了看不远处内黄城头上的动静,方才扭头对着孙伯符微微一笑:“乌程侯这是信不过我?”

孙策当即低头失笑。

“在下懂得,七军来源纷杂,若进军顺利,自然团结一心,但如今一旦垂危,外加天下大局隐隐可见,自然各怀心思。”李进望着头顶东南面并不灼眼的太阳微微叹道。“这也是曹公当初为何准备亲自引兵突袭邺下的缘故了,因为他实在是害怕出现此时这个情形。”

“可燕公官渡盯得紧,我亚父来不了。”孙策哂笑一声,竟是承认了‘各怀心思’的说法。“而且,黄忠已然不听军令,各部也多有士卒逃散,此时还能如何呢?”

“情形愈是危急,孙将军便愈应该信一信身侧之人。”李进回过头来平静言道。“在下知道乌程侯心中所想……若此时来的是曹子廉将军,足下一定会托出心腹以对;若来的是高、张二位府君,足下虽然不一定全然信任,却也会即刻行动;唯独来的是燕公亲手所辟的旧部,所谓四姓家奴之人,却俨然要提防一二。”

“李将军。”孙策闻言扶刀以对,俨然也严肃了起来。“在下是信得过你本人的,因为我亚父信的过你!但是,你我心知肚明,今日一事哪里只是什么燕军早有埋伏这么简单?黄河南面,中原大局已经不足以支撑下去了,此时我们孤注一掷至此,不能成,便是全局败……这个时候,我固然相信足下是个可靠之人,可足下难道不需要为家族考虑吗?足下之前落得四姓家奴之论,不就是因为屡屡大局反覆之时总要为家族计吗?”

“不一样的!”李进几乎是当即正色回复道。“燕公宽仁念旧,又能长持法度,实胜曹袁二公许多……唯独此时,我李进反而可以不再顾忌身后,以洗旧名!须知,李某次次皆以家族计,却次次皆无奈为家族计,这一次自然要为自己任性一番。”

孙策微微一怔,又上下打量了一边身前昂然之态的李进,方才松开腰中扶着古锭刀之手,缓缓颔首:“若李将军如此说,倒显得在下有些小人之心了……其实不瞒李将军,在下是想逃的!毕竟以燕覆汉,是何等翻天覆地之事,便是燕公气候以成,也未必就能事事遂愿,反他的人也不会少的。而在下若能逃出生天,自然想南归江东,据大江再观望一二的。”

“我懂。”李进不以为意。“乌程侯虽然年轻,却是一方诸侯,野心自然是有的,而野心这种东西,一旦沾染上去,便绝无轻易罢休的可能……”

“其实,也有一点类似于足下为家族所累的样子,外加一点执念。”孙策忽然顾左右失笑。“不过是一条命罢了,难道还不许我心不服吗?!”

李进并不想在这个话题上多谈,却是在微微一顿后直接追问:“事态紧急,乌程侯到底是何打算?”

“我想趁着太史慈尚未合围,高顺尚未抵达,顺着黄泽南下,看看能不能错过两军,一路逃出包围。”孙策终于交了底。“看天色,今日下午或晚间必有大雨,若借天时,说不得还能有一分生机,但却不敢轻动……”

“是因为城内守军虎视眈眈吗?”

“然也,城中兵马万余,本就可畏,而且还有黄忠部立场不定……”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