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植之所以给予德川幕府这么优厚的和谈条件,是因为李植发现自己没法统治日本。李植占领大阪城一个半月,大阪城的日本居民依旧在外面逃亡。几乎没有一个日本百姓回到大阪的家中接受自己的统治。
据郑开达说,在大阪外围的城市到处都聚集着落魄的大阪难民。这些难民一边在外地艰难度日,一边流传着各种关于李植的谣言。这些难民说李植对日本人剖腹挖心,说李植生吃日本人的大腿肉,仿佛李植是一个未开化的野兽。
这些谣言让附近的日本居民更加敌视李植。
李植知道,这是因为日本人敌视侵略者,才自发的编造出这种谣言出来。这些谣言让李植明白,作为一个侵略者,自己是无法简单统治日本这个国家的。想要让日本人彻底臣服,恐怕要以绝对的优势兵力血洗日本。
但李植只有两万人,李植暂时不可能和日本整个民族对抗。
所以李植并不准备推翻德川幕府。德川幕府暮气沉沉,让他统治日本,日本只会一点点腐朽。如果让萨摩藩或者长州藩这样朝气蓬勃的军阀统治日本,恐怕要不了多长时间,日本就会成为一个强国。那样的话,说不定李植会被强大的日本扫地出门。
所以综合利弊,李植给予了德川家优厚的谈判条件。
然而德川幕府依旧陶醉在他们兵马数量的优势上,做着彻底驱逐李植的美梦。在德川家光的眼里,十二万大军包围大阪,李植就会立即投降。
德川幕府还没有适应李植的技术手段带来的战场革新。
李植站在天守阁最高层的阁台上,看着大阪城那一圈一圈的城垣和护城河,思考着怎么迎战德川幕府的十二万大军。
看了一会儿,李植看到一队衣着华丽绢质羽织的武士从城垣外走了过来,他们把佩刀交给了李植的亲卫,然后步入了大阪城的天守阁。
李植在天守阁迎来了自己的客人――岛津光久,毛利秀就,以及两个面孔陌生的新下属。
四人跪在李植的面前,两个新下属中一个满脸大胡子的武士突然泪流满面,匍匐在地上喊道:“长宗我部亲典叩见大明津国公大人,全赖津国公的兵马,我长宗我部氏又夺回了土佐的领地!”
长宗我部氏是日本战国时代一个强盛的诸侯,一度控制整个四国岛,在日本土佐国可谓是根深蒂固。但由于和德川幕府敌对,长宗我部家被剥夺了领地,在当地成为下级武士。
但是长宗我部家树大根深,当地的武士几乎全是长宗我部家的家臣。外来的藩主不敢消灭这个武士集团,只能和其共存,缓缓图之。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植在岛津光久的牵线联络下,派了两千兵马登陆土佐国,帮助当地的下级武士赶走了德川家任命的藩主,恢复了长宗我部家在当地的统治。
当地的下级武士欢欣鼓舞,很快就控制了当地,参加了李植的倒幕大军。于是李植又多出了四千日本兵马。
长宗我部亲典大声吼道:“长宗我部氏愿为津国公殿粉身碎骨!四千土佐兵马已经全部随我抵达大阪,现在驻扎在码头东面。”
李植点了点头,问道:“其他三家的兵马呢?”
坐在长宗我部亲典旁边的“新人”锅岛家家主大声说道:“锅岛家五千兵马已经等在港口,只要津国公的船队到达,就立即随船队开往大阪。”
“岛津家留下二千兵马守城,将以一万兵马支援津国公的大战!”
“毛利家将派七千兵马随津国公出战!”
------------
第五百七十五章 大军
第五百七十五章 大军
一月十五日,德川家的十二万大军抵达了大阪城外,从三个方向包围了大阪城。
德川家的武将似乎认为自己兵力占据绝对优势,根本没有考虑李植出城迎战的问题,上来就大咧咧地选择了围城。
十二万德川大军像是一片无边无际的海洋,聚集在大阪城的东面,南面和北面,只留下一个西面给城中的士兵“逃亡”。
毕竟只有留下一个缺口,城中的士兵们才会在士气低迷时候逃跑。如果四面全部围上,被包围的士兵就会死战了。
十二万人并不全是德川家的士兵,各地的藩镇士兵都有,不过现在他们都可以被称为幕府军。幕府的士兵们在背上插满了小旗子,上面纹着各式各样的家徽。远远望过去,视野内几万面各色小旗迎风飘扬,仿佛布满了整个大地,十分威风。
李植站在城垣上,用望远镜观察德川家的士兵和装备。
实际上日本的士兵并不全是常备兵,有相当部分都是半农半兵的农民。日本在丰臣政权时代曾实行过大规模的常备兵制度,但随着丰臣政权的结束,这种制度很快被征召兵制度打败。在倭国,乡野中的农民稍有战斗能力,就有受到征召成为士兵的可能。
德川幕府的亲藩大名和谱代大名占据了日本最富庶的土地,在雄厚的财政下,这些军阀养着许多半农半兵的“地侍”。由于日本战国时代的尚武风气还没有消退,这些士兵的装备甚至超过一般的明军。
李植用望远镜看过去,发现德川幕府的士兵大多穿着足轻具足。
这种具足是在日本战国时代发展出来的一种轻便盔甲。具足一般由胴、草褶和阵笠组成。绝大多数足轻具足都没有保护手臂和腿部以下部位的护甲,加之厚度较薄的原因,其重量也明显低于武士铠甲,大部分全套足轻具足的重量都在七、八斤左右。
在德川幕府时代,日本士兵的盔甲一般由大名统一制作,在征召农民兵参战后发给士兵。所以这些盔甲又被称为“御贷具足”。这些具足的正面往往纹着大名的家徽,和足轻背上的小旗一起构成敌我辨识物。
李植在观察岛津家等盟友的士兵后知道,这种具足的胸甲和头盔,也就是胴和阵笠往往都是铁质的,具备相当的防护力。虽然日本的军阀在火炮方面相当落后,但在盔甲方面却是有一定的优势的。
当然,这种薄薄的铁盔甲拦不住李植的米尼步枪。李植用岛津家的足轻具足试验过,米尼步枪在二百米距离上可以轻松击穿这些劣质铁片制作的铁甲。
幕府足轻手上武器比较统一,大多是长长的长枪。李植从盟友的足轻那里了解过,这些长枪的枪竿为复合构造,以橡木等木材为芯,外面包上竹片,也像弓那样涂漆防潮。不同大名家军队所用的长枪长度依武将的喜好而不同,通常是四米半左右。
实际上手持沉重长枪的足轻是无法快速冲阵的,这种古老的武器完全威胁不了李植。李植用望远镜在德川幕府的大军中观察,更关心的是倭国的铁炮。
日本的军队中,铁炮的装备比例十分高。在万历朝鲜战争中,日军的铁炮部队成为日军的主力部队,甚至有一名日本武将写信回国时候要求所有被派遣到朝鲜的士兵都要随身携带火绳枪,无需其它武器。
幕府大军中大概有三分之一的士兵手持铁炮。这个数量已经很惊人了,算下来十二万幕府军中便有四万火绳枪手。皇太极倾大清之力也才装备三万火绳枪手。而倭国幕府只出动一半的兵力攻打大阪,就有四万铁炮。
这些铁炮手的有效射程大概是一百米左右。
可以说,铁炮兵是日本最有特色的兵种,在战场上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德川幕府军中也有大炮,这些大炮被集中布置在大阪城的东面。李植一门一门地算了一下,发现幕府军中有五十四门大炮。这些大炮有十六门是小炮,大概是日本自制的“大筒”。还有三十八门是沉重的加农炮,估计都是从荷兰人手上买来的。
开战之前,德川幕府派出了一名高大的武士到大阪城下叫阵。
这名武士穿着华丽的武士大铠,骑马行到大阪城城垣五百步外,跳下了马。他步行走到大阪城城垣的一百步外,扯着嗓子用日语喊了一大通。
李植看了看身边的翻译。
那个翻译是郑开达的专用翻译,是个旅居日本的汉人。听到日本人的叫阵,这个翻译冷笑一声,说道:“国公爷,这个武士说了,如果现在城内的汉人开城投降,德川将军只杀国公爷一人,其余士兵可以安全回国。”
“随国公爷倒幕的三个藩镇,也只会减封,不会夺去全部领地。长宗我部家只需交出家主一人,余者都不追究。”
听到这个翻译的话,钟峰捂着肚子哈哈大笑,仿佛是听到一个最好笑的笑话。李老四和郑开成对视了一眼,脸上也满是滑稽,都觉得倭国的武士们有些搞不清楚状况。
李植一挥手:“开枪打死他!”
一百步已经超过日本铁炮的射程,这个武士本以为自己是站在安全的地方。但他不知道李植步枪的有效射距。
城墙上一把步枪枪口火光一闪,“啪”一声脆响传遍了整个战场。
这个喊话的武士铠甲的前胸部分冒出一朵血花出来,身子猛地往后一顿。武士用手捂着伤口处的血涌,睁大眼睛死死看着打死自己的步枪手,一点点失去力气,最终无力地倒在了冬日的泥土地上。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