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明末工程师 (米酿)



这种新式马桶大量生产后,将优先向范家庄的百姓出售。

范家庄的别墅下面都挖有化粪池,安装抽水马桶不需要改造下水道。李植给范家庄百姓给出了优惠价格:只要持范家庄居民的腰牌来购买抽水马桶,价格就低至二两。这个价格还包括安装费和水泥材料费,只要付了二两银子,预约个时间,施工队就会上门为居民装抽水马桶。

这基本上是成本价格,李植希望能用抽水马桶改善范家庄的卫生条件,也不指望这个新物事能为自己赚多少银子。

实际上,对于范家庄的居民来说,安装马桶不但可以消除厕所的恶臭,而且还能一下子让百姓们多出一间小房间出来――以前李植设计的范家庄小别墅里面有专门的一间澡堂。如今厕所装了抽水马桶后,厕所就不脏不臭了。百姓们可以在厕所里开辟一个洗澡的空间来,而空出来的澡房就可以做一个小房间。

花二两银子不但可以改善卫生条件,还能空出一间小房间,这是十分划算的买卖。原先的澡房可以用来摆放杂物,也可以作为儿童的卧室。

李植为桓立德安装马桶后,桓家立即摆脱了厕所的恶臭,还多出了一间房间。桓家所在的三横街百姓参观了桓家的新式马桶后,立即把其中的好处传播出去了。范家庄的百姓一个个争先到范家庄的抽水马桶店里交钱、预约。没过几天,整个范家庄的百姓几乎全部登记购买了。

天津其他地方的民宅则情况不同。天津的民宅大多没有建化粪池,要安装抽水马桶要临时挖化粪池,这工程量就大了。没有七、八两银子土木工程工钱,这抽水马桶是无法用上的。所以在天津卫城和其他府、县,抽水马桶还暂时没能流行起来。

但李植相信,随着范家庄百姓的示范作用,喜欢跟风新事物的明朝百姓,尤其是其中的富裕百姓,一定会渐渐装上抽水马桶的。

对于这种抽水马桶,李植也不准备保密了。这东西仿制起来太容易,除非整个大明有专利制度保护李植的知识产权,否则李植根本阻止不了仿造者。而且李植如今作为津国公气度也不比从前。李植希望外地的工匠早些把这种新式马桶学去,他希望大明百姓都用上这种抽水马桶,改善居住和卫生条件。

####

天子朱由检站在乾清宫新建的“洗手间”里,看着洗手间里装的李植进贡的抽水马桶,啧啧称奇。

乾清宫里的洗手间修得很大,很气派。

前些天李植派来天津匠人,在乾清宫后面挖了化粪池。化粪池挖好后被工匠们用水泥封起来了,只留了一个用汉白玉石板制作的烟囱排气。在乾清宫里,工匠们用水泥砌墙,安上抽水马桶做出了一个厕所。

按照李植的说法,这有抽水马桶的厕所干净卫生,该称为“洗手间”。朱由检猜测这是取出恭之后要洗手之意,所以把厕所雅称为洗手间。

乾清宫里本来是没有厕所的。天子使用的马桶叫做“官房”,有专门的太监保管,需要时则传“官房”,平时不放在寝宫中。比起李植的抽水马桶,原先使用的“官房”就显得不卫生,不方便了。

朱由检喜气洋洋地看着乾清宫里的洗手间,笑道:“以后朕就不用再使用令人尴尬的‘官房’了。”

朱由检找来一张废纸,揉成一团扔进了抽水马桶里。他一摁马桶水池上的按钮,就看见井水从水池里涌进马桶中,把纸团裹挟着冲走了。

朱由检笑道:“好,果然有用!有这样一间洗手间,朕的隐私之事不需要别人伺候,其中的尴尬一扫而空,当真是个好东西。”

王承恩眨了眨眼睛,问道:“圣上,这津国公怎么发明这么多新东西?他哪里学来的?便是鲁班再世,恐怕也比不上津国公的能工巧匠。”

朱由检抚须说道:“朕也不知道津国公为何能发明这么多新东西。不过朕知道,津国公是个忠心的。抽水马桶这样的好东西,干净卫生,李植第一个想到为朕安装,其忠心可鉴。”

王承恩拱手说道:“皇爷圣明。”

朱由检抚须说道:“让津国公的工匠不要走,朕就不和津国公客气了,让他给太子、定王、永王和悼王的宫殿也都装上洗手间。还有两位公主那里,都要装上洗手间!”
------------

第五百四十章 旱灾

山东的宁阳县鹤山乡,天空中乌云翻滚。鹤山乡的百姓一个个眼巴巴地看着天空中的乌云,期盼这些乌云能给鹤山乡带来一些雨水。

宁阳县已经三个月没有下雨了。

没有雨水,庄稼就活不成。光靠挑河水、挑井水去灌溉是救不活庄稼的。地里的稻禾因为缺水已经干黄一片。半个月内如果再不下雨,今年的庄稼就没有收成了。

没有收成,明年就没有饭吃,就要去逃荒。崇祯十四年山东便是一场大旱,当时山东几个县饿得人丁大减,甚至有人易子相食。没想到好不容易熬过了那场大旱,这才两年,宁阳县又是一场大旱。

这一次大旱一干就是三个月,旷日持久,这一次宁阳县要饿死多少人?

鹤山乡的农民刘见贵眼巴巴地看着天上的乌云,紧张得说不出话来。

现在刘见贵其实很疲惫,他昨天晚上挑水灌田忙了一宿,从大汶河挑水灌溉自己的田地。

大汶河也近乎干涸了,只有河床中的中间还有一点流水,看上去就像是一条小溪。从河堤爬到河床下面挑水十分不容易,刘见贵昨天行走时候就摔了一跤,倒下来时候在地上一擦,手臂上摔了好大一个口子。

然而即便这样辛苦,恐怕也只能缓解稻子的逐渐干枯。大汶河距离他的田地足足有三里路,他一次只能挑两桶水。来回走了二十趟,他勉强给十几亩稻子浇了浅浅一层水。想要获得温饱的收成,这样的灌溉是远远不够的。

刘见贵白天也不敢休息,稍微睡了一个时辰,他又爬起来准备去挑水。

刘见贵的庄稼还算是靠近大汶河,辛苦一些能够搞到水。那些远离河流的田地,又是怎样的情况?

村里有几个汉子喜欢去镇上听《山东日报》,刘见贵听他们说,整个山东都是大旱。不少地方的庄稼已经全部枯了。不仅有旱灾,青州和莱州还闹蝗灾,那些蝗虫铺天盖地,连干枯的庄稼都不放过。

刘见贵眼巴巴地看着天上的乌云,暗道只有老天降下一场雨水,才能救下山东的百姓了。

突然,隔壁黄家的二儿子跑了过来,跑到刘见贵的院子门口喊道:“刘见贵,快去龙王庙。何老爷摆出祭品求雨了!”

何老爷求雨了?

刘见贵听到这话喜出望外,丢下扁担大步跑到了河边的龙王庙外。到了那里一看,刘见贵发现已经有几百百姓聚在了那龙王庙外面。衣衫褴褛的农民们跪在地上,齐齐对着龙王庙里的神像磕头。

鹤山乡最大的地主何员外在龙王庙的神案上摆了一个猪头,鸡鸭祭品,正在给龙王上香。

刘见贵也走了进去,跪在了村民的后面。

何员外一边上香一边大声喊着:“李植祸乱山东摆弄舆论,触怒上苍,终于酿成大旱灾祸。然我等百姓都是赤子,绝非李贼党人。还请龙王体悯鹤山乡的百姓,显灵做法,降下一场瑞雨,让我鹤山乡的百姓来年免受饥荒之苦。”

刘见贵听到何员外的话愣了愣,暗道这大旱和津国公有什么关系?这何员外恨李植入骨,硬是把大旱扯到了津国公身上。

然而百姓们此时求雨心切,对出钱求雨的何员外十分尊敬,没有一个人出来反驳何员外。何员外在神案前念叨了一阵,跪地磕头,把三柱香插在了香炉里。

何员外刚刚擦好香,庙外就传来一片滚滚的雷声。

打雷了?要下雨了?

庙里的百姓激动起来,齐齐看向神案前面的何员外。何员外一个机灵,跪在了神案前大声喊道:“龙王有灵!若是龙王忿恨李贼,大可以降祸于天津。我山东的百姓绝非李贼党人,希望龙王降下甘霖,救活我一方百姓。”

何员外说完这话,就不停地朝龙王神像磕头。跪在龙王庙内外的百姓也跟着何员外,用力地朝神像磕头。

仿佛是对何员外的措辞十分失望,滚滚的雷声突然停了。

无论众人磕得多么虔诚,那雷声却再也没有响起。刘见贵抬头看了看天空,却看到乌云越来越淡,渐渐裂开。一束让人绝望的阳光刺破分散的乌云,落到了干涸的大地上。

刘见贵心中大大地沮丧,一下子无奈地趴在了地上。

今年没有收成,明年要饿死。

《山东日报》说了,河南今年也是大旱,南直隶收成也不好。就是出去逃荒,恐怕也是九死一生,说不得就要死在他乡。

那束阳光打破了许多百姓的幻想,百姓们绝望地看着青天,一个个张目结舌说不出话来。过了一会,就有人抱在一起嚎啕大哭起来。

刘见贵叹了口气,正要爬起来,却突然看到远处跑来一个慌张失措的年轻人。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