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场血战是朝中文官的设计,马科如何面对那些高唱红巾军歌慷慨战死的士卒?如何面对追随他十几年的家丁?他第一个不答应。
杨国柱一下子脸涨得血红,沉声说道:“津国公,此战我军险些大败,全靠将士血战才支撑到津国公突破中军。光某身上就中了四箭,差一点就着了鞑子的道死在这辽西。如果是本可以不战而胜的...”杨国柱沉吟片刻,狠狠说道:“设局者可杀!”
李植大声说道:“诸位,朝廷有银子,但天子不知道!太仆寺陈善道藏匿二百多万两马政银子不报,和户部李待问联手欺瞒圣上!这些银子,足够支撑十七万大军和东奴对峙三、四个月。若是这笔银子不被隐瞒,我大军可以不战而胜,轻松击溃国内崩溃慌张退军的鞑子!”
听到李植的话,众人想起锦州的血战,一下子竟没有人说话。
那一战,实在太凶险了。明军十七万大军,除了李植的正面战线,其他地方处处都处于下风。王朴和马科的兵马冲击鞑子的火铳兵,冲了六次溃了六次。只要再战几个时辰,恐怕明军就是大崩溃的下场。那些高唱战歌阵前死战的十七万将士,恐怕要在马匹众多的鞑子追杀中死伤大半,血流成河。
就是八个总兵,恐怕都有几个要当场战死。就算逃下来,事后也逃不脱兵败问罪的下场,说不好就要杀头问罪。
而这一切,本可以避免?竟是几个朝中匹夫的阴谋算计?
众人的性命,功名,荣辱,在文官手中竟被这样随意的摆弄。
众人在安静的大帐中坐着,渐渐一个个都是满脸的怒色。
王朴愤怒地一拍桌子,大声喊道:“无耻匹夫!居然敢欺瞒圣上设计我等,想害死我这十七万大军!”
唐通和白广恩闭着眼睛坐在椅子上,一声不吭,显然已经是气急。
王廷臣睁大双眼大声说道:“此战若败,社稷难保!如此奸臣,天子不杀?”
李植淡淡说道:“朝中百官汹汹,维护这些陷前线战士于死地的奸臣。尤其是内阁次辅吴甡和礼部尚书贺世寿参与其中,百般做保。天子不敢和百官对抗,让几个奸臣告老还乡了事。”
听到这话,几个总兵一个个怒目圆睁,样子都要杀人了。
十七万大兵的性命,差一点就断送在这几个贱人手上,竟就告老还乡了事?
这样的奸臣,朝中的文官居然还维护?
文贵武贱!文贵武贱!武夫的命就不是命?武夫拿命去保大明的江山,就换来这样的对待?
几个总兵像是几座火山,仿佛随时要爆发。
曹变蛟坐在椅子上想了好久,站起来说道:“津国公,如今文官不把武夫当人,拿十七万将士的性命当棋子摆弄,我等忍无可忍了。津国公你站出来牵个头,我等八个总兵合力助你,一定杀了这几个陷我们于死地的文官。”
王朴嗖一声站起来,大声喊道:“津国公,我们一个提督八个总兵和这些奸臣拼了!让天子也看看我们武夫的意志!知道十七万将士的性命也是命!”
场中几个总兵都齐齐看向李植,似乎等他一句话,就准备一起和这些文官拼了。
吴三桂坐在众人下首,却突然说道:“此事需从长计议。如今内阁次辅参与其中,文官集体支持,就连天子都不敢处罚,我等武臣能把这些奸臣怎么样?难道杀进京城清君侧?”吴三桂咬了咬牙,脸上有些发白,说道:“那可是谋逆!”
众人齐齐看向吴三桂。帐下士卒受到重创的马科眼睛里满是怒火,仿佛准备和吴三桂干一仗。
李植站了起来,说道:“若是众人一心,我等大可不必逾矩,就足以让文官们了解我们的实力。”
众人大喜过望,齐齐看向李植,王朴大声说道:“津国公你说吧,有什么好办法,我们跟你干了!”
李植一甩官袍,淡淡说道:“我等十五万大军逼向京城,兵临城下!谏杀参与此事的三十七名奸臣。”
------------
第四百八十四章 入伙
众人听到李植的话,都是眼睛一亮。
不需要把事情闹大,又让天子明白十五万大军的怒火,这是一个好办法。
此时已经是崇祯十五年,这年头,当兵的闹事不算什么。有时候大兵闹饷冲到城中烧杀劫掠一顿,朝廷都不了了之。十五万大胜归来的大军集兵京城,说起来心惊肉跳。但等大军一撤,事后说起来也没什么大罪。
陈兵京师,又没有攻城。凯旋的大军被文官陷害,义愤填膺到京城来请命,总不能说大胜而归的大军造反吧?
边军血战一场险些全军覆没,如今的诉求是斩杀差点毁掉江山社稷的奸臣,合情合理。
既然那么害怕这支大军,看到大军到京城请命就惊惶,为什么又要陷害这支大军?
就算这行为吓到了朝廷,但这是十五万大军群情激愤之下的义举,朝廷事后能罚谁?朝廷最多惩罚领头的李植,但李植是谁?津国公雄踞天津手握强兵,南征北战全靠他,天子都得礼让三分,朝廷能怎么罚他?
天大的事情,有带头的李植顶着。
既然带头李植不怕,八个总兵怕什么?所谓法不责众,如果朝廷不罚李植,反而事后找八个总兵中任何一人的茬,就是同时威胁其他七个总兵,能闹出大事情出来。
十七万大军被文官这样陷害,激愤之下到京城去请命,朝廷都要惩罚?不罚带头的李植,罚八个总兵,是欺负总兵们好说话吗?朝廷想逼反边军?
至于文官刁难,事后克扣总兵们粮饷的伎俩,总兵们此时暴怒之下,也不去想了。十七万大军援锦的关键时刻文官都敢把粮饷给完全掐断,逼总兵们上寡不敌众的战场,这已经是把事情做绝了。如果被这样断粮饷武官们都不反抗,文官们以后会更觉得武官软弱可欺,更加肆无忌惮。
相反,若是这次能团结一心把藏匿粮饷的三十七名奸臣杀了,以后武官的地位会大大提高,文官们克扣粮饷时候也会投鼠忌器。
当然,这是理想的考虑。兵谏逼宫,当然是有风险的。其实就算得不偿失,总兵们也是要干这件大事的。
说一千道一万,这次朝中奸臣实在太过分了。一腔报国热血却被人这样陷害,还是堂堂男儿吗?总兵们怒火中烧,就是有什么不良后果,此时也不去想了。
王朴第一个跳了出来,大声说道:“津国公的办法好!津国公愿意牵头为我十七万将士出头,是我大明武夫之福!我王朴第一个跟津国公干了!”
马科满肚子的火,大声喊道:“津国公说得好,不杀这几十个奸臣我马科就不姓马了,我马科干了!”
杨国柱吹了吹胡子,站起来说道:“杨某干了!”
曹变蛟拱手说道:“曹变蛟愿听津国公调遣!”
七个总兵义愤填膺,都表明了立场,最后只剩下坐在最下首的吴三桂。
吴三桂见八个人都看向自己,吞了口口水。他最后想了想,站起来拱手说道:“既然大家都干了,吴三桂也不能退让,也干了。这几十个文官,该杀!”
其他的总兵见状,哈哈大笑。
####
很快,朝中奸臣陷害援锦大军,藏匿粮饷陷大军于绝境的事情,就被总兵们传告给了十五万大军。
十五万将士义愤填膺,气冲霄汉。
听了军官们的话士卒们才明白,原来那些战死在清军阵前的袍泽,是朝中奸臣无耻阴谋的牺牲品。
原来将士们视死如归和鞑子血战,提着脑袋在阵前冲杀的艰难,是可以避免的,原本就不该发生。
原来朝中的奸臣,想让十七万将士战败。若不是众将士万众一心,唱着战歌在阵前冒死搏杀,险险赢下这场大战,恐怕十七万大军已经被清军铁骑追杀几十里,血流成河,有几个人能逃出生天?
恐怕大明的江山社稷,都要随这一战灰飞烟灭。
是可忍孰不可忍,十五万将士们都是和鞑子血战的好汉,哪个是怕死的?如果说将士们对天子们还有忠义之心,那对朝中玩弄权术的这些奸臣,将士们就只有一个杀字。
此时即便是让十五万将士攻入京城血洗朝堂,杀尽那些不把将士们当人看的文官们,大兵们都干了。李植说的陈兵京城之下,谏杀奸臣,对将士们来说已经是上位者的隐忍之策了。
蓟辽总督洪承畴和钦定监军张若麒还在军中,却发现自己二人已经完全控制不了局势了。八个总兵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已经完全听命于李植,完全把洪承畴架空了。如今李植指向哪里,十五万大兵就杀向哪里,绝对不会迟疑。
李植根本没有通知两个文官自己要做什么,八个总兵也没有告诉洪、张二人具体事情。一直到大军走到了山海关北面五十里,洪承畴的亲将才靠多方打听,弄明白了十五万大军准备做什么。
十五万大军定下了一条心,要兵临京师城下,谏杀朝中奸臣。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