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魏延的种子三国 (常欢欢)


  等日后远洋舰队打造完成以后,魏延就会派人前去波斯湾购买阿拉伯马,再派一支船队从苦叶岛上岸,绕过鲜卑人,深入鲜卑草原极北之地,向当地的丁零人购买正宗的蒙古马。
  当然现在条件不容许,便只能用一般的河曲马和一般的匈奴马来相互培育。
  从这一年开始,田畴在魏延的指示下,开始了优中选优的培育,最后得到的马匹兼具了河曲马和蒙古马的大部分优点,体质粗糙结实,体格较高,平均体高五丈左右,抗寒,持久力和适应力强,能持久耐劳,挽力强,因为是在并州太行山区培育的,便叫做太行马,这种马的较大缺陷就是冲击速度较慢,要等阿拉伯马的到来方才能将这个缺陷给改良掉。
  魏延也实现了对老朋友乌骓马的许诺,接连给它找了好几匹外形结实漂亮的马,让它享受,当然那些马算是千里挑一的好马,经过乌骓马这个种马的良好基因的影响,生下的小马驹虽然不如它们老子乌骓马那么神骏,也都是千里马。
  ……
  西汉开国时,一直受到北部匈奴的威胁,从汉高祖到汉武帝一直都在大兴马政。
  汉高祖时,丞相萧何作汉律九章,创加厩律,制定了有关养马的法律。汉文帝即位后,曾因养马费粮,一度限制马匹的发展,晁错发现后,马上建议“令民有车骑马者,复卒三人”,鼓励民间养马。汉文帝接受他的建议,下令用免役的办法促使民间养马,史称“马复令”,民间养马之风再兴。汉景帝在秦边郡牧马苑的基础上,“益造苑马以广用”,在边地六郡设置了三十六个马场,养了三十多万匹战马。有这么多战马,汉武帝才能大起骑兵,以骑兵破骑兵,在名将卫青、霍去病的统帅下,大破匈奴骑兵。
  怎奈到了东汉末年,朝廷**,马政荒废,那些为朝廷养马的边地六郡多不在朝廷治下,魏延想要重整汉武帝昔日的雄风,就必须要重新捡起马政,大兴马政。
  

第385章 【赛马博彩】
  魏延大兴马政,其实并不只是拿汉武帝做标杆,他还有一个更高的标杆,唐太宗李世民。
  唐朝在边地多置监牧,属太仆管理,监牧马五千以上为上监,三千为中监,以下为下监,置牧监使,对各监牧每年还要进行考课。自唐贞观至麟德四十年间,所养官马达七十余万匹,置八坊四十八监,占田地一千多顷,所以李唐初期才能够将不可一世的突厥打得落花流水。
  魏延大兴马政发展骑兵的动机,一是加快战争进程,早日统一大汉,进而一统欧亚大陆,最起码是亚洲陆地部分,二就是要对抗和击溃近些年骑在汉民族脖子上拉屎的那些游牧民族。
  魏延跟石韬、韩浩、田畴等人一番商议,决定把境内所有不便于开垦或开垦后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地方全部种上牧草,圈起来做牧场。
  很显然,这样圈起来的牧场都是小牧场,每个牧场的占地面积都不超过一千亩,放养的马匹都在五百到二千头之间,但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除非魏延把北方统一了,有足够强大的兵力,才能在雁门关内外逐步建立起能够放牧一万匹战马以上的大牧场。
  现在他只控制了部分平原地区,只能先搞小牧场。
  如此一来,在各地大概圈了一百座牧场,都在山脚、河边等地,大概能够放养十万匹战马,实际上,到这一年年底,从各个渠道采购、俘获的战马,只有三万匹战马可供培育,包括现役的两万战马。
  以这三万战马为基础,积极地进行择优选育,这些马匹每年的自然繁殖旅为百分之五十,成活率大概在百分之六十,每年马群大约自然增加百分之三十,如此算来,一年后将会有四万匹,五年后将有十万匹。
  而在此期间,魏延买来缴获所得战马有十万余匹,算上繁殖,估计会有二十万。
  如果算上战争消耗和自然死亡消耗掉三分之一的战马,五年后,魏延中央军至少也有二十万战马,因为骑兵比较难训练,若是魏延训练出十万骑兵,那基本上能够做到每个骑兵有两匹战马,接连换乘,一夜奔袭至少能达到四五百里,这样的机动力量可以扫荡大多数势力。
  为了防止敌对势力抢夺马匹,这些牧场都靠近兵营,附近还有一个屯田邬堡成掎角之势互相照应。
  至于那些牛、羊、犬一开始也养在牧场里,也采用优生优育的选育法,争取耕牛、奶牛、山羊、猎犬的品种越来越好。
  魏延从屯田兵团里抽调一万人,全部调拨给田畴,去牧场养马兼养牛羊狗。
  田畴从幽州招募一百多名养马师,作为各个牧场的总牧师,来培训那一万人如何养马。
  即便如此,魏延还是觉得马匹不够使用,所以他发文大兴马政,鼓励各个世家大族或寒庶地主都可以在他们的田地边缘种植牧草,既可以巩固水土,又可以放牧牛马。
  魏延还向全天下收购马匹,价格都在市价之上。
  许多寒庶地主都择山脚、河边等荒地种植苜蓿等牧草,饲养几十头或几百头马匹,能够培育出战马卖给军队,获利便会高于田租所得,如果能够培育出好马,获利便远高于田租,但如果培育不良,就只好低价卖给自耕农和官府做挽马之用,但所获取的利润也与田租持平。
  对于这些寒庶地主而言,养马不耗费田地,所用的牧场都是贫瘠土地,先期投资就是配种费,因为种马太贵,许多牧场主便去官方牧场配种,配种费虽高也比种马价格低多了。一旦培育成功,只要精心按照太仆丞下发的册子好好养殖,繁殖率很高,存活率也很高,他们可以高价聘请中高级牧师和兽医前去为他们指导。
  五年之后,魏延除了在官办牧场里有二十多万头战马,从民间的世家大族、寒庶地主处买来十万多头战马,尤其是寒庶地主处饲养的马匹多达七万多匹。
  这么多马,每年精细饲料耗费无数,是个无底洞,靠赋税和屯田所得去支撑,太过吃力。
  魏延便想起了后世某个自由贸易港里风靡全港的赌马,虽然经常有人传说谁赌马中了多少钱,但赚得更多的是官府。
  魏延吸收这个成功的经验,创立了赛马博彩制度,准备以马养马。
  先在宛城建立一所赛马场,完全按照某港的赛马场布置,阶梯形看台将占地一百亩的赛场围住,看台上可以容纳一万多人驻足观看,同时由赛马司的人员负责点开赌局。
  每天赛两场,赛前二刻钟,参赛马匹在赛场绕场踱圈,让赌客观看参赛马匹的竞技状态,然后赌客根据自己的判断涌向投注窗下注,一直持续到开赛前一刻钟。一倍赌注为十钱,也可以多倍下注。十匹马同场竞技,能够压中第一个或第二个到达终点的马匹,都可以赢得奖金。奖金额按投注总额而定,一旦冷门马夺冠,奖金就高,甚至有可能十文钱就能赢近百万钱,正是这种一夜暴富的诱惑力,使得很多百姓迷赌马迷到了痴恋的地步。
  其实大部分赌民到最后都是为了官军的马政做无私贡献,既费钱又费时间和精力,只有极少数人能一圆发财梦,但那极少数人的传奇足以刺激其他的民众疯狂地参与赌马。
  在赛马场开业第一天,魏延乘骑乌骓马,同典韦的青鬃马、徐晃的骅骝马,还有另外七名将领骑着名马,一起竞跑。天子、太后、卢植和其他王公大臣都赏面参加,场面异常火爆。
  魏延没有刻意地制造悬念,任由乌骓马发挥,轻而易举地,第一个跑到终点。
  开业第一天,让大多数居民都赢得了钱,太仆寺亏了,因为大部分居民都压了魏延的乌骓马,乌骓马不负众望,可以后的日子里,那些居民发现他们输多赢少,但他们已经沉浸在赛马场里那种疯狂的赌博气氛里了。
  此后,每逢赛马日,富豪巨贾、官宦人家、升斗市民,乃至五湖四海的各路过客都纷至沓来,一来感受马场上疯狂的气氛,二来试试自己的运气。
  田畴陆续在全国各地建起上百所赛马场。
  随着赛马博彩在全国各地的日益风靡,赛马博彩的收入也越来越高,等稳定下来以后,除了支付牧场和采买马匹之外,每年上缴国库高达数十亿钱。
  魏延还创立了一种新型的刺激的比赛,马球,既有急速冲撞,躲闪,又有快马冲刺,身体还需要配合做出各种动作,可以说集马术之大成,不仅兜售门票,并设立赌局。
  马球比赛迅速风靡天下,同魏延提倡的蹴鞠比赛一样,成为大汉子民最喜欢的两种运动。
  赌马和马球的兴盛,也刺激了民间的养马业,到了后来,只要能养得起马的都主动养马,他们或者想培育出好的赛马卖钱,因为一匹上好赛马价值数百万钱,或者想练习马术好去参加马球比赛。
  当然,魏延向鲜卑、匈奴、乌桓、羌胡等游牧民族购买战马用的最多的不是货币,也不是丝绸,更不是粮食,而是神仙丹,就是起源于张仲景的五石散。
  魏延用五石散不但从游牧民族换来他们最重要的战略物资-战马,还在不断毁灭他们的民族,他对于制作神仙丹毁灭游牧部落,心里没有半点愧疚,反而无比的自豪。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