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赵似的恳求
“十三弟,你退下吧!”
宋徽宗赵佶缓步走上前去,他知道这件事不处理好对于彼此都是心病,虽然他并不知情,不过从赵有恭的口中也猜到一二。在赵有恭看来,一切的罪魁祸首都是他自己,就连赵似的死都算在他头上。
如果真要算的话,的确与他有关,赵似假死隐身于暗处,的确是他的主意,这点并没有说错,以至于他们父子二人相隔十几年未曾见过。虽然赵佶知道赵似偷偷地看过,也不敢走得太近,只是担心自己的身份曝光,引来更多的麻烦,一直隐忍不发。
至于,另外一件事,赵佶原本不想解释,只因赵似与他在一起几十年,两个人是兄弟,又怎么会不知彼此的心呢!他猜想定然是明教余孽做的好事,一切只不过是局,后来的事情发展也超乎赵有恭的想象。
赵似瞥见赵佶走了过来,欲言又止,赵佶点点头,他才放心的退下去。赵佶是什么样的人,赵似比任何人都清楚,先不说二人之间的关系,就算是臣子赵佶也不会做出忘恩负义之事来,有些事情身不由己。
“有恭,朕可以告诉你,朕从未派人暗杀过你!”赵佶理直气壮地说道,“无论你信或是不信,一切只是他人的计策罢了。你的父王假死的确是朕的主意,朕不否认,只是你说的暗杀一事以及挖掘坟墓,的确是无中生有的事情。”
“朕可以告诉你的事情只有这些,要是朕真的想要处之而后快,不需要等十三弟死了在动手,亦可以在活得时候动手。至于,朕登基以来的作为也不需要告诉你知晓,有些事情你不知道更好!”
“无论你信或是不信,朕没做过的事情断然不会承认,若是做了绝对不会否认。即使十三弟死了,你依然是朕的侄儿,你是朕看着长大的,你的本领难道朕不知道吗?”
“何况十三弟根本就没有死,朕怎么会派大内侍卫暗杀于你?当初,你铸成大错,不得已之下是你的父王出面与周侗请罪。那件事到底孰对孰错,一切都已过去不必追究了,只是朕和你父王对你的关心从未改变过。”
“若非那件事影响甚大,朕才决定罢免你的官职,让你在府中闭门思过,足不出户,希望你能韬光养晦,日后为大宋效命,一直以来朕对你甚为看重。原本打算你入朝为官时,再将你之前的权力一并还给你,甚至与你父王说过,待你成长后继承你父王以前的官职。”
“只可惜,这一次你做得太过了,你可知宫廷政变影响深远,就算是朕都无法完全压下去。朕给了你多次机会,一直不愿意出手,就是希望你能幡然醒悟,回头是岸,你的所作所为让朕失望之极!”
赵有恭直愣愣的看着赵佶,见他没有任何动摇,气定神闲的模样,他心里相信了六七分。赵有恭知道赵似未死后,又听到赵佶的话,心里已经知道了那次暗杀只是一场戏,为得就是让他走上宫变这条路。
虽然他知道方正等人留在自己身边居心叵测,不过赵有恭从未将他们的身份联想到之前的刺杀行动上,以至于忽略了最重要的东西。接着,赵有恭转身看向了自己的父王,见他点点头,也就说明一切都不过是自己的误会。
当真是讽刺,要是知道自己的父王未死,赵有恭也不至于走上这条不归路,而这一切都被自己亲手断送了。若是他冷静下来好好地想想,那么事情就变得简单化,只不过那个时候遭遇暗杀,却又发现是大内侍卫,还是敏感之期,换做谁都会联想到是赵佶下得手,也怨不得他如此做。
只是赵有恭做得这一次太过火了,哪怕是杀人放火,只要事情闹得不大,赵佶都能有办法将事情镇压下去,保住他的名声。赵有恭这一次是率领大军公然侵入皇宫,发动政变,想要谋朝篡位,这个罪名是株连九族的。若不是赵有恭是赵家子孙,赵似又隐身于暗处,只怕赵似都难以幸免。
顿时,想通一切的赵有恭立即变得颓废了,直接倒地不起,空洞的眼神望着众人,他心里懊悔不已,只是事情已经做了就算是再后悔也晚了,有些事情已经发生无法挽回了。
赵似看着颓废,面如死灰的赵有恭,知道他心里后悔了,知子莫若父,就算十几年未见面,也清楚地知道赵有恭心里想的是什么。接着,他转身看见赵佶痛心疾首地模样,他也知道自己的皇兄迫不得已之下只得杀之。
赵似纠结不已,想了又想,双膝跪地恳求道:“皇兄,臣弟有一事相求!”
“朕知道你的请求,只是这件事已经没有转圜余地了,朕也不想却又不得不这样做!”宋徽宗没有任何惊讶,他已经猜到赵似恳求的事情是什么,无非是想要自己饶赵有恭一命,只是有些事情做了就要付出代价,谁也帮不了他,只得自己承担结果才行。
赵似仿佛一下子苍老了几十岁,鬓角泛白,泪流满面的恳求道:“皇兄,养不教父子过也!有恭以下犯上,谋朝篡位,又吞并朝廷银两,任何一条都死罪,只是他是臣弟独子,这些年疏于管教才走上歧途,忘皇兄网开一面,饶他不死,臣弟愿意替他一死!”
“父王!……”
“王叔!……”
赵有恭、赵构二人异口同声地喊道,赵有恭没想到最后自己的父王还是愿意以死替代自己的罪过;赵构则是惊讶不已,他能理解赵似心中的痛,只是犯了再大的过错,在赵似心中赵有恭还是他的儿子,只能期盼的看着自己父皇了。
赵佶红着眼睛,心痛道:“朕何尝想让有恭死,然而他这次做得太过火了!如果不是早有准备,只怕真的大宋岌岌可危,以他的能力根本就无法掌管朝政,那个时候大宋就真的大乱了!”
“任何事情朕都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唯有此事不允许!有恭也是朕看着长大的,他是什么样的性格朕能不清楚吗?一直以来,朕都视如己出,朕也想法外开恩,却又不得不这样做!”
“十三弟,你不要怨恨朕,朕也是身不由己,也有苦衷啊!……”
第二百五十二章 免死金牌
宋徽宗赵佶心里也不好受,赵有恭是他看着长大的。如今,他居然胆大妄为发动宫变,谋朝篡位,赵佶亲口宣布他的罪行,着实不好受。虎毒尚且不食子,更何况视他如同己出的赵佶。
身为一国之君,赵佶亦是身不由己。机会赵佶并不是没有给,只是赵有恭太自我,数次错过,赵佶已经无法继续坐视不理。若是身为皇上的他,放任谋朝篡位的赵有恭,只怕天下黎民百姓纷纷效仿。
若是真的这样,只怕赵佶无颜面对列祖列宗,宠溺也不可能放任自流,真的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即使昏庸无能,也不至于江山都不管不顾,那样只怕天下大乱了。
赵有恭死罪在所难免,在场的人心知肚明,赵有恭亦是欣然接受,没有任何的求饶,他自知死罪难免。男子汉大丈夫,顶天立地,敢做就要敢当,赵有恭只得俯首认罪。
赵构叹息一声,他知道事已至此说了再多都无用,谋朝篡位只杀赵有恭一人已经是莫大的宽容。若是真的论罪理应整个楚王府上下子嗣旁支等都要处斩,只是赵有恭尚未娶妻生子,故而只得斩杀他一人,赵似有功于朝廷,免除死罪,再说他在大宋国内早已死去,根本就无法判罪。
这件事必须要给那些枉死的百姓一个交代,赵有恭贪墨赈灾银两,以至于受灾百姓流离失所,间接引发百姓暴动,聚众起义,难逃干系。赵构心知肚明,赵似有功于朝廷,有功于社稷,却无法将功赎罪,无法抵消赵有恭犯下的罪行。
赵有恭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在大宋历史上他本是默默无闻的小角色,却不想手段颇多,雄才伟略,更是文武兼备,这样的人才要是用之正途,乃是大宋之幸,百姓之福。
赵构暗暗地叹息一声:“国法无情,不得已而为之!”
赵有恭等候赵佶的宣判,也做好充足的准备了,就在此时,赵似的声音传进众人的耳朵里,道:“且慢!”
众人皆是诧异地看着赵似,宋徽宗赵佶痛心道:“十三弟,事已至此你还想求饶吗?国法无情啊!”
“皇兄,您可曾记得赏赐臣弟一个物件?”赵似没有否认要救下赵有恭的心,从怀中取出一块纯金打造的令牌,直接上面清楚地显示‘免死’二字,他接着说道:“皇兄,臣弟愿意以此救下他一人。纵然他再怎么忤逆,亦是情有可原,还请皇兄饶他一命!”
赵佶紧锁眉头,目不转睛的看着赵似,沉声道:“你真的决定用此令牌?”
这块‘免死金牌’乃是赵佶亲自赏赐赵似,赵构亦是沉默了,只是因为这块令牌与他的母妃有关。当年赵似拼着自己的身体留下病根,差点死去的代价,愣是将他的母亲从生死边缘救了回来。
那个时候,赵似身受重伤,又耽搁了不少时日以至于身体一日不如一日,赵佶有感于赵似为大宋所做的一切,特赐予他一面‘免死金牌’,又被称之为‘丹书铁券’。
在大宋国内只有郑王柴氏等寥寥数人拥有‘丹书铁券’,而宋太祖时期只有柴氏一人独有,就连宰相赵普等人都未曾得到封赏。虽然这面‘免死金牌’较小,没有‘丹书铁券’的大,不过‘免死金牌’的性质比之要大很多。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