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唐朝发明家 (阿活)



“哦?难道苏我氏愿意看到这结果?”王浩然质疑道,同根之说若是成立了,其对倭国所存在的风险,苏我氏肯定是能察觉到,可他们又为何愿意冒这个险呢?

犬上御田锹知道王浩然的疑虑,暗叹这小子想得竟然如此通透。其实他和福田家族的人也有顾虑,但是他们都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就算他们借助大唐推翻了苏我氏之后不得已归附大唐,可大唐与倭国相距甚远,大唐就算想插手倭国的事务也是鞭长莫及,福田家族依旧是倭国最高的统治者,想必苏我氏也是这么个打算。

犬上御田锹觉得很有必要在大唐这边多黑一下苏我氏,免得大唐转而支持苏我氏了,于是解释道:“小少爷有所不知,苏我氏原本就失了民心,这些年倭国又连连几年没个好收成,如今国内时叛乱愈演愈烈,苏我氏内部的争执也越大了。而今苏我氏唯一出路就是与大唐交好,希望大唐能拨付一些粮食过去以平民怨。然而他们并没能意识到这只是他们的垂死挣扎而已,失民心者失天下,这又岂是用一时的粮食救济所能改变的。”

“这么说来,你们这次来,除了是带人来学习,还要跟朝廷借粮喽?”王浩然问道。

“舒明天皇下的旨意正是如此。”

“那荣一郎君跟着来大唐又是为何?”其实王浩然大概也能猜到这福田荣一郎的来意,肯定是为推翻苏我氏的目的而来,不然犬上御田锹也不会在他面前肆无忌惮的诋毁苏我氏。

犬上御田锹压低声音道:“大和当今天皇无能,苏我氏更是惹得民怨沸腾,小少爷之前不是说找个德高望重的人也能取而代之吗?而福田家族正好颇有民望,与大唐也是有些渊源……”

犬上御田锹的话虽未说尽,但所表达的意思却已经很清楚了,看来王浩然之前所猜想的犬上御田锹的幕后指使者正是这福田家族啊!

“那你们觉得借粮一事得怎么解决?”王浩然问道。

“这……不知小少爷以为如何?”犬上御田锹尴尬道。他们并不希望苏我氏能借到粮食,这样的话,苏我氏所面临的国内压力将会越来越大。但是他们又不得不为此努力争取,若是有所懈怠,必然会被倭国百姓所诟病,将来不利于起兵反抗苏我氏,左右为难,故而向王浩然求计。

王浩然沉思许久才悠悠道:“虽然如今大唐富庶,但当今百姓亦对前些年忍饥挨饿的之苦仍历历在目,不能忘怀。况且倭国与大唐交流甚少,就算陛下愿意借粮,怕是大唐百姓也会对陛下把珍贵的粮食借给不相干的外邦一事有所指责。我们陛下常言,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违背大唐百姓意愿的事,陛下定然是不会做的。但若大唐百姓都知道并承认倭国子民与大唐子民是同根的话,我想,以大唐百姓的朴实善良,定然会同意向倭国同胞伸出援手的,这样一来,陛下也会顺应民心,同意借粮一事。”

犬上御田锹等人听完大喜,这小少爷所说的,看起来像是为他们分析情况,其实是在手把手的教他们如何在舒明天皇、苏我氏面前交差啊!若是借粮一事照着这么走的话,将来借到粮食,功劳却不能算在苏我氏头上,因为一开始大唐并没有同意借粮,而是后来看在倭国是大唐同根子民的份上才答应的。倭国百姓要感激的话,也是感激大唐,而福田家族因为是汉人后裔,也能沾点光,收揽民心!而且,苏我氏为了能借到粮食,定然会加大力度寻找倭国与大唐同根的证据,而福田家族则可以徐福后人的身份坐收渔翁之利,只要倭国想与大唐交好,就缺不了福田家族的存在。福田家族将在无论是苏我氏还是倭国百姓眼中就有着不可替代的份量。
------------

第179章 倭国四成汉人后裔

当然,王浩然一举多得的办法的实质不好在台面上直说,荣一郎拿出一个小盒子打开来,里面是个拳头大的珠子,感激道:“小少爷为倭国与大唐的友好劳心劳力,我福田家族感激不尽,这是一颗夜明珠,权当是福田家族对小少爷的一番小小心意,还望小少爷笑纳。”

王浩然在后世虽然听说过夜明珠,但从未见过。虽说拿人家手短,可他自己是出力在前,收点好处也不为过,于是也就没推辞,客气的接了过来把玩一番。

药师惠日虽然知道借粮一事大体该怎么做,但细节却有些拿捏不准,问道:“小少爷,那我等到京城面见陛下后又该怎么说才妥当?”

“你们的来意就跟陛下直说便是。”

“可万一陛下一口就答应了怎么办?”

“这你们放心,我自会上书给陛下。”

药师惠日尴尬的笑了笑,觉得自己多此一问了。

随后他们又讨论了下倭国学生的问题,最终决定留下十来个学生学习建筑、水泥、砖头等工艺。当然,机械设备方面的技术王浩然还是不愿意外传的。

犬上御田锹等人在中城又待了两天,等留下来的学生安顿好后就又启程赶往长安了。也就过了半个月的样子,福田荣一郎就回到了中城向王浩然辞行,他得先行回去复命。与之随行的除了倭国的护卫,还有大唐的朝廷官员及护卫,他们将常驻倭国,处理两地交流适宜,免得传一句话就得花费来回几个月的时间。同时他们还可以得到倭国情形的一手资料,以供大唐对倭国决策之用。这些,其实都是王浩然向李世民提议的。

大唐官员到了倭国后,受到了隆重的接待,舒明天皇更是亲往口岸迎接大唐使者。倭国为大唐使者购置了一座大院作为生活与办公的场所,类似与后世的大使馆。

当然,大唐使者到了倭国总得扬扬国威吧?他们带去的丝绸、棉质布料、自行车、摆钟等极具代表性的物品让倭国百姓啧啧称奇,比起之前只在口头上所说的认知,这些东西让他们更直观的感受到大唐的繁荣昌盛。

苏我氏收到福田荣一郎的回报后,心中有些窝火,送去大唐的无数珍宝,换来的也就一艘船的大米,这还是大唐皇帝看在福田家族是徐福后裔的份上才给的!但这又能怎样呢?强大的大唐可不是倭国惹得起的,更何况倭国派这么多人去大唐学习,大唐皇帝都没说什么,那些珍宝就权当是学费吧。

至于福田荣一郎的汇报,苏我氏亦从大唐使者那得到印证,看来想借到粮食也还得费些时日,可以说是远水救不了近火,但考虑到以后倭国会有其它问题需要大唐的支援,所以拉近与大唐的关系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于是舒明天皇除了从官方承认福田家族是徐福后代之外,还命福田荣一郎主持考察工作,寻找徐福及与其一同东渡之人的后裔,还特意交代福田荣一郎考察之时无需太过严谨。此外,舒明天皇还出台了对汉人后裔的税务减免政策。以福田荣一郎的积极性和这政令,结果可想而知,倭国很快就掀起了翻族谱的热潮。

福田荣一郎在全国各地都安置有登记点,第一个月情况倒还好,登记了的汉人后裔也就不到倭国总人口的一成。不过福田荣一郎察觉到后面几天登记的人口数量是成倍的翻上去的,能预测到往后会有更多的人前来登记,到时数量一旦触碰到苏我氏的底线,苏我氏必然会出手制止。福田荣一郎为了尽量登记得多一些,便提前向舒明天皇汇报情况。

舒明天皇这个傀儡对此倒没什么感觉,苏我氏的大头目苏我虾夷却有些不满意了,虽说他也能预测到往后会有更多的人自称是汉人后裔,带着假族谱登记,但又能多多少少?怕是三成都不到吧?苏我氏觉得理想的状态是近四成的样子为佳,但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这基本是不可能的了,于是对福田荣一郎说了一句话:多多益善。

福田荣一郎心中暗喜,他可不管苏我氏的人怎么想的,在他的认知里,汉人后裔与本地人的区分其实就是福田家族与苏我家族双方阵营的区分,若是汉人后裔占了倭国过半的人口总量的话,那有大唐支持的福田家族想取代皇室就可以说是胜卷在握了。

福田荣一郎向舒明天皇汇报完回去后,便让各地成立走访登记小组,这样一来,苏我氏派遣跟进登记情况的人只能了解到定点登记处的情况,而走访登记的情况却没那么容易了解到。

又过了将近两个月,舒明天皇把福田荣一郎召来了解登记情况。苏我虾夷一听福田荣一郎禀报说已经登记有六成了,惊得都差点跳了起来,他没想到这福田荣一郎这么敢做,自己也就说了句多多益善,他就敢搞出六成汉人出来!若是这样的话,那这个国度究竟是大和还是大唐啊?

福田荣一郎被苏我虾夷训得一脸懵呆,当然这是他装出来的,他就只认定是苏我虾夷说的是多多益善的。苏我虾夷也不好对福田荣一郎过多追究,一来福田荣一郎算是照自己的吩咐做的,二来,这福田家族在大和也是个实力雄厚的家族,万一福田家族倒戈相向,苏我氏就更头大了。况且事已至此,再怎么指责也无济于事了,还不如留点精力商量怎么补救呢。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