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宋王侯 (九孔)


叶尘深深的看了一眼马韬,后者在叶尘目光之下,忍不住心头一颤,只是低着哪敢看叶尘一眼。
叶尘忽然笑道:“其实朕让韩熙载设立善人榜,并不只是次小朝会所说的那几个目的。嗯…………韩熙载也来了,朕刚好给你说二人通个气,心有个数。”
话音刚落,便有太监进来说右相韩熙载大人求见。叶尘让人传召进宫。
韩熙载进来一看马韬也在,再一看皇帝陛下手拿着一份,不由心暗骂一声马韬老贼。
一番行礼、平身之后。韩熙载便说道:“陛下,臣以为报纸办得很好。臣等平时忙于政事,难知民间疾苦。这报纸能将民间之事一一写来,还有这些叫什么‘广告’的,有酒店的酒的价格,某店粮食的价格等等,臣读了这些,知道民间是什么情况了。这一两版,向百姓介绍朝廷政令,亦略有嫌疑,然而也是教化百姓之意………”
叶尘见韩熙载滔滔不绝说来,倒似马韬更维护这次的报纸了。不过,叶尘如今已经熟悉韩熙载的习惯,知道这些话必定是为了后面所言做铺垫,便微微笑着静待下。马韬在一边听着韩熙载夸赞自己主办的报纸,心却是有些惊疑不定。
果然,一番赞扬之后,韩熙载又紧接着说道:“然,报纸这个物什,说白了一方面是为百姓说话的,另一方面则是为朝廷说话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使下情达,情下达,而使奸吏不能从欺瞒下。所谓‘不能一手掩尽天下人耳目’,报纸便是民间之耳目。但是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
叶尘点了点头,说道:“卿说得有理。且说说这弊又在何处?”
韩熙载继续说道:“回陛下,这报纸的弊端,其一,是免不了议论朝政,有时免不了要损害朝廷的威信;其二,这报纸说的话,未必一定可信,难免没有激愤之辞,不实之语;其三,报纸未必不会被奸人所利用。而报纸流传极广极快,有这些弊端,是隐患。”
叶尘已经隐隐猜到韩熙载的意思,不禁问道:“可有良法绝其弊,留其利?”
韩熙载自然要顺着话头说话的:“臣有一个方法,不知道是不是可行,请陛下圣裁。”
叶尘道:“爱卿但说无妨。”
韩熙载说道:“陛下,臣以为,报纸虽近古以来没有听说过,但说到底,也是民意,也是清议,防民之口,终非明君智者所为。所以,陛下欲除其弊而留其利,实是英明。而要除其弊,其要点莫过于预防。”
“而预防之策,其一,是立法,臣以为可以制订,什么事情不可以说,什么事情不可乱说,都要规定得一清二楚,违者则有各种惩罚。而其要点,则是既不过于烦苛,又不可以过于简略,养成民间士风气节,凡读书人皆能以天下为己任,是最要紧的。其二,则是报纸不能只有一家,只有一家,容易被人控制,受人利用,有人挟清议来要挟朝廷,也不可不防。但也不能行之开明,任由鼓励天下士民兴办报馆,从而将之利器被我祥符国之敌所利用。但朝廷可以自己再开办第二份报纸,一方面两家报纸有个竞争,从而更多的教化天下百姓,另一方面可使两家报纸互相制衡。”
叶尘不禁感叹韩熙载不愧是宰相之才,不管目的是什么,但作为一个这个时代的古人一眼能够看透报纸,言提到‘管制报纸,又要制衡报纸’,所言也的确有理,这不是寻常人所能够做到的。
叶尘发自内心的说道:“韩相公目光如炬,所看真是长远,所言也的确是良策。”
韩熙载紧接着话题,立刻说道:“臣请陛下准许右相衙再开办一份报纸,臣不但不要任何经费,而且每年所赚之钱财以臣估计也不会少于五十万两银子,全部充于户部国库。”
马韬这时终于明白了韩熙载的目的,不由一急,说道:“陛下,韩大人所言绝对不可行。”
韩熙载立刻开口反驳道:“马大人难道只容许自己开办报纸,不想别人…………。”
…………
…………
一炷香之后,韩熙载和马韬出了政务殿,前者一脸打了胜仗的高兴模样,后者一脸阴沉之色。两人在叶尘面前一番争论,最后叶尘同意了韩熙载的的请求,允许右相府也办一份报纸,并起名为。
马韬明白,韩熙载处心积虑办报绝非为了促进加大教化百姓的力度与新闻监督,而是明显的要和他打对台,拥有属于自己的舆论权。
既然是右相府衙主办,从一开始,注定它是一份全国性的报纸,其影响绝对不会要低。
九月二十五日,晴,创刊,首发两万份,其由驿亭送往全国各州、县、寨官员的报纸占五千份,夏京城卖掉一万五千份,超过第一次刊发。
两家报纸分别是左相衙和右相衙主办,注定了影响力和相仿,模仿的体例,两家都具有官方喉舌的意义。因此对报纸的控制权,会牵动许多人敏感的神经,引来左右相府的争夺,稍有见识之人都不会感到意外。
…………
…………
三更深夜打着瞌睡送,只求捧场和月票、红票——————————
 

第七百八十二章 水力印刷机
 
  工夫不负有心人,或者说劳动人民的智慧还真是无穷的,两个月的时间过去,玻璃虽然还没有研制出来,但活字印刷机的研制却取得了重大突破————居然捣鼓出一架水力印刷机和一架手摇铸字机。
  叶尘得到贾宪的禀报之后,不由感慨道:“老百姓的眼睛或许不是雪亮的,但他们的智慧绝对不可小覤,嗯………难怪原本历史上宋代有那么多了不起的发明。”
  再也没什么比这种新式印刷机的发明更让祥符国上下文官激动的了,做为文官,或者说一个读书人,他们很明白先进的印刷术对人类文教事业的发展和对国家民智的开启来说意味着什么…………
  叶尘同样激动,因为他知道以这个时代中国已经达到的文明程度,这种印刷术一旦普及,必然会使民智大开,而且只要能够维持一两百年的和平,民智大开的中国将会有完全不一样的基础。远远将世界上同期的其它名族的文明超过,并非是什么很难的事情。
  叶尘大喜之下,直接下旨给印刷机和铸字机的主要发明者毛仁涛和于建东赐予从七品官职,并让他们直接负责户部下一步要开办的印书坊一切事务。两个人由从事‘贱业’的寻常百姓一步登天,变成皇帝陛下面前炙手可热的官员,这事情当天同时在和上刊登,官员和文人固然因为印刷机和铸字机而激动兴奋,但是寻常小百姓却是因为毛仁涛和于建东一步登天之事而生出了一些从未有过的想法。
  …………
  …………
  政务殿,大朝会上,气氛有些怪异。
  名为‘夏京印书馆’的印书馆在今年的秋末开张了。直接的结果便是大量的印书坊几乎破产,因为夏京印书馆的书大批量印刷,成本低质量好,价格又相当的低廉,甚至任何一个人,只要他想读书,就买得起书。
  这样的情况使得祥符国在短短一两个月的时间便有了文风盛况,使得各种书籍的销量增加数十倍不止,而其利润更属可观。仅仅一个多月时间,印书馆扩张的速度惊人之极,在各州都先后开了分局。光是雇用的印书工便有数千,几乎垄断了祥符国境内所有的印书业。
  夏京印书馆的业务也开始全面扩张,不仅仅是经史子集、诗词曲赋、蒙学读物,在叶尘偶尔指点下特意请人把坊间评书、传记、话本等整理成小册子出版,结果果然颇爱欢迎,销量颇大。另一方面,在叶尘的指示下,对于祥符学院、、、等课本更是不计成本,不遗余力大肆刊印,书籍的价格很便宜,一般十几文钱就可以买到一本。
  此时,大朝会上讨论的便是这种明显带有垄断目的的商业行为合不合适。
  “陛下,‘夏京印书馆’是户部所属,如今让几乎所有的印书馆关门停业,这是与民争利啊!臣以为应该规定一些书籍让夏京印书馆不要刊印,给所有印书馆一条活路。”
  “马大人此言差矣,马大人只看到了逐利的商人因此而少赚了钱,难道就没有看见穷苦的读书人因为买得起想而高兴。何况就算让所有印书馆关门停业又如何?陛下,以臣之见,应该效仿盐司,设立书司,直接规定百姓不可印书,以后我祥符国印书之事全部由朝廷所做,这样一来,百姓都能够以很便宜的价钱买到书籍,国库因此也能够每年获得百万两银子。 何乐而不为。”贾宪略有些激动的说道。如今祥符国官员大体分为三类,最得叶尘信任的自然是李君浩、白沧海、胡三光、贾宪、喻文等早期一直跟着叶尘,如今又执掌关键部位的近臣。另外两类便是以马文韬和韩熙载各自为首的南唐派系和本地西北派系。说起来官品、职位要属马文韬和韩熙载最高,但如贾宪这样的天子近臣,虽然顶头上司是马文韬和韩熙载,说起事来,可是一点都不给两人面子。
  马文韬一声冷哼还想说什么,叶尘挥手将其打断,说道:“好了,这件事情朕自有定义。中书省通过和刊登出去,朝廷愿以五万两银子一台的价格将印刷机和铸字机卖出去。”
  满朝文武闻言,顿时一怔,贾宪上前一步便要说什么,叶尘说道:“印刷机和铸字机虽然发明制造不易,但是想要仿造并不难。不管户部如何保密,要想占领全国印书行业必然要开办很多的印书坊,这要雇佣数千,乃至上万的工人,这些人避免不了要接触印刷机和铸字机,然后将一些关于这两个机器的结构、运行之法泄露出去,百姓之中也定会有商人迟早仿造而出。与其这样,让所有的印书行业商人暗中咒骂朝廷不给他们活路,还不如除了自己开办一些印书馆之外,出售印刷机和铸字机来赚钱。最主要的是这样一来,市场上便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印刷机和铸字机也自然会随之很快的更新换代。户部若想始终掌握印书行业最大一块肥肉,便要始终让自己的印刷机和铸字机处于最先进的位置。最主要的是,这样一来,便会让书籍更加便宜,穷苦百姓人人都可买得起书,人人都读得起书,数年下来,我祥符国百姓识字人口必然会大增,民智也随之大开,这种好处却不是每年数百万两银子所能相比的。”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