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回到三国去捣乱 (江堰有虞)



不过刘协却不知,正是因为曹操进爵魏王,所以荀罡抓住了机会。他知道曹操必然要更大的战绩,才能让自己魏王的爵位更有名望。于是荀罡上表曹操,说此刻征吴时机已到,因当即刻南下荆州,攻打孙策!

曹操在中原屯田良久,兵精粮足,手下士气极高,正是攻打孙策的时机。于是曹操听从了荀罡的表文,令建安十一年年秋南下荆州,再积蓄半年钱粮。

但这一切,都是荀罡的计策。

此次南征孙策,是荀罡计划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他忍气吞声十几年,等的就是这一天!如果此次事件对应的是赤壁之战,那凭借江东的兵马,必然能够大败曹操!

但大败曹操还不够,荀罡要的是杀害曹操!

无论曹操的爵位是魏公魏王,亦或是许侯,早在十几年前,荀罡就准备好了这一步。而他靠近曹丕、曹冲等曹家的子嗣,目的就是为了等曹操薨后,分化他们的实力!

当曹操那边已经安置妥当后,荀罡暗中观察,又写了几封密信。而这几封密信,便是荀罡手段最主要的一环。离间曹操子嗣的关系,虽然因为身在名贵家,曹操的子嗣本来就互相猜忌,但远远达不到势同水火的地步。荀罡的这一步,要的就是彻底分化曹家子嗣的关系。

理所应当对,第一封书信是送给于洛阳屯扎,时为五官中郎将的曹丕。荀罡在密信中的大致意思,就是曹操现在是魏公了,世子理应与主一同入王都才是,但曹丕为什么依旧在洛阳驻扎,而随曹操入京的却是曹冲?

荀罡与曹丕年岁相差不多,虽是曹丕的前辈,但二人的关系在曹丕的心中却是相互为兄弟。正是因为如此,曹操称王,迫切的需要立太子;曹丕一直想把荀罡拉在自己身边,所以这封信的到来,可以说是荀罡的意思,同时也是曹丕的意思。

果然,这封信寄出去后,曹丕果然心存忌惮。要知道所有人都知道曹操喜欢曹冲,对于曹丕这个嫡长子反倒是捡来的一般。按理来说,曹操现在为魏王,世子理应被接到京都,但曹丕依旧在洛阳为官,这说明什么?

说明曹操有意边缘化曹丕,趁此机会立曹冲为世子。

与荀罡相知多年,被荀罡培养的早就开始恋权的曹丕,决然不会允许如此事情的存在。他虽然畏惧曹操,但还是瞒着曹操开始巩固自己的势力,招兵买马。

荀罡又写信给平原侯曹植,说曹植才高八斗,曹操最是喜欢,如今领着曹冲入京,却唯独没有召嫡长子入京,这是在给曹植机会啊!若曹植不趁此机会打压曹丕,那就等于将世子之位拱手让人!

在曹植幕僚杨修、丁仪等人的撺掇下,曹植终于是狠下心来,有意与曹丕争夺世子之位。若将来曹丕发难,曹植必然不会善罢甘休。

处理完这两件事情后,荀罡又给在并州驻扎的曹彰写了一封密信。其实曹家这四兄弟,曹彰与荀罡的交情最浅。因为荀罡知道,曹彰最多算是将才,对于争夺世子没有任何的奢望。但到了这一刻,荀罡依旧想要尽自己所能,拉拢一个无意争夺世子的人。

荀罡给曹彰的信件意思很明确,那就是曹操没有给任何子嗣军权,唯独只有你有着军权,这说明什么?说明你爹对你足够信任!为什么信任你?是因为他所有儿子里只有你带兵打仗最强!所以世子之位,曹彰当之无愧。

这本是虚假的奉承话,但曹彰只知兵道,不识权谋,这种马屁话恰恰符合曹彰的胃口。曹彰见荀罡如此支持自己,竟是有些不好意思了。虽然没有回话,但也是将此事暗暗记下了。

最后,荀罡又写了一封信给曹操本人,说曹冲与自己有师生之谊,而曹冲如今为世子,自己难以相见,希望曹操南征之时能够带上曹冲,与自己相见。一面还可以打磨曹冲的能力。

荀罡的这封信处处都是心机。首先便是认曹冲为世子,因为荀罡将自己所有的治世才能都交给了曹冲,曹操对于此事心知肚明。而他本来就有意立曹冲为世子,但大多数人都站嫡长的曹丕;荀罡这封信正合了曹操的意思,其后果不言而喻。

有地方大员的支持,曹操对于立曹冲更有信心。

其二,自春秋以来,诸侯出战,世子守城;曹操自然可以让曹冲守城,巩固其地位。但正如荀罡所说,曹冲年幼,尚不可担当此重任,于是荀罡一面诉说师生情谊,一面让曹操锻炼曹冲,目的不言而喻。

果然,曹操收到荀罡的信件之后,心中大喜过望,不过明面上却是一脸严肃,召集自己的臣僚,于朝上痛斥荀罡所言。

那些附和曹操所说的,都被曹操列入了黑名单;而希望从轻处罚荀罡亦或是没说话的,曹操反倒暗中厚赏。

此情此景,郭嘉知道荀罡已经开始行动了,心中暗叹道:“旧主新主……他们的交锋开始了!”

郭嘉一直以荀罡为自己的主人,虽说曹操颇有魅力,以至于荀罡蛰伏多年,郭嘉都快要放弃了。但时至今日,旧主与新主之间交锋开始,而曹操毫不知情,已经落入了下风。

这几乎不是交锋,而是碾压。

这个时候,只要郭嘉说出一句话,曹操就会反应过来,而荀罡便会万劫不复。

郭嘉犹豫了。

“唉……罢了罢了,若殒星能够计较到魏王,我还是不说吧。毕竟……若非那是我的旧主,我也不会知道他的打算。”

郭嘉选择了沉默。


------------

第三百二十八回 今天下三分

隆中坐落于襄阳城西二十里的山中,地形犹如环拱,远远看上去好似卧龙一般。老罗形容他“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鹤相亲,松篁交翠”。

此地丛林密布,田垄覆盖,山歌相合,人间乐土。本来这就是襄阳城外一个普通的小村落罢了,但隆中这个地方,却因为一个人的出现,而变得不再平凡。

众人皆知,此人乃是诸葛亮。

时值建安十一年春,百花争艳,正是隆中最美的时节。诸葛亮收拾了行装,就欲启辰离去;诸葛均自门外而今,满头大汗,似乎刚刚从田间回来,见诸葛亮一身正装,收拾妥当,便问道:“二兄,如此打扮,意欲何为?”

诸葛亮身高八尺,以汉尺计算,约莫是现在的一米八几,在东汉年间也算是大高个了。又因为常年劳作于田间,皮肤微微发黑,手中又长满了茧子,虽身着鹤氅手摇羽扇,却不似文官气质,倒有一种儒将风范。

诸葛亮长得颇为英俊,因此纵然皮肤有些发黑,却也依旧让人难以侧目。只见他嘴角微扬,手摇羽扇道:“子平(推测字),我欲前往西蜀一游,你可愿随我前去?”

诸葛均摇头道:“西蜀道路艰辛,恐有所失。再者,时天下大乱,三家共分天下,西蜀才经历战乱,混乱不堪,二兄此时前去,真危险重重!”

诸葛亮毫不在乎的笑了笑,将行李拿起,走到门口道:“子平,汝可知泰山之高乎?可知江海之远乎?”

“弟虽知泰山之高,却不知江海之远。”

忽而春风四起,花却眉梢,诸葛亮眉宇微扬,说道:“以你所见,以泰山之高,江海之远,可匹敌天上皓月乎?”

“二兄说笑了,天下岂有此理?”

诸葛亮摇了摇头,一本正经的说道:“江海浩瀚,可映日月,孰不如皓月?泰山之险,险如登天,孰不如登月乎?”

诸葛均并不明白诸葛亮说了什么,总觉得他似乎话里有话,问道:“二兄今日一反常态,可是以泰山、江海喻人?”

“正是!”诸葛亮点了点头,“泰山险要,不足登月;江海浩瀚,不敌天高。但若二者取长补短,虽天高也,吾亦可击之!”

诸葛均似乎明白了诸葛亮的意思,拱手道:“二兄可是想……进西蜀联络刘备,让之与孙策结盟,共击曹操?”

诸葛亮轻笑,点了点头:“曹操不久前加封为王,赐九锡,带天子冠冕……我本以为曹操虽有野心,然不止于此。但事到如今,我诸葛孔明也不可在此处逍遥自在,让天下万民处于水火之中了!”

“二兄可是想侍奉刘备,与大兄一同抵御曹操?”

诸葛亮深思一番,却重重地摇了摇头,他之前或许以为,刘备是真的为了这个汉室而奋斗。但随着刘备进入益州,天下三分之后,他明白了,刘备若是站在曹操的角度,却又不一定能够比曹操好。他现在势单力薄,有的只是讨伐曹操的口舌罢了。这种人就算让他光复了汉室,也必然会逼迫汉帝罢了!

虽然刘备封王与曹操封王概念完全不同,但诸葛亮却觉得,若要击破曹操,非外力可为,必须重点击破内部,才有可能彻底瓦解曹操的统治!

投靠刘备,终究不是上策。

“苏秦合纵六国,共击秦国,虽大计不成,然青史留名。依我来看,卫鞅变法,使得秦国富国富民,若不能在秦国内部分离秦国,加之六国不可一心,故秦国难灭。而今孙策刘备相互为敌,若能互为同盟,虽不可灭曹操,却不至于让曹操破之而得天下。届时再徐徐图之,曹贼可灭也!”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