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言,我当初将你举荐给项籍,而今却不过一内史,心中定然不满,不若随兄长回临淄,到时自会有人来请吾等。”陆言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
韩信略显茫然,“如今天下,势力最大者,莫不过霸王,谁能与之争锋,还请兄长明示之。”
“鸿门宴中,沛县小吏。”陆言故作高深的说道。
“兄长为何会说出如此之言,汉王兵不过十万,而今因为鸿门之事,退回吴中,依重言看来,不过是固守边疆一王也。”韩信亦是反驳道。
“你却不知汉王为长者,入咸阳,丝毫不动,反观霸王,入咸阳,使其始皇帝多年基业,尽毁于一旦,纵使兵力悬殊,吾读遍古籍,尚未见到无德者能胜有德者之人。”陆言眉头微皱的说道。
韩信听罢只是沉默不语,片刻之后,将两本古籍装好,背在身后,“重言愿随兄长暂回临淄,以图大事。”
陆言这才稍微欣慰点头,恰巧这时范增却命项庄等人前来接陆言回到帐内叙话,韩信亦是跟在其身后。
帐中并无他人,止有几名守卫,这意思很明显,霸王不回来,陆子玉暂时应该不能走,范增倒也厚待二人,衣食无忧。
五日的时间,两人一直在帐中,除了如厕,诸事皆在帐中完成,陆言亦是有些惆怅,竟没有算到范增还有这一手。
“兄长,吾等为之奈何?”韩信颇为无奈的看向陆言。
“再等等,霸王应该快回来了,到时候我们便有离开的机会。”陆言故作镇定的说道,其实心中也是没底。
如今咸阳城已被洗劫一空,霸王亦是带兵回到了鸿门,范增亲自接应,只字不提关于韩信和陆言的事情。
是夜,项羽正在帐内批阅军奏,项伯却从外面闯入,“将军为何如此鲁莽,竟深夜来某营帐!”言语间很是不善。
项伯连忙伏地跪拜道:“启禀大王,末将有大事叙说,还请大王恕罪。”
案牍前的项羽面色疑惑,如今秦已经覆灭,义帝尚在吴中,能有什么大事情,“你且慢慢说来,有何大事?”
“前些时候平南侯来军营与范亚父叙话,也不知两人是何言语,亚父竟将囚禁在军中,至今还未有消息传出。”项伯很是低声的说道。
“什么!平南侯竟然被私自囚禁在军中,这般不问世事之人,又是万人敬仰之辈,竟被我抓来,此事传出去,岂不是坏了我的名声,亚父当真糊涂啊。”项羽垂手说道。
于是乎,项羽当即放下手中诸事,前往后营查探,而陆言正在思考如何逃脱,见到项羽前来不免有些惊讶。
“大王为何会来此处?”陆言颇为惊讶的问道。
“我听闻项伯所说,知道平南侯囚禁此处,故来查探,没想到竟果真如此,实在是项籍之过也,还请帐内叙话。”项羽很是激动的说道,直接忽略掉了后面的韩信。
不过韩信也不介意,毕竟平时也都是这样,霸王帐中,陆言备说来此用意,直指范增不分青红皂白,便将吾等擒拿。
范增本来已经免冠,听闻陆言已经被项羽带走,不免有些惶恐,当即更衣前往大王营帐处。
项羽见到范增前来,面色颇为不善,“亚父为何将平南侯拘禁于营帐之中,岂不是让天下之人耻笑某不敬才爱贤。”
“大王有所不知,平南侯此次前来,是想带走韩信,二人皆是大才之人,不可将其放走,此一别,难保不是敌我之分。”范增亦是辩解道。
第335章 汉王封蜀意屯兵
陆言见到范增此说,慌忙上前辩解道:“亚父误矣,子玉不过是想回临淄,不问世事,竟被先生度小人之心,实在冤枉啊。”
“叔父在世之时,即对平南侯敬仰有加,何故在今日而思他日之事,况且那胯夫并无什么才能,平南侯将其带走便带走吧。”项羽有些摆手的说道。
范增心有不甘,当即上前说道:“启禀大王,不管陆子玉如何能耐,总归是前朝之臣,留下他有何用处,细细想来不过是苟且偷生之人罢了。”
“我素闻始皇帝驾崩后,朝中五位重臣,唯有平南侯保全,而他人皆为秦朝亦或直言相谏,亦或是死而不屈,可见平南侯不过贪生怕死之辈也,并无任何觐见二世谏书,其心若诚,为何会看着秦国覆灭,而坐视不理。”言语不免有些唐突。
陆言听罢眉头微皱,“如此这般说来,倒是范老先生清白,霸王可知,这些时日为何范老先生一直撺掇霸王和汉王之间应当速战,其中获利者谁也,霸王伤,利者汉王耶?汉王伤,利者霸王耶?非也,此乃两败俱伤,利者吴中楚怀王义帝也,不知像范老先生这般一臣侍二主之人,与子玉相比若何?”
范增闻言心中大惊,细细想来着实还有些那么个意思,慌忙解释道:“老臣之心,大王明鉴,并非平南侯所言那般反复小人啊。”
项羽被陆言这番言语说的有些怀疑,但毕竟是自己的亚父,“两位何故如此,亚父也莫要如此咄咄逼人,让其离开便是。”
陆言在旁趁机说道:“当初大王在巨鹿之战,以一敌百,可谓英勇,当初推荐韩信,完全是因为他受过胯下之辱。”
“此言何解?”项羽听完这番话语,有些好奇的问道。
“正如当日范老先生所言,大王将韩信这样的人都拜在帐下任用,可见天下之人都认为大王任用贤良,如此诸多将才不请自来,现下诸多将士即来,韩信留之无用,不若我将他带回,也给大王省下来一个职位,供他人之需。”陆言缓缓说道。
项羽听罢心中大喜,真以为陆言在为他着想,当下说道:“平南侯赐教了,为某出力,某定当谢之,回吴中之后,定然让义帝封汝为平南王,食邑临淄。”
范增在旁眉头微皱,不过是三言两语竟有封王之功,但项羽意定,难以更改,范增只觉平南侯留之不得,杀之有罪,便顺从霸王意思,将其与韩信送回临淄。
霸王在咸阳整兵不提,且说刘邦带兵回到吴中之后,义帝亲自接应,具体的事情,义帝自然有所耳闻,但是对项羽的事情他也不好过问。
楚王宫之中,刘邦面带忧色,义帝在旁甚是理解,“启禀陛下,此次乃是微臣之罪也,咸阳竟被霸王如此糟蹋,子婴已经投降,竟然还被杀害,臣之责也。”
义帝连忙扶起刘邦,“爱卿哪里话,霸王生性残暴,故而让你前往咸阳,谁知那项籍不遵盟约,以至于咸阳遭此涂炭,非爱卿之过也。”
刘邦略微颔首,“只是陛下,接下来吾等该若何?”
楚义帝听罢只是在殿内来回踱步,如今十八路诸侯王虽然分封,但是各自为利,若不是霸王威名远扬,其余诸侯定然不会听从义帝调遣。
正所谓勇略震主,不知王名,功高盖主,不赏自亡,此时的义帝更是担忧霸王一言不合就将自己废了,反正当初立主不过是稳民心,现下义帝不免有些多余。
“刘爱卿,如今天下皆有王侯霸占,唯有西北之地,无人攻占,不若爱卿前往蜀地,之后再做定夺。”楚义帝颇有深意的说道。
刘邦心中自作估量,那西北现下和不毛之地相比就好那么一点,而且再往西去,便是赵佗的地盘,到时候被霸王和赵佗夹击可就彻底完蛋了。
在此之前,先说一下赵佗,自从攻占百越之后,还算比较勤恳,与当百姓很是融洽,民风淳朴,百姓无忧,全赖任嚣与赵佗之功。
但是任嚣在始皇帝驾崩没有多久,也驾鹤西去,如此一来,百越大权尽数落到赵佗手中,赵佗见中原混乱,秦朝已无回天之力,并未出兵援救。
而是派人把守岔道口,自己率兵又向着西南打去,占领了诸多蛮地,用和揖之法,融合两族人民,自立为南越武帝,中原诸侯王亦是不敢侵犯。
赵佗的野心并不大,占领南越诸地之后,便开始坐山观虎斗,中原不管落入谁手,倒时候俯首称臣便是,想来山高路远,中原皇帝也不会光顾此种蛮地。
义帝见到刘邦踌躇不决,并不知其心中所想,“爱卿莫不是以为不妥?”
“这,臣只想跟随陛下一同对抗项籍那竖子!”刘邦转而坚定的说道。
义帝听闻此言,连忙摆手,“刘爱卿竟不知吾意,日后这天下并非由朕来管,而是那霸王,今刘爱卿留下无非和朕一般,死无全尸矣。”
“今朕将爱卿封地于蜀地,不过是掩人耳目,让那项籍知道汉王并无占领中原之意,便可在蜀地休养生息,而如今秦王,六国尚在,项籍匹夫心中岂可容之,待到项籍攻打新晋六国之时,尔自可出兵,与其共争天下。”义帝缓缓的说道。
刘邦听罢眉头微皱,“如此安排甚好,只是陛下留在吴中定会被项籍羞辱,不若与臣回蜀地,再行定夺。”
“爱卿好自为之,朕心中如何不明白,霸王若想称帝,岂会留吾,一国无二主,天下无二帝,朕虽楚国后裔,但终究沦为布衣,奈何武信君立为义帝,今武信君不在,项籍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朕之性命已定,望爱卿知我,日后为朕再立墓碑即可。”义帝面色慨然的说道。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