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督师 (奔叔)


  吕汉强就戏虐的看着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可是我的别墅价格很贵的,那相当抢手噢。”
  祖大寿就很真诚的道:“为了我能早日养好病体,早日上阵为国杀敌,我不会在乎那点小钱的,说着,就在袖口里拿出了一张银行的银票,递到了吕汉强的手上:“我就在占兄弟个小便宜,若是兄弟不满意,我再给兄弟凑一凑。”
  吕汉强毫不客气地接过了银票,扫了一下上面的数字,20万两,不错,很满意。然后吕汉强就真诚地拍拍祖大寿的手:“老哥哥请放心养病,那区区跳梁小丑一样的建奴,就交给兄弟我了,等兄弟我凯旋归来,我到葫芦岛港去看你。”
  然后两个人就握住手重重地摇晃了两下,心照不宣地互相一笑,就此告别。
  有了祖大寿在葫芦岛港做人质,有了三千祖氏家族子弟留在自己的军中,吕汉强放下心了,有了祖大寿这样的表态,自己和自己本军的联系就不会被掐断了,这样一来自己更加游刃有余。
  兵出山海关,最后再一次叮嘱了金恒光,然后直接抄近路奔向了遵化。
  这时候的遵化可不是上一次那样,虽然对满清的战争处处占有优势,但前车之鉴不得不防,所以,卢象升在上任之后,第一个便开始整顿河北军事,尤其以京师的门户遵化和通州主要目的,对驻守的军队大加整顿。
  现在的遵化完全军事化,而且打破了大明朝廷的惯例,撤掉了原先在遵化掌控军队的文官巡抚,一切全以武将为主,将政务与军事彻底分开,并且拿出足够的钱粮给予支持训练。
  就这样,卢象升也不放心,还几次抽空到这两个地方视察督导,可谓战战兢兢,绝对不敢懈怠。
  其实在遵化的前面还有两道关口,那就是长城的大安口和龙井关,当初建奴第一次袭扰京畿的时候,就是先破了这两道关口直逼遵化的。
  但这一次这两道关口又没起到任何阻拦的作用,原因说出来,让大家哭笑不得,那就是防守这两个关口的边军,都跑去漠北放羊去了,在他们认为,东面有吕汉强挡着,北面的蒙古鞑子已经被大家消灭殆尽,现在这两道关口已经深处内陆,完全就是一个摆设,没有加强防守的必要,结果这次事情大条了,
  而这个时候,大明朝廷对边军的控制几乎等于是零,也是,你既然不给人发钱粮军饷,那你凭什么要对人家指手画脚,你总不能像原先那样饿死人吧,人家自己寻找食物,养家糊口,而且还为你开疆拓土,让你大明的皇帝特别有面子,那你还凭什么要怪人家?结果不想拿钱的崇祯,也就对边军的事情睁眼闭眼,结果原先的九边重镇全部成了不设防的要塞。
  因为谁也不会想到,已经被打成丧家之犬的皇太极,突然间来了这么一手,而且这一手,绝对的打在了大明朝的软肋。
  当然,卢象升也看到了这个弊端,既然边军自己没法管理,那只能退而求其次,加强京师门户,希望能扎紧篱笆。
  这期间,卢象升的军制改革起到了巨大的效果,经过安置遣散老弱,去芜存菁,现在军心士气都旺盛无比,战斗力也与原先有着天壤之别。
  现在坐镇遵化的总兵官,名字叫黄炳灿,也是一个老军出身,想当初,还是和卢象升一起,救援过京畿的,也算是卢象升的贴心老人,倒不是一个碌碌无为的人,能够被卢象升看中的,当然不是无能之辈。
  自从被卢象升提拔当了遵化总兵,黄炳灿当然感恩戴德,更为卢象升的人品所折服,对防守遵化这个关口之地非常上心,拿着朝廷给的钱粮,日夜不停的操练士卒,以期待报答朝廷和卢象升的知遇之恩。
  对于手下一万将士**练的叫苦连天怨声载道,黄炳灿根本不为所动,大家都认为这遵化已经成了内地最安全的地方,没有必要再这么折腾,黄炳灿也知道是这样,但黄炳灿其实还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将自己的手下操练的精干强壮,然后申请卢象升照顾,调大家去真正的前线,建功立业光宗耀祖。
  结果,前线没去成,这日一早,自己的遵化再次成了前线。
  这日一早,黄炳灿按照规矩,天不亮就带着亲兵开始巡营,走到北门上的时候,天已经大亮了,这时候看到城门已经大开,自己的一个把总带着一队士卒衣着整齐的站在城门洞里,严格的盘查着过往的人流,动作娴熟而严谨,态度也算和气,远远的观察,也没发现勒索往来客商的现象发生,着让黄炳灿很满意。
  其实士兵们原先勒索客商,还不是缺衣少吃的,想着在这上面落点银钱,然后养活一群家小?一旦人能过活谁还愿意做这有损阴德的事情?
  现在好了,朝廷上钱粮充足,军饷养活一家已经不成问题,衣衫器械也妥贴,那精气神当然就上来了,这是一个好现象。
  看完这些,黄炳灿就沿着马道上了城墙,迎着和煦的晨风,遥望北面广阔的天地,不由得神清气爽,心中的澎湃热血再次激荡起来:“若是能提枪上马,与督师吕汉强并肩作战,那将是一件多么豪迈的人生快事啊,可惜,可惜。”
  
第945章 夺城
  正在黄炳灿扶着垛口感慨的时候,城门前来了一队长长的骆驼队伍,进了城门之后,一队骆驼队就站在了吊桥上不走,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吵吵嚷嚷的堵在了城门口,黄炳灿就不由皱眉,探出半个身子往城下看去。
  这个骆驼队足足有百匹骆驼,上面都搭着空空的麻袋,而押运这群骆驼的人却足足有三百,黄炳灿就一皱眉,心中就打了一个突,感觉这队骆驼队似乎很是古怪。
  按照正常的情形,北面来的骆驼基本全是满载货物的,因为现在北方草原上各种皮毛中草药,还有他们出产的芒硝,硫磺,都是中原内陆急需的货物,在中原抢手的很,贩运一次,最少是一半的利润,既然是一个骆驼队,绝对不能放过这赚钱的买卖,即便是他们不做生意,只要出租骆驼,也有许多商贾抢不到手,而不能这样白白的空跑。
  正在疑惑的时候,城门洞里的吵闹声越来越大,而这时候一个小兵急匆匆从马道上跑上来,左右张望了一眼,就看到了主将黄炳灿,立刻跑过来单腿跪地参见。
  “下面是怎么个状况,现在正是出入城的高峰,怎么将城门堵上啦?”
  黄炳灿不耐烦的问道。
  这个小兵连忙回答:“大人您也看到了,从口外来了一百峰骆驼,结果进城接受我们兄弟盘查的时候,却说着口外的话我们谁也听不懂,我们让他找一个通译过来,结果还是不干,就在这城门洞里和我们胡搅蛮缠。”
  黄品灿就突然警惕起来:“他们说的是什么地方的话?”
  这个小兵就努力的想一下:“听口音像是东面的,但又不是蒙古语也不是满族话。”
  黄炳灿就再次皱了一下眉,来自东面,不知道是什么民族,这大老远千里迢迢的,放空着骆驼跑过来,到底是为什么?这里一定有古怪。
  然后就下意思的往北望了一眼,只是这一眼,就让黄炳灿猛的一惊,因为就在北方的地平线上,似乎有蒸腾的烟尘浮动,黄炳灿的头皮就一麻,哪些烟尘虽然及轻,但以身经百战的黄炳灿经验判断,那绝对不是早晨的晨雾,那是骑兵掀起的烟尘,而且规模绝对不在少数,有这样最大规模的战马,只能是两种情况,一种就是边军兄弟迁徙,可按照规矩,边军兄弟路过遵化,一个十人队,必须事先有兵部行文过来,然而自己并没有接到兵部的行文,那剩下的就只有一种可能了——敌袭。再联想起这古怪的骆驼队,黄炳川立刻知道不好,猛地探出头,对着城下自己的兄弟大吼道:“敌袭,关城门。”
  但是,黄炳灿的命令已经晚了,就在刚刚,城门里负责盘查的把总,准备将这群不明来历的骆驼队赶出城门的时候,那个领头的胡商似乎听明白了这个把总的话,突然对着身边的同伴大吼一声,然后就从自己皮袍子下面抽出了一把尖刀,猛的刺入了他前面一个明军的肚子。
  事发突然,这把总抽出腰刀,间不容发的挡住刺向自己来的一把短刀,然后顺手砍了回去,一面挥刀猛砍,一面失声大吼:“敲锣报警。”
  这突然的发难,让城门洞里的明军突然一愣,但平时的训练这时候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所有在城门里的士兵立刻结阵,堵住了城门洞,对那些蜂拥而来的敌人展开了阻击。城门洞里立刻喊杀声一片。
  站在城门边上的一个专门负责报警的士兵,立刻将铜锣敲响,刺耳的铜锣声,迅速的传到不远的军营里。
  重修之后的遵化城堵死了两个城门,只留下南北两个,每个门洞不远都驻扎着五千明军,分别由两个游击将军负责,
  接到警讯的军营,立刻传来紧急的战鼓声,只用一刻钟的时间,就有一队队明军士兵开出营门冲向城门。
  这样的反应速度,让站在城墙上的黄炳灿略微感到安心,看来平时艰苦的训练是有着明显效果的。
  放下这些想法,对着身边的亲兵大吼:“拉起吊桥,用滚木将堵在城门前的敌人消灭。”身边的亲兵立刻配合城上的守军,一部分人扑到吊桥的辘轳前疯狂的摇动,然而这时候那吊桥上已经堵满了骆驼,每一匹骆驼那可都是上千斤的大家伙,就在那吊桥之上,足足有20匹之多,也就是两万多斤,在加上吊桥本身的重量,怎么能凭着十几个人的力气就摇动起来,带动吊桥的粗大的铁锁被双方的力量绷得紧紧的,发出让人牙酸的声音。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