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他也去复员军人会和后方服务会看看。时间不长,他就不再做这一切的,那些因为伤残退役的战友,总是沉浸于伤残之中,至于遗族们同样也是悲悲切切,老的老小的小,战争悲剧性的后果全从他们眼睛里体现出来了。
总之,在他们的身上,除了少数人之外,他看到只是战争带来的伤痛,因为在他们的身上,他没有看到希望,当然不是所有人,尽管遗族大都神情悲切,但是他们大都心存感激之心,对陛下的感激,同样也是对牺牲的战友的感激,战死的战友在用另一种方式尽孝!
对于许多穷人来说,儿子的战死并不是悲剧,因为他的父母每个月都可以领取5元抚恤金,妻子可以领取3元抚恤金直至改嫁,如果他们有孩子的话,每个孩子可以额外领取1.5元,直至其16岁或者高中毕业,这意味着他的父母、妻儿都可以得到照顾。可以说,这也是在战场上,战士们舍生忘死的原因,因为他们没有任何后顾之忧。
最后,他的兴趣集中到军事形势和政治上。这里才能充分发挥他作为武昌陆军讲武堂步兵科毕业生的基本判断力。
春梅每天给他送来一大堆报纸和杂志,上面载满了各种各样的消息和战局新闻。报纸上总是一个个“战绩”和“军人们的胜利。”,当然这一切并不是吹嘘,因为在各个战场上,帝国军队相对于英国人一直都处于优势。
毕竟帝国军队在各个战场都在用一个拳头打着英国人的一支手指!
李弘远自己清楚真实的战场情况,一根手指永远不是一个拳头的对手,所以每次看报之的一,只感觉越来越无趣,然而,他非常清楚,战争的转折肯定就是在今天明两年,英国人的力量正在慢慢的壮大,或许英国人蒙受了重大损失,但是他们反攻的希望仍然存在。
但是他们会在什么时候反攻?
当然,李弘远并没有从报纸上看到这个消息,可是他却在报纸上看到了另一个消息——招聘广告!
这篇招聘广告虽然看着不怎么起眼,但是却再适合他不过。
继续两更,第二更!支持铁血宏图再次拜谢您的每一个订阅、推荐、收藏以及每一张月票对于铁血宏图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持,拜谢!铁血宏图群:150536833,欢迎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第610章企业未来
广州十三行!
二十五年前,在全世界但凡是从事远东商业贸易的商家,都知道广州有个十三行,这十三行曾经诞生过世界首富,曾经主导过清国与西洋的贸易。当然这一切都随着“鸦片战争”的炮声而结束。
南京条约签定之后的五口通商,十三行从此失去外贸垄断的特权。十三行的衰败甚至导致了广州作为城市开始走向衰败,失去了外贸的广州,不过只是一个很普通的港口城市。似乎广州注定从此没落了。
但出乎意料的是,现在的广州并没有因此没落,反倒是日益兴盛,现在,这座城市更是成为了中国的“南大门”以及岭南最重要的工业基地。而这一切都得益汉粤铁路的筑通,这条堪称中国第一的铁路,从筑成的那天起,就像最初构想的那样,成为中国庞大领土上的一条钢铁大动脉,成为推进中国经济工业发展、资源开发的巨型动脉。
作为中国第一条干线铁路,在汉粤铁路修建过程之中,汉粤铁路公司的触手伸及沿线的方方面面,作为企业,在修筑铁路的过程中其获得了各种垄断特权。除了铁道、水运等交通运输业务之外,汉粤铁路公司还经营湖南的煤矿、粤北的铁矿以及其它诸多矿山业务,拥有粤北钢铁公司、西关机车公司、南洋航运公司以及遍布沿线各主要城市的医院和旅馆等多家企业,当然还有包括岭南学院等一系列的教育机构。
可以说,现在汉粤铁路公司这家拥有数万名员工的企业早已经脱离了普通企业的概念,在某种程度上他和汉阳一样,已经成为了一家“国策企业”,但谁都知道他永远不可能成为“国策企业”,而且其性质也使得其不可能成为“国策企业”。因为他是一家民营企业!
与汉阳集团依靠政府投资创办不同,汉粤铁路公司的创办不过是借用了当时督政府没有足够的资金修建铁路,所以当时没落的十三行行商为广州的未来和自身利益出资修建这条铁路,从而打下了汉粤铁路公司的基础。
资本的本质决定他不可能成为服从政府命令的“国策企业”,也正因如此,一直以来汉粤铁路公司才会受到某种程度上的打压——直至今天汉粤铁路都未能把触脚伸向江北,在开宏后大量的铁路筑建中,除了官办铁路之外,汉粤铁路仅只获得几条铁路支线修筑权,正是政府刻意的制约导致了这家企业的发展一直受到某种程度上的限制。
而对于作为铁路公司最大投资方的十三行来说,如何能够跳出政府的制约,一直困扰着以十三家行商为核心的“岭南财团”,而所谓的岭南财团实际上,正是数年来面对湖商的“入侵”粤商们“抱团取暖”的产物,他们成立了广东银行、南洋银行、华侨银行等银行与湖广银行、湖南银行等湖商银行抗衡,通过银行资助粤商兴办工商企业,直到去年才隐约形成了“岭南财团”。
当然,所谓的财团不过只是报纸上的说法,在中国所谓的湖广财团、江浙财团、陕甘财团以及岭南财团实际上不过只是充斥着某种地域色彩的商会混合体,只不过他们引入了现代的金融机构——银行,并通过银行投资工商业,而这种以地域为主要活动基地的若干大企业资本集团和大银行的一定程度上的结合﹐则被报纸称之为“财团”,事实上,这种财团至少在官方意义上是从不曾存在的,就像报纸上言道的“皇室财团”一样。
但是有时候,并非只有真实存在的事物它才会存在,它会以另一种方式、另一个形态存在,就像现在,穿着一身无军衔军装的李弘远就在端坐在那里,他看着眼前的这个人,对于这位先生,他并不陌生,实际上,任何一个老广州都不会陌生。
他是潘家的潘世亮,可以说,当年正是因为他力主修建汉粤铁路,才有了今天广州的兴盛,但凡是个广州人,都或多或少的受益于他,至于只成为一个名词的“十三行”的“十三家”,同样也是受前因于他,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广州十三家。当然,他也得到了属于自己的回报——多年来他一直担任汉粤公司的董事长。
为什么会是他?
李弘远显得有些诧异,他不觉得自己这么一个小人物,需要由这位潘老板亲自面试,事实上,在他看来,自己只是来应聘一份工作,一份保安工作。
对于浑身已经闲出了毛病的李弘远来说,他之所以选择这份工作的原因非常简单——这份工作首先要求必须要有从军经历,而且至少是陆军上尉以及军衔,且有过出征以及实际的连级以上部队的指挥经验。其它的没有任何要求,这些条件看似简单,可实际上非常不简单,因为没有一个前陆军上尉会给企业当“保安队长”,尤其是在战争时期,也没有这样的出征过的上尉。
不过,对于李弘远来说,这根本就像是给他准备的条件一样——他的军衔正好是上尉,他曾经出任过代理营长,出征,远征澳洲算吗?所以他的条件非常符合。
至于工作的范围,并不是在国内,而是在非洲。换成普通人或许会拒绝这份工作,因为工作的地点,但他并不介意,他甚至希望离开广州,因为这里的生活实在是太过乏味了。
“李上尉……”
看着面前的端坐着的李弘远,只需要看一下他的档案,在潘世亮看来,就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了。
首先,他是广州人,其次,他们家多年来本身就与十三家有着生意上的往来,本身也是“财团”的成员,他是自己人。
“你觉得的岭南财团怎么样?”
出人意料的问题,让李弘远先是一愣,而后他摇头说道。
“按官方的态度,岭南财团是不存的!”
是的,财团从不曾存在!
这是官方的态度,换句话来说,财团不过只是舆论臆想杜撰出来的产物,根本就不曾存在过,既然如此,那么也就没有回答的必要了。
典型的军人!
在心底暗自给出这个回答之后,潘世亮笑着说道。
“财团确实不曾存在,对于官方来说,既然没有注册过,那么财团就不曾存在,但是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财团是存在的,而且官方也非常清楚,很快,也许是五年,也许是十年,到时候,全世界都会知道在中国有湖广、有江浙、有陕甘、有岭南、有华北,当然还有皇家,这些财团都是存在的,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你看过今天的岭南商报了吗?”
不等李弘远面露异色,潘世亮反问道。
“潘老板,我并不擅长经商,”
如果擅长做生意,当年会让他去读军校吗?
“嗯,那么我可以告诉你,今天在广东有57家工厂企业开工生产,而这57家企业之中,有37家接受了广东银行、南洋银行或者华侨银行的贷款或者投资,而这些银行都是岭南银行业同会的成员,而这些银行的股东又以十三家以及广东本地富绅为主,你们李家,也是南洋银行的大股东!”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