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平藩大举北上,事前也曾与会稽藩商议,得到了会稽藩的赞同。从而才有了会稽藩派遣麾下大将长安伯马信领南塘营那等老营头攻略松江府,自领大军与岳乐决战,以牵制鞑子援兵。若说会稽藩心存私念,于钱塘江畔坐观岳乐大军北返,杭州岂不是唾手可得,届时北上坐收渔人之利,何须如此大费周章?”
张谎言分析入理,那些士绅虽说是蛮横惯了,但却也不敢顶撞张煌言这等未来的依靠。刚刚侃侃而谈者无不呐呐不言,其他人也不是打圆场,就是岔开话题,只是张煌言的态度代表了很多事情,其中的一些也着实让他们感到了不安。
这些无不在张煌言的眼中,此番的目的是安抚,他既要缓和民间的情绪,防止其上升到不同系统明军的对立上,更要拉拢住人心,后面的事情,尤其是未来的北伐才好有个稳定的后方和粮饷来援。
“本官思虑过了,过些时日,待局势稳定了,本官当亲往杭州拜见会稽藩,总要向会稽藩说明,士绅大多还是心向朝廷和王师的,如诸君这般就是例子,至于那一小撮数典忘祖的败类自当严惩,但却不可为一叶而障目。”
“张司马说的好,正当如此。”
“张司马真乃吾辈楷模,天下有张司马这等贤能,大明中兴有望啊。”
“正是如此,当为张司马浮一大白。”
“……”
陈文让他们不满的无非是清丈田亩等事,张煌言若是能说服陈文,郑成功那里也不可能再如此了。士绅的利益得以保全,这才是关键的问题,既然张煌言答应了,赞美还是少不了的,也绝没有必要吝惜的。
饮宴过后,士绅们纷纷告辞,不过激动还是免不了的,比如回去写封书信与熟识,讲述一些他们力劝张煌言出头去设法说服陈文的故事,比如把这段丰功伟绩写在私人笔记之中,都是应有之义。
形势一片大好,张煌言也很是高兴,只是南京光复的消息始终没有传来,倒是一大隐忧。于宁国府待了数日,每日皆是安抚,总算是稳定住了民心。
这期间张煌言也曾派人往广德府去劝降,那边的满清文武显然还在犹豫不决当中。降与不降,向谁投降,这都是问题,如今江浙明军占据苦岭关,张煌言所部则驻扎于宁国府,据说郑成功还在围攻北面的南京,实在难以选择,尤其是陈文这边还表现出了匪夷所思的克制的情况下。
时间一天天过去,很快就到了永历九年的五月二十四,这是对江南战局而言至关重要的一天,郑成功在观音山遭逢惨败后撤出长江,消息很快就传播了开来,接到消息的自然也少不了徽州总兵张应祥。
“大帅,海寇败了,浙匪好像也没有北上的打算,马总督那边还说郑亲王快到了,这时候咱们还是得尽快决断啊。”
“本帅知道!”
被王孚忽悠得放弃了徽州信地,他原本是打算全军援救南京,结果王孚来回来去的在他和楼继业之间串线,实在耽误了太多的时间,以至于他竟然没有能赶上大败郑成功的这场辉煌大胜。
这是遗憾,更是隐患。他放弃了信地,定然是要被治罪的,原本是想要既避开陈文的兵锋,又能回去打福建明军混功劳,谁知道来晚了,无功可立,弄不好就是死路一条了。
不想被治罪就只有投降明军一途,可是现在,济尔哈朗已经上路了,那可是满清入关前就已经成名的亲贵大王,老一代八旗军中仅存的名将,谁知道接下来江浙明军抗不扛得住这一雷霆一击啊。
左也不是,右也不是,陷入死局之中的张应祥登时便急得如油锅上的蚂蚁一般,直到了良久之后,他才猛然间想到,好像这江南大地上,还有一个第三方势力存在,尤其是还是文官领兵,倒是个立功的好去处。
第一百五十三章 炸营
数日后,张煌言收到了郑成功兵败南京的消息。这个消息突如其来,登时就震惊得他半晌没说出话来。江南江宁左翼四旗和城里的汉军旗几乎全灭,绿营兵更是不在话下,这仗怎么可能会输,又怎么输的,哪怕是绞尽了脑汁他也没能琢磨明白。
然而,张煌言很清楚,他能够如此顺利的收复这么大片的土地,依仗的不过是郑成功这只大老虎,有了这张虎皮加持,地方官吏和清军会害怕,地方士绅则会拥护,一切也就顺理成章了。
可是现在,郑成功大军撤出长江,他手中战辅兵不过两千余人,虽然没有家属拖累,但是周遭上万的绿营战兵,每个府的绿营都是他总兵力的几倍,更何况为了确保占领区稳定,他更是将这千余战兵分散到了这三个府,兵力差距实在悬殊,只要会做加减法就能看出来问题所在。
“胜败兵家常事,不异也。今日所恃者民心尔,况上游诸郡邑俱为我守,若能益百艘来助,天下事尚可图也。傥遽舍之而去,其如百万生灵何?”
封好了书信,张煌言郑重其事的交给面前的这个和尚:“大师,有劳了。”
“贫僧这就出发,定将书信送到。”
这个法号松隐的和尚是张煌言挑选出来的信使,其人此行的目的就是将书信交给郑成功,设法让郑成功派出援军,以稳固南京上游的占领区。
使者启程,罗蕴章抬起头,对张煌言说道:“大司马,延平藩那边若是来不了,或者是松隐师傅找不到,还是派人联络一下会稽郡王吧。”
郑成功已败,军溃如山倒,很可能已经收不住势头了,联络陈文是一个妙招,但陈文那边张煌言此前也没有联络过,双方之间从未有过交集,就算借熟识联络也要找到如今身在南昌的王江,远水解不了近渴啊。
“死马当活马医了。”
张煌言匆匆写就了一封书信,交由一个亲信快马前往杭州。两天之后,郑成功的消息没有回来,杭州那边倒是接到了消息,还给信使换了马好让他尽快返回,但是留守杭州的东阳侯尹钺表示,陈文已经离开杭州好几天了,他的任务是镇守这四个府的占领区,出兵是不可能的。
尹钺说话客气,但江浙明军集团对他们多少有些敌意存在。张煌言很清楚的听出了尹钺的弦外之音——你们既然有本事来截胡,那也当是有本事解决不利的困境,这时候想起咱们了,晚了。
张煌言知道,换作是福建明军,一样会如此,因为舟山的事情,双方嫌隙已成,即便是陈文有容人之量,愿意助郑成功一臂之力,可下面的众将的不满却还是无法抚平,而现在便显现了出来。
“定是会稽藩想要看咱们的笑话!”
罗蕴章很生气,但张煌言却并没有因此而改变他对陈文感官:“不可能,这不像是陈文的性子,他既然肯出兵分担压力,就没有不出手帮咱们的道理。他肯定不会在杭州,但指望他的部将出兵却也是不可能的了,那没准会把整个江浙明军拉进更大规模的战争之中。”
“可是……”
“算了,求人不如求己。为今之计,没有援兵,我等该如何应对?”
这两日,随着郑成功兵败的消息传来,那些归降的地方官吏和绿营开始蠢蠢欲动,今天更有人来问张煌言,是不是请陈文出兵相助来抵抗马国柱的大军。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如果江浙明军不出兵的话,这些人就不再会是他给郑成功信中所写的“俱为我守”的明臣,而将会是身在明营心在清的明末徐元直!
“大司马,那样的话,咱们须得尽快将部队重新集结起来,分散在各处实在是容易被鞑子各个击破。”
“确实如此。”
宁国的明军集结完毕,很快就开始向池州方向进发,那里毗邻江浙明军的占领区,实在不行就退过去,总比多线作战要强上许多。况且江北的霍山、英山地区也有联络好的义军存在,渡过长江,在那里开辟新的占领区也是一途。
大军出发,一路向西,可是探马很快就向张煌言报告,宁国府易帜,宁国府的绿营尾随而来。
“该死的,早知道就把这些朝三暮四的鞑子都宰了,现在反倒是养虎遗患了。”
张煌言如今的军队,比之历史上要强上许多,毕竟还都是张名振的老底子,那些在南方本地组建起来的地方绿营这些天也是有见过军容的,未必真有多大的信心取胜,但一路尾随,如雪球般越滚越大的话,明军就会越来越危险。
“大司马,咱们还是要正常行军,不能操之过急,否则军队跑起来就不好控制了。”
“一切有劳罗将军了。”
罗蕴章是张名振麾下众将里比较出色的一个,尤其是到了今时今日,水师名将阮进死后,更是首屈一指的大将,是故张煌言颇为倚重。
这支几百人的明军正常扎营,正常行军,缓缓向西而去。直到临出宁国府的地界后卫部队才与耐不住性子的宁国府绿营前锋进行了一场小规模的冲突,很快就击溃了当面的对手,但宁国府的绿营却并没有因此放弃,依旧远远的缀在后面。
如陈文在四明山时那般停下来与这支追兵决战,是极为不现实的,因为二人所处的环境和整体的局势差异良多。没有办法,只能继续想池州前进,岂料还没到青阳县城,噩耗就一个接着一个传来。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