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权唐 (格鱼)


  皇帝的声音不高,却隐含一丝杀机。
  李豫呆了呆,不得不躬身下去:“儿臣不敢!”
  皇帝深吸了一口气,“可着孔晟督率江南山南兵马五万余众,从江南入山南,尔后北上河南,光复洛阳。孔晟昔日在河南平叛,颇有战绩,战功显赫,朕以为,让孔晟率军挺进河南,更加稳妥。诸位爱卿,你们以为如何?”
  李泌和杜鸿渐飞快交换了一个眼神,都从对方眼神里读到了某种敬佩和叹服,皇帝终归还是皇帝啊,他这一启用孔晟,就将原本看起来的一盘死局变活,孔晟从江南北上,与郭子仪李光弼形成合围,在战略上绝对是非常高明。
  “吾皇圣明!臣等叹服!”李泌杜鸿渐不约而同起身,拜伏在地。
  皇帝哈哈大笑,转头望向了颜真卿,颜真卿起身肃然行礼:“老臣以为陛下此策大为可行。孔郡王昔日平叛颇有威名,由他督率江南山南兵马北上平叛,可谓是雪中送炭众望所归。老臣相信,我军三面合围,史思明叛贼伏诛之日不远了!”
  颜真卿也附和皇帝的决策。
  皇帝越想越是高兴,就笑吟吟地望着李豫,“太子,你意下如何?”
  李豫的脸色很难看。他没想到,都到了这个节骨眼上,皇帝竟然还是想起了孔晟。但他知道,即便自己开口反对,皇帝也不会轻易改变主意,而且皇帝已经获得了李泌等人的支持,他一个人反对也是无济于事。
  李豫心里愤怒至极。他觉得李亨真是岂有此理,宁肯相信一个外人,宁肯置祖宗的社稷江山于不顾,也要猜忌自己,完全失去了明君风度。
  但李豫心里再愤怒,却也不敢表现出来。他知道现在的皇帝不比从前了,从前的皇帝优柔寡断过于仁慈,很难下得了狠手,尤其是对自己这些皇子皇女和宗室。但现在的皇帝,不但习惯了乾坤独断,还展露出几分狰狞的爪牙,从他对老皇帝和自己的态度上,李豫就能感觉出来。
  李豫将这一切归咎于孔晟。
  他认为皇帝是受了孔晟的蛊惑,变得这般冷酷无情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他却忽视了重要的一点,这本来就应该是一个皇帝所具备的基本素质。而他过去对父皇的了解,也未必客观,其实这与孔晟或许有关,但绝不是主要因素比如皇帝私密建立的影卫,早在多年前,李亨就开始为自己君临天下着手做准备了。
  只是过去种种,李亨根本没有来得及展现出自己强悍的一面来。而孔晟的出现,至多是一个诱因和催化剂罢了。
  李豫咬了咬牙,轻轻道:“父皇英明,儿臣认为孔晟督率山南江南兵马北上平叛,倒也可行。只是军情紧急,从京城传讯江南,孔晟再整军北上,时日拖延,若是贻误战机,恐怕也是后果不堪设想。”
  李豫这话倒也在理,秉公而言。
  皇帝笑了笑,突然面色肃然道:“命兵部八百里加急传诏江南,命孔晟接诏后三日内整军出征,调集江南山南兵马五万余众,北上河南!告诉孔晟,若敢贻误战机,拖延进军,朕绝不轻饶!”
  李泌躬身道:“臣遵旨!”
  皇帝又断然道:“传朕的旨意,命李光弼由并州、郭子仪于徐州整军,兵分两路进攻河南。李光弼、郭子仪、孔晟三路大军,哪一路先拿下洛阳,朕便册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总领三军!”
  李豫嘴角一抽,却是无言以对。
  杜鸿渐起身肃然道:“臣遵旨!”
  皇帝叹了口气道:“清臣,朕听闻那张巡昔日在河南也有与叛军作战之经验,可着他与南霁云一并屯守商州,务必要小心谨慎,拱卫京城安全!”
  颜真卿嗯了一声,“陛下所言有理。张巡昔日在睢阳固守多时,虽然没有如同孔郡王一般显赫的战功,但胜在坚守城池不失。此人文武双全,堪为主将。老臣以为,商州军务,可以张巡为主,南霁云次之辅之。”
  颜真卿对张巡的评价还是客观公正的。
  要论冲锋陷阵,张巡肯定不如南霁云。但要论综合才干,南霁云又比张巡差得远。况且,南霁云昔日也本来就是张巡麾下之将官,如今以张巡为主守卫商州,也更加有利于两人之间的关系,互相紧密配合。这就是用人的艺术了。
第七百一十四章 整军北上
  第七百一十四章整军北上
  与长安的波澜起伏相比,江南依旧平静。??? ? ?·太阳还是照常升起,络绎不绝的商队依旧从江北、山南过境而来。孔晟的婚礼推迟到了两个月之后,土改新政由袁晁主持,盐漕由张晓主持,平民学堂的事儿由杨统主持,整个江南面上的军政要务,有杨奇署理,孔晟闲了下来。
  一切都走入了正轨,没有了各种阻力,孔晟的宏图大志在江南逐步推进,渐渐落到了实处。
  最顺利的还是要属平民学堂。江宁大学堂总部设在江宁城,但江南道每一个州都设立了大学堂的分部,而开办学堂的经费,除了当地官府承担一部分之外,其他的都来自于江南商界和世家豪门的捐赠。
  孔晟推出新政,捐资办学者可以享受税赋方面的某种优惠。而对于江南豪门来说,只要能跟孔晟这个江宁郡王搞好关系,目前比什么都重要。
  杨奇没有入山南。尽管他总领江南山南两道军政,但山南他却一次都没有去。不过,最近一段时间,山南藩镇薛隆携带厚礼来江宁拜谒孔晟。与江南相比,山南的世家豪族相对较弱,而且孔晟的土改新政暂时还没有推行到山南处,否则山南显得比过去更平静。
  但从上周开始,江宁城中的商队明显少了许多。而从山南来的商客也是寥若晨星,但尽管如此,官军河东大败、史思明叛军占据洛阳的消息还是通过商客的嘴巴传到了江南。??? ? 看·?这种民间的信息传播,比官方的邸报更快捷更直接。
  孔晟得到这个消息,神色就分明有些变幻闪烁。
  现在历史的细节已经有了局部的调整,但大的方向没有变化。既然李光弼和郭子仪的这一败还是如期而至,那么,说明史思明的死期不远了。甚至,此刻已经死在了史朝义手上。
  历史原本的轨迹大概是这样:唐军溃败之后,史思明叛军再次占据河南大部。史思明乘胜攻陕州,却被唐军挡在了姜子坂一带。出战不利,便又退守永宁。史思明下令筑三角城,约期一个月时间筑成,以贮备军粮。其子史朝义率军士苦干,城筑好后,未及泥抹外墙。史思明巡视到此,大怒,把史朝义、骆悦等大将召至面前,想杀掉他们以立军威。
  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深知自己这位父亲无比凶残,根本没有什么父子亲情。因为担心被史思明杀害,所以史朝义联合骆悦等人密谋向史思明下手。当夜,史思明正在熟睡之中,骆悦等悍将手持凶器闯进营帐,活生生将此僚勒死。
  尔后,骆悦等人拥立史朝义继位,定都洛阳,年号显圣。不久,史朝义就派人返回范阳,诛杀史思明皇后辛氏和太子史朝兴。
  如此看来,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命运结局几乎如出一辙。安禄山死在儿子安庆绪手里,史思明死在长子史朝义手中。这当然与权力争斗有关,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安史两人的凶残众叛亲离。
  其实史思明的结局如何,孔晟根本不关心。引起他心神不宁的还是当初的聂初尘、如今的红线女,史思明的这个私生女,据说已经改名为史朝英,还在范阳。史思明被杀,史思明的亲眷多半死在史朝义及其同党的手上,那么,史朝英是死是活,孔晟虽然当日因为道路不同于史朝英早就分道扬镳,但感情这个东西,又怎么能说断就断呢?
  孔晟命神龙卫四处搜集河东范阳的战况信息。因为路途遥远,信息不畅,神龙卫从过往商客口中得到的也只是信息碎片一鳞半爪,没有确切的消息。只是有传闻说史朝义弑父之后,诛杀皇后和太子史朝兴,史家内乱,能征善战的史思明之女史朝英率一万余人与史朝义的大军相抗,后来失败不敌,且战且退,避往许州某县。
  孔晟深吸了一口气,他通盘考虑整个战局,得出了自己正确的判断。史朝义的叛军重新占领河南,洛阳失陷,已经危及长安根基。皇帝此时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启用太子李豫,率军东进,与郭子仪和李光弼的两路大军会合。还有一个选择就是命自己从江南起兵北上,争取攻克洛阳。至少,也要对河南叛军形成有力的牵制和威胁,达到围魏救赵纡解史朝义进攻长安的目的。
  以孔晟对皇帝的了解,他认为皇帝启用李豫的可能性不大。某种意义上说,自己从江南山南起兵北上,已经成为一种必然。
  孔晟立即命令江南军三万人整军备战,同时调山南军两万人移防唐州。孔晟还命张晓这个盐漕转运使兼任战备转运使,为整个山南江南大军募集粮草辎重,充当总后勤官。
  孔晟的军令震动整个江南山南。这是要打仗啊……百姓商贾无不人心惶惶,江南世家权贵和各级官僚都有些不以为然,颇有怨言:这中原再乱都与江南无关,能守住江南和山南这一片净土就可以了,为什么要掺和中原的战事?孔晟真是吃饱了撑的!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