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盛世:长安城下 (靥凝)


  二人皆随李林甫之所愿,制造了一大冤案。
  李适之、韦坚等人都因此被害死。
  李适之原来叫李昌,祖籍陇西成纪,他和李林甫一样,也是唐朝宗室、宰相;他太宗李世民曾孙,恒山王李承乾之孙。
  李适之早年历任左卫郎将、通州刺史、秦州都督、陕州刺史、河南尹、御史大夫、幽州节度使、刑部尚书。
  天宝元年,牛仙客死了之后,李适之接替了他的职务、拜相,担任左相,封清和县公。
  他也不是什么好人,他看到李林甫那么受宠,于是想要和他争权。
  但是李林甫的嘴皮子那么厉害,他根本就敌不过人家;因为他原本就不是一个说客的料,再加上他性情粗疏,常中李林甫的圈套。
  他急功近利,想要尽快得到玄宗的重视。
  李林甫一看,“好啊,你不是想得到出名的机会吗?那我就给你个机会。”
  于是,他跟曾对李适之说:“华山有座金矿,开采可以丰盈国库,皇帝还不知道。看在我们都是亲戚的份儿,那我把这个机会让给你吧。”
  李适之连想都没想,就跳了这个坑;第二天上朝的时候,他就把将华山金矿跟玄宗。
  玄宗现在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什么事儿都要先问一遍李林甫。
  于是他又去问李林甫。
  李林甫这次可就不是这么说的了。
  他说:“臣早就知道了,但是华山是陛下本命山,乃王气所在,不宜开凿,臣便没有提及。”
  玄宗便认为李适之虑事不周,对他道:“你以后奏事时,要先与李林甫商议。”
  李适之从此逐渐被疏远。
  没多久被罢为太子少保,后贬宜春太守。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没脑子不要和脑子太多的人硬杠。
  这不是变相的显示自己笨么。
  今年八月十七日,玄宗册杨太真为贵妃。
  杨玉环算是所有妃嫔中升迁最快的了,早知道,当初武惠妃升任惠妃也用了六年的时间。
  父凭女贵。
  杨玉环升任贵妃之后,玄宗赠其亡父杨玄琰为兵部尚书,以其叔父杨玄珪为光禄卿。
  堂兄杨铦为殿中少监、杨錡为驸马都尉。
  包括他的三个姐妹们,也分别被封为夫人,并在长安繁华地区赐第宅。
  她的远方堂兄杨钊,也进去了朝堂之中。
  杨钊就是后来的杨国忠。
  这个人从小就游手好闲、不学无术,整个杨家宗族都瞧不起他。
  他曾经在巴蜀之地当过兵,曾经担任过新都县尉;任职期满之后,因为家里穷,他都没有足够的路费回家。
  当地有一个有钱的人叫咸鱼仲、哦不、鲜于仲通,他常常资助杨国忠。
  两个人因此积攒下了身后的友谊。
  杨玄琰死后,杨国忠经常往他家里跑;八百年不上门的亲戚,怎么忽然跑的这么勤呢,是因为,他和杨玄琰的二女儿有不可告人的关系。
  也就是,他和自己表妹私通。
  由此可以看出来……他不光游手好闲还好色。
  鲜于仲通原本就很有文化,他又喜欢读书,还有谋略。
  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和和他认识,于是举荐他为采访支使,收为心腹。
  章仇兼琼曾对鲜于仲通说:
  我现在虽然被皇帝所厚爱,但是我朝堂之中没有人;孤立无内援,必迟早会被李林甫坑。
  听说杨贵妃新得宠爱,无人敢依附之;你如能为我至长安与其家相结,则我可无后患。
  鲜于仲通立刻跟他举荐了杨钊。
  章仇兼琼见杨钊长得仪表堂堂——但凡渣男、长得都不差,仪表丰美,言对敏捷,心中大喜,即任为推官,往来亲密无间。
  没多久把他调往了京兆地区为官。
  杨钊大喜,昼夜兼行至长安,拜访杨家姊妹,以蜀中货物赠之,于是诸杨日夜在玄宗前赞誉章仇兼琼。
  他们当然也不往夸一下自家人,并引见玄宗。
  于是杨钊得以随供奉官出入禁中,改迁为金吾兵曹参军。
  正式进入了朝堂之中。
  今年九月五日,韦坚被罢诸使。
  原本的韦坚是陕郡太守、江淮租庸转运使,现在被任命为刑部尚书;同时,罢其诸使之职,让御史中丞杨慎矜代替他原本的职位。
  韦坚的妻子姜氏是姜皎之女,与李林甫为姑表亲,所以林甫起初和他很亲密。
  但是,韦坚通漕运有宠于玄宗,也有了当丞相的心思;再加上韦坚和李适之私交不错。
  所以,李林甫才会跟玄宗提议把韦坚迁任刑部尚书,实际上是为了削弱他的势力。
  今天更新晚了__实在是因为感冒严重到得挂水,挂完才写得__求原谅

第373章 王鉷献媚
  今年六月,户部郎中王鉷被任命为御史中丞、京畿采访使。
  天宝元年的时候,玄宗任命户部郎中王鉷为户口色役使,并下令免除百姓当年租庸调。;户口色役使主要的工作是根据当年的人均收入来酌情免出百姓的租税。
  租庸调是唐朝前期实行的赋税制度,以均田制为基础;租庸调制度使农民的生产时间有保证,赋役负担相对减轻,政府的赋税收入有了保障。
  王鉷奏请征收百姓的运费,夸大钱数,又用克扣来的钱购买本地所产的贵重物品,这样百姓所交纳的比不免除租庸调时还多了一倍。
  按照过去所定的制度,戍守边疆的士卒应该免除租庸,六年整理、替换一次。
  但是守卫边疆的将领都以战败为耻,对战死的士卒都不向官府申报,所以这些士卒在家乡的户籍没有注销;但是这些人实际上已经不在了,并不需要再缴纳税收。
  可是王鉷一心聚敛财物,将有户籍而没有人的都当作逃避赋税;按照户籍登记,戍守边疆六年以上者全部征收租庸,有的人被一次征收了三十年的租庸;三十年这种多半是战死多年了。
  民众怨声载道,可是无处申诉。
  玄宗在位日久,用度日益奢侈,后宫赏赐又没有节制;连续三年超出了原本应该的花费。
  但是玄宗现在极度宠幸杨贵妃,赏赐无数。
  长期这么挥霍无度,他又不能随心所欲到国库中去取。
  王鉷探听到玄宗的心意,所以每年都上贡额外一百亿串钱,贮藏于玄宗的私人宝库之中,以供玄宗在宫中宴饮挥霍;唐朝时,银两不是通用货币,通用货币是开元通宝,即铜钱。
  他还说,“这些钱都是租庸调以外的,与国家的经费无关。”
  玄宗由此认为王鉷善于理财、能够富国,更加喜欢他了。
  我完全不能理解玄宗的脑回路。
  一个户部郎中每都能额外拿出一百亿贯钱……这明显就是红果果的贪污**啊?
  怎么还会觉得善于理财呢?
  再怎么会理财,一年也就一千贯的俸禄,说破天也攒不下来一百亿贯吧?
  我只能把这一切归结于玄宗现在就是一个老小孩,只顾贪图享乐,他才不管钱是从哪里来的呢。
  王鉷想尽办法苛剥百姓以取悦玄宗,导致朝野内外怨声载道;但是今年十一月二十三日,玄宗以他善于理财、充盈国库为由,升任他为御史中丞、京畿采访使。
  王鉷之所以能进入御史台,主要是靠户部侍郎兼御史中丞杨慎矜的引荐;可是他转头就把自己的恩人给坑了。
  杨慎矜与王鉷父亲王晋是表兄弟,王鉷与杨慎矜少年时十分友好,到了王鉷成为御史中丞后,杨慎矜与他说话时仍然直呼他的姓名。
  虽然直乎姓名确实是杨慎矜的不对,王鉷对于杨慎矜直呼他姓名的事情心中不快,自恃与李林甫关系密切,所以想要借助李林甫的势力除掉他。
  王鉷的母亲原本是他父亲的贴身丫鬟、出生低贱,杨慎矜曾经把这件事情告诉过别人,所以王鉷对杨慎矜更加怀恨在心;再加上杨慎矜后来又夺了他的职田,所以王鉷对杨慎矜更存恨意,便开始有心报复杨慎矜。
  然而杨慎矜并不知情,仍然像过去一样对待王鉷,并私底下与王鉷谈论谶书。
  杨慎矜得到玄宗的信任和赏识,这使得李林甫忌妒,当李林甫得知王鉷对杨慎矜不满后,就引诱王鉷陷害杨慎矜。
  于是王鉷就让手下人散布流言:“杨慎矜是隋炀帝的玄孙,经常与坏人来往,家里还私藏谶书,Y谋复辟先祖的帝业。”
  玄宗最忌讳这个了,他听说后大怒,逮捕了杨慎矜;最终引起了大冤案,牵连数十人。
  杨慎矜兄弟三人全部赐死。
  简直就是现实版的东郭先生与狼的故事。
  朝堂动乱不堪,边疆战乱不断。
  天宝四年正月,回纥怀仁可汗攻杀突厥白眉可汗,并把他的首级传往京师。
  突厥大臣毗伽可敦于是率领众部下前来求降。
  于是长期以来威胁唐王朝北方边境的突厥由衰而消亡,大唐北边晏然无警。
  但是,这个时候回纥势力逐渐强大,他们甚至吞并了突厥的土地,不仅如此,他们还南下*近东达室韦,西边*近了金山。
  它南边的疆域横跨整个大漠。
  俨然成为了唐朝新的一大威胁。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