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庄子的故事 (我说那个谁)


  在外交上,就靠惠施那一张嘴,也是不够的。
  况且!惠施虽然有外交上的才能,可惠施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他喜欢跟别人辩论。说不好听点,他这人喜欢跟别人“教条”。他说他是跟别人理论,而在别人看来,他是教条。往往地情况是:他不把你辩驳倒他是不罢休。结果!得罪了别人他还不知道。
  要知道!有的时候,面子比道理更重要。
  你虽然辩论赢了,可别人觉得丢了面子。
  所以!惠施的外交经常是失败的。
  经过几年的周边诸侯国的打压,加快了魏国的衰落。如今的魏惠王,也没有当年的那种霸气了。他的内心虽然不服,可在现实面前他不得不低头。
  所以!在惠施的请求下,魏惠王决定请庄子过来,给他指点一点。
  现在的魏惠王,是用“请教”、“指点”来求庄子了。
  而此时的惠施,经过这些年在内政外交上面的努力,他也看出来了,他有几斤几两,自己有多大地本事。在各方面,他都不得不从内心里承认:他不如庄子。
  不管怎么说,庄子能够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把宋国的漆园治理好,并改变了模样,这是他惠施无法企及的。
  经过这么多年在魏国为官,他与魏国朝堂上的官员也都熟习了。那些人都是什么货色,他是知道的。与这些人的关系,惠施心里是有数的,无法配合。所以!他想到了庄子,想再次请庄子过来,到魏国为官,与他一起,把魏国再搞强大起来。
  以前庄子说他在宋剔成面前发了誓,“永远不当官”、“永远不离开宋国”、“永远不背叛宋剔成”等四个永远。可如今的宋国,宋剔成越来越式微。
  根据小道消息说,宋剔成已经被架空了。
  因为宋剔成重用了其弟宋偃,不听宋荣子等人劝阻,宋荣子等人先后辞官,朝堂上渐渐地被宋偃安排的人和巴结宋偃的人占据。所以!宋剔成渐渐地被架空了。
  就跟当年司城子罕架空他的君王一样,宋偃即将上演“弟弟取宋”的重复剧。
  所以!这个时候是完全可以请庄子来魏国做官的。庄子也可以无视誓言,到魏国来做官。当年的誓言,是对宋剔成发的,如今宋剔成式微,自然是誓言作废。何况!庄子的誓言,是在宋剔成的逼迫下,不得不发的。
  再则!自从宋偃得势后,对庄子很不礼貌。不!是对庄子有意进行打压。
  宋偃是记仇的!
  当年要不是庄子他们插了一脚进来,在戴大官人叛乱的同时,他宋偃也将趁机叛乱。虽然那次就算真的叛乱的话,他一样会失败,可他心里不服。所以!就记恨起了庄子。
  魏惠王再次邀请庄子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听探子说,楚威王曾经秘密派人请过庄子。但是!庄子并没有去楚国做官。不过?楚国却得到了庄子的策略。因此!楚威王没有就商州之地与秦国战争。相反!还与秦国修好。
  就凭这一条,魏惠王就想知道,当年的庄子对楚国的使臣说了些什么?他本身都没有去楚国,只是通过使臣的传话,就让一个君王放弃自己的想法,不与秦国交战?这到底说的是什么?
  魏惠王是知道的!庄子大才,给楚威王出的主意,绝对是一流的。不然?楚威王是不会听从的。再则!楚威王刚刚接任楚国君王,面对痛失商州之地,是要找回面子的。结果!却放弃了。可见!庄子给他出的主意,一定能够让他挽回面子。
  其实当年!魏惠王是希望楚威王是个傻比,就商州之地与秦国开战。这样!消耗了秦国与楚国的综合国力,是对魏国非常有利的。可是?让他失望了。最后才知道,是庄子给楚威王出了主意,才改变了楚威王的想法。
  像庄子这样地大才,不用才是傻比!
  所以!魏惠王才不惜一切办法,一定要请庄子入魏。不管庄子能不能来魏国做官,最起码可以请教一二。试想:以庄子大才,拯救一下魏国,应该是胯下捉鸡,手到擒来的事。
  见魏惠王是真心来请他一叙,见惠施亲自跑回宋国来找他,庄子就是不想去,也要给惠施这个面子。
  不得了的大人物啊!魏国的外相啊!
  虽然魏国正在衰落,可惠施一直都是魏国的外相。当年鼎盛时期是,现在也是。所以!面子极大。
第957章 庄子与惠施是对手
  庄子与惠施的关系,也是从这一年开始,频繁接触。因为庄子不愿意去魏国做官,魏惠王不得不经常派惠施来宋国请教他。而惠施本人呢!经常听庄子讲道,也渐渐地接受了道家学说。
  不是说:人生得意的时候信奉的是儒家学说,认为儒家学说是经典。而一旦人生失意,才开始读老庄。当然!这是后世的人总结出来的,先秦时期没有这个说法。
  杨朱说过:乱世用兵、治世用法、盛世用儒、道家治心。
  儒家学说只是在盛世时期,才能用于治理社会、规范社会。而到了乱世,你还用儒家的那一套理论,只会束缚你的手脚和心灵,让你无法在乱世中生存。
  因为!儒家学说是站在社会管理学的角度、立场上来看待人和社会的,而不是站在个体人的角度、立场上来看待人和社会的。所以!到了乱世,或者!社会开始混乱了,儒家学说就失去了市场。你要是再信奉它,只会束缚你的手脚和心灵,让你无法在乱世中生存。
  简而言之,儒家教导你的什么洁身自好、君子、己所不欲等等都是站在管理社会、站在如何让社会和谐的角度、立场上的,而不是站在个体人的角度、立场上的。
  站在个体人的角度、立场上,大家为了生存、为了自己的一己之欲,是什么事都能做得出来的。所以!儒家认为要是这样地话?社会就乱了,就无法管理。
  从表面上看,儒家学说思想好像是文明进步了,可实际上并不然。因为!社会是人与人的组合。不重视个体的人,不重视个体人的感受而强制性地一刀切,规范社会、规范标准,必须会造成一个充满谎言、假象的社会。大家表面上迫于压力、压迫,服从你,遵守你制定的行为标准、道德标准。背后!依然我行我素。因此!必须会造成一个充满谎言的社会。
  而道家是人生哲学、生存哲学。所以说!道家治心。道家学说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你静下心来研读,都会有收获的,无论是盛世还是乱世,都能给人以启迪。
  道家认为:我们先不要指望社会、指望国家、指望别人来管理、帮助我们,我们必须学会自助、自救。这是根本!在自助、自救的基础上,我们再去寻找帮手、寻找合作伙伴。先自助、自救,然后再谈婚姻、家庭、家族、团体、国家,天下!
  儒家后来也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味就不同了。儒家还是站在领导者的高度上的,而不是从个体、相互合作的角度上出发的。
  说白一些,儒家是把世人当傻子、坏蛋,需要他们来管理、规范你的行为。我让你这样你就必须这样,不然这个社会就要乱。他们还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认为你没有社会公德。所以说!在儒家的眼里,世人不是傻子就是坏蛋:不知道怎么做或者净干坏事。
  道家讲自救、寻找合作伙伴、组建家庭、家族团结、团队组合、国家联盟。
  而儒家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可儒家的修身也是有问题的,他是站在服务于社会而约束自己的角度上,而不是从人性的角度出发的。
  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别人打我一拳我必然会还击一拳。而站在服务于社会而约束自己的角度上来讲,别人打我一拳我可能不能还别人一拳。因为!我害怕受到惩罚。或者!我是个文明人,我不能跟别人一般见识。
  从人性的角度来讲,别人打我一拳我还击一拳,公平了。结果!被认为是野蛮。而被人揍了一拳,反而被认为是“文明人”。
  这就是信仰道家与儒家而产生的不同结果。
  惠施也一样,魏国的衰落造成他事业上的不顺,才渐渐地放弃了他以前的人生哲学,信仰起了道家学说。当然!惠施并不是一个彻底地道家,他还是喜欢与人辩论,较死理,不把别人驳倒他不罢休。
  从这一年开始,惠施与庄子两人频繁接触。两人除了谈论天下大事外,那就是辩论。
  惠施会提出许多稀奇古怪地问题来问庄子、为难庄子,每次都能把庄子问住。不过!过一会儿,庄子又会找到反驳的理由,反过来把惠施难倒。
  怎么说呢?惠施的脑袋瓜子反应要快一些,可能是他在官场上练成的,也可能是他因为善辩而练成的。
  而庄子呢!反应要慢一些,人老实一些,不知道惠施是在给他下套。往往如实回答后,才知道上了对方的套。要想解套,必须把话题反回来,从头撸一遍。所以!每每事情过去了,庄子才能把事情理顺。
  两人之间的辩论是善意的,因为!两人都从中得到了启发,开阔自己的思路。
  接受了魏惠王的邀请,庄子就跟随着惠施,一路上吃用都由惠施负责。一路上,他们边走边谈,也是一路上辩论不休。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