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三国之军阀 (奋发的青蛙)



为此当韩烈询问貂蝉,沛国守将之时,貂蝉遂道:“据我所知,沛国的守将乃是吕布帐下将军张辽高顺二人,如今吕布败逃,生死不知,此二人失去外援,只怕也未必能够坚守多久。”

“张辽高顺?确定是此二人?”韩烈闻言,也不由有些动容,如今他虽然帐下已经有了徐晃、赵云、太史慈等战将,可要是真能够把张辽高顺二人收服,那无疑是如虎添翼。

“应该错不了,公子莫非认识他们?”貂蝉见韩烈动容,自是以为是熟人。

“算不上认识,但这两个人若能为我所用,大业当平添助力矣。”韩烈微微颔首,复望着下首的貂蝉,略带歉意道:“说起来都是一些俗物,却劳烦蝉儿你奔波,想来实在有些对不住你。”

“公子能够收留我们姐妹,让我们可以安心传播教众,让芸芸众生得以安居,功莫大焉,些许劳碌算不上什么,公子无需介怀。”貂蝉表情平静的与韩烈对视着,从容的回道。

“你不怪我胁迫你们就好。”韩烈苦笑一声,问道:“还是没有曹操的任何下落?。”

“兖州我们势力没有达到,所以不是很清楚,但徐州临近的豫州,青州周边郡县,始终没有任何踪迹。”貂蝉摇摇头,她也知道此事的重要性,所以最近这几个月,她都一直在追查曹操有关的消息,但自从曹操在广戚的微水被车胄接应离开之后,就好像人间蒸发了,几个月来踪迹全无。

“兖州不大可能,吕布在兖州不可能不对曹操严防死守,而且曹操也没有投靠任何势力,看来他应该还是藏在了某地。”韩烈分析之下,突然道:“琅琊和开阳有没有查过?”

“开阳臧霸那边查的很严,我们的人很难打听到有用的情报,但据我看来,却不大可能,因为据我们人所了解到的信息来看,杀了曹操父亲的凶手张闿,就是投奔了臧霸。”貂蝉管理情报也有些日子,思维也比之以往要缜密了许多。

“这么看来,曹操肯定还是藏在了琅琊,接下来你们要密切监视琅琊太守萧建的所有行踪,此人与曹家有旧,曹操很有可能就藏在他的府邸。”有一点韩烈可以肯定,那就是曹操肯定没有死,要是他死了的话,他手下的将领谋士不可能都销声匿迹,所以只有一种可能,这批人都跟在了曹操身边,等待着东山再起。

曹操的能力那是毋庸置疑的,所以这个对手,韩烈向来都视为生死大敌,只要有机会,韩烈断然不会让他活下去。

“公子放心,我这就去安排。”貂蝉起身应道。

“蝉儿,出门在外,注意点安全,保重好身体。”韩烈起身亲自送她离开了府门。

“张奋,传令东海众将前来议事厅议事。”折返之际,韩烈对亲兵卫队的队率张奋吩咐了一句。

“孙涛,琅琊你比别人熟悉,不知你可愿意出使琅琊,传达本州命令,让他一个月内到东海面见本君,否则吾必大军伐之。另外,回转之时,顺便给开阳的臧霸送一封我的亲笔书信,我还是希望他能够归顺与我,希望你前往转告我的诚意。”韩烈既然有意取泰山、东莱二郡,对于自己上任之后,始终没有表示臣服的琅琊太守萧建,他自然要给出一点态度,但俗话说的好,先礼后兵,韩烈让人给他传送军令,就是想再给他一个机会,这次若他再没有答复,那么迎接他的也只能是兵了。

“喏。”孙涛如今在韩烈帐下担任别部司马一职,留在军中效力,这是他自己提出来的要求。王凌眼下也在东海,担任郡丞,同时他还领着临淮典农都尉府的职务,不过如今因为东海、彭城、下邳都掌握在韩烈手中,临淮典农都尉府的防务减弱不少,从边防之地,转换成为二线城池。

不过韩烈也并没有打算撤销临淮典农都尉府,临淮、利城、盐渎三城地域徐州腹地,水利便利,土地肥沃,可谓是天然的鱼米之乡,也是种植水稻绝佳之地。

如今江东地域,为什么土地不比北方少,产粮却比北方要少产出七成的原因,主要是适合北方种植的豆麦,在湿润的南方地域,同是一亩地的产量却只有北方四成,这样的产量直接导致南方产粮稀少。

而在农耕为社会主体产出的汉代,生产不出粮食,不仅仅关系生计,对整个社会的经济,以及人口生养都造成了广泛的影响。

虽然如今江淮地区,也有人开始种植水稻,但也因为培植和种植技术原因,产量都很不理想。韩烈首先在建邺成立典农都尉府,接着在临淮又成立典农都尉府,都是存有在江东区域培植和种植出优质的水稻的心思。

农耕时代,只要有了粮食,无疑就有了人口。事实上温饱问题,不单单是汉末一朝的问题,而是几千年的封建王朝一直都致力解决的问题,然而实际上一直到二十一世纪,仍然还有些地方存在温饱的问题。

如今韩烈统领徐州,扬州大部,区域人口已经超过两百万,要全面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就必须培育出新的水稻种植模式,而之所以选择在建邺和临淮两地作为实验之地,也是韩烈知道后世的江淮区域,是优质粮食产出之地。

只要种植的好,一年足以产出两季粮食,春天种水稻,深秋种冬麦,这样就可以合理的利用农田,产出的粮食的也会成倍增长,这就是江淮之地的优势,是眼下乃至后世任何省份都没有的。

比如再往南走,过了吴郡的会稽郡治下郡县,就因为气候问题,只能种植水稻,但在汉代因为水稻没有优质品种,产量底下不说,每年也仅能喊出一季,为此被列为杂粮序列。

致力推广种植新品种的优质水稻,以及合理利用江淮地区的天然优势,种植两季粮食,可以说是韩烈这样具备先知记忆的优势,别人自然无法理解和看透。

这其实也是韩烈一心从冀州,投奔徐州而来真正的目的,当初他从东海进洛阳,再辗转到冀州,发现这个时代,有个致命因素,就是地虽广,却产出稀少,丰年勉强能够活下去,一旦遇上灾年,百姓不说吃饱,就是连活都活不下。

若是再加上兵祸战乱,百姓唯一的下场也只能饥贫而死,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能够幸存下来,这也是汉末以来,人口为何急剧减少的重要原因。往往一场兵祸战乱,导致就是整个区域的人口大面积的死亡。

也是关注到这个问题,韩烈一直都极力关注民生,以及人口的得失,对于百姓的生存,新生儿的奖励措施,他都十分重视。

“不过在解决琅琊、泰山、东莱三郡问题之前,我必须前往沛国一趟,但为了不引起袁公路的误会,此次出行,由骁骑营随我出行即可,我不在东海的时间内,东海政务由汉瑜负责,军务就有劳徐叔你代劳。”韩烈不容置疑下达了指示。

陈珪和徐荣二人如今分别担任太守为郡尉,是东海实际的掌控人,得知韩烈要去沛国,二人虽然满腹疑惑,但还是躬声应道:“喏。”

骁骑营虽然兵力只有两千人,但战马却保持了两千五百匹,多出的五百匹是作为替换和托运食物所用,这次韩烈让骁骑营随行,一来固然是出于安全考虑,二来也是希望通过这样的行军,来训练部队的行军能力。

这次随行的武将,不单单是太史慈一人,典韦和朱桓都有同行,当然韩烈此次去沛国,可不是跟袁术一争长短的,而是去谈判的。

袁术近来可谓是春风得意,自从沛国境内一战大败吕布之后,虽然沛国依旧未能攻破,但豫州刺史郭贡,却主动投来降表,把颍川郡治下县城尽数献给了袁术。

如今整个豫州,也就黄巾猖獗的汝南和眼前的沛国未定,只要拿下沛国,那就等于打通了北上兖州,青州的通道,这也就意味着他随时可以北上,所以对于沛国,他也是志在必得。

起初袁绍那个庶子夺得冀州、占据并州、幽州大部区域时,袁术那可真是眼红妒忌的咬牙切齿,可如今想到自己即将成就的大业,他自然情绪高涨,野心也随之急速膨胀。

前次与韩烈盟约,韩烈向朝廷推举他为征东将军,如今在袁术看来,征东将军对自己眼下的名声来说,已经完全不匹配,这不他已经在开始酝酿,向朝廷讨要大将军的封号,因为袁绍时为车骑将军一职。

虽说两人是亲兄弟,但袁术却向来不服袁绍,多有嫌忌,先前袁绍任冀州牧、车骑将军职,无论是实力和地位都高于他,奈何他虽然不服,却实力不济,只得屈从。可如今他坐拥豫州、接连扬州、一旦拿下沛国,兵力多达十万,在他看来自己自然不输于袁绍,自当为盖过袁绍一头,担任大将军一职。

大将军在袁术看来,也仅仅只是一个过渡,素来有野心的他,其实更想做的是列土封疆,称王称帝,但眼下只是时局还未成熟,所以他也只能把这点小心思藏在心底。

随着时间的推移,沛国已经坚守超过三个月之久,气候也从夏天进入了秋天,近来沛国上空秋雨绵绵,天气也一下子转冷了许多,苦战数月,袁术帐下也是死伤无数。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