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盛唐崛起 (庚新)



许久,武则天的声音响起,回荡在宫中。

裹儿心里一颤,忙想要开口。

不过,未等她发声,上官婉儿却抢先道:“陛下,此事非是裹儿的错,是妾身的疏忽。”

“哦?”

武则天眉头一蹙,向上官婉儿看去。

凤目之中,闪烁着一抹冷意,她沉声道:“你叫她来作甚?”

“是岭南道来信了!”

“嗯?”

武则天闻听这句话,立刻站起身来。

岭南道的战事,的确是让武则天感到筋疲力尽。这场战乱已经持续了小半年的时间,不管是对于朝廷的国力,还是武则天的声望,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一开始,武则天没想到会打这么久,安南一帮子土著,竟然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她派杨守文去岭南,是想要借此机会,给杨守文增加资历……可没想到,战事会如此焦灼。

正因为岭南道战事不平,使得武则天不敢轻举妄动。

面对突厥的攻势,她也只能以守为主。

而今听到有岭南战报,武则天顿时激动起来。

她虽努力保持着平静,却依旧掩饰不住那话语中的期盼之意,“岭南战事,如何了?”

“回禀陛下,据岭南传来的战报,岭南西路都督杨守文,率部轻骑出击,偷袭交州,斩杀了贼酋甘猛。”

听得这个消息,武则天顿感莫名的轻松。

她慢慢坐下来,半晌后,突然笑了。

“青之,果然不负朕之期许。”

“今监察御史桓彦范与安夷军司马王元珪各起一路兵马,攻打叛军。

估计这个时候,他们已经和青之汇合一处。若顺利的话,相信不久,就会有战报抵达。”

“好!好!好!”

武则天忍不住连连称赞,而后闭上了眼睛。

“岭南局势平稳下来,朕总算是可以免去了后顾之忧。

对了,前几日蒙舍诏的蒙罗晟曾上疏,言越析诏王波冲与安南人勾结。蒙罗晟表示,愿意代朕征伐波冲。只是此前安南战事不靖,朕有些犹豫。现在嘛……婉儿,你说是否该同意蒙罗晟出兵?”

第七百一十九章宜将剩勇追穷寇(下)

蒙舍诏?出兵?

裹儿听到这两个词的时候,眼珠子一转,猛然抬头。

她嘴巴张了张,想要说话。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而后低下螓首。

裹儿的动作,如何能瞒得过武则天。

她伸手示意上官婉儿先不要说话,沉声道:“裹儿,平身吧。”

“谢祖母!”

武则天让裹儿平身,也就代表着,她不会再追究裹儿抗旨之罪。

她开口道:“裹儿,你刚才似有话说?”

“裹儿不知道当不当说。”

“啰嗦,这里没有外人,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裹儿之前在剑南道的时候,曾听得兕子哥哥说过这蒙舍诏王蒙罗晟。”

“哦?青之他怎么说?”

“兕子哥哥说,蒙舍诏王能忍他人所不能忍,有越王勾践之姿,不可小觑。当年,朝廷要他到洛阳,他二话不说,便舍弃了王位,孤身一人前来,绝非等闲人可以做到。”

武则天一怔,旋即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当初,召蒙罗晟的人是她,放走蒙罗晟的人也是她。

但她从未往深处想过,而今听裹儿这么一说,再仔细一想,这蒙罗晟确非等闲之辈。

“兕子哥哥还说,蒙罗晟而今借朝廷之名,对六诏行征伐之事。

乍看,似乎是一件好事。毕竟有蒙舍诏冲锋陷阵,的确是可以免去朝廷许多麻烦。

可是细想,好像又不太好。

蒙舍诏冲锋陷阵不假,但也借此机会,吞并占领了六诏大片土地和人口,势力渐渐强大。而蒙罗晟又是个有野心的人,他表面上归附朝廷,可实际上,却借朝廷之名壮大己身力量。据裹儿所知,那蒙舍诏而今在六诏之中,堪称之为第一……

一旦他有了可以和朝廷对抗的力量,岂不是养虎为患?

兕子哥哥说,统一的六诏,与朝廷并无益处。

倒不如让其分化,使其内部不得安宁。而后朝廷软硬兼施,通过安抚、打压,拉拢、征伐等手段,把六诏纳入朝廷的治下。兕子哥哥还说,六诏只能有一个主人,那就是陛下。”

裹儿对于这些兵事,其实并不是非常清楚。

但杨守文对她说过这些,而在回来之后,她也从已经改名换姓的陈子昂那里,得到了一些指点,所以才能当着武则天的面,说出一个子丑寅卯来。她说的并不是很详细,可是对武则天而言,已经足够。一直以来,帝国号称万国来朝,对于那些异国番邦,只要他们愿意以朝廷为主,朝廷都会欣然答应,而后便不再加以干涉。

说起来,这的确是一种大气魄。

可同样的,朝廷对这些宗属国的控制力薄弱,也使得这些宗属国,常出现反复之事。

六诏不需要王,只需要一个主人,那就是陛下!

这句话,让武则天非常满意,嘴角微微翘起,露出了淡淡笑容。

“裹儿这次出行剑南,看起来倒是收获不小。”

说完,她向上官婉儿看去,沉声道:“婉儿,你怎么看?”

上官婉儿则颇为赞赏的看了裹儿一眼,躬身道:“陛下,臣妾以为,道长所言极是。”

她停顿一下,又接着道:“那越析诏王波冲,是否与安南人勾结,我们并不是很清楚,此前也没有任何的消息。只凭蒙罗晟一句话,就准许他征伐越析诏,未免太过于轻率。

况且,青之说的也有道理,蒙舍诏这些年来借朝廷之名,屡屡行征伐之事,实则是壮大了自身,与朝廷并无益处。这一次,波冲是否勾结乱党且不说,至少波冲一直以来,都臣服于朝廷,对陛下的旨意,也从没有违抗,冒然征伐,恐失人心。”

“那你的意思呢?”

“臣妾的意思……敬晖而今还兼任西南典客,六诏之事,也是他分内之事。

陛下何必下旨,命敬晖查证此事?若波冲真的勾结乱党,也不需要让蒙舍诏出兵。

张知泰才得经略剑南道之职,便让他出兵征伐,也可趁机为张知泰在剑南道立威……至于那蒙罗晟,臣妾以为不可以一味放纵,最好是对他加以压制,免得养虎为患。”

武则天听罢,不禁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婉儿所言,甚合朕意。

这样吧,此事就交给你去处理,派人与敬晖和张知泰知晓,要他们一面查证波冲,一面做好准备,提防蒙罗晟的异动。一俟有证据,着他二人可商议酌情处置。”

上官婉儿忙躬身答应,便准备退下。

裹儿站在大殿上,看了看上官婉儿,又看了看武则天,露出一丝犹豫之色。

她的那点小心思,如何能瞒得过武则天。

看着她那张因为纠结而略显苍白的脸,武则天心里暗自叹了口气。

“婉儿!”

“臣妾在。”

“待会儿你带朕口谕,走一遭洛阳狱,告诉张大年,让他回来吧。

继魏王武延基大逆不道,口出悖逆之言,本当处死。念其年少无知,死罪可免,活罪难饶。黜继魏王之位,贬为庶民,永不得录用;魏王王位,由武延基之弟武延义继之……”

武则天本来就不喜欢武延基,趁此机会,剥夺了他魏王之位,也算是一个警告。

她闭上眼,沉吟片刻,又开口道:“皇太孙李重润,德行有亏,难当大用。

黜李重润皇太孙之名,即日起幽居濯龙园,未得朕之同意,不得离开,否则格杀勿论。”

“臣妾,遵旨。”

上官婉儿领命退下,却留下了裹儿一个人在大殿上,手足无措。

“裹儿,朕命你在翠云峰修道,你却擅自离开,实当重责。

但念在你也是无心之举,就原谅你这一次……怎么,莫非,你还想继续留在这里吗?”

裹儿闻听这话,那还能不明白武则天的意思,连忙道:“裹儿该死,裹儿这就回去。”

“去吧,回去之后,抄写百遍道德经,而后送来宫中。”

“裹儿,遵旨。”

李裹儿顿时苦着脸,躬身退下。

武则天的心情,似乎也好转许多。

她走到了窗前,再看窗外的景色时,却突然觉得那风似乎不再是那么寒冷,春天的气息仿佛已经到来……

……

长安二年正月十六,交州城外,旌旗招展。

古老的交趾城墙,残留着大战之后的痕迹。那城墙上血迹未干,在阳光下呈现出一种暗红色彩。

杨守文站在城门外,昂首挺胸。

眉宇间,仍残留着一丝丝的疲惫之色,但看得出来,他精神还算不错。

桓彦范大步流星,来到了杨守文面前,拱手一揖。

“杨明威,久仰大名,今日终得相见。”

明威,是指杨守文明威将军的散阶。

杨守文比桓彦范小太多了,论辈分,桓彦范和杨承烈是一辈,自不可能称呼他什么杨君。

但是直呼其名?

似乎也不太合适。

杨守文可是朝廷钦命,都督岭南道西部战局。

而桓彦范虽然也在指挥作战,可是却没有朝廷的任命。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