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回到古代做皇帝 (飘依雨)



让户部赚点车费,用来养马,维护驰道、马车,也是折中之举。陆承启之前也想不明白,为何八千万贯钱用得这么快。如今看了看这驰道,联想到军器监研发的用度,陆承启也就明白了。

为何正史上历朝历代,唯有宋朝重视军械的发展?那是因为宋朝虽然疆域小了点,可经济发达。再加上外敌环绕,汉人的战斗力又不如那些个游牧民族,只好从军械方面着手,以提升军力了。不过事实证明。不论武器多么厉害,制度缺失之下,再骁勇的军队也会被打败。宋代的灭亡,很大的程度上是人祸。

陆承启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一方面研制火器,一方面完善军制。实现军政分离。文人带兵,在陆承启看来简直是个笑话。他拥有了稳定的培养军官场所——皇家军校,从里面培养出来的低中高级军官,皆听命于陆承启,又何必派出甚么监军,防止大将拥兵自重?

就算出征大将有这个心,可底下的人,哪一个会听他的?陆承启深深觉得,皇帝指挥枢密院,枢密院给予大将调兵权,这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法子。这样一来,皇帝就能把兵权牢牢掌控在手中。如果枢密院的枢密使不听话了,立马撤换,也造不成什么危害。只是任何看似完美的制度,都会有它的缺陷,只是陆承启尚未发现罢了。

怀着心事,陆承启登上了公共马车。而准备上车的百姓,见到配着朴刀的御前侍卫们,都不敢造次。中国百姓深知,官字两个口,与官斗是斗不过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便主动让开了条道。甚至上了车的百姓,都借故下了马车,哪怕是损失一文钱,也要等下一辆。

这公共马车采用的也是无人售票的方式,在车夫身旁,有一个投币箱,乘客在登车之前,要先往里面投一枚铜钱。陆承启是身无分文的,他径直上了车,对车夫微笑了一下,说道:“后面的人付钱。”

这车夫也是第一次见到穿着绫罗绸缎的富家子弟来乘公共马车,一时间也不知道说什么。回过神来的时候,瞥见了后面跟着的带刀御前侍卫们,也识趣地没有多说。他是由户部雇佣发工钱的,也算是半个胥吏了,这点眼力还是有的。这伙人能随时带着刀保护先上车的这个贵公子,一看就知道,不是衙内就是皇室中人。陆家子翤不多是天下皆知,这么一想,这人很有可能便是当今圣上!

“对了,唯有当今圣上,才会坐达官贵人不屑一顾的公共马车啊!”这车夫也不算笨,很快就猜测到陆承启的真实身份。

而陆承启尚不知自己的身份已被这车夫所看穿,还饶有兴致地观察起公共马车的内部来。这公共马车内部装饰并不豪华,除了底下的车轱辘是铁做的之外,车厢、座椅都是木制的。和后世公共汽车不同的是,这公共马车采用了百姓们所熟知的板凳作为座椅,甚是贴近生活。这也是为何达官贵人不屑于坐公共马车了,这样在车厢钉紧的板凳,坐上去实在太掉身份。

倒是陆承启觉得,这样的板凳类似于后世地铁,突然找到了亲切感。想起重生前每日坐地铁上班的日子,似乎就在昨天,真让人怀念那雾霾的天气啊!

陆承启看了看车窗外蓝色的天空,知道自己再也回不去了,心中微微一叹……(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八章:火炮初成(一)



车窗外的农忙景象,陆承启看得津津有味。不管在哪个朝代,农村的变化都是最小的。眼前农民忙着烧荒,准备种上冬小麦的景象,和后世也差不了哪里去。这些农民,知天时,懂时令,靠着经验的积累,渐渐懂得如何一年两收。他们也明白,如果种植冬小麦,肯定会让自己的生活好一点。

这些农民,占了大顺人口的绝大部分。他们虽然勤恳,但奈何知识缺乏,慢慢地手中的土地越来越少,最终被地主官绅给兼并了去。而这些农民,最终也沦为了佃户。在这方面,这些地主也不是毫无人性,兼并了土地之后,也还能给农民一条活路。只是到了灾荒年间,地主们催租而引发的农民起义,也绝不会少了。不是在沉默中爆发,就是在沉默中死亡。在有心人的挑拨下,没有见识的农民就被裹挟起来,成了“民变”。这些人往往会用宗教色彩包装自己,通过愚弄愚夫愚妇,达到唆使饥民,组织饥民的目的。

而讽刺的是,即便是这些农民为了生存一搏,却换不来什么好处,反而是自己的性命丢在了战乱之中。而与教科书上说的农民起义有重大积极意义所不同的是,“起义军”到的地方少不了烧杀掳掠,以致生灵涂炭。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运动,使得掌控皇朝的统治阶级在某些方面和程度上调整生产关系,使之适应不断变化着的生产力的发展,这是农民起义运动的积极进步性,是值得肯定与赞扬的!然而,存在着不可调和的阶级斗争,就没有不流血牺牲的。农民起义运动中的死伤的民众让人瞠目结舌,动辄成千上万,可谓是尸骨如山,血流成河。

其实,中国的农民习惯于做安顺良民。忠于自己生活的朝廷,而且农耕时代农民对物质的要求比较低,较能安于现状,守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和老婆孩子一起过着平淡的生活,享受天伦之乐,他们是懒得起来造反的。除非是天灾人祸,社会大乱,触及自己的根本利益。使自己生活不下去时,才会被迫铤而走险,起来造反。然而充满激情的农民起义在革命冲动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大多数的农民起义者可能仅为了能填饱肚子,而盲目地跟从一些起义领袖参与斗争。他们很容易被一些欲施展报复而不得志的封建中下级地主阶级的蛊惑、利用,甚至成为个别人性扭曲,嗜杀贪财的小人为打击报复,破坏社会的工具。而许多农民起义者却不能明白,反倒一次又一次地成为他人掌控之物。何其痛苦?何其悲哀?

在农耕时代,农业生产是头等大事。经过战争的破坏,不要说农时的耽搁,田园的荒芜,即便是战争平息之后,青壮年男丁伤亡无数,这使得农业生产缺乏足够的劳动力,造成“十室而九空”,妇女、老人不得不从事繁重的农务活动。

如果想要跳出这个怪圈,必须要摆脱仅靠土地出产这个落后的生产模式。因为靠天吃饭的风险太大。一旦有了灾荒,就会让历史重演。建立粮食储备是很必要,同时开垦荒地,增加耕地面积也是可行的办法。如果鼓励农户养殖家禽家畜。则更能抵御天灾。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可以上升到国家安全角度的,半点都疏忽不得。

而大顺有一个优势,那就是江南的土地都没有经过深度开垦,很多地方都还是荒无人烟的。没办法,在这个时空。经济还是集中在中原地区,江南那是“南蛮之地”,经济落后。

正当陆承启静静思索着施政方法的时候,坐在陆承启身旁的唐勋轻轻推了陆承启一把,说道:“陛下,军器监到了。”

陆承启这才回过神来,马车不知何时已经在月台上停住。马车停稳之后,车夫大声吆喝道:“军器监站到了,要下车的下车了!”

笑了笑,陆承启也站起来,转头问唐勋道:“从出发到现在过了多久?”

唐勋回答道:“约摸用了一盏茶。”

一盏茶也就是一刻钟,陆承启心道:“这速度不慢嘛!”在他看来,没有了马匹的自行震荡,这公共马车应该会比较慢,却不料远超预期。可能也是跟载客未满有一定关系,陆承启无心在这个问题上纠结,他更关心的是新铸出来的火炮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从车厢后面下了马车,在军器监站也有稀稀疏疏几个乘客上了车。见到一车厢的带刀官差,这些农户打扮的百姓吓得都不敢说话了。

公共马车绝尘而去之后,陆承启也来到了新建的军器监大门外。亮了一下令牌,守在门口的监察士不敢怠慢,恭恭敬敬地请陆承启进了军器监。而苏颂也闻讯赶来,只见他疲惫的脸上,藏不住兴奋,对陆承启开口就道:“陛下,快跟臣来,火炮已经铸成了,和陛下所说的并无二致!”

说罢,一个箭步上前,拉起陆承启的手就往试射场跑。陆承启被苏颂拉住走了两步,苦笑地挣脱了他的手,说道:“苏卿,莫急莫急。朕知道你们都没用过早饭,先吃了再言其他。这俗话说得好啊,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话音未落,身旁众人便哈哈大笑起来。苏颂知道自己出了丑,可他一副为了火炮拼了性命的模样,却让陆承启感到十分欣慰。只是看到苏颂脸上的倦容,那一脸憔悴看得陆承启十分心疼。这样的科学狂人,要是弄坏了自己的身子,那可是他的损失,大顺的损失,汉人的损失啊!

陆承启高声说道:“各位工匠为了铸炮都辛苦了,朕命御膳房熬了些粥羹,大家先吃了再做事吧!”

这些铁匠和学徒们,哪里见过如此关心他们的皇帝,一个个感激得痛哭流涕,跪下哽咽道:“谢陛下圣恩!”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