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衡利弊之后,李煜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刘宏的实验结果,让他自己心寒,也让真的引起了周围世家的注意。九成以上的百姓选择迁徙到特区,也不愿意继续留在泾县,大汉的威势可谓荡然无存。
李煜的威望如此之高,若是他真的振臂一呼,那么只怕吴越之地就要从此和大汉告别。有谋朝篡位之心的世家,也没办法忽视这个可能性。
不过如此一来,却是把一部分的注意力转移到了李煜身上,若是能再转移一些火力,那么刘宏或许会更感谢李煜。
更大的好处不是没有,见识到了李煜拉拢人心的手段之后,刘宏当然不可能完全不学。
一方面,向朝臣妥协,真正收回泾县。一方面却是直接下达了命令,各州各郡即日起,要用半年时间,提前搞好明年的财政预算,然后用半年的时间进行审批和调整。
这个制度率先在司隶地区试行,五年后确定有效果,立刻全面实施。
财产公开刘宏想要搞,奈何没有这个能力,也有太多的顾忌。最后只能在司隶地区全面普及教育,建立小学和中学,太学更是进行扩建,增加寒门就读的概率。
其实以前刘宏就有搞过教育,建立过名为鸿都门学的学院。只是这个学院不教经文,不教武艺,教授的却是舞蹈和音律。
当时刘宏还处于弱势时期,想要中兴大汉也不是没有想过走曲线救国的道路。鸿都门学涉及音律,随着他的权势增加,继续增加君子六艺其他几门学科也未尝不可。久而久之这里就成为专门为他培养人才的地方,地位或许会超越太学。
毕竟在太学上学的,基本上都是世家子弟,朝廷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结果却不能为他所用,奈何碍于原有的制度,所以他没办法改变这个情况。
只可惜,李煜出现以前,刘宏的情况一直得不到好转,公元179年时刘郃、陈球和阳球三个给人当枪使的家伙,还害得帝党遭受了强烈的打击。直至183年开始,帝党才重新恢复过来……
至于鸿都门学,也是被世家不断的贬低,最后连寒门的人都不来求学。刘宏当时的财政收入非常糟糕,一方面别人不来就学,一方面又没办法免费支援别人上学,于是只能关门大吉,曲线救国宣布失败。
如今倒是好,有了特区的‘先进经验’,刘宏再次建立起了小学和中学,甚至太学也开始向寒门扩招。不过真正要等到寒门入学,至少也要三年后才行。
不过只要小学和中学运转顺利,那么以后就能源源不断为他提供人才。
至于李煜这边,一开始就没有在泾县投入太多的人力物力,就连安置百姓也尽量避开泾县。随着泾县那边出事,特区的损失也的确最大限度的压低。
这几年,李煜的发展重点,果然还是朝着南方进行。主要还是发展武夷山地区,不仅修了几条大路,使得武夷山和特区再无隔阂,同时也积极帮助地方百姓脱贫。
这里是社会党员最常惠顾的地方,他们甚至深入到最偏僻的乡村,了解当地的情况。能劝的就劝说他们下山,到武夷山经济区那里进行发展。无论是种地还是打工,到底比以前日子好过一些。
不能的,就想办法修一条山路出来,然后输送一些扶贫物资,甚至是帮助他们启蒙扫盲。这些都是社会党内部出钱,完全没有政府介入。物资不可能很多,但至少是让百姓们都记住了社会党这个组织。
随着两年的发展,社会党已经有两千名正式党员,三千多预备党员。每个都是经过认真考核,并且精挑细选的结果,绝对不会为了扩大政党,而胡乱收人。
社会党属于民间党派,但随着李煜宣布脱离墨门,加入社会党之后,越来越多人想要入党。只可惜社会党的党规党章非常严格,也不是谁想加入,就可以加入的。
和社会党相比,墨门更接近于共青团一样的角色,为社会党培养预备党员。不是内门弟子,就没有资格加入社会党,这是目前大家的共识。
这也是目前最滑稽的一点,明明墨门和社会党是两个不互相统属的民间机构,却都和官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明明所有社会党的预备党员,都要先成为墨门内门弟子,但成为预备党员后,就必须要和墨门脱离关系。在党和墨门之间,要以党的利益为重。
随着时间的推移,黄静开始恢复传教,按照和李煜的协议,改太平教为太平道,真正意义上的创建道教宗门。黄静参考墨门的构成,分为俗家、外门、内门和核心弟子四等,主要受众便是以前的太平教信徒,还有几个渠帅。
宋朝以前的道教思想,主要还是长生。但并非说是肉身长生,而是通过服食‘金丹’巩固神魂,死后神魂不散,转修鬼道。若是世家者,以祖坟宗祠长期供应香火,可保神魂不散,凝练成鬼兵,继而成鬼将等。或依附名山河流,受香火练就神道。
这就是宋朝以前道家的主流修炼模式,别人本来就是想死快点,也难怪丹药都是含铅含汞。长生的理论,主要还是宋朝之后才提出,主要是**来之不易,弃之可惜。之后逐渐形成修真成仙的论调。
这个时代,别说什么玉皇大帝,天庭都没有概念,诸天众神更是没影的事情。
不过李煜自然不能允许自己的百姓嗑药,鬼神之事虚无缥缈,不能说没有,只是活得好好的何必求早死?
是故这几年把后世的修真成仙的论调告诉黄静,后者虽然觉得这和庄周学说有点忤逆,却是给道教开了另外一条大道。经过五年的修改和总结,终于完善了道教的理论。
道教主要收入是信者的捐赠,不能威胁、恐吓和诱导百姓捐款,不能限制信徒只能在道馆里面购买香烛纸宝。若有闲钱,可经营副业,但必须要遵守法纪,就如同墨门一样。
前期或许会有点苦,不过苦修总好过把宗教当成产业来经营。修炼的地方,还是不要闹得那么乌烟瘴气好些。
匆匆两年,很多东西都变得很快,东汉在李煜的推动下,发展速度提升了数倍有余。
第58章 第一条铁路
一匹马能够拉动二十吨的火车吗?答案是可以!
近代就有一种马匹做到了这点,那就是铁岭挽马!在近代这种马越来越稀少,截止2013年,铁岭挽马只剩下二三十匹,濒临灭绝。
在这个时代,其实这种马也还没有被发现,或者说还没有被培育出来。
不过花费三十万声望点,却是可以在系统里面直接购买一匹。以李煜目前的声望值上限,相当于每两天能购买五匹这样的挽马。
一个月积累下来,就可以攒下大概八十匹左右。不过李煜没办法把全部声望点,都用来购买一种东西,所以这几年积攒下来,也就那么五百多匹,好在已经开始人工繁殖。这个声望系统可以说最人性化的地方,就是没有把这些挽马都给阉割了。
经过几年的繁衍,这种铁岭挽马的数量已经高达七百多匹,而且总数还在进一步提升之中。至于为什么李煜要购买这种马匹,自然是用来拉火车啊!
早在几年前开始,李煜就开始针对先秦时代的铁路,给林铭布置了功课。先秦时代其实华夏就有使用铁路,利用马匹牵引大宗的物资,不仅节省时间,还最大限度的避免损耗。
大秦军队,就是利用这种铁路,从关中一路杀到关东,从燕国杀到了楚国最南部。
不过用畜力到底还有许多麻烦,这种铁岭挽马的喂养和管理就比一般的马匹麻烦得多。在现代每年每匹马就要消耗上万元,成本而言远超蒸汽火车或者电力火车,不过在蒸汽机还没有完善之前,作为一个过度产品却是不错的选择。
去年三月,武夷山工业区第一批工字钢成功研发,两个月后第一次改良成功,消耗下降20%,关键是防锈处理技术也有所提高。做到这点,哪怕它的价格已然远超这个时代的钢材,李煜也狠下心来,大量采买,并且修建了一条桃源县通往特区之外的铁路。
这条铁路从桃源县出发,最终站是在特区边境上。为了避免别人惦记上,还专门招募了一批铁道警察看守。不过真正到了战争时期,谁有能预防到敌人对铁路的破坏。
想当年百团大战的时候,还有那所谓的敌后武工队,不都是专干这种事情的……在当时的大环境下,也不能说这是一件错事。
缺乏了后方的补给,前线的劣势得到了缓解,我国甚至开始具备反击的实力也是事实。不过想到这样的事情,出现在自己身上,李煜就觉得无比的蛋疼!
今年三月份,第三次工字钢工艺改良完成,防锈技术进一步提升,产量获得提升,价格又被压缩了40%左右。到了这个程度,工字钢的批量生产,已经可以拉上议程。
这条铁路从去年开始修建,到了今年五月份前后才正式完工,也就是两三天前的事情。由于大家的注意力,都被泾县那边的事情吸引了过去,所以铁路的完工就被忽略了。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