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0章 南欧来使
在王新盟集结西域一带的力量还有国内增援过来的先头部队展开对俄国的扫荡的时候,在法国南部一带休整了一个月左右的西征部队主力在恢复了一定实力之后也没有彻底的闲下来,而是开始忙碌的准备着冬季的地中海远征。
西征部队指挥所内的战略地图上,以现有的情报来分析:从中亚到西亚到奥斯曼广大的欧洲,幅员不止万里的广大区域内很多地方虽然新朝的存在感并不算高,要等到国内的新生力量增援过来之后才能完成对很多地方的真正控制,但强有力的敌对武装和政权已经大规模的被歼灭和打垮了。这些地方的真正控制也是早晚的事情。
整个欧洲新军主力部队的兵锋没有影响到的地方也只有两处,一处是神圣罗马帝国理论管辖范围内的意大利诸邦。即便到了17世纪,欧洲科学和艺术的重心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意大利诸邦,只不过没有二百年前文艺复兴刚刚开启的时候那种中心般的地位罢了。
另一处,就是法国北部海峡对面的英伦三岛,这两个地方其实按照刘洪涛的理解,也都是新军远征部队必不会放过的地方。
让包括刘洪涛与张海在内有些没有想到的是,在这刚刚大战过后的寒冷冬季,意大利诸邦的不少使者却乘船来到了马塞附近,并且在逼近岸边之前差人递交了求和或者说投降的文书。
不过稍稍仔细思考一下的时候,张海也就释然了:英国人或许并不会妥协,他们有退路,而且英国的民间有很多坚定的新教徒和宗教理想主义分子。在美国建国之前,英国民间的宗教意识和独特的意识形态还是相当强的,不会轻易同新大陆上的强大势力妥协。
然而对于早已丧失了罗马早期民风的此时代的意大利诸邦来说:已经没有多少地方可以逃亡了:直布罗托在不久前已经被控制,而苏伊士运河此时还没有。新一轮的新朝大军已经开始开进了奥斯曼帝国的旧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此时代的意大利诸邦竟然像是在战略上被新朝远征西方的部队所包围了。
这个理论上的“战略包围”当然还很不牢固,实际上对于少数想要下定决心也掌握充分资源的人来说逃亡并不困难。可是那些在意大利诸邦拥有巨大利益的人们显然大部分并不愿意舍弃故乡还有长期以来的巨大利益。在一系列的胜利显示出新朝远征力量的不可战胜之后,“妥协派”的思潮也在这些民风本就并不强悍的地方成为了主流。这些地方理智的人们清醒的意识到:“曲线救国”还有那么一丝文明延续的可能,而如果选择像奥斯曼或者俄国那样“全民抗战”,等待着意大利诸邦的就只有腥风血雨还有无尽的悲剧。
“要不要亲自见那前来的意大利人?”宋子悦在半岛诸邦的来使前来之后询问道。按宋子悦的看法:张海必不会同这些人亲自见面,实际上自从有过新朝六年时一些事情的经历之后,张海就很少亲自去接见那些算不上友好势力的使节了。
张海最初的时候也是有所犹豫,但最终还是觉得有必要见见这些人。至于会不会遇到什么“刺秦”之类的事情,那并不是问题。要是那些来使连一次全面检查和衣物行囊更新也不愿意,那也就没有必要去谈了。
不出所料的是这些意大利人还是识相的,没有对这种看似似乎有些“侮辱”性的礼节有什么反应。
前来的人并不是区区几人,只算各势力的代表就有十多人之多。张海在前来之前也请田宾所负责的外情部相关人员,做了相关的查证,证明了这些人大致的身份,这才决定带着通译同这些人见上一面。
这些人在前来之后态度上也很恭谦,并没有主动说什么,显然是等待着临时营帐里的张海首先发话,然后自己才回话,算是对东方的一些规矩和人情世故有些研究的了。
张海当然也并没有客气,而是直言道:“你们是来无条件投降的么?”
“是的。。。”一名意大利通译用有些异样的口音回答道,没有多说什么。
“既然是来投降的,而不是来讨价还价的,那我也就直言了:对于被征服地区,我有三个基本要求:第一驻军监督第二:除了用于治安的手臼铳以外,你们不准拥有长度以一尺以上的枪炮。从铁器到黑火药,还有铜,更别说是铠甲及其他,一切和兵事有关的专职的匠人都有跟我们走。也就是禁兵。第三,我们可以不收金银税。如今的我们也并不缺乏那些,但是却要求你们在三年之内,每年提供价值五百万两按照我们的要求所制作的文具,具体都有那些实物税,我想在你们进来之前就应该发给你们了。还翻译成了你们大多数人都能够看懂的语言。
听到这样的话,一支平静的人群终于有些交头结耳起来,不过张海并没有命人加以阻止,而意大利的通译也开始明白了之前那张莫名其妙所列表格中所列举的东西都是些什么。
“新朝皇帝陛下,恕我们直言:这个规模的书册纸张就算是有免费的原料供应,也几乎是天方夜谈,我们诸邦加在一起也根本不可能负担的。。。”
张海平静的回道:“我没有要求你们现在拿出这些东西,而是三年之后。如果你们有困难,我们的人回来协助你们。我算过你们的市镇规模,仅仅前罗马城就有不下十万的人口,更别说其他所有城镇加在一起。养十几万工匠完全没有任何问题。而我列举的那些,是相关领域的十万匠人并不需要付出太过繁重的劳动就能够生产和提供的。怎么,难道你们更愿意做奴隶去俄国或者波兰种田,而不愿意学习真正有关文化方面的基础产业么?”
似乎那些意大利人还想说些什么,但最终在张海的目光下还是答应了下来,没有敢提出哪怕一个要求,甚至容我们在商议这种话。因为一些语言在这些意大利人进帐之前,张海就已经讲的很清楚了。
第1311章 英伦三岛
宋子悦刘洪涛等人想到过那些意大利诸邦会最终妥协,可是却没有想到这些人这么快就答应了无条件投降的要求。不过,倒没有什么人觉得这可能是一种诈术。因为即便新军远征部队主力撤军,也会在欧陆留下规模不小的军事力量,这些人如果打算玩花活,那么就让这些人该去哪里去哪里就好了。
瑞典和意大利诸邦算是欧陆大地上没有打算在新军主力部队展现了足够实力后还要以卵击石的国家。
不过有一个例外那就是西欧之外的英伦地区,虽然那里也曾经有个别贵族前来投奔,不过整体来看:从查理一世到英国主流阶层几乎就没有考虑过同新朝远征部队进行任何接触和对话的可能。不像西班牙法国神罗等势力,虽然也最终同远征部队决裂,但是好歹是在极为苛刻近忽于要求无条件缴械的情况下不得不“奋起抵抗”
“很多西班牙人和法国人其实并非都逃往到了西洲之地,去那英吉利的也有不少人。按我们的消息估测,各类阶层恐怕至少多达十万之众。”在有关英伦问题的一次讨论会上,田宾不无忧虑的说道。
在决定是否于新朝十一年的新年到来之前展开英伦攻势的时候,张海也是沉默并思考了很久才最终讲出了自己的看法:“益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这类话我是曾经说过,但是现在我改主意了。我觉得把英伦三岛拿入这次主力部队西征之列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至少在今年冬季展开行动,并不合适。残余的敌人依然拥有不小的力量,在欧陆,即便大军面临不利的局面或危险,我们也有把握不让队伍付出难以接受的损失。可是要去打英伦三岛,那就另当别论。英国的陆海军力当然不值一提,可是我们现在并不了解的是西班牙新军是不是真的去了美洲。如果现在的残敌将剩余的陆海力量同英伦诸势力汇合在一起,那么我们要战胜这些敌人就至少要出动新军主力部队渡海作战才有把握。可这个把握,依然明显不够。因为我们的决战兵器已经在之前的陆海决战中暴露。继续使用能在多大程度上起到作用是可疑的。况且决战火箭的库存数也并不多了。。。”
当然,保留刘洪涛在内的张海的一些核心弟子却明白还有些话,张海并不好在这种当众的场合讲出来。那就是虽然如今的中原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朝已经开始在观念与文化上影响着传统中国。但是张海并没有把握在今后的任何意外与风险之下,中原社会都能真正的向进步的方向走下去。庞大的人口和经济规模带来的广阔对内殖民潜力,还有诸多旧观念,并不是那么容易轻易去除的。因为一个人到了成年之后三观定型的时候,基本上就很难有根本性的改变了。只要让“新人”彻底代替老死的“旧人”,整个社会的文化意识才能真正的革新。如果仓促的消亡了一切欧洲文明,又没有把握保证中华文明必然能够接替其使人类进步的重任,那即便是在一些民族主义者看来也是有所缺憾的事情。更别说张海从前世到今生都不是一个极端的民族主义者。至少,张海还要再用几年的时间做观察和了解,才能决定是不是最终展开行动。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