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明末英雄 (女侠独孤雯)



不过自从诞生之日起,张海所率领的新军主力部队就是一支与众不同的队伍。从部队管理到兵源选拔都超越了后世近现代的大多数列强军队。平均水平可能比颠峰时期的甲午或二战时期的日本常备军差一点儿,也略逊色于革命战争年代和建国初期颠峰时期的红色军队。在部队的s击训练上,新军主力部队一直要比那些军队更为重视,加上实际战场环境往往态势占优,这就获得了同那些颠峰军队一样的水平:十倍于传统列强或古代战兵的效率,战场上几乎没有多少滥竽充数的人,就算实战发挥能力打一折,加上少数精干的高效发挥也可以在实战中达到五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于靶场成绩的水平。

这种难以企及的效率也是新军武器装备走出了一条与西方火器与军事变革史不同道路的根本原因。

而这些参加突击作战被挑选出来的近卫精干,几乎被证明能够做到在实战条件下也几乎能有训练场上一般水准的发挥。开火的时候往往不是大致瞄向一个敌人就接连不断的扣动排下的并排扳机,而是有效的瞄准开火,在敌人还没有多少反应的时候几乎是弹无虚发。

炒豆一般的短促而密集的铳声响起,大概五六秒种左右的时间里七名露出头来的精干战士就用以三十五发把远近四个组伍二十余名敌人打倒在地。

火把映出的火光之下,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威慑住了那些更远距离上负责巡查的守军们。整整*近过来的一个连都被这恐怖的突袭火力吓退了。

在短暂的不知所措之后,警戒的铜锣声传遍了整个大金川山岭防御阵地。一时之间竟然没有人敢于*近过来。

而趁此机会,二十余名战士带着并不算轻的辎重和弹药已经爬上了山崖前的陡坡,*近到了山岭阵地之上。

为了携带更多的弹药而且利于隐蔽,突击队员们没有全面的铠甲防护。这使得在黑夜之中必须要保持不断的移动,而且还要向预定的位置移动一便获得下一波热气球运输物资及人员的增援并尽可能的减少伤亡减员,这就让战士们不可能在一个地方停留的太久。

果不其然,就在战士们刚刚移动了不过三四十步左右距离,*近到还在保持着火把照明的敌群边缘地带的时候。黑暗中诡异的呼啸声从夜空中掠过,山岭阵地上的投石机发s的泥弹和霰弹竟然在不算长的时间内就准确的覆盖了曾经所在的那片山崖边的陡坡区域。想起多年前明军对于技术作战的一窍不通,不少人都感叹敌人的这种进步。

匍匐在地面上展开战斗队形的突击队员们在猛烈而短促的火力打击后没有盲目的暴露在守敌火把与光亮的晖映之下,而是等待着守敌的集结与反扑。

这大金川上负责侦察的守军不知怎么回事,面对突袭和危险的表现似乎也比寻常旧军队强出了很多,似乎没用了多长时间,就有人冒着危险继续前来如送死一般的进行侦察。

零星的铳声在黑暗中又响了起来,一个匍匐前进中*近过来的敌侦察小组在距离战士们不到二十步左右的距离上被相继暴头。精神高度紧张,注意力也不俗的守军终于重新确定了突击队员们的大概位置。

这些守军倒是比小金川上的守军聪明不少,没有盲目的冲过来发动送死一般的攻势。宋子悦明白这是守敌在进行第二轮投石机瞄准和发s时的准备。

拥有线膛的几名神s手同使用燧发的战士们一起在黑暗中展开了火力,五十步距离内那些躲避在掩蔽物后露出头来进行观望的守敌都难以再把头抬起来了。

没有过多长时间,第二轮投石机发s出的霰弹和泥弹从夜空中挂着呼啸的风声落下。不过这些也只造成一名战士脚部负了轻伤。在这个时间内突击队员们又稍稍移动了几十米的距离。

这样的投石机打击累计又展开了六七轮,上万枚六两弹丸覆盖了接近十几亩范围内的区域。

而在这个时间里,王三善和卜尔吉细等人也觉得是火候了,命令动员和集结起来的千余名藏汉队伍准备从二百步的可疑区域范围外围逐步缩小包围圈,发动一次决定性的反击。

第917章 无双精锐(二)

大金川上的守敌明显比小金川更为谨慎。集结起来的千余人的队伍虽然队形也很密集,至少在新军精干们来看是如此,不过却没有直着身子如墙靶一样冲过来。

这些集结起来的守军预备队似乎是有所训练与准备的交替掩护着冲过来。负责掩护s击的人卧倒在地面上用早已填装好弹药的火绳铳开火,进攻的敌人则是猫着腰低着身子前进。

而且在进攻的时候没有人人都带着火把如同靶子一样前进,而是每个小队的队长用竹竿前抬着一盏发出微弱光亮的灯笼进行前进。勉强能够让大部队在这险峻的山岭上不会因为走错了路而摸到山崖下去。

“还挺像回事儿啊?”宋子悦不由的叹道。从当年跟着张海起事算起来,见到的国内乃至国外的敌人也不少了。这似乎是为数极少的几支在猛烈火力下懂得隐蔽前行的队伍。

“敌人进行反扑,而且如果以很谨慎的态势使得我们无法在一定距离上充分的发挥铳的效率,那么我们就对敌人发起‘反反扑’,用做为压制掩护,*近到近距离上扫荡敌人?大家有没有信心?“战前作战准备的时候宋子悦的话回荡在负责突击的突击队员们耳边。

针对作战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突击队员们在进攻前就做了充分的准备,这在最大限度上的减少了夜间作战通信联络上的压力。

新军主力部队的性能相比一战德军用的那种甚至抗战八路军正规兵工厂生产的的差距无疑是巨大的。

由于生产不出合格的现代助爆剂,在17世纪就是把做到后世反坦克那么大也根本无法把如四等板甲后部一般薄的铁弹壳炸出几十弹片来。大多数情况下都和抗战八路地方分区那些不合格产品差不多,上铁弹壳有的时候就算是刻槽往往也是一炸两瓣或者几片,这大破片的威力还往往不怎么大。

为了解决爆破力低的问题,最终只能像大号炮仗那样用硬纸做弹壳,然后在内衬一些铁沙铁片。火绳塞做为拉火引爆方式,经过不少测试和,由精干的投弹手去投掷可以把投掷到二十米远左右的距离上,并在这个距离上的成功引爆率达到七成以上。

这种一斤十两大概一公斤左右的“炮仗弹“因为减轻了弹壳重量。可以装三百五十克左右的精制,靠装药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添加剂和工艺相比工业时代不足带来的问题。

当然,这种因为过重,实战投掷距离实在有点近,突击队员们分成两组:突击组和投弹组。

当敌群*近到二十步左右的标和投掷武器威胁距离范围内的时候,十名突击手迅速展开了燧发排火力,精确的把五十发打到了最前面之敌的上身重要部位上,几十名在前排前进中的敌人被打到在地,而接下来的第二轮开火则彻底的压制了微弱的光亮中暴露出来的敌人。

而在这个时候十名在投弹成绩上最为出色的突击队员在准备好了每人十二枚之后冲到距离群敌大概十几步二十米左右的距离上把一枚又一枚的在打开了拉火管之后投了出去。

两轮间隔不到几秒种的时间内,二十枚在连绵百米左右的敌进攻阵线爆炸了。

几乎紧随其后,负责s击的突击队员们在打完了两轮燧发排之后甚至来不及把这些燧发排回收起来,就紧接着急步冲了上前继续把每个人两枚扔向了敌人的阵线。

进攻之敌的分布大概就在这一百米左右战线上纵深十几米左右的范围内。四十枚中三十多枚爆炸开来的弹片和硝烟几乎覆盖了上千进攻之敌所在的全部区域。

在黑夜里,的一个巨大优势还是在空中飞行的时候不容易被察觉,暗处的进攻方向明处的守敌展开的投掷就更有威慑力。

当然:问题还在于这三百多克比后世一些六零迫炮弹装药还多的十七八世纪水平的威力相比真正的现代差距太大了。

真正的现代,至少可以让一百平米内的立姿人员或几十平米内的卧姿人员多少挂些彩,尽管这种弹药造成的死亡率并不高。而新军精干们的这三十多枚杀伤面积要大打折扣。

虽然烟尘看似覆盖了敌阵,不过就像红军八路军时代的那些一样,更多的作用还是做为一种“声波武器“用音响震慑敌人而已。上千敌人以比较密集的队形在这覆盖性的打击中负伤挂彩的连一成都没有。大概只有五十个人挂了彩,另有四个比较倒霉的人因为在距离头部不远的距离上爆炸而导致死亡。

当然,这短时间内连绵不绝的攻势带来的另一个效果是一定意义上的照明弹,让仔细观察并*近到近处的战士们看清了那些卧倒在地上不敢抬头的敌人。

在攻势的照明之下在很短的时间内又有几十名卧倒在地上的敌人被击毙或击伤。

在这并不算长的短促交火之下,掌握一边倒的战场主动态势的突击队员们累计以弹和杀伤了一百五十余名准备进攻的敌兵,这种声势让卧倒在的上的不少敌人都开始动摇起来。原本这支预备队的伤亡承受力还算可以,可在这种情况下还是有不少的人选择了撤退。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