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只知道新风阁的家业算不上很大,但名头不小,想不到仅仅是十来万两的底子。仅仅只比乡下县一级的寻常土财略高那么一个层次而已。对于新风阁所说的话,张海觉得并不会离事实过于遥远。因为在这个时代,凭借员工的规模如何还有过去的一些成长历史大致也就能知道底子如何了。“
沉默了许久,张海向许楠下定决心说道:“我可以做主,给你们沈家折合十万两的贷款,年息半成,利滚利,八年后偿还,那时算做五成息。如果那时候你无法凑出足够的钱来。我就要视情况考虑接管你们沈家的管理权或者家产充公了。”
马楠有些不太相信自己听到的:“半成,八年五成息?“
张海所说的这个贷款利息即便是放在后世来说那也往往是相当有关系的人才有可能从银行以这么低的利率拿到贷款,二三成的高利贷仍然是普遍的。而在这个时代,即便新朝开国初期的东南一带破产的人家或资金周转不过来的人很少,私人借贷利息大大下降。半成的年息也是闻所未闻。
张海直言补充道:“可能你觉得这个利息很低,但我的期望并不低。我期望至少在三年内能够看到你们新风阁从经营到管理再到态势的质变。贷款的利息之所以这么低,是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几年时间里能够有足够的资金和足够的勇气来‘试错’,尝试不同的管理方法与管理原则,尝试不同技术原则。精益求精的在管理和产业两个方面能够满足我的期望。这些都是需要成本的,你们的压力并不小。如果你们不能满足我对你们的期望,那我也只能另寻辟径了。即便是今年,我也不会只在你们一家身上下赌注的。“
张海说到这里的时候才忽然发现:尽管自己这几年来不断的打算从各个方面完善现代资本主义所需要的各种规则及政策法律保障。但在整个体系上还是相差的太多。
新朝虽然完善了契约与产权方法的法律法规,但是在体系上还是更多的依靠行政手段而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银行金融体系。即便是同这时代还很原始的西方相比,民间资本融资或法律执行等诸多方面即便不是一片空白也是相当薄弱的。
为了让新风阁少走弯路,能够实现自己的期望,张海还从杨思携带的包裹里拿出了两件价值不算低的东西:“除了十万两的低息贷款之外,我还有两件礼物可以相赠:这两件琉璃柱一般的东西,单柱的叫做水银温度计,双柱的叫做干湿湿度计。湿度计实际上是两件温度计利用潮湿和干燥情况下的温度误差来判断湿度的一种东西。这些东西是几个月前就曾经在南京与苏州的官家店铺里出现的。我想你们也应该听说过。这两件比那些店里的要更为精确一些。虽然我是外行,但还是从天帝那里悟出了零星的一些常识:上簇时,时机很重要。最好是分批上簇,将适熟蚕筛选出来放在专门的簇室内。簇室潮度和温度也要时常的注意和保持,潮度最好在六成至七成五之间,温度最好在公标二十二到二十五体感比较适宜的范围内。温度计和湿度计也有一些注意事项,我想内城专门的商店里应该是有相关的说明书的.“
听到这里的时候,虽是马楠知道新朝从圣主到一般官员并不喜厚重的礼节,还是跪了下来:“新朝圣主大恩,沈家没齿难忘.“
“不必如此,我会对大多数人持公平的态度的。你们是第一家按照新朝的规矩来做事敢于打破常规的人,我自然要有所表示。不过在你们只后其他的人如果开了窍,我同样会有所扶植和表示。我不是什么地方上的官员,也用不着依靠你们一家来牟利。我是希望整个新朝的工商业能够真正的走出过去,像我们新朝的主力军队与核心单位一样能够焕然一新的充满活力。“
第830章 革新利诱
张海对沈家在各个方面的支持很快引起了东南一带传统商户们的危机意识。
沈家只是东南之地排不上号最近才刚刚有发展苗头的商家,但是涉足各个领域的决心还有官方潜在的支持也让不少行业领域的大佬坐不住了。
虽然外面并不知道是张海亲自来过,但却也得到了沈家得到朝廷不可思议的“贷款”支持的消息。
首先感觉到危机的就是湖州徐家了。徐家也是东南一带的大族,虽然没有出过“反案”,但是同新朝的关系却说不上好。
别的不说,单单一个《新婚姻法》就让徐的旁支被受打击,掀起了不小的风波。在家业上遭到了重挫。并不显山露水的汤家因为架子小,反而在这方面十分适应。这使得徐怀礼终于下定决心亲自要去南京城走一趟了。
在旧时,除非是皇庄王店那个层次的。一般的商户就算是有点儿背景的人同官府打交道没有听说过跟“击鼓鸣冤“一般派正主的在衙门口走正门的。通常都会是下人之间放风然后再逐渐打交道联络,大户之间的来往也是如此。
不过在新朝,特别是新朝统治力最为强劲严密的东南一带,做什么事情也只能光明正大的走正门办事了。一开始的时候不少人对此颇有顾虑,但是到了新朝六年秋这新朝的规矩人们也都有些门道了,直来直去光明正大是新朝衙门的规矩。而且没有越级拜访一说。
徐怀礼只带了两名亲随,直接在下午“上班“时间人比较多的时候走进了南京工商总局的大门。
工商总局的大门门卫不是随便找什么人站岗的,负责正门岗位值班的有二十多,常值的也有七八人。每个人都从外情部那里送来的画像里认识东南一府或其他地方至少一省之内工商领域还算比较重要的头面人物。当然,要是某家排个什么下人或管家之类的过来门卫可就未必认识了。
为了避嫌,马辉外出的时候并不多。大多数时候就在工商总局负责处理政务并负责值班,因此徐怀礼走正门同马辉见面并没有费多少周章。
“听说朝廷,最近有半成利息的超低息贷款?不知道可有什么限制和要求没有?”
“我的时间宝贵,给你一份最近下来的东西,上面写的应该还算清楚。像南直隶浙北一带,大致是一个月左右的调查期。我们会根据你们的雇员规模和生产资料做大致的评估来算贷款额度上限,一般原则是不超过过去一年之内你们发放待遇的总额。贷款利息按官方米价折算,如有物价波动依然按照官方粮价进行折实换算,年息为两成.”马辉像一个业务员一般的说道。
两成的年息在现代算高利贷的标准,在旧时可算是比北宋变法时还要低的多的善政了。不过张海在新定这个贷款的原则的时候却清楚:旧时的贷款实际上只对那些濒临破产或遭遇重大危机的人进行的一种吞并与牟利手段罢了。并没有几个人把借贷做为一种扩大再生产的筹集资金手段,或者长远的投资手段。现代工业社会不算一三产业只算第二产业,每年百分之二的增长率都可以说是超高速度。在旧时,由于学徒周期等种种原因,单纯靠生产经营而不是投机每年一户人家收益增长速度两成左右就已经是极限了,而且这还是有上限的。按这个比例:打算把借贷用于正经买卖的人家就很难盈利。
“那像沈家那样的待遇需要什么条件,现在还来的及么?”徐怀礼又问道。徐家几年前曾经经历过危机,但是现在还到不了要借贷的时候。
“什么样的条件?那就是像他们一样要做彻底的自我革新。”马辉接着说道:“自上古以来,我们传统社会就形成了家本位的格局,在工商领域尤其如此。一个份产业家族内共同所有,责权不明产权也不明晰。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遏止内部矛盾的丛生,就只能以很保守的态度来对待经营。往往是一个人在家小业小创业的时候还能迅速成长,可不得不依靠家族乃至宗族来管理整个产业后就长期的停滞不前。我们要改变的就是这个面貌。打破地域、血缘、亲缘方面的壁垒。只有这样,整个社会的工商产业才能真正充满活力。我们当然也清楚在现阶段,家本位与家族企业还不可能立即退出历史舞台。但必须以开放而不是自我封闭的态度来对待产权问题。沈家能做到的那些,你们能做到么?如果你们能做到,他们有的扶植不敢说你们全有,毕竟人家是尊重新朝政策的表率,但是按总家产估值规模的低息贷款是没有问题。”
忽然想起了什么,马辉继续补充道:“半成不计通涨的低息贷款也不是天上掉下的馅饼,新朝也不是散财童子。这低息贷还有一个标准是你们必须能够保证十年之内你们的产业规模不降低的情况下人均销售纯利十年之内至少每年增加一成以上。你觉得你们有没有把握?”
听到这些话,徐怀礼的心才冷静下来。徐家是湖州大家,这方面的事情可不像一些小门小户那样船小好掉头,而且发展的难度也毫无疑问的要高于那些小户。
可想到那不计银价通涨每边半成可以按总资产估值所获得的贷款,徐怀礼还是决定舍命一搏:“请问,这低息贷一事,有没有时限?明年的政策是否还会变?是否还有机会?“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