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准备出征的六个步兵旅群中,诸近卫部队的装备及实力无须多言,在江西水战中也表现出了足够的牺牲精神。南下作战的第三旅及第四旅虽然有所损耗,但也没有达到伤劲动骨的程度,在作战中也表现出了英勇无畏的精神。唯有马冲昊的第五旅及杨波的第六旅尽管补充了不少花费巨大本钱锻造后的优秀兵源,可张海还是有些不放心。
“不然在预设的大阵横队编队中把你们旅还有第六旅安排在近卫部队的左右?”张海来到这第五旅完成了对战士们的训话后向马冲昊问道。
按照新军里的习惯,马冲昊没有说些过于顾及面子的话,而是认真的回到:“两翼可能面对敌军比较大的威胁,中军合尝不是?谈论风险评估,我军可以承受暂时的战术失利,但是却不能承受中军出现危急,全军队形遭受割裂的危险。何况两翼的炮火力量按照预案是得到重点加强的,师傅无需过于顾虑。”
张海还是有些不放心:“这近一年来的作战中工兵爆破展现出的实战效能不少,不过我看这关外未必有什么值得一提的攻坚战,新组建的两个工兵爆破营就配属在你们第五旅及杨波那里的第六旅!”
提前完成任务的南京兵工让队伍在出发前有了训练新兵和完成整合的充足时间,在完成了地**一带集结起来的队伍的鼓舞后,张海没有忘记回到南京城中表扬在近一年的时间以来以严谨而勤奋的态度保质保量的完成了核心兵工军备的众多工匠们。
从事现有主力部队所需燧发排枪及板甲等兵工方面的工匠都是少则一年多则两三年在队伍里接受整训有一段时间的“老人”。虽然这些大多在三四十岁年纪也已经成家立业的人对于政治教育的接受能力远不如少年。但是通过这一两年来的实践,不少人已经从最初觉得新的管理方式过于严苛费事,到生产出完全不同于过去那些旧火器后的理解,再到对张海本人的一系列发明及成就乃至过去的一些管理制度及手段都有些佩服起来。那些曾经不为人所信服与理解的不少“政治宣教”也逐渐被多数工匠所认同。
“今年秋天的仗打完了,或者最多到今年年底的时候八个主战步兵旅所需要的装备完工了,是不是就不再有多少活可干了?那么明年我们的收入是要靠过去所说的低保了么?”因为负责管理兵工单位的弟子们讲道路也言而有信,张海的为人也为许多人所了解。所以最近不少工匠们的顾虑在张海再次来到的时候就有人讲了出来。
这些工匠们已经了解张海其实是个朴实的少年,并不习惯撒谎也不习惯说些不着边际的话。不过张海还是思索了片刻才回答到:“我们打天下某种程度上不是在马上,而是在诸位能工巧匠们的手中。我们要让天下大治,让真正善良的人真正常到革新事业的甜头,也还是在诸位能工巧匠们的手中。击败敌人的大军,我们只需要你们这一两万人外加主力部队中的核心战士一两万人就足够了。可要让我们的世界大变样,让广大民众的生活面貌也有质的变化只靠我们现有的这点儿人就显得有些不够了。今年的大战以后,诸位的主要工作就是培养新一代的铁匠。我希望诸位不要再像过去那样担心徒弟开门立户后抢饭吃的问题,认真而严谨的倾囊相授。至于报酬,也不是再像过去那样来源于自己的贩卖以及从徒弟身上所获的那些东西了。而是统购统销,按照每组工匠所联合教授出徒弟的质量和成效算报酬。只要大家能够认真的去做,新朝提供收入及待遇不会比过去少,甚至还可以更高一些。”
见过听说过世间无数事的中国百姓中的成年人甚至是老年人,对于大人物虽是敬畏却往往也有这样或那样的怀疑及不信任的心理。在许多事情上,张海领导的政权有无所顾及残酷无情的一面,这也在最一开始的时候曾经引起过不少人的怀疑。不过随着同负责监督生产的那些弟子及骨干们的接触,这种怀疑就更多转变为对那些没有私心私利,处事公正之人的一种信任。
火炬学校的孩子们这近两年的时间以来除了学会了十分标准的新军中的普通话乃至完成了化学习上的普及,在政治上似乎也有所涉及了。负责后方事物的李峰等人还向张海转交了几名学生的请战信。这使的张海在思索片刻后还是觉得应该再去火炬学校一趟看望那些孩子们。
自从上次的事情之后,张海对于这里的学生虽然有着校长的身份,但却不在是什么高不可攀的大人物。
“听说航空队那里有不少年纪并不比我们大的小女孩们,她们都能够屡次上战场杀敌,为什么我们却不能呢?”学生中有个勇敢的中队长见到张海来到学校之后直言不讳的问道。
这个问题并不好回答,张海只得事实求是的说道:“小小的年纪想要在战场上发挥作用并不容易,需要在一些极为特殊的作战岗位上才行。我们这次要对付的敌人还不同于当年盐山的那些乡勇。那后坐猛烈的正规燧发排枪对于你们现在的身体来说还是太沉重了。那些孩子们也是在航空队工作才能够发挥出应有的效能。她们在我身边接受监督和教育的时候,学校都还没有组建呢,我也不希望你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成为战士。你们今后要肩负着承担教化天下火种的重任,一点儿也不比前方战士们的职责要逊色。”
火炬学校中的一些弟子在决战来临前夕也有些躁动不安,毕竟这样的大战在以后可能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资历。但如同对于新军的部署一样,张海并不愿意因为秋季的出战而把后方的大部分可以信赖的骨干都抽调一空,那样有可能给人们带来并不太好的暗示。
在队伍出发前夕的时候,张海也想到了家人,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为了忙碌队伍上的事情自己竟成为那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人。
“师傅已经是做父亲的人了,临走前还是去皇城西院那里看看。”就连一贯把工作放在第一位的刘洪涛等人也劝道。
第404章 同赴疆场
柳香这些日子以来再也没有像过去那样整日为军中的事乃至政务上的事情忙碌。
随着小慧兰渐渐的长大起来,从处于只会哭闹的襁褓状态的婴儿,到越来越多的懂得观察和理解这个世上的事物。为了让孩子在这个致关重要的阶段不留下的重要的遗憾,就连负责协助李峰主持政务的杨秋霞也不得不抽出时间同柳香一起带着孩子在皇城中逛。
幸运的是同传统意义上的皇宫相比,如今南京的皇城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皇宫,有近卫部队的演武场也有重要的以水力为动力的工房。
那声势似乎巨大的铳炮声,操练声,水力车**的滚滚的转动声只是在第一次见到的时候曾经还让小慧兰似乎感觉到恐怖。但也并没有因为这些惊吓而哭闹,孩子反而渐渐的熟悉了这些东西,并认识和了解到了不少的名词。
刚刚接近周岁的时候顽强聪慧的小慧兰就逐渐从爬行中学会了走路,也学会了不少能够理解其意思并开口讲出来的词汇。
不过柳香身边一些贴心的仆人没有顾及却似乎有些忧虑的讲出了自己的心里话:“这个孩子毕竟是个女孩儿,可看起来性格却有些硬了。女孩儿男性,在一般大户人家往往算不上什么好事,夫人可要注意了。”
可就在柳香及其仆人带着小慧兰在宫城中闲逛的时候却见到久违了的张海从宫外赶了过来,不由的感到了欣慰。如果仔细算起来,张海与柳香一起长大,到了现在孩子都已经学会了说话和走路,可两人在一起相处的时间却连后世的一些恋人也没有。
“我也曾经听人说过:大多数坏女人坏女孩儿的背后都有一个现实市侩的母亲。而大多数好女人好女孩儿的背后都有一个认真负责对女儿要求严格的父亲。我想香儿肯定是同那些市侩之人毫无关联的,这次大战之后,最多再有一年的时间,孩子记事着前的时候我一定能够腾出足够的时间用于管教我们的孩子,这些方面就无需要太多的挂念了。让孩子在记事之前多见见事物,拥有足够的胆量并不是什么坏事。”张海对柳香笑着说道。
柳香与张海之间也没有什么隔阂,想到了一些心里话也就自然而然的问了出来:“这次出征可要进行长途的陆路奔袭,急行军,强行军么?”
张海并不介意柳香关心这些兵事:“在给予敌人决定性的打击之前,主力部队的行动将是慎重的。尽可能的借助海路与水路展开行动。毕竟我们面对的敌人不同于南方的那些,炮队和辎重也是要跟着队伍前进的。不过如果是在决战中重创或击败了敌人,却没有能够达到歼灭战---这也是很有可能的事情。那么我们将不得不在追歼战中最大限度的展开急行军。不过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军也不会完全不留后方的孤军深入到并不恰当的地方去。辽东那样的地方,这样的追击行动将是兵贵精不贵多,大部分的队伍还是要留在关键要地控制后方。
“这样是不是说,队伍今年秋天北上出征的时候并不在意队伍里多几个无关紧要的人?”柳香笑道。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