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中的情况怎么样?没有病情疫情的困扰?”郑梉巡视军队的时候向诸将问道。越国境内国土狭长,“北方”出身的主力军在南方雨季作战是否会受到困绕也是不少人担心的。
“托陛下未雨绸缪的福,如今军中并无水土不服。我军所用的木柴从去年旱季的时候就开始准备了。这些仓库都有我们靠的主的人亲自监督,没有发生大的问题。”
然而就在这时忽然一名负责传递军情的军官走进了军营,似乎是距离大军不远的后方发生了什么事情。
郑梉看完这封军报并不觉得有太大的压力,南海面上的刘香等不少海上的巨头,或者更远地方的李家等海面上的海主们还有荷兰人及葡萄牙人等郑梉并不是完全没有打过交道。如果是那些真正能够对自己这次南下带来威胁的巨寇,不会用这么草莽的方式。那些人也不会自称什么不同于明国的政权。
“一伙明国来的海盗,自称是什么大新,在我广平省境内似乎强掠民夫开始修建据点,似乎有久驻之意。大家怎么看?”郑梉并不对这千把人的海盗怎样为意,这几年以来他一直为平定南方之事进行筹划,对于明国国内的军事并不怎样关注。。
不过郑梉身边的亲信谋臣中当然也有通晓明国国内局势的人才。相比规模庞大的中原王朝,诞生于纷争之中的郑氏王朝在诸多方面都似乎更为用心一些。
“明国近几年局势确实不稳,有一自立为大新的民间叛军在这几年来也确实发展壮大,甚至攻占了两京并且两次俘虏了明国的皇帝。那明国朝廷恐怕已经时日无多了。”一名跟随郑梉的幕僚说道。
“他们的来意查情了么?”听到这些事情竟然是真的,一直对北方比较轻视的郑梉也不得不慎重起来。明国虽然内忧外患不少,但是并非权臣的民间起家者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取得这样这样惊人的战绩,还能从海上而来,那就是如今的越国绝对不能小视的力量。
年已中年的郑梉在内外纷争中也经历过不少场面,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有些莽撞的太子了,更懂得从利害而不是性情来考虑问题。
千人上下的兵力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如果那些人如职业武士那般精悍,一万骁勇军也要十分小心的应对才行。
“幸好那些人登陆人的地点距离我们骁勇军主力还不算远,随朕去见见那些人!”郑梉仔细思索后说道。
峥江天险对于北方军队的进攻是个大问题,可对于北方军队临时进行防守来说也不需要占用太多兵力。
留守了大约一“军”约两千骁勇军配合精锐民壮数千人组成一个大镇进行防守后,郑梉带领着五军约一万骁勇军主力加上几千做为辅兵的精锐民壮翻身回师,打算去拜会下这个崭新北方王朝前来的力量。
第382章 威慑决断
第四旅在福建一带的战斗详报王光等人是见过的,其中有一条教训就是为了防备敌军在夜间的进攻,兵力不能过于密集。如果是在行军中工时有限,宁可不要太过于完善的战壕也要给人员留下足够的空间。
因此对于堑壕和堡垒体系的修建,拥有充足时间的第三旅海上支队的战士们就在强征当地人力的情况下一起进行修建。虽然一昼夜时间的工事构筑即便在有充足的工具条件下也挖不成现代那种每个班上累计二百多米的堑壕要求。不过一个类似后世完善排级环防阵地并带有简单地堡与被覆的防御体系还是在海岸不远处一处高地大致初步成形。一个加强营的兵力进驻这种完善的“排级阵地”也不显得太过拥挤。甚至可以这样说:在近代不少特殊情况下,这方圆不过一百五十步左右的阵地还真有可能是营规模的防区。
除了选择相对高一些的丘陵地域,队伍还十分注重水源的储备乃至整个阵地被覆的防雨与排水。
不过这种从未见过的“地沟”式防御工事却是那些被征集来的越国民夫也不屑一故的。不少有过军事经验曾经在军队里服役过的中年男子对于防守设施也多多少少有些了解,那怎么说也得有个明显高出地面的墙?像这样的地沟,对手的近战兵逼迫到近处不就是只有等死的份么。
越人的反应似乎十分迅速,海上支队登陆的第三天,旧历五月十二左右的时候,云集在南边不远处前线的郑家大军就率领精锐主力从远方逼近而来。
因为这一带都是郑主的地盘,而且临近南方敌对势力不远,因此连同这附近的一些民壮一同而来的时候竟然有三万余人的规模。
郑梉当然也是拥有军事经验的人,职业精兵只要规模上千,对付临时动员起来的人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但是包括了三四成堪战常备力量的大军,就不是这么少的人能对付的了。
负责侦察的先锋查探到了不远处王光等人的军阵后就觉得轻视起来,这难道是一群外行?征集了这么多人干活,也不处决干活的人,以为钻在沟里别人就发现不了了么?
“难道这些人还打算与我们开战,伏击我军么?差遣几个懂得汉话的通译去同那些人联系联系。
跟随郑梉的人当然也有很多精通汉语乃至汉学的人。知道这样做是郑梉是给了北边的新政权几分面子。不过东南一带的不少强权对于北边那个大国并不是很在意。郑梉认为汉人那里不论是谁当政,他们的战略重心都必然在北方。只要不像以前那样在边境进犯其治下的州府县城,就算遇到了什么吃亏的事情他们也不可能兴大兵来犯。特别是据说现在这刚刚崛起不久的新朝政权正要同残明及关外的强敌进行战略决战的时候。
郑梉准备派出去的使者对这股连扎营都不会的外行同样十分轻视,自从五代以来的千年间,北方大国不论是汉人还是蒙元都举大兵不少此来犯,可哪一次能够真正征服越国?于是建议道:“最好主动挑起事端把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人重创后全部俘虏起来,再以误会为名义押送回去,才能让那些自己国内的事情都还没搞定的北方势力知道轻重。”
因此,这个使者不是亲自来找到王光等人扎营的地方,而是带了骁勇军中的三百精兵前来拜访。原本的打算是趁谈判的时候直接把这股来人的首脑扣押住,主动权就在手了。
可却没有想到距离王光等人所在的小山丘大概五六十步的距离上忽然发现地面上有一些写有笔墨的木牌。那木牌用十分幼稚的字体写道:禁区,一切武装将遭到射杀。来使请便衣独行。
不过带着几百名精兵前来后面还有大军压阵的郑家使者似乎完全不理会这套,仅仅是片刻的停留后继续向前走区。
王光其实也有些顾虑:给这些越人的下马威是要掌握分寸还是不掌握分寸?看远处敌人的旗号及样子,似乎是北面郑家的主力大军了。如果打的太大,会不会是一个不死不休的局面而起到反效果?不过仔细思考后就放弃了这种顾虑:就算起到了反效果,甚至出现更坏的可能:郑家遭到了重创,南方的阮氏统一了越国,不断在边境上挑衅,甚至打到南宁府又或者同残明联合起来。可那又如何?留在江南一带的公安军本来就是用于防备这些的。而且如果自己展现出惊人的势力,就算这些势力同自己不死不休,那明绍武帝风闻这些后还敢来吗?如果明绍武帝真在这些人的手上,在己方显现出足够实力的情况下难道这些越人还要以此为旗号打算趟大陆的混水反攻中原?当然,幼稚的君主可以做出任何荒唐的决定。不过按自己南下前曾经了解的信息。越国不论南北的君主都不是太平天子,而是在内外纷争中脱颖而出的人物,年纪上也应该不是那种因怒而做出出阁事情的年纪。想到这些,王光终于下定了决心,要按照原来的方案甚至更有甚之的大干一票。
“各连注意:各加强连炮排留守阵地,步兵准备消灭眼前的敌人后向远处敌军大营发动反攻。”并不算大的阵地里,王光等人传令道。
这时郑家使者所率领的几百精兵已经逼近到距离阵地不过三十步左右的距离上,队伍里优秀的排枪射手在这个距离上就算是对于趴下的人也会有足够的命中率了。
第三旅支队开火的信号由一支专门用来做为信号枪的船用型重臼铳发起的,十几斤重量的精钢枪管在支架勾在了土壤中,枪筒瞄向了远处的敌群,猛烈的火光伴随着烟雾喷吐出来
随着如同轻炮一般声势的火光,按照作战计划早已做好准备瞄准好敌人队伍的各步兵连精锐射手们向自南面逼近到不远距离上的敌群展开了猛烈的射击。
第383章 雨幕反击
一百多名集中起来的第三旅海上支队精确射手用燧发排枪在几十米的距离上展开射击的时候火力并没有持续很久,数秒时间内接连不断从枪管内射出的四百发早已填装好的子弹就在很短的时间内将三百多名敌人的绝大部分在还没有来的及做出卧倒反应的情况下打倒在地。
短促的枪声之后火力仅仅是稍做了几秒的停歇就再一次响了起来。在这样近的距离上就是卧倒在地的敌人也遭到了猛烈火力的压制。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