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说,是厅长杨文恺亲自带队,同行的还有枪炮局的几个负责管事。”张啸光道。
“杨文恺?”
听到这个名字,叶开还稍稍有些惊讶,虽然他之前交待此事十分重要,最好派可靠人员南下,但没想到身为厅长的杨文恺亲自来了,正好等他到了,叶开在详细询问一下武备厅的筹建情况,特别是禁卫军直属的那三个兵工厂。
“还有什么消息吗?”叶开抬头问。
张啸光接着道:“内阁发来了官报,说法部大臣南下,专办中外会审之事,不日即可抵达上海,让两江总督良弼配合行事。”
“光儒兄终于来了”
这的确是一个不可不扣的好消息,同时也是叶开期盼已久的。
股票风潮闹得这么大,要想轻易结尾可没那么容易,特别是这件案子涉及到了中外数个国家地区,阻力方方面面,这也是为什么叶开几次三番建议戴鸿慈,亲自来一趟上海,试想一下,堂堂一国司法部门的最高长官,亲审此案,他所带来的示范效应和国际影响,恐怕要远远大于案件本身,或者,借着这股东风,往日的不利地位会彻底改变。
有他在,阻力会减到最少。
“好好好,他们都在忙正事,咱们也不能闲着。”
叶开忽然起身,心情大好。
“收拾东西,跟我去拜访一个人。”
“谁..谁啊?”张啸光还没反应过来,冒冒失失的问道。
叶开弹了弹桌子,说道。
“一位大亨”
.....
叶开要拜访的人名叫虞洽卿,他的的确确是一位大亨级别的商人,不但生意做的大,遍布金融娱乐实业领域,而且名号极为响亮,甚至放眼上海滩,都找不出第二个这样的人。
他是租界第一位华人董事,据说还是青帮老字辈“大哥”,即便是日后那三位笑傲上海滩的青帮大亨,在它面前恐怕也只能算他的孙子辈,虽然清末时期的青帮远不如民国之盛,但从某种意义上讲,虞洽卿为其奠定了基础。
最让他出名还是1905年的“大闹公堂会审案”,起因是租界巡捕寻衅挑事,酿成了一连锁的冲突,最后造成了洋人和华人之间紧张对峙,全沪罢工长达半月之久,虞洽卿作为商界代表,游走于官商之间,几番游说下来,硬是让租界当局低头道了歉,纵观一百多年租界史,这样的人绝找不出第二个,在其六十大寿时,法国总领事特地以一条街道改成了“虞洽卿路”,以华人名字命名的街道只有两个,一位是朱佩珍,而另一位就是这位大亨虞洽卿了。
当然,叶开这次拜访,可不是冲着他的传奇性去的,自有正事要拜托这位大亨。
虞洽卿的府邸位于租界,高门大院,并不难找,叶开没有惊动其他,只和张啸光两人上了门。
表明来意后,虞府施以最隆重的迎接。
“总督大人登临,鄙府蓬荜生辉,大人,这边请。”
虞洽卿匆匆忙忙下楼,他得到消息时,几乎以为管家报错了,直到见到真人才诚惶诚恐,之前他是见过的。
“虞老板,本督贸然来访,叨扰了,叨扰了。”
“哪里,哪里。”虞洽卿边走便说,“良督镇守东南一隅,劳苦功高,虞某敬仰的很。”
“实不相瞒,本督这次来,是有要事请教虞老板。”
虞洽卿当即领悟,屏退了其他人,把叶开专门请到了茶室。
“良总督请坐。”
虞洽卿拿手指了指,顺便差人送上了热茶。
二人坐下后,叶开这才有功夫观察虞洽卿,他黑卦长衣,装扮十分考究,脑后没有辫子,头上微微谢顶,尽管脸上有些许皱纹,但精神头却很足,不像是那种斤斤计较的小商家。
“多谢虞老板了。”
叶开顺理成章的坐下,虞洽卿摆了摆手,一旁的下人依次退下,这应该是他们早就有的规矩。
“虞老板生意做得如何?”
“微薄产业仅供家眷伙计勉强度日而已。”虞洽卿很谦虚。
叶开笑道,“若虞老板都只是勉强度日,那本督真该叫食不果腹啊。”
虞洽卿亦笑,“劳良督挂怀了,一切都好。”
“股票风潮席卷全沪,虞老板似乎未受波及啊?”叶开同样笑眯眯的道,“据我所知,虞老板业下也有一家字号钱庄。”
“鄙人对钱庄涉足不深,所以..股票买的不多,之所以未受波及,纯属侥幸。”虞洽卿道。
“哦?这样啊..”叶开摇了摇头,半笑道:“本督初到上海,就碰上了这么一场大灾,真是令本督大感意外,虞老板你不知道,要是治不好灾,本督可是要掉乌纱帽的啊。”
“依我看,良督碰上的是人祸。”虞洽卿忽然道。
“哦?人祸?怎么说?”
谈了这么久,叶开总算找到了突破口。
(国庆七天假,不出意外,绝不大部分时间应该在码字了,大家什么安排?旅游见网友吃大餐约炮什么的叫不要说了,闹心。)
第二百八十八章股票交易所
(第一更)
“股票融资源于西方诸国,从荷兰国,到英吉利,美利坚,实践长达百年之久,近四十年方传到东方,国人只不过晓其皮毛,不论根本,便大肆发送股票,鼓吹其利润几何几何,而官家亦不知约束,致使百姓争相购买,股票滥发,到后来,股票的所显货值远远超过实际,股票便成为了空头支票,融的资也进入了私人的口袋,所以,本次的股票风潮,与其说是大灾倒不如说是一场人祸。”
虞洽卿一番通篇大论说下来,头头是道,个被观点鞭辟入里,可不像他说的那样对金融一窍不通,即便叶开这个后来人,也大体赞同。
“虞老板既然知道这个道理,那为什么还购买了一些?”叶开问道。
虞洽卿回答道:“良督可知道当时市场是怎么样的,股票价格一日三涨,从一票四十两,到后来的近两千两,如此巨大的利润,足以让人铤而走险,甚至不惜赔上家产借款购买。股票市场一派红火,总市值达数万亿两之巨,这想想便觉得不可能,大人以为那些钱庄老板真不知这其中的猫腻和风险?他们清楚地很,也知道早些收手,就不会惹祸上身,只不过当时的行情实在太好,晚一日抛售就会多挣一笔巨款,即便股市崩溃在即,他们还盼着明日再涨,人心本如此啊。”
这些钱庄商人大多白手起家,在上海滩摸爬滚打几十年,哪个不是在风口浪尖上挣钱,而有钱白赚谁不干,即便风险再大,他们也想着祸水摸鱼,谁会知道这霉运偏偏会落在自己身上?只要最后的泡沫不是在自己身上破灭,赢者便通吃。
“虞老板说的入木三分,本督大为感慨啊。”
“良督过奖了,只不过是虞某混迹商场多年的江湖经验罢了。”虞洽卿笑道。
“既然这股票如此害人,倒不如一纸封条,尽数取消掉,不就一劳永逸了么?”叶开抛砖引玉。
“断不可”虞洽卿直截了当的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股票虽然有风险,但对于商业的发展,融资的变通,却有着益国益民的好处,政府有公债,百姓有股票,资本才能无中生有,用明日的钱办今日的事,事半功倍。”
“本督研习西方商业史,发现股票已有三百年的历史,洋人尚且乐此不疲,可见这东西对富民强国确实大有好处,如今中国要想富强,赶超西方,缺的就是银子和时间,时间这东西倒无可厚非,关键就在银子上,想必虞老板也知道,国库里没有钱,而借洋人的款总不是长久的办法。”
叶开接着道:“那虞老板觉得该怎么管理股票?”
虞洽卿对此早有对策,立马便道:“效仿西方,建立统一的股票交易所。”
这句话,一下子说到了叶开的心坎上。
要知道,清末时期的上海,商业氛围空前自由,“股票交易所”早就遍地开花,不过,这些“交易所”大多是民间自发创办的,挂一个招牌便可以兜售股票,还有的钱庄本身就有股票交易的地点,更有甚至,茶楼,礼品店这样的商铺也兼职起贩卖股票的生意,总之,购买几份股票简直轻松之极,叶开初到上海之际,下令封城逮搜捕,查封的主要就是这些私人股票贩卖点,自从颁布紧急状态令一来,这些场所基本被涤荡一清。
如今的上海,谈“股票”色变。
而虞洽卿说的,关键就是“统一”二字。
取缔一切不正规的“交易所”,创办统一的证券交易地点,提高股票发售的门槛,建立企业上市制度,做好前期的审查和监管,把所有的交易置于阳光下,这才是叶开真正想要的。
“实不相瞒,这次找虞老板来,正是商谈建立股票交易所的事。”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叶开直接摆明了来意。
听到叶开的话,虞洽卿并不感到惊讶,两人谈论了这么久,他要是连这点暗示都听不出来,倒是辜负商人那敏锐的嗅觉了。
“良督真有此意?”
“千真万确”叶开坚定地说道,他算是铁了心。
“虞老板,我这次来,就是想聘请你,筹建沪上股票交易所。”叶开接着道。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