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隋唐之激情神枪 (星星草)



原来李孝恭没猜明白李秀宁的心理,也就是说,他对李秀宁并不十分了解。

这是个典型的女强人,李秀宁争强好胜,一向不服人,她非但不服她大哥李建成,更不服她二弟李世民,在她的眼中,女人并不比男人差,男人能干的事,女人照样能干。

她认为李孝恭说得非常有道理,李世民少年从军,一进军营就表现出杰出的军事才能。可以说从来就没打过败仗,一出世就并州退兵,然后收降了尉迟恭,接着大败刘武周和宋金刚,后来又逼退了突厥铁骑,为大唐的诞生立下了不世之功。此时的李世民肯定摆平了刘黑闼,即便没有摆平,刘黑闼也无暇顾及沧州之事。他们若弃了临邑到了沧州就真的无忧了。

可是这样一来,自己无疑还得与这个二弟见面,合兵,然后联手对付杨勇。

这样好是好,但这就证明自己无能,最终还得借二弟之手,就算战败了杨勇报了仇,她心里也不痛快。不用说,在世人及父皇的眼中,自己不如这个二弟李世民了。这是她心里不能接受的,她要用自己的能力打败杨勇,她要证明没有二弟李世民帮忙,自己一样能打败杨勇,一样能报仇出气。

她之所以有这种心理,是因为临出征时,二弟李世民有无意的一句话引起的,自己当时是一心好意,去劝他警惕刘黑闼的反复无常,可是二弟毫不领情,记得他是这样说的,“世民也想请姐姐留神,杨勇并非等闲之辈,一杆枪没有对手,手下强将如云,更有李靖、魏征、苏定方等协助,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到了山东,姐姐不要为了几年前的一己私怨,贪功贸进,而误中奸计。还是和二弟共同进兵,南北夹击,方可取胜。”

这几句话引起了她强烈的逆反心理,也不知怎么的,她认为二弟对他这个姐姐有几分鄙视和敌对,她每每想起李世民那双深不可测的双眸,就觉得二弟世民和大哥建成不同,这次要求出征山东攻伐杨勇,主要是报仇雪耻,但也有与二弟有争功的意味,她要为自己争这口气。

因此,现在李孝恭让他弃了临邑,退往沧州,那就是向李世民靠拢求援,因此她直接拒绝了。

李孝恭一看自己被否了,又想了想道:“大帅,如果您不想丢下临邑撤退,还有最后一个办法,那就是收缩兵锋,死守临邑,然后派人向秦王殿下求援。我们只须在临邑坚守数日,只要秦王殿下的兵马一到,杨勇和李靖必败无疑,但是这无疑是一步险棋。”

“好吧,天也不早了,容本帅仔细斟酌再做定论。”李秀宁一看,李孝恭不知道自己的心思,当然也不能对他说透,就把李孝恭打发走了。然后,让那名千夫长连夜飞马向马三宝和何潘仁传令,带着人马火速返回临邑,李秀宁打定注意了,实在不行,就在临邑与杨勇决一死战,也不向二弟李世民求援。

几天后,坏消息果然传来,杨玉凌攻下了衡水,守将向善志阵亡,五千将士全军覆没。在罗士英和李婉儿的联合围攻下,滨州守将黔驴技穷,最后率城中四千多残兵败将屈膝投降,成了杨勇的俘虏。这样,在战略上,杨勇对临邑就形成了铁臂合围之势,李秀宁等五万多名将士已经成了翁中之鳖。

“大帅,趁着杨勇的兵马还未困城,火速派人到幽州向秦王殿下求援还得及。”李孝恭再次向李秀宁建议。

李秀宁仍然没有采纳,第二天,杨玉凌、罗士英、李婉儿、玉镜公主四路大军从四个方向开到临邑城下,与杨勇的兵马会师,十万大军将临邑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李秀宁这才感到问题的严重性,传令击鼓升帐,众将到齐后,李秀宁问计众将。这下,无人再有良策了,最后一同施礼,齐声道:“大帅,末将愿意唯大帅马首是瞻,誓与临邑共存亡。您就下令吧”

李秀宁看到这里深感安慰,造成今天如此被动的局面,她知道均系自己一手造成,幸好军心尚在。

她满意地看了看众将道:“既然如此,那本帅就传令了。杨勇大军困城,城中仅有五万多人马,粮草也不多了,临邑孤城难守,因此,本帅决定后天率众突围。明天一天的准备时间,大家须轻装前进,带上三天的干粮,其余的粮草和辎重都不要了,但不能便宜了杨勇,到时候放火全煤烧了,具体的突围方案出发前本帅再宣布,记住,一定要保密。”

“诺。”众将答应着。李孝恭心中暗道,大帅,末将早就料定必有今天,建议你早日突围,可是你不听,要早采纳末将的建议,怎么会有今日之难如今杨勇十万大军困城,我们再突围,恐怕难啊

第二天,临邑城中就忙活开了。整整忙了一天,到了晚上定更时分,李秀宁传令二更造饭,三更开拔。出乎众将意料,这种军事行动,他们猜到会是在晚上,但是与原定计划提前了一天,而且众将包括李孝恭在内,均不知道具体的突围方案,李秀宁不讲,也没人敢多问。

三更时分,李秀宁的人马饱餐战饭,全部列队完毕,李秀宁这才讲出了突围方案,她决定兵分两路进行突围:第一路由李孝恭为主将,带着大将马三宝引精兵三万出东门往东北方向杀,最终目标是北边的沧州;第二路由李秀宁亲自带着何潘仁等剩余将士,他们这路出西门往西北方向杀,饶过德州,最终目标是定州。两路人马在时间上也不相同,第一路比第二路早半个时辰。

李秀宁这样分派用意很明显,有声东击西的意思,而且她把自己最信任的大将马三宝派给了李孝恭,就是想给让杨勇的人马产生错觉,让他们以为这支人马就是主力,李秀宁肯定在里面,这样能把杨勇的人马吸引过来,然后他这路人马好突围。说白了,李孝恭这路人马其实就是牵扯杨勇的人马,掩护她平安突围。

李孝恭当然清楚这些,但他并无怨言,自己作为大将,理应舍命保护大帅,更何况他们还是本家户族的兄妹,李秀宁又贵为公主,无论从哪方面说,他都得惟命是从,万死不辞。

命令下达之后,李孝恭带着大将马三宝引三万人马开了东门,突然杀出,可是他们还没冲过护城河,对面出现无数的火把将天空照得通亮,火光中,数不清的兵将铺天盖地般卷地而来

第431章人算不如天算

这几天,可把我们的勇哥高兴坏了。因为一切都在按他和李靖的计划进行,罗士信只用了两天,便奇迹般攻取了平原和德州,接着杨玉凌的人马拿下了衡水,玉镜公主带人取了商河,再就是罗士英和李婉儿得了滨州,可谓是捷报频传。

想想军师之计很快就要见成效了,到时候自己又得地盘,又能收降猛将罗松,杨勇乐得在被窝里直折跟头。这时,李靖来见杨勇,建议下令各路兵马留下少部分兵将守城外,迅速向临邑城集结,以形成困城之势,另外将罗士信从德州调回。

杨勇点头,很快几个传令的小校飞马出了营帐疾驶而去。至于调罗士信,杨勇认为也是必须的,因为这样一员粗中有细的悍将如今能够独挡一面了,临邑歼灭战这么大的场面,少了他就是一种浪费和遗憾。而且,那么大的德州,现在连伤员算上只有五六千人马,能战斗的仅三千多人,必须得增加兵力。可是派谁去换防呢

德州跟其他地方不同,必须得派一员文武兼备的大将据守方可。

杨勇和李靖正在商议合适人选的时候,这时有小校跑进来报告:“报与王爷和军师得知,屈突将军到”

二人一听喜出望外,屈突通这段时间一直负责押运粮草,不久前,他兄弟屈突盖阵亡,屈突通也负了轻伤,伤好后,杨勇为了照其情绪,给了他这个后勤保障的差使。现在屈突通带着五千精兵,押运着粮草车来到了杨勇的大营之外,来得正是时候,二人相视一笑,到德州换防罗士信的人选有了,让屈突通去再合适不过了。

杨勇带着李靖亲自接出大营,屈突通离多远就下马,来到二人近前跪倒施礼,二人把他搀扶起来,寒喧几句后,三个人来到帐中,杨勇把让他到德州换防罗士信的事说了,屈突通慨然应允。

上午休息了一个上午,下午屈突通就带着其部五千精兵,杨勇又从营中抽出五千,合在一起共一万人马,浩浩荡荡出发了。临行时,杨勇让他告诉罗士信,完成换防后,除伤员外,让罗士信带着所部人马迅速赶往临邑与自己会师。

两天后,杨勇的四个美女老婆和罗士信五路人马四万余人开到临邑城下,和杨勇人马合在一处总兵力超过十万,杨勇一声令下,十余万大军将临邑小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然后杨勇和李靖商议之后,认为临邑孤城一座,李秀宁插翅难逃,但城中还有几万人马,如果硬攻,伤亡无疑是惨重的,而且城中的老百姓也会倒霉。因此,他们主张先困城,弹尽粮绝之后,让城中的兵将乖乖地自己出来投降,如果他们不降,到那时就是攻城也易如反掌。但这期间须谨防李秀宁狗急跳墙,率众突围,因此四门必须调派精兵强将防守。

议定之后,杨勇传令,让杨玉凌和玉镜公主负责城外东门一带的防务,让罗士英和罗士信姐弟负责城外西门一带的防务,让李靖和李婉儿父女负责城外北门一带的防务,自己亲自负责城外南门一带的防务。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