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隋唐之激情神枪 (星星草)



杨林看着看着,不禁一皱眉,建这样一座富丽堂皇的东都,得耗费多少民脂民膏

杨林刚要对皇说几句,又一想,这既成的事实说了又有什么用自己还没进京,让皇不高兴,算了,这些事以后再说吧。

到了皇宫,杨广摆下几桌丰盛的酒席亲自作陪,为靠山王接风洗尘,席间聊及这次东征登州的事情,宇父子和杨广对杨林竞相歌功颂德,拍马之声不绝于耳。

被人溜须拍马的感觉大概很美,像登门送礼,一般人都能接受,至少不会翻脸。靠山王也是如此,听着很受用,只是不知道这次为期一年的登州之行,完全是拜宇化及所赐,倘若知道了内情,以杨林的性格非翻脸不可。

酒过三巡,菜过无味。君臣聊着聊着,很自然地聊到了眼前的话题。

“什么杨勇自立为义勇逍遥王扯旗造反了我们连京师都丢了这怎么可能”杨林啪一声将酒杯放下了,那张脸瞬间没了血色。

此前,杨林在远在登州,也听到一些关于杨勇和公冶长造反的事,他根本不相信,公冶长那是自己的旗牌长,跟着自己鞍前马后十几年了,一直是忠心耿耿,自己绝对信得过。再说杨勇,虽然失去了太子之位,但现在是自己的干儿子少保千岁,皇亲口加封的镇殿大将军,可谓是位高爵显,他们俩没理由造反呀

算是奸佞小人进谗言,挑拨广勇弟兄之间的关系,杨勇的性格我太了解了,他是绝对不会扯起义旗公然造他亲兄弟的反的,这是大逆不道要推翻大隋之举,连先皇都否了,这肯定是以讹传讹。

但是后来,传闻愈演愈烈,说得有鼻子有眼,说杨勇和公冶长反出京城,和汉王杨杰起兵造反,汉王被评定后,杨勇和公冶长又跑到甘肃得到薛家父子的支持,公然树起大旗,口号竟然是“诛奸佞,伐无道,”杀官夺府,甘肃和陕西已经成为义军的天下。

这下杨林坐不住了,看来传言并非空穴来风,但杨林仍然不愿意接受这个现实,认为这是杨勇和公冶长被坏人利用,才会公然和大隋朝对着干的。

杨林坐卧不安,想搬师回京调查清楚此事的原委,但登州一带大乱没有,小乱不断,倭人不时出没骚扰海防,山林野寇也时不时杀官夺县,虚张声势,没有皇的旨意,杨林不敢私自搬师回京。

今天可算奉旨搬师了,还没等问及此事,皇和宇父子把这些事情说出来了,靠山王听了吃惊非小。

杨广一看杨林这种反应,这是不相信呀,心不悦,忙吩咐人把一撂厚厚的奏折抱了过来,让杨林过目。

杨林看完了,拍案而起,骂道“狗贼公冶长,竟然怂恿勇儿做出此等逆事,还有那可恶的薛家父子、李靖之流,妖言惑众,实在是可杀不可留勇儿也是糊涂之极,怎么能听信谗言,自立为王,扯旗造反呢大隋朝乃我杨家的江山社稷,难道他不姓杨不成回头老臣得好好教训教训这个逆子”

杨广和宇父子一听,杨林明显是护犊子,把罪责全都推到公冶长等人的身,这些人都仆人,杨勇才是主人,要追责杨勇才是首当其冲的,其次才是公冶长、薛家父子和李靖等反贼,你不愿意授受这个现实也不行,如果真把他们抓住,全都得处以极刑,尤其是杨勇,一天都不能留,谁讲情也不行。

杨广打定注意道“皇叔远征登州辛苦一年了,如今远道而来,这些琐碎的烦心事朕今日本来不想说的,但还是忍不住说走了口。反贼虽然折腾得凶,但天兵一到,必然束手擒。皇叔也不用担心,只管在京好生休养。朕已备齐兵马,不日将起兵御驾亲征。只是近日思念皇叔之心甚笃,朝又出了这么大的事,朕也想跟皇叔商量一下,这才把皇叔宣入京城的,无他。”

杨广话音刚落,杨林起身施礼“陛下,老臣为大隋社稷效力,是份内之职,何谈辛苦二字有老臣在,何劳陛下御驾亲征明日老臣提兵西征,一举荡平这两股反贼是。”

杨广闻言大喜“明日太仓促了,皇叔一路鞍马劳顿,在京城多休息几日吧,这样吧,五日后起兵,朕再给皇叔拨十万兵马,并让光禄大夫裴仁基随军听用,祝皇叔早日鞭敲金蹬响,高奏凯歌还。”

“老臣遵旨,多谢陛下。”君臣又推杯换盏吃喝起来。

酒宴散去后,杨林回到自己府可睡不着了,不住地埋怨杨勇,大骂公冶长、薛家父子和李靖等人,只休息了三日便在京城呆不下去了。

回到洛阳的第四天,杨林命武贲郎将裴仁基为随军副将,其子裴行俨也长大成人,也要跟着,杨林命其也一并随先锋营出征。让大将田起为先锋,王郎负责督运粮草,带着大将吴魁、吴亮、范兴、张霸,郑天顺等将官起大兵四十万,从洛阳西门出发,浩浩荡荡往陕西杀来。

这一天,杨勇和李靖正在大兴城操演兵马,有探马跑过来单腿跪报“报王爷和军师得知,大事不好,靠山王杨林起大兵四十万向我们杀来,先锋营已抵达陕州,请速定夺。”

第186章兵发潼关

杨勇听了大吃一惊,靠山王杨林来了看来昏君要动真格的了,自己跟杨林还有过干父子关系,从这方面说,他还是自己的救命恩人,但现在各为其主,他是大隋最忠实的拥护者,我们翻脸也是必然的事。我早料到会有这一天的,可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早。

杨勇心里不由得紧张起来,杨勇知道此人的名望太大,武艺深不可测,还有四十万军队,虽然自己的义军总人数突破十万,但除去镇守各州郡的兵马,能征调的不足七万,以六万之师,如何对抗老杨林的四十万兵马,六一呀,杨勇心里实在没底。

因此,杨勇问计李靖“军师,如何御敌”

李靖微微一笑“王爷不必担忧,兵来将挡,水来土埯。四十万兵马不可怕,兵在精而不在多,将在谋而不在勇。当年的孙刘联军不过五六万人,而曹操的八十万兵马被杀得片甲不留,要不是关云长华容道义释曹孟德,曹阿蛮没命了。我军现在孙刘联军的势力可大多了”这一番话把杨勇说得哈哈大笑

李靖继续道“王爷,这次战斗很关键,如果能把靠山王打败,大隋朝气数也尽了。眼前我们得调整一下战略顺序了,山西这块宝地先留着吧,我们把目标放到河南,靠山王这一来,倒省得我们兴兵征伐了。”

“全凭军师运筹。”杨勇一看李靖胸有成竹的样子,也热血沸腾起来,遂命令击鼓聚将。

鼓响三通,满营众将全都到齐,杨勇和李靖坐在正间的位置,杨勇往两边一看,现在大将的阵容可大多了,两边排了长长的两列,左边有大将公冶长、杜义、张英、蔡桓、巴雷等,右边有大将李婉儿、屈突通、屈突盖、桑木达、越晟等,万人长以的大将全都参加了,足足有二十多位。

杨勇看完满意地点了点头,这点家底来之不易呀,但现在不是感慨的时候,遂把靠山王发兵的事向众将通报一遍,有些将官提前都知道了,有的才刚刚得着消息,看来又要打大仗了,一个来月没打仗了,一个个摩拳擦掌,兴奋不已。

通报完之后,杨勇又做简单的战前动员,鼓舞了一下士气,然后让军师李靖分兵派将。

李靖未派兵之前先看了看众将道“各位,这一仗非同小可,无论派到谁头,都必须绝对服从军令,恪尽职守完成任务,仗打完以后,功必赏,过必惩。”

李靖给众将打完防疫针后,命大将巴雷引军三千增援延州,大将赵晟引军三千增援铜川,大将蔡桓引军五千镇守大兴城兼顾咸阳,大将桑木达引军三千增援商洛,大将张英引军三千增援安康。这样从北到南在陕西东面,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

这几员大将一听,嘴当时撅起来了,心说,我们都是饭桶吗这明显是让我们守家呀,冲锋陷阵和老杨林交兵开仗之事,没我们的份了

但军师李靖有话在先,他们心里不乐意,谁也不敢犟嘴,只得施礼领令,有的人里叹气,谁让我们技不如人,跟人家公冶长、屈突弟兄及杜义等大将,是没法,认命吧

杨勇看出了一些将士的心理活动,但把小脸绷得紧紧的,一副铁面无私的面表情。

李靖更不管他们,继续分派,让大将公冶长引三千骑兵为先锋,杜义为副先锋,兵发潼关,在大军未到之前,一定要守住潼关要塞。

因为潼关离陕州最近,是义军的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杨林的军队要攻打陕西义军,潼关肯定是首当其冲的。现在潼关的守将孙征是隋朝的降将,两个月前看义军声势大震,他也算识时务,率众投降。为了表示对降将的器重,杨勇和李靖商议之后,把他手下兵马经过改编,让他引五千义军继续驻守潼关。

现在杨林发来四十万兵马,如果他们抢先一步到达潼关,孙征如果再倒戈了或者守不住潼关,潼关要是丢了,主动变被动,后面的仗更难打了。

公冶长和杜义领命,带着三千铁骑先行出发。出大兴城东门,走渭南,向潼关进发。

李靖又让屈突盖引军三千负责督运粮草,杨勇和李靖带着其余的众将统领六万大军,兵发潼关。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