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雄霸南亚 (华东之雄)



姆哈马德当然知道苏-27的主要问题。就是因为落后的电子技术,导致了雷达太重,整个苏-27的机头,除了飞行员的座舱之外,其余的地方,都被电子设备塞满了,雷达的热量,几乎都散发到了座舱里,那叫一个难受。过重的雷达,导致了苏-27原本设计好的配平性能全浪费了,为了重新配平,连在大梁上钻孔的事都干出来了,软骨病就是这么来的。

所以,苏-27想要改变原来的缺陷,那就必须要改进电子设备,改进雷达,但是,苏联人走电子管的道路走了那么多年了,现在即使奋起直追,也不会短短几年,就搞定最复杂的机载雷达吧?倒是苏联人在国防部长奥加尔科夫元帅,是个十足的改革派,认为未来战争是精确制导武器的天下,必须要重视电子技术,这点倒是很有远见。

沈飞想要引进之后,全面换装华夏的电子装备,尤其是雷达,可不是那么简单的。由于姆哈马德的穿越,由于白雪等人的勤劳,华夏现在在机载雷达方面,已经超越了苏联。但是,雷达可不是直接装上就行的,苏-27已经重新设计好了,前面换上了重量轻一半的雷达,整个机体的重心,就再次转移了,说不定,沈飞还得在机头前面加上配重才敢飞。

姆哈马德在来的路上,想到了很多,但是,当来到了沈飞,看到了跑道一段暂时做静态展示的那架苏-27的时候,还是一下子就愣住了,乖乖,苏联人难道也是发愤图强了?这么快就把苏-35搞出来了?

苏-27是一架单后掠翼的战机,全动尾翼,而现在,就在机翼的前端,大边条的地方,又加上了一对鸭翼,成为了三翼面的战机!

三翼面!貌似全球只有苏霍伊是这么搞的,而当初这么搞的初衷,就是为了给机头配平。

机头太重了,导致这架本来设计的是静不稳定的飞机,完全地变成了静稳定的飞机,机动性能受到很大的影响,而苏霍伊在苏-27诞生之后,很长的时间内,都是在减重和增强机体结构之间来回跳跃,却还是不能避免苏-27在使用中解体的悲剧。

苏霍伊也在尽力了,在苏-27服役的同时,不断地进行改进,先后有t-10s、t-10m、t-10k、t-10u、t-10ib五个主线的验证、原型机系列,总数达到数十架。

而t-10k,就是这个时代的产物,为了给机头配重,苏霍伊想到了在机体的前面加入鸭翼的想法,鸭翼提供的升力,可以给机身配平!

同时,鸭翼还使气动中心大幅前移,形成静不稳定的状态,增强了飞机的俯仰控制能力。以前的苏-27战机,在大过载盘旋减速从超声速进入亚声速时,气动中心的剧烈移动会引起飞机的自动上仰,因此限制了跨声速区域的最大过载,以免出现大过载下失控的灾难性局面,这也是苏-27在跨音速的时候过载小的一个原因。

而现在增加的鸭翼,让飞机有了强大的低头控制能力,完全克服了这一障碍。而增加了鸭翼之后,平尾在俯仰控制上的负担减轻,平尾终于可以进行差动了,也就是两边不对称偏转,又改善苏-27的滚转性能。

而苏霍伊在三翼面的研究上是非常到位的,也已经有了工程实用,就是苏-27k,也就是舰载机苏-33,不过是为了提高起飞能力的。

眼前的这架飞机,肯定不是苏-33,苏-33为了上舰,可是强化了机体用来承受起降的巨大冲击力的,结果更重,又换装了更大推力的发动机。

而且,苏-33为了起降的时候屁股不着地,尾椎是刻意缩短了的,而眼前的这架飞机,第一个特点是三翼面,第二个特点,就是两台发动机之间的尾椎了,这尾椎似乎更大,更长,难道里面有古怪?

看到姆哈马德在这尾椎的地方停留,一旁的苏联技术专家,就自豪地介绍起来。

一连串流利的俄语,其实姆哈马德是直接能够听懂的,不过,一旁的翻译人员,却还是随口就跟着翻译过来,只是翻译成为的却是汉语。

他们主要是来给华夏军方介绍的,姆哈马德只是个额外出现的客人而已,毕竟苏联人是不可能把苏-27战机推销到巴基斯坦去的。

“这个尾椎里面,装着我们最新研制的后视雷达!”苏联专家的话满是骄傲:“有了这后视雷达,我们的飞行员,不仅仅能够观察到前半球的情况,同时也能够对后半球的空情保持高度警惕,一旦有飞机从后面咬尾,可以迅速地发现,而且,我们国内正在开发新式的导弹,可以越肩射击,飞到后面,攻击咬尾的敌机。”

苏联专家的话,让在场的空军高级官员顿时就感兴趣了,后面还能加雷达?专门对付后面飞机的导弹?貌似很高级啊?

姆哈马德心中不由得想要笑,又是个坑爹货啊,尾巴上的雷达?尾椎就那么大,尾椎上的雷达天线肯定也不会像前面那么大,搜索距离有限,而且,以苏联人的技术水平,这雷达的性能肯定也有限,在实战中,没什么作用,至于越肩射击,更是一种理想的情况。飞机发射导弹的时候,都是要尽可能地加速的,这样可以让导弹发射的时候,获得一个额外累加的速度,提高导弹射程,而现在,直接向后发射,射程会大减,而越肩射击,导弹需要在火箭发动机燃烧完毕,已经获得了很大的速度的情况下,才能够掉头过来,因为导弹的舵面效率,是跟速度有直接关系的,低速的时候,舵面效率很低,根本就转不过这个弯来,除非使用推力矢量。等到转个大圈过来,导弹的动能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这种异想天开的方式,只能是鸡肋,远远不如载机做机动摆脱然后占领发射位置更有优势。

不过,尾椎两边的那两台发动机的喷嘴,倒有些奇怪。

“这是我们最新的发动机了,尾喷管可以转向,这款战机,在我们国内被命名为苏-27m,不过很快,它就会有一个新的编号了,就是苏-35!”苏联的工程师说道。

第五百八十五章大忽悠

苏-35!在后世,这个编号让很多军迷们都大开眼界,因为,苏-27一直发展到这个型号,才终于成熟了!而俄罗斯媒体也在不停地叫嚷着,说华夏向俄罗斯订购了多少架苏-35,其实只是鼓吹而已,妄图想要让苏-35接苏-27的班,可惜,上了那么多年当的华夏才不会继续在这方面吃亏,立足自己研制才是真的,而且,发展到后世,华夏的航空技术和俄罗斯相差的,怕也只有发动机方面了,其他的地方,华夏反而还要更强,所以,最多就是喜欢苏-35的发动机而已,并不会投入巨资,购买苏-35整机。

而那是后世的苏-35,和现在的苏-35是不同的。只有资深的军迷才知道,在后世的苏-35出现之前,苏霍伊就曾经给自己的战机用过苏-35的编号了,就是现在的苏-27m了,而后来的苏-35,则是苏-27bm的型号,b代表改进型,而m,就是多功能的意思。

不过,现在眼前的苏-27,虽然是个三翼面的怪兽,再加上新的推力矢量发动机,在近距格斗方面,肯定会更加优秀,姆哈马德也猜到了这些苏联人的意思,为了获得华夏方面的合同,可算是动用血本了,连这种变态的改进型号,都拿来给华夏了。

而苏联人,会不会阴华夏一把,比如现在表演的是最新型号,等到给的时候,反而是落后的型号?或者最多给个机体,发动机啥的,还是得进口苏联人的?

姆哈马德在心里寻思着,同时向着前面走去。说道:“我们希望看看这架战机的雷达。”

姆哈马德在来的路上,最想要看到的就是雷达,现在,被三翼面,尾椎和发动机吸引了,暂时忘记了看机头了。

“我们这架战机。使用的是苏联最顶尖的科技制造的雷达。”苏联工程师继续自豪地说道:“这种全天候数字式多功能机载雷达采用了相控阵技术,不仅具有空中监视能力,也具有地面监视能力,支持地形测绘、对地面移动目标的搜索和跟踪,以及地形回避等,完全超过了美国的f-15战机上的机载雷达。”

说着,一名苏联的地勤人员打开了机头,里面,露出一个硕大的圆形的雷达天线来。上面没有凸起,表面还可以看到一个个的小的圆柱体。

相控阵雷达!连姆哈马德都没有想到,苏联人还真是拼啊,连这东西都能装到苏-27上来?

苏联人是第一种将相控阵雷达搬上战机的国家,第一种载机就是米格-31,这种雷达让米格-31有了强大的截击能力,对战斗机目标搜索距离为200千米,可同时跟踪10个目标并攻击其中威胁最大的4个。该雷达下视能力很强。使其可以拦截低空入侵的巡航导弹,同时也可以当成远程空中预警雷达使用。苏联人落后的机载雷达。只有在这上面才算是找回了自尊。

而且,以前的战斗机通常用侧转来败退脉冲多普勒雷达的锁定的方式,在相控阵雷达面前是无效的。所以,在后世,机载相控阵雷达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不过,这雷达却有一个缺点。就是价格相当昂贵!连根本就不懂成本核算的苏联,都只把这种雷达用在截击机上。

后世各国开发的主力的机载相控阵雷达,几乎都是固态有源相控阵雷达,而现在苏联人的技术,依旧停留在无源的相控阵雷达方面。即使如此,这雷达也够变态了。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