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为了进一步加快教化,蒙古、北荒、新大陆的天道教教方还请求陈德兴颁布了一部《明王教化经》,专门规定信徒的生活细节。包括吃什么样的食物、穿什么样的衣服、行什么样的礼仪、说什么样的人话、每天拜几次太一神、每旬上几次天道观、每月洗几次澡、青年男女几岁可以嫁娶、嫁娶对象如何选择、嫁娶仪式如何举行、生出来的孩子如何命名……总之,这些都是“明王圣训”,一票蛮夷天道徒都要人人遵守的。而且,他们居然也愿意遵守——因为照着本书过日子,他们就会很快从蛮夷变成文明人。
当然,这部《明王教化经》在大明本土和海外的汉人聚居区根本没有发行过,也没有人会拿本书照着上面的规定过日子。
这会儿,八思巴手中就捧着一部《明王教化经》,站在一处课堂外面,听着里面传出的朗朗读书之声,若有所思。
“法王,您已经在这里站了很久了。”
说话的是哈尼波罗,就是鸠摩智波罗送入陈德兴宫中的空行母,不过陈德兴并没有使用她。倒不是看不上她的美貌,而是对她的密宗背景有所顾虑。于是,就打发她到天道宫的传法殿念书,试着把她改造成一个天道徒。在八思巴入住天道宫后,墨影娘则安排哈尼波罗带上几个道人,陪同八思巴四下参观。
“哦,”八思巴微微一笑,指着正传出读书声的课堂,“空行母,谁在那里读书?”
传出的声音仿佛都是童声,念得正是《明王教化经》。
“那里都是蒙古少年,是草原诸部首领的孩子,到北京来求学,便安排在这里读书。”哈尼波罗面无表情,语气也是淡淡的,仿佛对八思巴法王没有什么好感——她知道自己的身份特殊,相貌又美艳,而且还是精于双修之道的空行母。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盯着,如果不知道自重,怕是难有什么好下场。
“哦。”八思巴点点头,上前几步,凑到打开的窗户口,朝里面张望。里面坐着的仿佛都是十来岁的孩童,大部分是男孩,也有几个女孩子。个个都是青衣道袍,端端正正跪坐着,非常认真地在念经。
“他们都是道人?”八思巴又问。
“都是道人。”哈尼波罗回答。
“将来……都会被派回蒙古吧?”
“多半如此吧?”哈尼波罗说,“如今天道教在蒙古有颇多信众,需要很多道人去教化他们。”
“教化?用《明王教化经》去教化?”
“信天道,守陈礼,衣食住行言皆遵教化。如此,就能和汉人一样了。”
“会和汉人一样?”八思巴一笑,回头看着哈尼波罗,“空行母,佛教起于天竺,盛行于雪域,亦广传于中土。你认为雪域的佛教和天竺的佛教一样吗?天竺的佛教和中土的佛教一样吗?”
“自是不一样的,”哈尼波罗道,“各地的风俗习惯不同,自然不可能一样。天竺人有贵贱,并非人人死后可投胎,自然没有平等。雪域高原是苦寒之地,全靠佛法庇佑才得安宁,佛教自然高高在上。中土人相信王侯无种,人人都能当将相。佛教自然要多说平等了。”
八思巴笑着点头,这个空行母果然是聪明之人。知道天竺、雪域、中土的佛教是不一样的。
八思巴淡淡一笑,说道:“佛教在南北皆有不同,如今的天道教也在往这方面发展啊。”
哈尼波罗依旧面无表情,不置可否。她在传法院学道已经有些日子了,认识不少汉人道徒和蒙古道徒,如何察觉不出他们之间的不同?
汉人道徒信浅,天道教只是他们的谋生手段。蒙古道徒则是深信,几乎人人都把陈德兴当真神在拜,很有几个狂热分子,是真的想要把天道教推行寰宇的。天道教的创教之祖还在,各地的天道教已经出现不同了,将来谁知道会变成什么样?
就在这时,一个蓝衣道人快步走来,见到八思巴就是拱手一礼,“法王,圣人有召,请您立即入宫。”
“好吧,”八思巴笑了笑,“那位圣人终于想要见我了。”他冲哈尼波罗双手合十行了个佛礼,“空行母,小僧在此别过,来日或有相见之日,但愿那时空行母已经是天竺的白衣天道使了。贫僧很想看看,天道教到了天竺会变成什么模样?天竺可不是蒙古、新大陆那样的蛮夷之地啊!”
第756章万字旗下的八国联军
秋风乍起,满庭院的落叶沙沙,涌上了紫宸殿的台阶。
大明圣人陈德兴端坐在御座之上,左手持着茶盏,右臂凭在跟前的案几之上。案几上面,放着一面旗帜。那旗帜底色是红的,中间一个白色的圆,上面还有一个大大的黑万字。看着还真是眼熟啊!
这是一面从南洋巴厘岛送来的军旗,是英军的新军旗。呃,当然不是爱德华王子的英军,而是陈淮清大王的英军。陈记英军是要回天竺弘扬佛法的,自然不能打日月旗了,那是天道教的旗帜,只有以天道教为国教的国家才能用。天竺大英国是佛国——当然要打佛教的旗帜了。而佛教的旗帜,就是这面万字旗。
红底、白圆、黑万字……不过这个万字是佛教万字,不是纳粹万字,两种还是有区别的。最大的区别,就是举旗的人不一样。
和这面大英万字旗一块儿送来的,还有一份征服天竺的作战方案,并没有太多的细节,只是一个大致的方案。总结一下,就是“惟欲征服天竺,必先征服阿拉干”。
因为眼下的天竺仿佛也有明君英主。在陈淮清的奏折中反复提及了一个人名:吉亚斯丁·巴勒班。他是德里苏丹国的苏丹,原系突厥贵族(自称的,估计不一定很贵)的后裔,沦为奴隶兵,被卖到天竺——那个马木鲁克王朝的拜伯尔斯和他大概是同乡,也是被人卖成了奴隶兵。而这个巴勒班的经历也和拜伯尔斯类似,能征善战,逐步晋升到了大臣的显赫地位,在三年前当上了德里苏丹。
而天竺眼下是个乱世(就没有太平过),特别是德里苏丹国控制的北天竺地区,多年以来一直处于统治阿富汗的伊利汗国的威胁之下。虽然大规模的入侵没有发生,但是小规模的战争却是年年都有。吉亚斯丁·巴勒班能够靠军功一步步晋升,最后屌丝逆袭当上苏丹,肯定不会是弱者。陈淮清如果贸然在德里苏丹的地盘上登陆,说不定会撞个头破血流。在爪哇岛吃了苦头的陈淮清,现在可是谨慎多了。
所以他打算先夺取位于天竺和甘蒲(缅甸)交界处的佛教小国阿拉干。阿拉干王国仿佛是一个很不错入侵对象,现在附属于甘蒲王朝。和所有信奉佛教入迷的国家一样,阿拉干国力衰弱,根本无力抵抗强大的外敌,只是因为距离德里苏丹国较远,才暂时没有被入侵(不过也快了)。而且这个国家的西部沿海地区还拥有一个重要的商港吉大,可以作为陈淮清入主天竺的跳板。
而且更有利的是,吉大港一带还是天竺佛教徒最后的几个庇护所之一。波罗家族在那里拥有不少寺庙和追随者,他们可以协助陈淮清统治吉大和临近的孟加拉地区。
依靠这些佛教徒的支持,陈淮清的大英国就能和信奉天方教的德里苏丹国对抗了。
“利用佛教对抗天方教……”陈德兴自言自语,“如果把这个万字符朝右旋,再倾斜一点,大概就能扛住天方教了吧?”
站在他身边的陈德芳愣了愣,低声问道:“二哥儿,你说的可当真?”
这面旗帜和入侵天竺的方案,都是陈德芳亲自带来北京的。他这次北来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接自己的母亲,也就是陈德兴的生母去巴厘岛——当然,陈淮清的一大堆小老婆和庶出子女也要跟着一起走。
在此之前,陈德芳在麻六甲海峡多年,当然知道天竺的天方教有多强大,而佛教有多悲催。现在已经被挤压到了天竺北方、东北方的山区和臣服于蒲甘王国(缅甸)的阿拉干王国了以及锡兰这个海岛了。
和骁勇善战的天方教徒相比,那些吃斋念佛的佛教徒根本就不堪一击。难道把万字旗改一改,佛教徒就能打了?陈德芳看了看身着白色道袍的弟弟,很有一点仙人的样子——他和老爹陈淮清不同,对弟弟可能是神仙转世的问题抱着宁信有,不信无的态度。
就按照他说的办法去改!回去就和老爹说说,一定得改了。陈德芳心想。
陈德兴却只是随口一笑,不置可否。他也就随口一说罢了,佛教战五渣是肯定的,就算改了万字旗也成不了纳粹。
“好吧,就这样了。”陈德兴点头道,“先平定阿拉干也好,阿拉干也是佛国嘛,而且又有良港。”
他顿了下,又道:“征服阿拉干以后,尽可能把麻六甲的土著都迁移过去吧。那个三佛齐国,也一并带去。将来在孟加拉给他们封块地,就算英国的藩属吧。”
“臣兄一定转告英王殿下。”陈德芳恭敬道。
陈德兴冲站在御案对面的八思巴又招招手,让他上前几步,然后敲着桌子问:“法王,你看这面旗帜怎么样?”
“极其雄壮。”八思巴法王敷衍道。
“好啊,那你们也用它吧。”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