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路》的第一篇开篇序言,很明确直白地告诉了读者,未来德国将走的道路,会是以“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混和的道路”,这条道路,希特勒称之为:社会资本主义道路,在文里,他宣称由于生产力水平还未达到,德国现在还不能走纯粹的社会主义道路,只能走介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道路,也就是所谓的“社会资本主义”道路。
整本书的内容,通篇就是围绕着这个宗旨而写,前面写的是林汉编出来的,希特勒在啤酒馆政变后坐牢期间的所谓“心路变化”,内容参考了基尔密谈时汉娜对苏联人的“坦白”。在文中,“希特勒”不再掩饰地向读者说明了自己竞选前为何打扮得象个狂热的反共份子,而当上总理后为何却一步一步地向左转的“真实原因”。
在书里,“希特勒”对读者如是说。
“我是想走部分社会主义道路,但我很清楚,当时的德国国内反社会主义的力量是多么地强大。1932年时,德国有两条路可选,一条是从底层入手,进行从下到上的革命,打碎所有阶级,进行彻彻底底地革命,再然后在废墟上重建这个国家。但这条路太残忍也太疯狂了,我无法做出这样的选择。”
“另一条路线,就是我先要隐藏自己真实的想法,先当上总理,控制这个国家。然后对其进行从上到下的改良,现在的我,就正走在这条路上。”
大多数政治家从来都是心口不一的存在,但是有的事是可以做不可以说,有的事是可以说不可以做。政治家心口不一是谁都知道的事,但这属于可以做不可以说的事。若是别人如此,早就会成为政敌攻击的对象而人气大跌。
但1941年年初时的希特勒不同,德国在一年内打垮英法,赢回了一战时失去的所有东西,付出的伤亡代价甚至比普法战争时还要低得让人以相信。如今的德国已是不折不扣的西欧霸主。
此时的希特勒,在德国民众的心中,已是名副其实的“太阳”,心口不一这种污点,在盲从的民众心中,也不过是太阳上的“黑子”而已。在那些元首的粉丝心中,这反而成了他“忍辱负重”、“厚积薄发”的大优点了。
事实也正是如此。
此书出版发行后,德国中下层的“思想混乱”的情况很快就被消除了,绝大多数人都拭目以待地等着德国国内的新变革。
但在德国上层内部,当汉娜母女赤裸裸不作掩饰地揭开盖子后,就好象打开了传说中的魔瓶,一场风暴随即被释放了出来。
第338章刺杀希特勒
位于慕尼黑的贝格勃劳啤酒馆,是该地著名的建筑。1923年11月,象征希特勒走上德国政治舞台的“啤酒馆政变”就是在这里发动的。
贝格勃劳啤酒馆在慕尼黑的市中心附近,面积极大,最多时甚至可以同时容纳三千人进行聚会。
不过在1941年五月十日这天,该啤酒馆发生了一起小火灾,烧毁了内部一些设施,以至于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该酒馆都未对外营业。
按计划,七天后,德国元首希特勒将来此故地重游,并在这里发表对全国讲话。
由于火灾意烧毁了啤酒馆内的一些设施,这几天该酒馆都在进行修复装修工作。
啤酒馆的工作被承包给了一家来地来的承承包商。五月十二日们傍晚,贝格勃劳啤酒馆里那处著名的演讲台,也是希特勒起家时“演讲”的地方,现在被拆得七零八落。着火的地方始发地就是这处讲台,所以原有的讲台木板都要拆除更换。
不过由于承包商的磨蹭,该讲台白天拆除后,却一直拖到傍晚工人下班时,都没有完工。
当晚,贝格勃劳啤酒馆内空无一人。凌晨两点,夜深人静之时,几个身穿工人服饰的人,悄悄地出现在的啤酒馆门口,其中一人掏出钥匙,打开大门,而后几个黑影迅速地进入馆内。
黑影带来了一些工具,他们来到被挖开的讲台位置,借助工兵铲,钻头之类的工具,很快在讲台下挖了一个长宽约半米,深近一米深坑,然后将一个黑乎乎的东西放进,而后回填土掩盖。
他们一连工作了超过三个小时,直到接近天亮时才全部完工。这些人做工很细心,完工时仔细地清理了挖掘的痕迹,努力地将现场复原,而后又悄悄地离开了啤酒馆。
第二天上班的工人不明就理,在现场继续昨天未完的工作。到了五月十四日,啤酒馆里的一切装修工作全部完成。盖世太保们接管这处啤酒馆。他们在各处仔细检查,以确保现场没有“遗留”爆炸物类的危险物品。
接下来的几天,该啤酒馆都没有对外营业,直到十七日这天到来。
十七日中午十一时,装修后重新开张后的贝格勃劳啤酒馆人头涌涌。馆内聚集了上千来自当地的名流和外国记者。他们都在这儿等待元首希特勒将要进行的对全国演讲。
自从三个月份法共在德军的刺刀下宣布建立第二人民民主共和国之后,德国自身内部,也迅速地开始了“社会主义改革”。
四月份的第一条大新闻,就是德著名的克虏伯军火公司被德国政府宣布进行“国有化收购”。虽然该公司的一切经营依旧归克虏伯的原领导继续控制,但该公司的“东家”已经换人了。
在德国迅速赤化的过程中,克虏伯公司经营所有者的“产权”变化,仅仅只是开始。
当月里,德国MAN公司和奔驰戴勒姆公司,也被德国政府宣布将进行“国有化”改造,其处理方式和克虏伯相关无几。
至于德国国内的其他的家巨头,比西门子公司,享尔克、福克、容克、道尔宁等几家著名飞机制造所,也有大量的要将国有化的声音传出。
希特勒的步子,走得实在是太快了,以至整个德国现在都充满了骚动和不安。
无论哪个时空位面,德国国内都存在着一个反希特勒的组织。
在这个时空,当希特勒上台不久,就已经有少数的军人及政治家,或者因为体会到他势必引发另一场导致生灵涂炭的大战(或者说是害怕战败),或者不满他的种族政策,而开始逐渐聚集商讨将其推翻。
这些人中有名的人物,比如陆军参谋长贝克上将(LudwigBeck)、军事情报局长卡纳里斯上将(WilhelmCanaris)、魏兹里本上将(ErwinvonWitzleben,1940年升为元帅)、莱比锡市长戈德勒(CarlFriedrichGoerdeler)等等。
在1938年希特勒准备吞并捷克,欧洲局势紧张期间,这些反抗人士,或者说“真正的德意志人”(胆小如鼠如容克将军)就曾经计划发动一场政变,并且与英国方面联络,希望里应外合。但是英国首相张伯伦选择姑息政策,不支持政变行动,反而飞到德国与希特勒签订了出卖捷克的慕尼黑协定。在外援消失之下,希特勒对外扩张又节节得胜,纳粹政权声势如日中天,抵抗运动也就趋于沉寂。
法国战役后,随着希特勒(伪)在德国和欧洲的政策越来越左,到今年最近两个月甚至公然地开始对德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后,这些反希特勒的力量在得到利益受损的容克资本家的暗中支持下,有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地成长起来。
希特勒对德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这一步实在迈得太大也太快,就连林汉自己也认为走得太快了,但是这是迫不得已的事。
主要原因是汉娜对苏联的忌讳。
德国要进行如此大的变革变动,必然引发国内巨大的动荡和短期内的国力军力下降,但德国不能缓行下去。
1941年是个很好的时间点,因为这个时间点,同样也是苏联进行大清洗,军力战力下降严重,正要恢复的转折点。在过去一年的战争中,苏联虽然在土尔其和印巴地区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但由前线的德军观察员发回来的情报,苏联红军在战争中暴露出成堆的问题,前线的伤亡损失也不小。
汉娜很清楚,当这些问题暴露出来后,斯大林这个铁腕人物必然对这些问题进行改造和解决。只要再给苏联一年的时间,苏联红军的面貌就会有天翻地覆的变化。
而1941年同样也是苏联军备大换代的转折时间,新式的T34坦克和KV重型坦克在今年正式开始装备苏联红军,历史上苏德战争爆发时,这两款坦克在苏联红军中的装备数量总和已接近两千辆。
“在未来的几年里,苏联的红军的战力会越来越强。所以对德国内部的清洗,不能拖下去,一切只能尽快完成。”
虽然现在苏德正处于“同盟”的蜜月期,但防人之心不可无,一想到再过一两年,对面的苏联就会造出“海一般”数量的T34坦克,想到苏坦克T34海那恐怖的威胁性,汉娜也只能硬着头皮抢时间,急急忙忙地对德国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造。
为了提高德国国内的军工生产效率,法国战役刚刚结束后,汉娜就命令新任的生产部部长施佩尔,对德国国内的军工企业进行强制性地搬迁、整合,以便能适应战争期间大规模量产坦克的需要。这一整合工作从去年五月底开始,经过一年已基本完成。这种对一个国家的产业链进行的大调整,短期内伤害不小,更损害了不少德国资本家们的利益。而在整合过程中,德国国内的大容克们在汉娜的默许甚至鼓励下,大肆吞并那些中小企业(注:二战时德国的工业体系,作坊式的味道也很浓重,这也是他们军工产量上不去的一个重要原因)。由此带来的后果之一,就是在过程中利益受损的人群变得更多了,也无形增强了反希特勒的力量。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